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谋(17) 欲擒故纵 (上) 江铭辉 五梦网
图:诸葛亮(左) 和孟获
欲擒故纵 是36计的第16计,以下是调虎离山的出处、用法及实例。
1. 出处
中国对欲擒故纵 的想法很早,其源头可追溯到《老子》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这句话说:将要收敛它,必须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先增强它;将要废弃它,必先兴起它;将要夺取它,必先拿给它。又《鬼谷子》·谋篇》:“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
明朝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记载诸葛亮派兵征讨南蛮,南蛮的首领孟获一直不服输。于是诸葛亮前前后后抓了孟获七次,也放了孟获七次。最后,孟获心服口服归顺了。
上述都只是欲擒故纵 的观念,还不是真正的成语。真正成语出处有二个地方。
(1)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大人这里还不要就答应他,放出一个欲擒故纵的手段,然后许其成事,方不失了大人这边的门面。”
(2) 清朝八旗子弟文康的小说《儿女英雄传》:“无如作者要作这等欲擒故纵的文章,令读者猜一猜。
吴趼人(1866年-1910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揭露1884年中法战争到1905年的清末社会黑暗现实。它最初连载于1903年~1905年《新小说》杂志上。
《儿女英雄传》:最早刻本为清光绪四年(1878)北京聚珍堂活字本。
从上述二本书出版的年代,无疑的《儿女英雄传》早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因此 “欲擒故纵”最早出自《儿女英雄传》。
2. 用法
“欲擒故纵”是说:故意先放开敌人,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例句1:他那里真的放过你了,我看这是他「欲擒故纵」的计策。例句2:这篇小说善用「欲擒故纵」的笔法,吊足读者的胃口。
3. 实例
古代实例
实例(1)
一个偏僻县城里有一家当铺。某天,有位穿着阔绰的客人走进来,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装的是许多珍珠。他向年轻的伙计说要典当这批珍珠。伙计看过珍珠问:「当多少?」客人说:「八十两吧!」伙计一听只当八十两,要价合理。就收下珍珠,开一张当票和钱交给来人。客人走后,伙计再仔细看珍珠,发现成色不对,赶紧报告店东。店主一看,断定是假珍珠,便带伙计来到县衙告状。知县先问那人的面貌特征,穿着打扮,又问:「你问过这个人的住处吗」「伙计说:「没有。」知县沉思半向,然后对店主如此这般说了一番,便让他俩回去了。
当晚,当铺被抢,细软全部劫走。当铺主人立即报告县衙。第二天知县到现场勘验,当着围观者对店主说:「捕盗破案不是三两天的事,但被抢的收当物品应立即负责赔偿典当者,不然,人们都来赎当就麻烦了。」店主依照知县嘱咐,在大街上张贴告示:「当铺被盗,典当的物品大都丢失,请典当人持本铺当票于某日来铺登记,本铺当按所值赔偿。」
到了登记那天,那位当假珍珠的客商也来了,他想乘机再捞一把钱财。当他拿出当票登记时,伙计说当票是假的,将他扭送县衙。到了堂上,客商高喊冤枉。知县把伙计放在一旁不问,却问客商道:「你当什么对象?」客商答:「一包珍珠。」知县又重复一遍:「是珍珠吗?」客商答;「是。」知县顺手从案首举起一个包,派人送至客商面前过目,问;「是这包对吧?」客商见是原包装,只好硬着头皮点头说:「是」。知县说:「那么确是你在这个当铺当的无疑。」至此,知县把桌案一拍,高声喝问;「大胆刁民,以假珠充真骗取钱财,还不从实招来!」客商一听知县问话戳到自己内心,想抵赖已不可能,急忙供出实情。原来他在外地购得假珠,认为此处偏僻,无人识货,故意典当骗财。
知县欲擒故纵,假装当铺被抢,诱使当假珍珠的客人现身。
实例(2)
刘备白帝城托孤,也使用欲擒故纵的计谋。
刘备在与东吴作战时,由于自己失误,又不听诸葛亮的劝告,结果遭到惨败;在悲愤与自责双重折磨下,病倒在白帝城。他知道自己病情严重,为嘱托后事,也对诸葛亮使用欲擒故纵计。他最怕的就是死后蜀汉王朝动摇。因此,在临终之际,他苦苦缠着诸葛亮。对诸葛亮说:「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但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嗣子愚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
说完,刘备泪流满面。看到这情景,诸葛亮也哭了。过后,奄奄一息的刘备一手掩泪,一手拉着诸葛亮的手说:「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听了此话,诸葛亮手足无措。泣拜于地说:「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垂死的刘备不仅把治理国家的大事交给了诸葛亮,而且建议后者在必要时,可以发动反对其亲生儿子的宫廷政变。这种「欲擒故纵」的做法,目的是以极大的信任,来感动诸葛亮的忠诚心,使其更加死心塌地为他的遗孤效力,以保证他的王朝能继续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