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谋(08) 无中生有 (下) 江铭辉 五梦网
实利1
在美国乡村住着一个老人,他有一个相依为命的儿子。有一天,他的老朋友基辛格经过此地,前来拜访,基辛格看到朋友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就对他说:「亲爱的朋友,我想把你的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
没想到这个老人连连摇头说:「不行,绝对不行!」
基辛格笑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结婚的对象,可以吗?」
他的朋友还是摇头:「不行!我从来不干涉我儿子的事。」
基辛格又说:「可是这女孩是罗斯切尔德伯爵的女儿(罗斯切尔德是欧洲最有名望的银行家)。」
老人说:「嗯,如果是这样的话……」
基辛格于是找到罗斯切尔德伯爵说:「尊敬的伯爵先生,我为你女儿找了一个万中选一的好丈夫。」
罗斯切尔德伯爵忙婉拒道:「可是我女儿太年轻。」
基辛格说:「可是这位年轻人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
「嗯!如果是这样的话……,
又过了几天,基辛格又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
总裁先生摇着头说:「不可能,这里这么多副总裁,我为什么还要再任命一个副总裁呢?而且必须马上任用?」
基辛格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罗斯切尔德伯爵的女婿,可以吗?」
总裁先生当然同意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绝对欢迎。」
基辛格之所以能够让老人的穷儿子摇身一变,成了金融寡头的乘龙快婿和世界银行的副总裁,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基辛格他充分利用人们的一种心理:无中生有,宁可锦上添花,绝不雪中送炭。
实例2
几年前, 美国肯塔基州的一个小镇,有一家格调高雅的餐厅。店老板察觉到每星期二生意总是格外冷清,门可罗雀。
又到了一个星期二,店里照样冷清。店老板闲来无事,随便翻阅起了当地的电话号簿。他发现当地竟有一名叫约翰韦恩的人,与美国当时的大明星约翰韦恩同名同姓,这个发现,使他的心为之一动。他立即打电话给这位约翰韦恩说,他的名字是在电话号码簿中随便抽样选出来的,他可以免费获得该餐厅的双份晚餐,时间是下星期二晚上8点,欢迎他偕夫人一起来。约翰韦恩欣然应邀。
第二天,这家餐厅门口贴出了一幅巨型海报,上面写着“欢迎约翰韦恩下星期二光临本餐厅”,这张海报引起了当地居民的骚动和瞩目。
到了星期二,来客大增,创下了该餐厅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尤其是那个晚上,6点钟还不到就有人在等着被安排座位,7点钟队伍已排到大门外,8点钟店内已挤得水泄不通。大家都想一睹约恩韦恩这位巨星的风采。
过一会儿,店里的扩音器广播到:“各位女士,各位先生,约翰韦恩光临本店,让我们一起欢迎他和他的夫人。”
霎时,餐厅里鸦雀无声,众人的目光一齐投向大门口,谁知那儿竟站着一位典型的肯塔基州老农民,身旁站着一位同他一样不起眼的夫人。原来这位仁兄就是约翰韦恩。
店老板非常尴尬,后悔这个安排太荒廖、离谱,但就在这时,人们顿时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在寂静一刻之后,突然爆发出掌声和欢笑声,客人们簇拥着约翰夫妇上座,并要求与他们合影留念。
从此以后,店老板又继续从电话号码簿上寻找一些与名人同名的人,请他们星期二来晚餐,并出示海报,普告乡亲。于是,“猜猜谁来晚餐”,将是这餐馆的话题,为生意清淡的星期二带来了高潮。
实例3
英国的伦敦有一家小型的珠宝店,开张始店老板扬言要获得同行们另眼相看。然而,4年以来,经营不善,濒临倒闭,同行都讥讽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店老板冥思苦想着改善困境的对策。
机会终于来了,1985年,查尔斯王子和黛安娜王妃要举行婚礼,一时成为轰动英国以至全世界的新闻。黛安娜王妃容貌绝伦、仪态超群,令绝大多数英国人为之仰慕。店老板想,如果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利用公众对王子王妃婚礼盛典的专注心理,导演一出虚假而又逼真的广告活剧,必定能使自己的珠宝店摆脱困境,大发其财。
于是,他四处搜寻长得像黛安娜王妃的年轻女子。历经艰苦,终于被他找到了一个相貌酷似黛安娜的时装模特儿。他重金聘用这个模特儿,对她从服饰、发型到神态、气质都做了煞费苦心的模仿训练。待到看不出破绽之后,店老板便向电视台记者发出了暗示:明晚将有英国最著名的佳宾光临自己的珠宝店,采访这条新闻的条件是电视片中不得加入解说词。
第二天晚上,这家珠宝店灯火辉煌,店老板衣冠一新,神采奕奕地站在店门口,像是要恭候要人光临。此举顿时吸引得许多过往行人驻足观望。不一会儿,一辆豪华的轿车缓缓地驰到了门口,车一停下来,店老板便立即走上前去彬彬有礼地打开了门。那位相貌酷似黛安娜王妃的模特儿从容地从车上走下来,嫣然一笑,还向聚拢来的行人点头致意。有人喊了一声:“看,黛安娜王妃。”众人真的以为是黛安娜王妃来了,不及辨别便蜂拥而上,争相一睹黛安娜王妃的风采,挤到前头的青少年还为吻上了“黛安娜王妃的手”而得意非常。电视台的记者不敢怠慢,急忙打开录像机频频摇动,警察怕影响“王妃”的活动,急忙过来维持秩序。
店老板此时更是从容不迫,先是感谢“王妃”的光临,随后笑容可掬地引她参观,店员们按老板的吩咐,相继介绍项链、耳环、钻石等名贵饰品,“黛安娜王妃”则面露欣喜,边挑边称赞。
第二天,电视台播放了这出以假乱真的新闻录像,因受老板的关照,被蒙在鼓里的记者,把它拍成了“默片”,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话和一句解说词。屏幕上出现的只是热烈非常的场面和珠宝店的店客。这一下震动了伦敦全城,人们纷纷传播这个重要的新闻,原来不知道这家珠宝店的人们不住地打听这家珠宝店的地址,都想在“黛安娜王妃”来过的珠宝店里买一件首饰当作礼品送人。青年人,黛安娜迷们爱屋及乌,络绎不绝地跑来抢购“黛安娜”所喜爱的各种首饰。原来生意清淡、门可罗雀的小珠宝店,顿时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叫老板和店员们应接不暇。短短的一个星期,这家珠宝店就获利10万英镑,超过开业4年来的总和。
这则消息传到白金汉宫,惊动了皇家贵族,皇家发言人立即郑重地发表声明:“经查日程安排,王妃没有去过那家珠宝店。”要求法院判处那家珠宝店的老板犯了诈骗罪。发了大财的珠宝店老板却振振有词地说:“电视片中没有一句话,我也没有说佳宾是黛安娜,这在法律上不能构成犯罪,至于围观的公众‘想当然’地把她当成王妃,我是无法阻止的。”
珠宝店老板利用假王妃,大肆制造社会新闻,使得伦敦全城沸沸扬扬,珠宝店也因此绝处逢生。此举假借了权威效应,珠宝店老板深知黛安娜王妃在英国公众心目中的权威性,故请来一位模特儿扮演成王妃,光顾他的珠宝店,又巧妙地通过电视台加以宣传,从而大大提高了他的珠宝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来众多的顾客,实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扩大了销售。这种无中生有的手段,从道德上说,有愚弄公众之嫌,不宜提倡,但是,若能正确地在商业活动中利用权威效能,则是值得赞扬的。
实例4
在夜市或一些拍卖场合、小吃店中,我们也经常听到售货员如下的广告词:
「老板不在家,伙计随便卖!」、「结束营业大甩卖!」、「本店优惠,只有今天」这些广告可说运用无中生有的战术,但不高明,因为老板真的不在家吗?即使真的老板不在家,伙计也不敢随便卖! 本店优惠,只有今天。但是第二天你同样可以看到「本店优惠,只有今天」仍然贴着。我看到最高明的无中生有战术,它是:
老陈是某公司最年轻却最成功的推销员,在开拓准客户时,他经常使用「无中生有」术扩充客户。
例如按他按照预订的计划去拜访某公寓的黄先生,但在拜访黄先生之时,他故意先去按对门的吕先生家的电铃,结果当然开门的是吕先生。老陈除了为自已的按错电铃表示致歉外,并向对方确认对门的黄先生的住所,由于公寓对门而居,对方多半认识也愿意告知。这是作战策略第一阶段的「无」(假装按错门铃),制造自己弄错住所藉以迷惑对方的假象,趁机拉陇交情。
接着才是展开第二阶段的「有」,在拜访过黄先生后,他再度登门向吕先生道谢,并趁机自我介绍。当然接下来李老陈的目标是与吕先生聊天,拉拢生意。
实例5
有些商家或路边摊会雇用一些假顾客,当真正的顾客对一项产品犹豫不决时,这时,这些假顾客就涌上前去,「买下」该项产品,或让难以抉择的顾客听到他滔滔不绝的赞赏。透过这些兴奋的假顾客的煽动,刺激真正的顾客购买产品的欲望。在各行各业中,都有这种类似的假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