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夠聰明嗎?  2014-06-14 计谋(07) 趁火打劫(上)

计谋(07) 趁火打劫() 江铭辉  五梦网

  

图:唐三藏()与孙悟空

趁火打劫36计的第5计,以下是以逸待劳的出处、用法及实例。

 

1.   出处

「趁火打劫」是趁人家里失火、一片慌乱时抢劫财物,也就是乘人之危。

本计出自《孙子兵法乱而取之的思想,「趁火打劫」最早见于明代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第十六回: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经转山洞而去。

 

 话说唐僧玄奘离开大唐,往西天取经。一天晚上,他和大弟子孙悟空来到一座庙中投宿。这庙房间七十多间,僧客二百多人。庙中老方丈命人敬茶。闲谈间,方丈问高僧有何宝物,可以让他开开眼界。

于是悟空把带来的架裟拿出来炫耀。果然霞光闪闪,是宝袈裟

方丈一看,顿生歹念。当夜借架装到后房仔细看看。

夜里,他和手下僧人商量,如何才能把架裟据为己有。

一个小和尚出主意;将禅堂放火烧掉,把睡在里面的师徒两人一起烧死。以便将袈裟据为已有。

方丈的阴谋被孙悟空听到了,便变成一 蜜蜂飞出禅堂,一个觔斗翻进南天门,向广目天王借到避火罩,回去罩住了唐僧和白马。到发半夜,和尚们果然放火烧禅堂,火愈烧愈旺,把观音院烧得通红,惟有唐僧所驵住的禅堂,安然无恙。这时,观音院正南面一座山,有一黑风洞,洞中妖怪被火光惊醒,他与观音院方丈素有交情,便纵起云头去帮众僧救火。火光中,见前后大殿被烧成断垣残壁,惟有方丈室案上有一包袱,里面透出一道道霞光,打开一看,是一件锦绣袈裟,乃佛门宝贝。

妖怪一见此宝心动了,救火之意顿失,拿着那袈裟,趁火打劫,驾着黑云,径直回到了山洞。

 

2. 用法

趁火打劫的「趁」是趁机。趁人家失火时、一片慌乱时抢劫财物。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所以清.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里解释「趁火打劫」的状况时,便说这些盗贼都是临时起意居多,遇到人家家里失火时,即赶快召来同伙进入火场,看到东西就搬。主人加以阻止时,他们还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帮你把财物搬到我家寄放。」所以徐珂最后下结论说他们是「仓猝起意,利人之危而乘之耳。」后来「趁火打劫」不一定限定于趁人失火时抢劫财物,语义扩大到凡是乘人之危,从中取利者都可以使用。

例如:周老板很清楚刘小姐家的状况,不但没及时伸出援手,反而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3. 实例

 古代实例

实例1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相互争霸,战事频繁。经过长期战争,越国终因不敌吴国,只得俯首称臣。越王勾践被扣在吴国,失去行动自由。勾践立志复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表面上对吴王夫差百般逢迎,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之后,勾践依然臣服吴国,年年进献财宝,麻痹夫差。而在国内则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越国几年后实力大大加强,人丁兴旺,物资丰足,人心稳定。吴王夫差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勾践的假像迷惑,不把越国放在眼里。他骄纵凶残,拒绝纳谏,杀了一代名将忠臣伍子胥,重用奸臣,堵塞言路。生活淫靡奢侈, 大兴土木,搞得民穷财尽.公元前473年,吴国颗粒难收,民怨沸腾。越王勾践选中吴王夫差北上和中原诸侯在黄池会盟的时机,大举进兵吴国,吴国国内空虚,无力还击,很快就被越国击破灭亡。勾践的胜利,正是利用36计中的趁火打劫,他乘敌之危,攻打取胜的例子。

 

实例2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崇祯皇帝缩衣节食,倒想振兴大明。可是,他猜疑成性,贤臣良将根本不能在朝廷立足,他一连更换了十几个宰相,又杀了明将袁崇焕,他的周围都是些奸邪小人,明朝崩溃大局已定。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一举攻占京城,建立了大顺王朝。可惜农民进京之后,立足未稳,首领们渐渐腐化堕落。明朝名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也被起义军将领掳去。他看到明朝大势已去,本想投奔李自成巩固自己的实力。而李自成胜利之后,滋长了骄傲情绪,没把吴三桂看在眼里,抄了他的家,扣押了他的父亲,掳了他的爱妾。本来就朝三暮四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终于投靠满清,借清兵势力消灭李自成。多尔兖闻讯,欣喜若狂,认为时机成熟,可以实现多年的愿望了。这时中原内部战火纷飞,李自成江山未定,于是多尔兖迅速联合吴三桂的部队,进入山海关,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打到京城,赶走了李自成。多尔兖志得意满登上金銮宝殿,奠定了满清占领中原的基础。这个由李自成放的一把火,多尔兖趁火打劫把李自成灭了,作收渔翁之利。

 

实利3

 

 雅各布是以色列民族的始祖,《圣经》中有一段话,讲雅各布趁火打劫用红豆汤,换来长子权的故事:

有一天,雅各布正在炖红豆汤时,哥哥以扫刚打完猎回家,在又渴又饿的情况下,迫不及待想吃红豆汤,便说:「我快饿死了,给我一碗红豆汤罢!」雅各布说:「我辛苦煮的红豆汤,你从外面一回来,就想吃它,没有那么容易,但如果你把长子的权利放弃,让给我,我就答应给你一些红豆汤。」

以扫笑着说:「我要的是一顿美食,长子的权利,对我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

雅各布说:「口说无凭,你得在我和上帝的面前发誓,愿意放弃长子的权利,把它让给我。」以扫就发誓,这样以扫就将他的长子权利,廉价换成一些红豆汤。

以扫已经发誓,在上帝面前作承诺,所以上帝始终支持雅各布。

 

雅各布把这件事情告诉妈妈利百加,利百加听了非常高兴,认为上帝也会站在他们这一边,剩下的只是大家长「以彻」的承诺。

 

 实利4

 

这个故事是讲一位哲学家,本来可以趁火打劫,发大财,却仁慈没有这样做,故事是:

泰尔斯的知识渊博,对宇宙万物研究非常透澈,人称科学之父,他本来是一位哲学家,本来可以趁火打劫,发大财,却仁慈没有这样做:

希腊哲学家泰尔斯预见橄榄会丰收,而控制了所有可能租到的橄榄榨油机。由于他的垄断,使他能随意订价,出租橄榄榨油机获取很高的利润,本来这是趁火打劫发大财的机会,幸好泰尔斯没有全心致力于垄断橄榄榨油机市场,他只是向世人表明:哲学家只要愿意是很容易致富的,只是他们的抱负并不在此。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