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西50軼事(三十八之二)國王和他的鷹 江銘輝 五夢網
成吉思汗簡介(以下摘自維基百科)
在他眾子中,最為著名的四位分別是朮赤、察合台、窩闊台和拖雷。成吉思汗分封了朮赤和察合台為國主,欽定窩闊台為繼承人。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後,拖雷自動退出繼承人的選拔,擔任監國兩年後,1229年,拖雷和宗王們一起擁戴自己的三哥窩闊台登基。1232年九月,在消滅金朝軍隊精銳主力後,拖雷去世,1234年,蒙古滅金朝。
早年
西元1162年,成吉思汗生於漠北草原。父親也速該為其乞顏部酋長。成吉思汗叫「鐵木真」的由來,是因為在他出生時,其父也速該俘虜到一位屬於塔塔兒部族,名為鐵木真兀格的勇士。按當時蒙古人信仰,在抓到敵對部落勇士時,如正好有嬰兒出生,該勇士的勇氣會轉移到嬰兒的身上。成吉思汗「鐵木真」之名由此而來。傳說成吉思汗出生時,手中正拿著一血塊,意思是上天降下他來掌生殺大權。
當鐵木真去弘吉剌部娶親回來,在路上休息時,其父遭塔塔兒部殺害(懷疑被毒死),之後乞顏部族的泰赤烏氏首領塔里忽台因不滿也速該生前的所作所為,在也速該死後對鐵木真一家進行報復,命令部眾們遷至他地,孤立鐵木真一家,目的為了要餓死他們,鐵木真一家在艱苦中活下來。
在鐵木真長成一個英俊的少年時,有三次劫難降臨到他的頭上。
第一次是:脫離他們家族的泰赤烏氏擔心鐵木真長大後報仇,於是就對鐵木真家進行了突襲,並且計劃將被捕的鐵木真處死。鐵木真靠著父親的舊部的協助脫逃,逃過了一劫。身為長子的他,要攜母和弟妹們走到不兒罕山區,逃避泰赤烏氏追捕長達數年,自此形成他剛毅忍辱性格。
第二次是: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一幫盜賊把他家僅有的幾匹馬搶走。在與盜賊的搏鬥中,鐵木真被盜賊射中喉嚨。危難之際,一個名叫博爾朮的青年拔刀相助,趕跑了盜賊,奪回了馬匹,鐵木真因此倖免於難。
第三次是:成年後,鐵木真與孛兒帖結婚時,三姓蔑兒乞部的首領脫黑脫阿,為報其弟赤列都的未婚妻當年被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所搶之仇,突襲了鐵木真的營帳。在混戰中,鐵木真逃進了不兒罕山(今肯特山),他的妻子和異母卻當了脫黑脫阿的俘虜。
這三次劫難並未擊垮鐵木真,反倒增強了他的復仇心理。他發誓要奪失去的一切。鐵木真深知,要想立足,必須擁有實力。於是,他把妻子嫁妝中最珍貴的「黑貂皮」獻給了當時草原上實力最雄厚的克烈部落統領王汗。利用王汗的勢力,鐵木真不僅收攏了他家離散的部族,還和王汗幼年時的結拜兄弟,札木合擊敗了三姓蔑兒乞部首領脫黑脫阿,救出了妻子孛兒帖和異母。
自此鐵木真和札木合兩人一起共同生活。但其間鐵木真提拔一些非貴族的人為將領,引發札木合不滿,最終導致決裂。
大約在1182年前後,鐵木真被推舉成為蒙古乞顏部的可汗。
西元1190年,在鐵木真的領導下,蒙古乞顏部迅速發展壯大,引起札達蘭部首領札木合的不滿。札木合以其弟弟紿察兒被鐵木真部下所殺為藉口,糾集了13個部落三萬餘人,向鐵木真發起進攻。鐵木真也動員了十三翼(即13個部落)迎擊,這就是著名的十三翼之戰。首戰鐵木真雖兵敗退至一個狹地,但萬萬沒想到的是,獲勝的札木合卻失去了人心。因為戰後,因為札木合把落入自己手裡的人全部處死,將俘虜分七十大鍋煮殺,史稱「七十鍋慘案」。這種慘不忍睹的場面,連其部下也認為殘忍,甚至擔心起自己的命運來。相反,寬厚仁容的鐵木真贏得了人心,那些擔心自己命運的札木合部下紛紛倒向鐵木真。此戰鐵木真雖敗卻得眾,使其軍力得以迅速恢復和壯大。鐵木真的部眾一下子猛增了許多。
軍事生涯
在鐵木真努力下,其部族再次強大。1196年,塔塔兒部反抗金朝,金朝支持的克烈部王汗和鐵木真聯合出兵進攻塔塔兒,塔塔兒部大敗,鐵木真遂被金朝封為「札兀惕忽里」,即部落官。
西元1201年,泰赤烏部、塔塔兒部、蔑兒乞部等11部推舉札達蘭部的札木合為「古兒汗」,聯兵攻打鐵木真。鐵木真聯合王汗,擊敗札木合等十二部聯軍。
西元1202年,成吉思汗憶起少年時,父親也速該遭塔塔兒所害,臨命終時的遺言,遂將凡是身高超過車輪高的塔塔兒士兵、男子通通都殺光,手法殘忍震驚蒙古諸部族。
1203年,王汗將鐵木真收為義子,導致王汗的兒子桑昆跟鐵木真發生仇恨,札木合鼓動桑昆聯合王汗夾擊鐵木真。合蘭真沙陀之戰爆發,這是鐵木真經歷的最為慘烈的一仗,他的軍隊只剩下4千6百餘人。他逃到貝爾湖以東才避過一劫。並在當年秋天突襲王汗駐地,三天後完全消滅克烈部。王汗逃到鄂爾渾河畔之後被乃蠻人殺死。而其子桑昆則逃到庫車,被當地人殺死。
西元1206年,札木合被叛變的將領送到鐵木真之手,札木合請死,鐵木真殺了他。爾後,鐵木真統一蒙古草原的眾部族。
西元1205年、1207年、1209年,蒙古三次侵略西夏,逼使西夏屈服。西元1210年,西夏向蒙古稱臣,保證以後派軍隊支持蒙古軍事行動,此外,西夏皇帝夏襄宗獻女求和,把察合公主嫁給了成吉思汗。
西元1210年,成吉思汗與金朝斷絕了朝貢關係。西元1211年二月,成吉思汗親率大軍入侵金朝,在西元1211年的野狐嶺會戰擊敗四十萬金軍,並在次年和第三年陸續攻破金朝河北、河東北路和山東各州縣,1214年三月,金宣宗遣使向蒙古求和,送上大量黃金、絲綢、馬匹,並將金衛紹王的女兒岐國公主送給成吉思汗為妻,還有童男女五百陪嫁。成吉思汗從中都撤兵。
在金朝的東北地區,西元1212年,契丹人耶律留哥在遼東起兵反抗金朝,並宣布歸附蒙古,耶律留哥和蒙古聯軍打敗前來征討的六十萬金朝軍隊,1213年,耶律留哥自稱遼王,1215年春,耶律留哥攻克金朝東京(今遼寧省遼陽),並佔領金朝東北大部分地區。西元1215年十一月耶律留哥秘密與其子耶律薛闍帶著厚禮前往漠北草原朝覲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極為高興,賜給耶律留哥金虎符,仍舊封他為遼王。
為了遠離蒙古的威脅,西元1214年6月27日,金宣宗離開中都,遷都汴京,得知金朝皇帝離開,成吉思汗下令入侵中都,蒙古軍在西元1215年5月31日佔領中都,金朝在黃河以北之地陸續失守。
佔領中都後,成吉思汗返回蒙古草原,西元1217年,成吉思汗任命大將木華黎為「太師國王」,讓他負責繼續入侵金朝,經過木華黎和他的兒子孛魯十年的戰爭,到西元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前夕,蒙古軍隊基本佔領金朝黃河以北的所有領土,金朝的領土僅局限於河南、陝西等地(當時的黃河取道江蘇北部的淮河入海)。
正當金朝危在旦夕時,中亞的花剌子模王國惹怒蒙古,成吉思汗性急,轉而報仇,暫時無暇顧及繼續入侵金朝。
西元1218年春季,成吉思汗派遣的蒙古使團到達花剌子模王國,強迫摩訶末蘇丹簽訂與蒙古的條約。條約簽訂後,花剌子模城市訛答剌長官殺死路過此城的一支來自蒙古的由500人穆斯林組成的商隊,奪取貨物,僅有一人幸免於難逃回蒙古,成吉思汗派三個使臣前往花剌子模向摩訶末交涉,結果為首者被殺,另外二人被辱,成吉思汗更加憤怒,決定入侵花剌子模。
西元1218年,成吉思汗派大將者別滅西遼,殺死西遼末代皇帝屈出律,平定西域。西征花剌子模進兵路上的障礙被掃除了。
西元1219年六月,成吉思汗親率蒙古主力(大約十萬人)向西侵略,並在中途收編了5萬突厥軍,西元1220年底,一直被蒙古軍隊追擊的花剌子模算端摩訶末病死在寬田吉思海(今裏海)中的一個名為額別思寬島(或譯為阿必思昆島,已陸沉)的小島上,並在臨死前傳位札蘭丁。蒙古軍先後取得河中地區和呼羅珊等地,西元1221年,蒙古軍隊消滅花剌子模王國,西元1221年十一月,成吉思汗率軍追擊札蘭丁一直追到申河(今印度河)岸邊,札蘭丁大敗,僅僅率少數人渡河逃走。
西元1223年底,者別與速不台率軍東返,經過也的里河(今伏爾加河的突厥名,又譯亦的勒),攻入此河中游的不里阿耳,遭遇頑強抵抗後,沿河南下,經由裏海,鹹海之北,與成吉思汗會師東歸。在東返途中,者別病逝。
病死及疑團
成吉思汗回師後,再次入侵西夏。西元1227年8月25日,在蒙古軍圍困西夏首都時,成吉思汗病逝於今寧夏南部六盤山(一說靈州),終年66歲,死後葬在不爾罕山(今肯特山)接近斡難河源頭的地方,成吉思汗的死因至今眾說紛紜。
根據歷史記載和民間傳說,成吉思汗是非正常死亡。但究竟怎麼死的,有以下幾種說法:
雷擊、被行刺、落馬、中箭、中毒,其中最被人相信的是被行刺和中毒。
被行刺:據俄羅斯探險家搜集的資料表明,成吉思汗在西夏作戰時俘獲一西夏後妃並納為側妃,此妃表面雖降但心想著為國報仇,時機成熟時行刺成吉思汗然後投河自盡。大汗流血不止,傷重歸天。
中毒:民間傳說,成吉思汗是被其三子窩闊台毒死!成吉思汗一開始立窩闊台為大汗繼承人,但後來又想立自己最喜歡的四子拖雷,窩闊台知道後,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一不做二不休,在成吉思汗所吃的飯菜中下毒,將其毒死。之後,又嫁禍於人同時也是殺人滅口,將當日守衛成吉思汗大帳的親兵隨從統統殺掉。
他雖然未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滅亡西夏,卻為自己的子孫留下了滅夏、滅金的方略。
成吉思汗去世前向兒子們交代了滅金朝的戰略:「假道宋境,包抄汴京。」後來窩闊台和拖雷滅金朝,採用的就是成吉思汗的這個戰略。
此前西夏末代皇帝李睍已經答應投降,成吉思汗去世後,蒙古軍密不發喪,李睍開城投降後,按照成吉思汗遺囑被殺,蒙古軍將領察罕努力使西夏首都中興府(今寧夏銀川)避免了屠城的命運,入城安撫城內軍民,城內的軍民得以保全。
成吉思汗是元朝開國皇帝,統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間,多次發動侵略戰爭,征服地域西達黑海海濱,東邊幾乎包括整個東亞,為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之一。
俄國軍事家柯列金說:“通觀世界歷史,用很少兵力(有說12萬,也有人說20萬),在很短時間內(西元1207年到1227年共20年),攻略廣大土地(歐亞兩洲的大部),統治眾多人口(6億人),除成吉思汗時代的韃靼人和帖木兒時代的中亞細亞人之外,開天闢地以來從未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