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西50軼事(十七):潘卡漢泰絲 江銘輝 五夢網
泰西50軼事(Fifty Famous Stories Retold),是永恆的短篇故事,它收集的故事:包括浩瀚歷史的著名英雄和他們的羅曼史,故事內容有勇氣、毅力和情感。故事人物包括拿破崙、羅賓漢,喬治華盛頓、成吉思汗等人。這些故事都是老少咸宜的故事,我將它逐篇翻譯,並配合圖畫,供大家欣賞。
泰西50軼事(十七):潘卡漢泰絲
原文及翻譯如下:
Pocahontas
潘卡漢泰絲
THERE was once a very brave man whose name was John Smith. He went to America many years ago, when there were great woods every where, and many wild beasts and Indians.
從前,有一個非常勇敢的人叫做約翰·史密斯(圖1)。多年以前他去了美洲,當時那兒還到處是大森林,還有許多野獸漢和印第安人。
圖1:約翰·史密斯
Many tales are told of his adventures, some of them true and some of them untrue. The most famous of all these is the following:
有許講他的冒險故事中,有真、有假,其中最著名的要算下面這個了。
One day when Smith was in the woods, some Indians came upon him,and made him their prisoner. They led him to their king, and in a short time they made ready to put him to death.
一天,史密斯在森林中,幾個印第安人突然來襲,俘虜了他。他們帶他去見酋長,不一會兒就準備把他處死。
A large stone was brought in, and Smith was made to lie down with his head on it. Then two tall Indians with big clubs in their hands came forward. The king and all his great men stood around to see.
一塊大石頭被搬進來了,他們讓史密斯躺下,把他的頭放在上面。然後兩個手上拿著大棍子的高個子印第安人站了出來,酋長和他所有的頭目都站著圍觀。
The Indians traised their clubs. In another moment they would fall on Smith’s head.
But just then a little Indian girl rushed in. She was the daughter of the king, and her name was Pocahontas. She ran and threw herself between Smith and the uplifted clubs. She clasped Smith’s head with her arms. She laid her own head upon his.
那兩個印第安人舉起了他們的棍子,很快的,棍子就要落到史密斯的頭上了。
但是正是那個時候,一個印第安姑娘衝進來。她是酋長的女兒,名叫潘卡漢泰絲(圖2)。她跑來把自己擋在了史密斯和舉起的棍子中間。她用手臂抱住史密斯的頭,把自己的頭躺在他的頭的上面(圖3)。
圖2:潘卡漢泰絲(本圖摘自維基百科,作者塗色)
圖3:潘卡漢泰絲拯救史密斯的生命。 (本圖摘自維基百科:作者New England Chromo. Lith. Co.)
“O father!”she cried, “spare this man’s life. I am sure he has done you no harm, and we ought to be his friends.”
“啊,父親!”她叫道,“饒了這個人的性命吧。我相信他對你並無害處,我們應該成為他的朋友。”
The men with the clubs could not strike, for they did not want to hurt the child. The king at first did not know what to do. Then he spoke to some of his warriors, and they lifted Smith from the ground. They untied the cords from his wrists and feet, and set him free.
那兩個人的棍子不能打下去了,因為他們不要傷害那個小女孩。酋長起先不知道該怎麼辦,後來他對戰士們說了幾句話,他們就把史密斯從地上抬了起來,解開了手上和腳上的繩子,把他釋放,讓他自由了。
The next day the king sent Smith home; and several Indians went with himto protect him from harm.
第二天,酋長送史密斯回家,並派幾個印第安人跟在他身邊保護。
After that, as long as she lived, Pocahontas was the friend of the white men and she did a great many things to help them.
從此以後,只要她還活著,潘卡漢泰絲一直是白人的朋友,她作了許多幫助白人的事。
約翰·史密斯簡介:
約翰·史密斯 - 新英格蘭(西元1580年─1631年)英國海軍上將是軍人、探險家和作家。他被封為爵士為特蘭西瓦尼亞(Transylvania)王子西吉斯蒙德巴托裡(Sigismund Bathory),和王子的朋友莫澤什澤開里(Mózes SZEKELY)工作。他被認為是英國在北美建立第一個永久殖民地的人。他是1608年9月和1609年8月之間的弗吉尼亞殖民地(基地設在詹姆斯敦Jamestown:)的領袖,並帶領人沿著弗吉尼亞州和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的河流去探險。
他是第一位英國繪製切薩皮克灣地區地圖和新英格蘭的探險家。
史密斯的書籍和地圖在激發和協助英國對新世界的殖民非常重要。他給了該地區叫新英格蘭,並指出:“在這裡,每個人都可能是主人,他自己的勞力和土地的主人…如果他什麼都沒有,但他有手,他可….勤奮工做,很快就致富”
當詹姆斯敦是英國在新世界第一個永久的殖民地,史密斯訓練這些定居耕種和工作,因此節省了對殖民地早期的破壞。他公開表示“誰不工作,就不能吃”。約翰·史密斯個性的堅強和決心克服了美國原著民的敵對、荒涼的土地以及英國移民者的不合作,及惹事生非等問題。。他也遭遇,惡劣的天氣、缺水、生活在沼澤荒野,英國人不願意工作,和在波瓦坦酋長(Powhatan:弗吉尼亞州的美國原住民的部落聯盟的領袖)的攻擊,幾乎毀了殖民地,這些最後都解決了。
約翰·史密斯1580年出生於英國的威洛比,1600年加入奧地利軍隊對抗土耳其人,英勇表現使他晉升上尉。1607年,他踏上了美洲土地。當時,北美大陸廣大荒涼,充滿了原始氣息。1607年4月,三艘載著104名英國人的小船駛入部落領域,他們將在這個“新大陸”建立自己的文化、宗教乃至經濟據點。年輕氣傲的史密斯因為桀驁不馴有違軍命,上岸後即將被絞死,但由於他精明強幹、魄力十足,正值用人之際,船長饒了他一命。上岸後,他們與當地原住民之間不斷爆發衝突,史密斯建議改變策略,希望能與印第安人和睦相處,為此,他不得不深入印第安人的領地進行食品貿易。他運用自己的強壯和機智解決問題,緩解了雙方的矛盾,成為詹姆斯城鎮人民依賴的對象。1608年9月10日,史密斯正式成為詹姆斯城鎮殖民地的領導,不過,一年後,他卻因火藥事故意外受傷回到英國,之後再未重返佛吉尼亞。史密斯船長的一生頗為複雜,經歷過許多生死劫。他曾因為同事的出賣被捕,關進監獄,曾經兩次要被實行絞刑。1607年11月,史密斯遭捕並被囚禁在酋長波瓦坦的首府威爾沃科莫科村,後來被美麗的印第安公主潘卡漢泰絲救了出來。據說當時她不顧自身安危擋在史密斯及行刑者之間,說服她的父親釋放他。此後,這個女人的身影在他的餘生中揮之不去,成了戰亂年代中唯一的美好回憶。在史密斯的詩集《一路有你》(Peggy Lee’ssong Fever)的文字記錄中提到,他和潘卡漢泰絲之間曾經有一段難舍的感情。史密斯更是稱讚她的外表、智慧及友好個性都“遠遠超過了她的族人。”後來這個故事被迪士尼改變成經典動畫片《風中奇緣》。1614年,史密斯回到北美洲,向北部開發新英格蘭區。之後,他便用盡餘生寫書,記錄他的種種艱難故事。他也一直被人認為是優秀的領導者、探險家、冒險者、作家以及地圖繪製員。1631年,史密斯逝世,終年51歲。
潘卡漢泰絲簡介
潘卡漢泰絲出生於馬托卡(Matoaka ,也被稱為阿莫奴特:Amonute ,後來被稱為麗貝卡·羅爾夫:Rebecca Rolfe)是弗吉尼亞州印第安人,著名的是她與弗吉尼亞州的詹姆斯敦(Jamestown)殖民移居的關係。潘卡漢泰絲是波瓦坦(Powhatan)的女兒,波瓦坦是弗吉尼亞州地區的美國原住民的部落聯盟的領袖。
在一個著名的歷史故事,據說1607年她有救了一名印地安的俘虜“英國人約翰‧史密斯”,拯救了史密斯。她拯救了史密斯。
潘卡漢泰絲於1613年英國和印地安的敵對行動,被英國抓到被扣留,並要求贖金。在她被囚禁時,她皈依了基督教,改名教麗貝卡(Rebecca):圖4。
當機會來了,她可以回去她的同胞那裡,但她選擇留著與英國人同住。1614年4月,在她囚禁時,她嫁給了種植煙草的約翰·羅爾夫(John Rolfe),並在1615年1月,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叫托馬斯·羅爾夫(Thomas Rolfe):圖5。潘卡漢泰絲與羅爾夫的婚姻是第一個美國歷史有記錄的異族婚姻。
羅爾夫,是一個虔誠的農民,他已經死了妻子和孩子到弗吉尼亞。寫了一封長信給州長,請求允許和潘卡漢泰絲結婚,他表達了他對她的愛和他的信念,他將通過婚姻用基督教來拯救她的靈魂。
圖5:潘卡漢泰絲和她的兒子(本圖摘自維基百科,出處是
1616年,羅爾夫全家回到英國。潘卡漢泰絲被英國社會當作“野人”文明化的例子,希望由此刺激投資詹姆斯敦。她成了名人,參加高尚宴會,並出席了白廳皇宮(Whitehall Palace)的化裝舞會。在1617,羅爾夫全家回到弗吉尼亞,船離開格雷夫森德(Gravesend)不遠時,潘卡漢泰絲因患重病死了。她被安葬在格雷夫森德的一所教堂,但她的墳墓的確切位置不知道。
有許多地方、地標和美國的產品之後被命名為潘卡漢泰絲。她的故事已經被浪漫化,多年來,她是藝術,文學和電影的主題。她的後裔,通過她的兒子托馬斯,包括:弗吉尼亞的第一家庭成員,第一夫人伊迪絲·威爾遜(Edith Wilson)和南希·里根(Nancy Reagan),和天文學家珀西瓦爾·洛厄爾(Percival Lowell)。
潘卡漢泰絲是現今弗吉尼亞州境內阿爾貢金部落強悍的波瓦坦(Powhatan)酋長的女兒。1607年春天﹐當時約翰‧史密斯船長率領一批移民抵達詹姆斯敦(Jamestown)。史密斯本人後來描述了他一生中的那個決定性時刻﹐年輕的潘卡漢泰絲當時發揮了關鍵作用。
據史密斯描述﹐他曾被阿爾貢金部落抓獲並面臨被處死的危險。年輕的潘卡漢泰絲衝出來擋在史密斯和準備處決他的劊子手之間﹐為史密斯求情。她的要求得到了圓滿的結局﹐兩個人之間建立了友情。有記載說潘卡漢泰絲還與其他新移民成為朋友﹐經常給他們送食品﹐並替她父親傳口信。
但隨著移民和阿爾貢金部落之間的關係逐漸緊張﹐一個名叫塞繆爾‧阿加爾(Samuel Argall)的英國人綁架了這個女孩﹐並將她作為人質直到他對居留條件感到滿意。在阿爾貢金部落同移民之間的關係好轉之後﹐潘卡漢泰絲同一個名叫約翰‧羅爾夫(John Rolfe)的英國人結婚。儘管確切時間不明﹐但潘卡漢泰絲在結婚時已皈依基督教﹐並取教名麗貝卡(Rebecca)。對美國的前途具有重要意義的是:這樁婚姻促使移民和阿爾貢金部落之間的緊張關係得到緩解。
1616年﹐潘卡漢泰絲同丈夫和年幼的兒子乘船前往英國﹐這次英國之行廣為人知。潘卡漢泰絲受到了國王詹姆斯一世(James I)和王室的接見。最令她激動的時刻可能是與史密斯船長重逢﹐因為她以為史密斯已去世多年。不幸的是潘卡漢泰絲在返程時身染絕症﹐於1617年3月去世。她被安葬在英國格雷夫森德(Gravesend)。
潘卡漢泰絲雖然紅顏早逝﹐但她的傳奇故事一直激發著美國人的想象力。以她的經歷為主題的傳說多種多樣﹐許多故事﹑書籍﹑繪畫甚至電影都以她的生平為題材﹐例如最近上映的《新大陸》(The New World)。還有很多城鎮﹑學校建築﹐甚至一座南北戰爭城堡﹐都以她的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