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夠聰明嗎?  2014-06-10 計謀(03) 瞞天過海

計謀(03) 瞞天過海 江銘輝 五夢網

 

瞞天過海36計裡的第1以下是瞞天過海的出處、用法與實例。

 

  

圖:唐太宗()與薛仁貴()

 

1.   出處

瞞天過海出自「永樂大典,薛仁貴征遼事略」:

唐太宗貞觀十七年(西元643),太宗領軍三十萬東征,太宗會暈船,薛仁貴怕皇上不敢過海而退兵,故假扮為一豪民,拜見唐太宗,邀請太宗文到他家作客,豪民的家飾以繡幔彩錦,環繞於室,好不漂亮,太宗與百官遂於豪民家飲酒作樂。不久,房室搖晃,杯酒落地,太宗等人驚嚇,揭開繡幔彩錦,發現他與三十萬大軍已在海上。生米已成粥,只好認了。

 

2.   用法

瞞天過海的瞞是隱藏實情古時皇帝自稱天子,故瞞「天」過海的天,指的是皇帝,全句話的意思是:對天子隱瞞實情使不知情的天子,渡過大海。

今日的使用是:用欺騙的手段在暗地裡活動,成功將事情安然渡過。或對謹慎防備周到的對手,使出詐術,趁其疏忽時,攻其不備,達成任務。

3. 實例

古代實例

實例1

西元589年,隋朝大舉攻打陳國。這陳國乃是陳霸先稱帝建國,定國號為陳,建都城於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戰前,隋朝將領賀若弼因奉命統領江防,經常組織沿江守備部隊調防。每次調防都命令部隊於曆陽(今天安徽省和縣一帶地方)集中。還特令三軍集中時,必須大列旗幟,遍支警帳,張揚聲勢,以迷惑陳國。果真陳國難辨虛實,起初以為大軍將至,盡發國中士卒兵馬,準備迎敵面戰。可是不久,又發現是隋軍守備人馬調防,並非出擊,陳便撤回集結的迎戰部隊。如此五次三番,隋軍調防頻繁,蛛絲馬跡一點不露,陳國竟然也司空見慣,戒備鬆懈。直到隋將賀若弼大軍渡江而來,陳國居然未有覺察。隋軍如同天兵壓頂,令陳兵猝不及防,遂一舉拔取陳國的南徐州(今天的江蘇省鎮江市一帶)。

 

實例2

 

三國時,黃巾軍管亥知道北海的糧米豐厚,率領萬名黃巾軍欲向北海太守孔融借取糧米一萬石,否則就將打破城池,殺盡老幼婦孺。

孔融的戰將宗實迎敵,但沒幾回合就被管亥一刀砍於馬下,孔融的人馬大亂,奔回城中。管亥派兵將城四面圍住。孔融和靡竺坐困愁城:沒有辦法突破管亥的包圍出外求救。太史慈為了報答孔融時常照顧老母,單槍匹馬入城面見孔融。

太史慈入城面見孔融後,自告奮勇擔任求援的任務。太史慈首先攜帶弓箭、兩個標靶、兩名隨從出城。管亥的兵見到有人出城,認為可能會突圍通風報信,所有的人馬立刻警戒,採取作戰的準備。但是太史慈出城後並沒有採取突圍的行動,而將標靶立好,練習射箭,當箭射完之後就上馬回城。第二天太史慈又同樣地帶箭騎馬出城,管亥的人馬,已經有少部份沒有警戒,太史慈仍然練習射箭,就上馬回城。這種情形重複幾天之後,管亥的人馬看見太史慈出城,就直覺地認為太史慈又要練習射箭,再也沒有人加以警戒。太史慈看見這種情形,認為「機不可失」,立即快馬加鞭衝過敵人的包圍圈,管亥的人馬察覺到太史慈的意圖時,想要加以阻止卻已經來不及了。太史慈將孔融的求救信順利地送到劉備的手中,並勸說劉備起兵解北海之危,劉備也因此率領三千兵馬襲擊管亥,城中孔融見援兵已到,立刻派兵出城夾擊黃巾賊,造成黃巾賊的潰散失敗。

太史慈利用出城練箭為幌子,引起黃巾賊的注意,又一再地出城練箭,麻痺敵人的意志,等敵人司空見慣,產生懈怠的心理,不再加以注意之時,再突然衝破敵人的防守,達到突圍送信的目的,正是「瞞天過海」的最佳寫照。

 

實例3

三國時.吳將呂蒙襲取荊州,可以說是運用「瞞天過海」的典型戰例。孫、劉聯盟抗曹時,劉備向東吳借用荊州,長期賴著不還,又派大將關羽鎮守荊州。討回荊州一直是東吳君臣一塊心病,孫權便任命呂蒙為水軍都督,要他設法奪取荊州。

關羽深知呂蒙善於用兵,嚴陣以待。呂蒙見無機可乘,突然稱病辭職,回京治病,接替他擔任統帥的竟是一個無名小輩陸遜,關羽得知便鬆了一口氣。陸遜上任後馬上派人到荊州送禮,問候關羽,態度非常謙恭,關羽就更不把他放在心上了。呂蒙暗中回到軍中,以戰船改扮商船,將士皆穿白衣扮成商人,渡過長江,一舉占領了蜀軍報警的烽火臺。吳軍長驅直入,關羽敗走麥域。終於奪回了荊州。

 

今日實例

 

實例1

一位警察知道酒店的客人,經長喝了醉醺醺,出了酒店駕車回家,因此守在一家夜總會外面,等那些喝醉酒的人出來。他等了很久,一直到夜總會快要關門時,終於有一個人走出來。那個人走路歪歪斜斜,嘴裡不但唸唸有詞,還哇哇亂叫,他拿著鑰匙開這部車,打不開,再試另外一部車,也打不開,接著又一輛一輛地試,結果都打不開。那時候夜總會裡的客人陸續走出來,每個人都找到他們自己的車開走了。

等全部的客人都離開以後,那個第一個走出來的人終於找到他的車子,打開自己的車,坐進裡面。這時候警察就跟過來,說:「我終於逮到了,我觀察你很久了,現在我要用儀器檢測你呼氣的酒精濃度,看你有沒有違規駕車。」結果測到的酒精濃度是零。警察覺得很奇怪,問道:「你剛才好像喝醉了一樣,怎麼在你的呼吸裡測不到酒精成分呢?」那個人回答:「我是酒店的人,我沒有醉啊!我是假裝喝醉,起你注意,好讓其他的顧客可以順利把車子開走!」

酒店的人使用瞞天過海的戰術,欺騙警察,讓喝醉酒的顧客輕鬆駕車離去。

實例2

台灣有一句諺語,提醒一個人做事情要當場看清楚、講明白,不要日後再反悔,那句諺語是:三人五目,日後無長短話。

 

關於這句話的來源,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它是:

 

從前有一個機智的媒婆,為了撮合一位獨眼少女和一位有長短腳〈台灣話的跛腳〉青年人的婚姻,在相親時,只講對方的優點,而隱蔽缺點,最後還怕雙方日後發生爭執,隱喻說出他們的缺點,請他們日後不要反悔,真是應驗台灣話所說的「媒人嘴滑溜溜」。

 

話說台灣某地有一位美麗的獨眼姑娘想嫁如意郎君,另有一個跛腳的年青人想娶漂亮小姐,二個人都來找同一個媒人,這位媒人打量對方優缺點後,想撮合他們。相親那天,媒人唯恐雙方露出缺點,婚姻吹散了,告訴有長短腳的青年人在進女方家坐下,或離開時時,每次站著或走路時,要把長腳踏在門檻上,短腳踏在地上,這樣女方才看不出他有長短腳。另外也特別囑咐獨眼的少女,當男方來女家相親時,千萬要躲在小房間,拿一隻扇子遮住不正常的眼睛裝作嬌滴滴樣子,只露出正常的一隻眼睛看人。

 

這天相親的結果,雙方都非常滿意,馬上答應婚事,媒人為防止雙方事後反悔,將對方的缺點再三隱喻告誡說:「男女雙方三人五目,日後無長短話。」可是當事人一時不察,沒有發現這句話的含意。

這件婚事,男女雙方後來都有怨言,但媒人理直氣壯的說:「我不是說過三人五目,當然其中有一位是獨眼的,又說日後無長短話,也就是說日後不要再提跛腳的事情。當時你們也沒有意見,現在還抱怨誰?」

 

後來,台灣人在一起工作時作決定、簽約,告訴對方要按決定、簽約去做,不要反悔,就用這句諺語。

媒人使用瞞天過海的戰術,湊合婚姻,真是高招。

實例3

阿娟剛結完婚的第二天早上,就氣嘟嘟地跑到媒婆家裡,向她興師問罪地說道:「妳當初做媒的時候,為什麼不老實說我老公有一隻眼睛是假的?

媒婆聽了之後,隨即答道:「誰說我沒有告訴過妳?還記不記得,當初在相親的時候,我曾經對妳說過:他獨具慧眼,只用一眼就相中妳!

阿娟的老公明明有一隻眼睛是假的。

媒婆為何不實話實說,卻反而要對阿娟說「他只用一眼就相中地」的呢?

因為,如果不這樣說,阿娟天怎會心甘情願地嫁給一個「獨眼龍」

某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經常會使用文字的雙關語,瞞天過海。來誤導別人做出錯誤的決定,因為,一股的雙關語,通常都是包含著正反兩面的意思,就算將來被他誤導做錯決定的人,會過意來,也只能做那個硬把「黃連」吞下去,還不能喊苦!

 

實例4

陳阿江住在一個鄉村裡,有一天隔壁的老頭氣呼呼的來到陳阿江的家,說:

「我唯一的一匹馬,被村裡的野孩子捉弄,嚇得跳起來時,被樹枝勾到一隻眼睛,現在這隻眼睛已完全瞎了。你說該怎麼辦?」

「老公公,讓我想辦法。」陳阿江回答說。

 

陳阿江於是將家裡一隻雞的左眼貼上藥膏,然後帶到城裡去叫賣:

「來買啊!來買啊!便宜的雞,半價優待!」

人們一聽是一半價錢,所以這隻雞很快就賣出去。

當買的人把藥膏撕下一看,雞的眼睛並沒有壞。

之後,陳阿江又抓來一隻兔子,也在左眼貼上藥膏,又帶到城裡去叫賣。

「半價哦!」

「我要買那隻兔子!」

買兔子的人撕下藥膏,發現眼睛並沒有不對勁。

這一次陳阿江牽著瞎了左眼的馬,並把馬的左眼也貼上藥膏。帶到城裡。

人們爭先恐後,都說要買。

「我要買!」

「不!我一定要買。」

貪心的人拼命喊價,最後馬以高價賣出。

那匹馬賣出去的錢,足可再買一匹好馬。

隔壁的老公公樂得眉開眼笑,買馬的人把藥膏撕開一看,這一次真的是一匹瞎了左眼的馬,他受騙了。陳阿江使用瞞天過海的戰術,使謹慎的人放鬆戒備,達成買賣。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