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謀(08) 無中生有 (上) 江銘輝 五夢網
無中生有是36計的第7計,以下是無中生有的出處、用法及實例。
圖:老子(左)與莊子
1. 出處
老子 《道德經》第40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這句話的意思是天下萬物都是由「有」產生的,但「有」是由「無」產生的。從“無”生出“有”,又從“有”發展成萬物。
《莊子‧齊物論》指出,小到生命,大到宇宙,都有一個開始,在開始之前有一個未曾開始的開始,還有連未曾開始都未曾開始的開始。
道家對“無”非常看重。老子曾說:一個車輪有三十根輻條,可是中間必須空出來,才好安放車軸。中間空出來的地方,看起來什麼也沒有,可是正因為那兒什麼也沒有,才有放置車軸的用處。一座房子中間必須留有空間,人才能住進去。這個空間仿佛什麼也沒有,可是如果沒有這個“什麼也沒有”的空間,房子就不叫房子了。正是這個空間,使房子具有了人們建築它時所要求的功能。事實上,房子的功能就在這個“無”上。
2. 用法
“無中生有”本來是道家的哲學思想,後來人把無中生有形容為沒有的事情,胡說八道。
此計的靈活應用,關鍵在於真假要有變化,虛實必須結合,如果始終是假,易被敵人識破,難以制敵。先假後真,先虛後實,無中必須生有。指揮者在抓住敵人被迷惑時,迅速地以“真”攻擊敵方,等敵人頭腦還來不及清醒時,即被擊潰。
無中生有,這個“無”,指的是“假”,是“虛”。這個“有”,指的是“真”,是“實”。無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虛實互變,擾亂敵人,使敵方造成判斷失誤,行動失誤。
造句:別聽他的那一套。他只不過是無中生有,胡說八道。
3. 實例
古代實例
實例1
唐朝安史之亂時,訂多地方官吏紛紛投靠安祿山、史思明。唐將張巡忠於唐室,不肯投敵。他率領二、二千人的軍隊守孤城雍丘(今河南杞縣)。安祿山派降將令狐潮率四萬人馬圍攻雍丘城。敵眾我寡,張巡雖取得幾次突然出城襲擊的小勝,但無奈城中箭矢越來越少,趕造不及。沒有箭矢,很難抵擋敵軍攻城。張巡想起三國時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心生一計。急命軍中搜集枯草,紮成千餘個草人,將草人披上黑衣,夜晚用繩子慢慢往城下吊。夜幕之中,令狐潮以為張巡又要乘夜出兵偷襲,急命部隊萬箭齊發,急如驟雨。張巡輕而易舉獲敵箭十萬支。令狐潮天明,看到穿黑衣的是草人,知道中計,氣急敗壞,後悔不已。第二天夜晚,張巡又從城上往下吊下草人。眾賊見狀,哈哈大笑。張巡見敵人如此,就迅速吊下五百名勇士,在夜幕掩護下,迅速潛入敵營,打得令狐潮措手不及,營中大亂。張巡乘此機會,率部衝出城來,殺得令狐潮大敗而逃,損兵折將,只得退守陳留(今開封東南)。張巡巧用無中生有之計保住了雍丘城。
實例2
曹操是玩弄「無中生有」的高手,他的「望梅止渴」鼓動士氣,把「無中生有」應用方法升到最高境界。
東漢末年,曹操帶兵去攻打張繡,時值盛夏,太陽散發著巨大的熱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軍隊已經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禿嶺,方圓數十裏都沒有水源。將士們想盡辦法,始終都弄不到一滴水喝。個個被曬得頭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乾舌燥。每走幾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連身體強壯的士兵,也漸漸地快支援不住了。
曹操目睹這樣的情景,心裏非常焦急。他策馬奔向旁邊一個山崗,在山崗上極目遠眺,想找個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了。再回頭看看士兵,一個個東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難得再走多遠了。
曹操盤算道: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這麼耗下去,不但會貽誤戰機,還會有不少的人馬要損失在這裏,想個什麼辦法來鼓舞士氣,激勵大家走出乾旱地帶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靈機一動,腦子裏蹦出個好點子。他就在山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聲喊道:“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結滿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堅持一下,走到那裏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戰士們聽了曹操的話,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樣,口裏頓時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來,鼓足力氣加緊向前趕去。就這樣,曹操終於率領軍隊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前面當然沒梅嶺,全是曹操無中生有,鼓舞士氣的把戲。
實例3
西元前209年夏天,秦始皇在巡遊天下時病死在途中,由於高溫炎熱,在途經內蒙古包頭時,屍體已經腐爛變臭。為了封鎖皇帝駕崩的消息,隨行的趙高將一百多斤鮑魚放在皇帝的車上,讓鮑魚的臭味掩蓋屍體的腐臭。然後假傳秦始皇的聖旨,將太子扶蘇誅殺,並囚禁大將蒙恬。從而揭開了一段血雨腥風的歷史。
鮑魚之肆是趙高為掩人耳目所玩弄出來「無中生有」的把戲。
實例4
《韓非子.內儲》記載:有一次,齊中大夫夷射在宮中參加宴會,喝得爛醉,背靠宮牆呼呼大睡。有僕人名目刖脆,請求他將剩下的酒給他喝一點,夷射於矇隴之中,罵了一聲:「滾遠些,不要妨礙老子睡覺!」刖脆心顫而退。
待夷射出宮以後,刖脆就在他睡過的地方灑了一些水.像是剛撒的一泡尿。恰巧齊王過此,問道:「是誰竟敢在宮中撒尿?」刖跪裝著誠懇而畏懼的樣子說 :「啟奏大王,我不知道,只不過,剛才見中大夫夷射在這裡站了一會兒。」
當時在宮中撒尿,是大不赦,要論死罪的。於是,齊王不問青紅皂白,就把夷射抓來給殺了。
實例5
春秋時,中山國(現在河北省保定縣)有一個被廢黜的公子,日漸貧困,穿舊衣,坐破車,馬也瘦得皮包骨,但他先前與人結下仇怨,那人還不願放過他。他假裝替公子在君面前求情,說:「公子度日艱難,馬匹瘦弱,能否給他賞賜一些馬料呢?」國君當然不會同意。於是,此人暗地放火將國君的馬料場燒了,國君當然就毫不懷疑地靶公子抓起來論罪,結果把公子殺掉。
此等計謀、非臉厚心黑者不能的,一旦為之,被嫁禍者翻身機會尚不能找到,早已身首異處了。這位公子的仇人無中生有,讓國君相信馬料場是公子燒的,將公子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