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謀 (19) 擒賊擒王 (中) 江銘輝 五夢網
實例(4)
長平之戰後,秦國乘勝圍攻趙國的首都邯鄲。趙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國,推楚國為盟主,約定東方國家合縱抗秦。
平原君在自己的門客中挑選了二十個智勇雙全的人一起前往,其中包括自我推薦的毛遂。
開始,那十九個人都覺得毛遂自薦很好笑,但後來發覺毛遂很有才能,也就服氣了。
到楚國後,平原君和楚王談判,從日出談到中午都沒有結果。堂下的人很著急,公推毛遂去幫助平原君。
毛遂按著劍順著臺階走上去大聲說:
聯合抗秦的利弊是很清楚的,兩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現在談了半天還沒有結果,到底是什麼原因?”
楚王聽了很不高興,指著毛遂問平原君說:“他是什麼人?”
平原君說:“是我的門客。”
楚王一聽大怒,呵叱道:
“退下去!我是在與你主人說話,你上來幹什麼?”
毛遂不僅不下去,反而按劍逼向楚王說:
“大王敢這樣呵叱我,是仗著楚國人多勢眾。可是現在你我相距不過十步,你們再人多也不起作用,因為你的性命已經掌握在我的手中!”
楚王大驚失色,一下子說不出話來,毛遂接下去說:
“楚國是個大國,理應稱霸天下,可是在秦國面前卻直不起腰來。想當初,秦將白起只率領幾萬秦兵進攻楚國,一戰攻下你們的郢都,燒掉了你們的祖墳。這種奇恥大辱,連我們趙國人都為你們羞愧,其實,楚趙聯合抗秦是為了楚國而不是為了趙國,這是非常清楚的道理!你呵叱我幹什麼呢?”
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連連點頭:“好!好!先生的話確實有理,我們馬上出兵與趙國共同抗秦。”
於是楚趙歃血為盟,訂立合縱抗秦的盟約。
毛先生之所以能做到如此成功,就在於擒賊擒王,抓住楚王並分析道理,是決定事情成敗的關鍵。
實例(5)
楚國的大將子發,他是一位很熱衷招聘一些有專長和技巧的人,所以他在自己家中養了不少各懷小技的人士。
有一次,一個擅長於偷竊的人來見他說:
「我聽將軍很賞識有一技之長的人,我雖然只是個宵小之輩,但是我很願意在幕下效勞。」
子發立刻與他見面,並且以禮相待。
一旁的人進言談:「他只不過是個小偷,何必如此禮遇他呢?」
子發回答說:「別這麼說,以後你們會懂的。」
不久,齊兵攻擊打到楚國邊界,子發奉全帶領楚軍去應戰,可是三次交鋒,楚軍都敗北!
這時候子發的這位小偷食客毛遂自薦說:「我雖然只有一項不高明的技藝,但是我很希望為主公服務。」
子發說:「好的 !不妨試試看。」
小偷趁著夜晚進入齊軍的陣營,把齊將的軍旗盜了一面回來,
,隔天由子發派人把東西送回給齊軍說:
「士兵出去揀柴,竟然把將軍的東西揀回來,特地差人送回來。」
隔天小偷又把齊將的枕頭偷回來,子發再把它送回奉齊軍,第三天又偷回來將軍的帽子、髮夾!子發又把它送回去。
齊軍一聽到這個消息大為吃驚,他們商量結果是:「今天若是不撤兵的話,恐怕我們將軍的頭要搬家了!」
齊軍便連夜撤退了!
這就是秦將子發擒賊先擒王,不戰而屈人之兵。
實例(6)
《水滸傳》的王倫,是創立梁山泊的首任寨主,功不可沒,人稱「白衣秀士」,他面貌俊秀,武藝不凡但無法成為一百零八好漢之一,因其為人妒忌外人,自定江湖規矩,出難題,要林沖殺人取首級作投名狀。在晁蓋投靠之時,王倫也拒納入伍,並送行,酒席間吳用設計激得給林沖等人殺死。吳用殺死王倫是利用擒賊先擒王,王倫一死,梁山泊在群龍無首之下,大家推晁蓋為寨主。並為宋江往後當寨主鋪路。
實例(7)
西元 23 年,王莽的數十萬大軍包圍昆陽。劉秀奉命突圍出城,到各地召集援軍。當劉秀率援軍返回昆陽時,王莽的大軍已將昆陽圍得水泄不通。劉秀帶來的援軍數量不多,即使再加上守城的部隊,與龐大的王莽軍相比,也是處於劣勢。如果盲目地與王莽軍作戰,等於飛蛾投火,自取滅亡。經反復考慮,劉秀制定出擒賊擒王的作戰方案:從援軍中抽調精壯將士組成敢死隊,首先進攻莽軍的統帥部「中營」,接著大隊人馬緊隨其後,搗毀敵人的中樞,使敵人陷入混亂,然後通知守城部隊出擊配合,造成內外夾攻的有利局面。攻時刻一到。劉秀親率 3000 名勇猛的敢死隊從昆陽城東迂回到城西,來到莽軍中營附近,出其不意地發動猛攻。莽軍統帥王邑、王尋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搞亂了,一時搞不清這支部隊的來意,命令各營不許擅自行動。王邑、王尋帶領 1 萬人馬前來迎戰,以為用這些人馬足以應付劉秀了。豈料劉秀手下的敢死隊像狂風一樣撲了過來,勇不可擋。莽軍的其它部隊因沒有接到出擊的命令,只好眼睜睜地見劉秀的敢死隊和後援部隊把中營打得稀裡嘩啦,在混戰中,王尋被殺,王邑逃跑。莽軍因失去了統帥頓時亂成一團。這時,堅守昆陽的守軍看到援軍旗開得勝,倍增信心,立即打開城門,呐喊著沖了出來,配合援軍夾攻莽軍。莽軍見勢不妙,倉皇向江邊逃竄。在搶渡過江時,恰遇河水暴漲,淹死者不計其數。王邑只帶幾千殘兵敗將喪魂落魄地逃回了洛陽。
劉秀雖兵力少,但“擒賊先擒王”策略下,殺死王尋被殺,王邑逃跑。大獲全勝。
實例(8)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記載,吳王故意考驗孫武,挑選了180名宮女接受孫武訓練,並由兩名愛妃負責卒長之職。剛開始,縱使孫武三令五申重復表明會執行軍法,眾宮女皆不理孫武的號令,於是孫武便將作為卒長的兩名吳王愛妃斬首,即使吳王阻止亦不理會。於是眾宮女即時變得嚴肅起來,對軍令絕對依從。吳王看到了孫武斬殺自己的愛妃非常生氣,但又知道他是在立軍威,所以,認為犧牲兩名愛妃換取一位奇才是絕對值得的,因此便拜孫武為最高統帥上將軍。
這是孫武使用擒賊先擒王的計謀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