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谋(09)暗渡陈仓(下) 江铭辉 五梦网
实例3
某公司董事长的长子被绑架,绑匪要求二千万元赎金,以电话指示:
把钞票放进皮箱,明晚十点,放在公园铜像旁的椅子下面。
为了保住爱子性命,董事长照绑匪要求,把赎金装在皮箱里,放在公园铜像旁的椅子下面。
到了十点半,来了一个妙龄女郎,她从椅子下拿了皮箱很快离去,没有注意到四周的警察,为了将嫌犯一网打尽,警察没有立刻将女郎捉住,只是监视。这位女郎走出公园,拦住一辆路过的出租车。
不久后,出租车停在T车站前,那个女郎提着皮箱从出租车下来,把皮箱放在出租保管箱里,就走进公车站等车,警察立刻将她逮捕,警察同这位女子到T车站的保管箱,拿出皮箱,皮箱里面的二千万元已经不翼而飞了。
原来绑匪是出租车的司机,那女郎只是受司机之托,从公园把皮箱拿走而已。
出租车司机把皮箱里面的二千万元拿出来之后,又把空的皮箱交给那名女子,拜托她放在车站的保管箱,当然他给女郎五万元当酬劳。
这位女郎首先去拿皮箱(明修栈道),由司机暗地里将超票拿走 (暗渡陈仓)。
实例4
某著名摄影大师,人们发现他拍的儿童照,非常天真,完全不扭妮作态。于是问他,如何办到。他说:「如果想捕捉儿童天真浪漫的神情,拍摄时应选在儿童心理放松下进行。所以面对正襟危坐面的儿童,他总是作势按了闪光灯说:「OK!拍好了!」等儿童去掉了造作的笑容,他才真的接下快门。」这样所拍摄出来的照片,就表现儿童天真质朴的笑脸。
这位大师先假装已经拍好照(明修栈道),等儿童放松心情时再真正拍照(暗渡陈仓)。
实例5
《败部复活》的作者贝吉尔曾经向纽约一家公司的财务长推销保险。双方交谈几分钟,贝吉尔发现这位顾客琼斯对贝吉尔的公司一无所知。于是问他:
「请问先生,贵公司所买的保险是哪一家?」贝吉尔问。
「我买的是A、B二家。」琼斯答。
「恭喜您,您所选择的都是有名的大公司。」贝吉尔说。
贝吉尔这句话使琼斯非常开心,他问道:
「有这么好吗?」
贝吉尔就向琼斯说这二公司的优点。
贝吉尔有没有因为夸赞对手而伤害了他自己呢?
当然没有,他称赞对手后,说:
「琼斯,在费城也有二家优秀的保险公司,即D、E公司(E是贝吉尔所属的公司),他们都是优秀的大公司。」
贝吉尔说完就暗渡陈仓把E公司与对方所熟悉的大公司摆在一起,贝吉尔于是顺利成交了琼斯个人的寿险。
贝吉尔夸赞对手,就是「明修栈道」,然后才「暗渡陈仓」进行自己的意图。
实例6
石油大王哈默最成功的一次是在利比亚。
在利比亚伊德里斯国王统治时,利比亚就像当年德州那样,吸引着石油资本家。
各式各样的石油经营者都纷纷来到利比亚。
当哈默来到利比亚的时候,正值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地谈判。参加了这次投标,有些是空架子,另有些包括西方石油公司,财力不足,但具有些经验。
哈默曾到过利比亚与国王建立了私人关系,国王在一次欢迎会上对哈默说:“真主派您来到利比亚!”这比别人稍稍有利。但第二轮租借地的争夺战中,跟这一批资金雄厚的大公司相比,哈默无异于小巫见大巫。面对这些石油巨头们,他明白,能在第二轮谈判中取胜,只能巧取,而唯一可行的就是暗中给利比亚好处。
哈默在随后的投标上,来了个“明修栈道”大方的参加竞标,但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方式:他的投标书采用羊皮证件的形式,卷成一卷后用代表利比亚国旗颜色的红、绿、黑3色缎带扎卷。除投标书正文外,哈默暗地里在加上一条,西方石油公司愿从尚未扣除税款的毛利中取出5%供利比亚发展农业之用。此外,投标书还允诺在库夫拉图附近的沙漠绿洲中寻找水源,而库夫拉图是国王和王后的诞生地,国王父亲陵墓也在那里。挂在招标委员前面的还有一根“胡萝卜”,西方石油公司将进行一项可行性研究,一旦在利比亚采出石油,该公司将同利比亚政府联合兴建一座制氨厂,这些都是暗渡陈仓的诱因。
1966年3月,哈默的暗渡陈仓果然成功,同时得到两块租借地,第二轮招标的结果使那些显赫一时的竞争者大为吃惊,深深为哈默高超的谈判手段所折服。
实力弱小的西方石油公司,之所以能在强手如林的众投标者中独占鳌头,一举夺得两块租借地,关键在于他在明修栈道(公开投标),又来了暗渡陈仓的动作,即:利用利比亚国王对他好感和提供利益及允诺。
实例7
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可说是近代「暗渡陈仓」的代表作。「按地理条件,从英国东南部渡到对岸法国的加来,比从英国南部渡到诺曼底近,是理想的登陆地点。德军也考虑到这点,认为盟军不会舍近求远,而把防御力量集中在加来。盟军也乘势布设疑阵。如在加来对岸的英格兰东部虚构了美军第一军团,建立假的无线电网,并指巴顿为该集团司令,使德军误认为盟军将在加来登陆,也造成诺曼底登陆的时机。
上述种种迹象,希特勒及德国统帅都判定盟军的登陆地点选在加莱,并根据这一判断在加莱部署了23个师,沿海岸修筑一道纵深6公里的防御线。
1944年6月5日凌晨,是盟军预定进攻的时刻。此时英吉利海峡狂风大作、恶浪滔天,不利部队进攻。“登陆”总指挥艾森豪威尔和许多高级军官聚集商讨。艾森豪威尔考虑是按计划实施进攻还是延期?过了一会儿,他斩钉截铁地下令:“出发!”
于是,盟军争先恐后地向诺曼底挺进,并克服了恶劣的气候,顺利地在诺曼底登陆。
此时,设在巴黎的德军司令部接到了盟军在诺曼底进攻的报告,而德国陆军元帅却认为这不过是盟军“声东击西”的计谋,目的是为了掩护在加莱的登陆。当前线将盟军进攻诺曼底的消息报告希特勒时,希特勒训斥说:“盟军进攻诺曼底,不过是牵制性的佯攻。”
这样,盟军顺利地在诺曼底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