计谋 (19) 擒贼擒王 (上) 江铭辉 五梦网
图: 孙武(左)与吴王
擒贼擒王是36计的第18计,以下是 擒贼擒王的出处、用法及实例。
1. 出处
擒贼擒王出自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这句话翻译如下:
拉弓要拉最强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首领。杀人要有限制,各国都有边界。能够制止敌人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是为了多杀人吗?
杜甫的《前出塞》诗起源是:
玄宗开元18年(公元730年),西域吐蕃在数败于唐军之后,遣使求和,在玄宗允准后,吐蕃撤走边境的驻兵,双方恢复和平。七年后,玄宗利用吐蕃人没有防备之际,派兵入侵吐蕃,重创吐蕃军,深入敌境2000里。公元739年,金城公主(中宗时,奉命与吐蕃王联姻)去世,吐蕃遣使报丧,并乘便求和,玄宗不允。一年后,吐蕃攻占唐边境重镇石堡(今青海西宁西南)。玄宗天宝七年,唐遣突厥人哥舒翰统军三万三千人与吐蕃激战。收回石堡,此役唐军战死者数以万计。杜甫的《前出塞》诗,是针对这一情况有感而发的,以上是擒贼擒王的来源。
张云《老林行》也有一段话:“岂不闻擒贼必须先擒王,得虎终须入虎穴。莫使王多贼易成,莫使穴多虎偷活。”
它的意思是:
难道没有听说过擒贼必须先擒王,捉虎必须进入虎穴。不要让贼王太多,这样贼就容易成事,不要让穴多,使老虎偷偷地活下来。
2. 用法
这则成语用来比喻做事要抓住要点,才能简明有效。就像只要抓住盗贼的首领,那么底下的那些盗贼必将如一盘散沙,很容易消灭他们。例句:我们要消灭这个贩毒集团,一定要「擒贼擒王」,先抓到那个主脑人物。
3. 实例
古代实例
实例(1)
刘备通过鲁肃“借得”荆州却不肯归还,派关羽镇守荆州。东吴这边,周瑜死后,鲁肃继任大都督,向关羽索讨荆州不成,于是,打算骗关羽过江,先好言相劝,若关羽不肯,便拿下关羽,然后攻打荆州。
鲁肃摆下酒宴,假意款待关羽,暗中令吕蒙等设下伏兵。
关羽知晓鲁肃意思,故意只带周仓等少数人马过江赴宴,席间,鲁肃几次或明或暗的向关羽索讨荆州,但是关羽以酒宴谈公务伤感情等理由敷衍鲁肃。
酒过三巡,关羽见时间差不多了,就要告别,此时,鲁肃准备伏兵活捉关羽,但是关羽却一把挽住鲁肃的手,拉着他一起到江边。鲁肃怕事情败露,不敢推辞。而吕蒙等人怕伤害鲁肃,不敢动手,就这样,关羽安全到了江边,上了自己的船回到荆州。
鲁肃先使用 擒贼擒王的战术(把荆州主将关羽擒下然后攻打荆州),但反而被关羽识破擒贼擒王把鲁肃擒下,让吕蒙投鼠忌器不敢下手。
实例(2)
唐朝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气焰嚣张,连连大捷,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派勇将尹子奇率十万劲旅进攻睢阳。御史中丞张巡驻守睢阳,见敌军来势汹汹,决定据城固守。敌兵二十余次攻城,均被击退。
尹子奇见士兵已经疲惫,只得鸣金收兵。晚上,敌兵刚刚准备休息,忽听城头战鼓隆隆,喊声震天,尹子奇急令部队准备与出城的唐军激战。而张巡“只是擂鼓,像要杀出城来,可是一直紧闭城门,没有出战。尹子奇的部队被折腾整夜,没得休息,将士们疲乏至极,便倒地呼呼大睡。这时,城中一声炮响,突然之间,张巡率领守兵冲杀出,敌兵从梦中惊醒,惊慌失措。张巡一鼓作气,接连斩杀五十余名敌将,五千余名士兵,敌军大乱。
张巡急令擒拿敌军首领尹子奇,部队一直冲到敌军帅旗之下。张巡根本不认识尹子奇,他又在乱军之中,更加难以辨认。张巡心生一计,让士兵用秸秆削尖作箭,射向敌军。敌军中不少人中箭,以为没有命了。但是发现,自己中的是秸秆箭,心中大喜,以为张巡军中已没有箭了。争先向尹子奇报告这个好消息。
张巡见状,立刻辨认出了敌军首领尹子奇,急令神箭手南霁云向尹子奇放箭。正中尹子奇左眼,只见尹子奇鲜血淋漓,抱头鼠窜,仓皇逃命。敌军一片混乱,大败而逃。
实例(3)
公元1569年,泰国被缅甸灭亡。15年后,已长大成人的泰国王子在肯城自立为泰王。缅王闻讯,派王储率兵讨伐。
泰王召集军事会议说:缅甸王储是缅甸国的王位继承人。缅王派他亲自带兵,是要让他在群臣面前树立威信,以便日后接替王位。我们来个擒贼先擒王,设法生擒王储作为人质,逼缅军退兵。大家点头表示同意。
泰王在缅甸王储必经的路上设下埋伏。当缅军进入伏击圈时,泰军的伏兵四起,缅军的阵脚大乱。不料泰王所骑的大象正值发情期,见缅军大象四处奔逃,立即追赶。等到尘埃落定之后,泰王发现自己孤入敌阵,缅甸王储率众正立于一棵大树下。泰王心想:这下坏了,擒人不成,倒要反被人擒。情急之下,泰王异常冷静。他高声对缅甸王储说:“皇兄为何待在树下乘凉,莫不是怕我吧?敢与我一对一决个雌雄吗?”缅甸王储本可以命手下人蜂拥而上杀掉或生擒泰王,但他十分顾及王储的身份,还是亲自应战了。結果被泰王举刀砍中右肩,血流如柱,倒在了象脖子上。缅军见主帅被杀,无心恋战,急忙退兵。
王储被泰王斩杀,缅甸王后悔莫及。此后150年内缅甸再也没有侵犯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