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竞技场 江铭辉 五梦网
一、罗马竞技场,又称罗马斗兽场,也叫作弗拉维安圆形剧场
罗马竞技场(Colosseum,图1),又称罗马斗兽场,也叫作弗拉维安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它位于意大利罗马市的中心,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露天竞技场。
竞技场位于罗马广场的东边,由维斯帕先(Vespasian)皇帝下于公元70年开始建设令修建,在其儿子提图斯(Titus)于公元80年建成,下一位国王图密善(Domitian)又曾修建它,是古罗马帝国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因兴建这个竞技场的皇帝都与弗拉维安王朝有关,因此这个竞技场也叫弗拉维安圆形剧场。
竞技场是维斯帕先皇帝(下令兴建竞技场)建在他的先前一个罗马皇帝尼罗(Nero)的「金宫」(Domus Aurea)上。它建在一座人工湖的遗址上,此湖原是当年尼罗皇帝为美化他的金宫(Domus Aurea)而所挖掘的。
公元68年“金宫”初步建成,总面积达80万平方米。那时房间里曾经布满金叶、宝石、象牙装饰,地板和墙上都镶嵌壁画。因为使用了大量的黄金,皇宫因此被称作“金宫”。比起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北京紫禁城总面积为72万平方米,比“金宫”要小上百分之十。
根据罗马史学家卡西乌斯·狄奥(Dio Cassius)的记载,竞技场建成时罗马人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活动,宰杀了9,000只牲畜。
竞技场的名称来源「Colossus」本来解作巨像,因为在尼罗时期此处有一座他本人的巨像。
三、竞技场的沧桑史
公元80年,剧场开幕的庆典持续了一百天,其间五千多头野兽被斗死,如此的残忍血腥,今日的人想起多会不寒而栗,但在当时竟是民众最大的娱乐之一,令人难以想象。公元217年竞技场遭雷击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毁坏,但是很快在238年又修复,继续举行人与兽或人与人之间的搏斗表演(图2),这样的演出一直持续到公元523年西奥多里拉(Theodori)皇帝时代,竞技场才关门谢幕不再使用。
公元442年和508年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对竞技场结构本身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在中世纪时期该建筑物并没有受到任何保护,因此损坏进一步加剧,后来干脆被用来当作碉堡。15世纪时教廷为了建造教堂和枢密院,拆除了竞技场的部分石料。1749年罗马教廷以早年竞技场有基督徒被罗马皇帝安排在此,与野兽相斗而殉难(图3),因此宣布这个竞技场为圣地,并对其进行保护。约翰·保罗二世教宗生前每年都会在此纪念这些殉难的烈士,但是却没有历史证据显示确曾有基督徒在此殉道。
自中世纪以来,民间持续不断的掠劫、搬移、搜括、盗窃竞技场内的建材、石灰、和大理石等,这种恶行因为教宗当年将竞技场宣布为圣地,而终止。
罗马帝国时代建筑,在世界其它各地如北非、法国、意大利北部等地也有数座被保存下来。尽管经过无数年代的破坏,竞技场曽经被冷落、弃置、偷窃、搜括,但它现在的风貌仍让人叹为观止。
由罗马竞技场向右看去,矗立在竞技场与圣乔治大道(Via di San Gregorio)中间的,就是壮观的君士坦丁拱门(Arch of Constantine)。公元313泰伯河桥上一役,君士坦丁大帝击溃当时与另一个皇帝“马克森提乌斯(Maxentius)”,为纪念这场重大胜利,君士坦丁大帝于315年下令兴建了这座拱形凯旋门。
君士坦丁皇帝始终把他的胜利归之于耶稣基督,因为他在交战之前得到一个异象(vision),他看见太阳上面嵌着一个十字架,旁边写着:「以此记号,你会得胜。」于是君士坦丁下令全体兵士将十字记号刻在盾牌上,因此而获得胜利。
尽管有此缘由,但这个凯旋门所雕刻的和图案和基督徒其实毫无关系,凯旋门上的纪念牌楼、雕像、图案、浮雕大多是取于更早的纪念碑,其中有些是达西安人(Dacian)被俘者的雕像,拱门内侧的浮雕则讲述图拉真皇帝打败达西安人的故事,都与基督无关。
图2:竞技场表演人与兽战斗
图3:基督烈士的最后祈祷(The Christian Martyrs' Last Prayer, by Jean-Léon Gérôme )
四、罗马竞技场的座位
罗马竞技场是罗马帝国最大的一个椭圆形角斗场,它长轴187米,短轴155米,周长527米,中央为表演区,长轴86米,短轴54米,地面铺上地板,外面围着层层看台。看台约有60排,分为五个区,最下面前排是贵宾(如元老、长官、祭司等)区,第二层供贵族使用,第三区是给富人使用的,第四区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后一区则是给底层妇女使用,全部是站席,共可供50000人观看。在观众席上还有用悬索吊挂的天篷,这是用来遮阳的;而且天篷向中间倾斜,便于通风。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层柱廊的人像控制风帆那样操控。
五、竞技场的建筑
竞技场的看台用三层混凝土的筒形堆上,每层80个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环形拱廊(即拱形的走廊),最上层则是50米高的实墙。看台逐层向后退,形成阶梯式坡度。每层的80个拱形成了80个开口,最上面两层则有80个窗洞,观众们入场时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编号,首先找到自己应从哪个底层拱门入场,然后再沿着楼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区域,最后找到自己的位子。整个竞技场最多可容纳5到7万人,却因入场设计周到而不会出现拥堵混乱,这种入场的设计是今天的大型体育场依然沿用。竞技场表演区的地底下隐藏着很多洞口和管道,这里可以储存道具和牲畜,以及斗士,表演开始时再将他们吊起到地面上(图4)。斗兽场甚至可以利用输水道引水。公元248年在斗兽场就曾这样将水引入表演区,形成一个湖,表演海战的场面,来庆祝罗马建成1000年(图5)。
图4:罗马竞技场的地面下有地下走道(本图摘自Stock.XCHNG)
图5:竞技场表演海战
六、罗马
根据罗马神话,罗马(图6)的建城日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由一对被母狼喂哺养大的双胞胎罗穆卢斯(Romulus)和瑞摩斯(Remus)建立的,最初建在景色秀丽的七座山丘之上,因此称为「七丘之城」。罗穆卢斯和瑞摩斯是战神玛尔斯和女祭司雷亚·西尔维亚(Rhea Silvia)的双胞胎儿子,因此罗马人有时也自称是「玛尔斯之子」。国王阿穆利乌斯怕他们长大成人后推翻自己,令人把刚出生的兄弟俩抛弃在台伯河畔,所幸被一头母狼用奶喂养才免于一死。兄弟俩后来被牧羊人法斯土路思从帕拉蒂尼山带回家抚养,长大成人后推翻并处死了阿穆利乌斯,并决定建造一座新城。但是罗穆卢斯和瑞摩斯因为在新城选址问题上起了争执,最后哥哥罗穆卢斯杀死了弟弟瑞摩斯,成了新城市的最高统治者,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为「罗马」,并成为第一任国王。罗马人把这一天作为建城纪念日,至今在罗马到处都可以见到母狼与这对双胞胎兄弟的像。
图6:罗马位置
七、结论
2007年7月7日,世界新七大奇景名单在葡萄牙里斯本揭晓,意大利的古罗马斗兽场和中国的万里长城、约旦的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秘鲁的马丘比丘、墨西哥奇琴伊察的卡斯蒂略金字塔、以及印度的泰姬陵并列,成为新世界七大奇景。而此次评选是由全球一亿民众网络票选评出。
意大利首都罗马的竞技场(Colosseum),已经屹立了2千年,但疑似因为年久失修,加上公元2000年由男星罗素克洛(Russell Crowe)主演的卖座电影《神鬼战士》(GLADIATOR),让造访罗马竞技场的人数逐年增加。短短10年,观光人数从每年100万人次暴增至600万人次,因此竞技场不堪负荷。石墙剥落的情形频传,竞技场曾经3天之内先后2次的石墙剥落,引发意大利环保、文化团体抨击。意大利环团批评,竞技场周边交通繁忙,附近又有地铁站,质疑是汽车排放的废气,长年侵蚀由石灰岩建造的竞技场,加上车辆与地铁运行时所产生的震动,才会造成竞技场石墙剥落。意大利精品集团Tod’s已经斥资美金约3千3百万元,资助修复竞技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