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谋(05) 借刀杀人(上) 江铭辉 五梦网
借刀杀人是36计的第3计,下面是借刀杀人的出处、用法及实例。
图:刘备(左)与曹操
1. 出处
借刀杀人出自明·汪廷讷戏剧《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无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
恩相明天上奏皇上推荐范仲淹作环庆路经略招讨使,来抚平赵元昊,这就是所说的借刀杀人来源。
明代戏曲《三祝记》里描述宋代名臣范仲淹的政敌想除掉范仲淹,政敌的属下便献计说:“目前正值赵元昊叛变,朝廷欲选将带兵平乱,您干脆上奏推荐范仲淹给皇上,他没有带兵经验,说不定会死在前线,这正是借刀杀人之计,又可以显现出您不计前嫌,以德报怨。”
2. 用法
这成语表面的意思是借别人的刀子去杀人,后来用以比喻借别人的力量去摧毁自己的对手,而自己置身事外。说某人「借刀杀人」,含有指责他阴险毒辣的意思。
3. 实例
古时实例
实例1:
春秋末期,周分裂为二国,彼此互相攻伐。
西周有一位大夫叫昌,投降到东周,而将西周的国家机密,告诉了东周君,东周君非常高兴,供以锦衣玉食。西周君知道了,想将他杀了。
大夫冯旦听到了,便告诉西周君说:「我有个办法杀死昌,但需要三十两黄金。」西周君听了便叫人取三十两黄金给他。
冯旦派人拿这些金子和一封信,前往东周去找昌,信上写着:「昌,事情若有成功希望,就去完成,如果没有希望,就赶快逃回来!切记!」
冯旦在派人持三十两金子前,就先派另一个人跑去告诉东周守城门说:「今天晚上,可能有奸细混入城内,要多加注意。」东周守城门,果然严密的搜查每一个进城的人,一下子就抓到了冯旦派去送信的人,信和金子。报告给东周君,东周君以为昌是西周派来的间谍,就把他杀了。
西周君听到昌被诛死,对冯旦的聪明才智,推崇不已。
实例2:
西周末年,郑桓公准备攻打郐国,他先派人探查郐国的忠臣良将和骁勇善战的人,列出名单。申明一旦打下郐国,将把郐国的良田分送给他们,并分封官爵。然后,郑桓公又设立祭坛,把写下的名单埋在土里,对天盟誓,永不负约。郐国国君得知,一怒之下,把郑恒公所列名单上的人全部杀掉了。而郑桓公乘机攻打郐国,不费吹灰之力便夺取了郐国。
实例3:
曹璋治理部下非常严谨,西域人都惮畏他。
当曹璋镇守渭州时,西域人常假意修好,到城打探。
有一次,曹璋酒宴款待西域使者。正喝酒酣耳热时,有人进来向曹璋报告:「有一百多个士兵叛逃了。」
诸将听了都相顾失色,只有曹璋仍谈笑自如,向报告的人说:「你怎么这么胡涂?这些人是奉我的命令,假作逃亡的。走开,不要再噜唆。」
西域的使者听了,赶回去报告说:「这批人都是来诈降的。」
于是这一百多人,统统被处死刑。
实例4:
三国时曹操生擒吕布,吕布想投降。曹操也想藉吕布的长才,增强自己的势力。
在旁的刘备却提醒曹操说;「曹公啊!难道您忘了丁原和董卓的下场?」曹操一听,立即下令杀死吕布。
吕布本来是丁原的部下,受了董卓之诱杀了丁原,并跟随董卓。后来王允又巧用环连计,使董卓死于吕布之手。刘备一句话就使曹操杀了吕布。
刘备为什么非除去吕布呢?
这是因为刘备虽栖身曹营却心怀大计,吕布曾在虎牢关一战,独抗刘、关、张,还游刃有余,刘备担心一但吕布和曹操联盟,将给刘备的事业带来阻力。
刘备只一句话充分运用了「借刀杀人」之谋略。
实例5:
明末,骁勇善战的袁崇焕,履败清兵,皇太极视为从未有的劲敌。
皇太极为除掉袁崇焕,想出借刀杀人之计。他深知崇祯帝猜忌心重,难以容人,于是秘密派人用重金贿赂明廷的宦官,向崇祯告密,说袁崇焕已和满洲订下密约,故此清兵才能深入内地。崇祯勃然大怒,不顾将士吏民的请求,将袁崇焕斩首。皇太极借崇祯之刀,除掉心腹之患,从此再也没有遇到袁崇焕这样的劲敌。
实例6
公元208年,曹操亲率80万大军征伐东吴,孙权命周瑜为大都督领军应战。周瑜到江边探听对方虚实,发现曹操水军阵营严整,打听曹操水军都督是谁?得知是蔡瑁、张允后,他便想:这二人精通水战,先把他们除掉,才能战胜曹军。
一天,周瑜忽然接到说:曹军蒋干前来探望。周瑜听后,笑道说:“这是曹操的说客到了。”于是计上心来,对着众将吩咐一番,就去迎接蒋干。寒喧一番后,周瑜对手下人说:“今日我与故人相会只叙旧情,不谈公事”两人在一起喝酒聊天,周瑜佯装酒醉,邀请蒋干和他同眠。周瑜走进帐中,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但蒋干怎么也睡不着,悄悄起床发现书案上有一文卷,想里面定有军事机密,在翻看时发现一封蔡瑁、张允二人写来的信,信中写蔡瑁、张允二人投降曹操是迫于势耳。蒋干一看,心想:原来他们是暗通东吴的奸细。连夜回曹营。曹操见他后问:“此行去办得如何?”蒋干说:“周瑜心志坚定,没能说动。”曹操听后很不高兴,蒋干接着说:“但这次过江,我打探到一个机密!”就把昨晚的事都说了。曹操听了大怒,立即把蔡瑁、张允二人斩首了。等二人的首级献上来时,曹操才如梦方醒,上了周瑜 “借刀杀人”之计,但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