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競技場 江銘輝 五夢網
一、羅馬競技場又叫弗拉維安圓形劇場
羅馬競技場(Colosseum,圖1),又稱羅馬鬥獸場,也叫作弗拉維安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它位於義大利羅馬市的中心,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露天競技場。
競技場位於羅馬廣場的東邊,由維斯帕先(Vespasian)皇帝下於西元70年開始建設令修建,在其兒子提圖斯(Titus)於西元80年建成,下一位國王圖密善(Domitian)又曾修建它,是古羅馬帝國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因興建這個競技場的皇帝都與弗拉維安王朝有關,因此這個競技場也叫弗拉維安圓形劇場。
競技場是維斯帕先皇帝(下令興建競技場)建在他的先前一個羅馬皇帝尼祿(Nero)的「金宮」(Domus Aurea)上。它建在一座人工湖的遺址上,此湖原是當年尼祿皇帝為美化他的金宮(Domus Aurea)而所挖掘的。
西元68年“金宮”初步建成,總面積達80萬平方米。那時房間裡曾經佈滿金葉、寶石、象牙裝飾,地板和牆上都鑲嵌壁畫。因為使用了大量的黃金,皇宮因此被稱作“金宮”。比起世界現存最大的宮殿建築,北京紫禁城總面積為72萬平方米,比“金宮”要小上百分之十。
根據羅馬史學家卡西烏斯·狄奧(Dio Cassius)的記載,競技場建成時羅馬人舉行了為期100天的慶祝活動,宰殺了9,000隻牲畜。
三、競技場的滄桑史
自中世紀以來,民間持續不斷的掠劫、搬移、搜括、盜竊競技場內的建材、石灰、和大理石等,這種惡行因為教宗當年將競技場宣佈為聖地,而終止。
羅馬帝國時代建築,在世界其它各地如北非、法國、義大利北部等地也有數座被保存下來。儘管經過無數年代的破壞,競技場曽經被冷落、棄置、偷竊、搜括,但它現在的風貌仍讓人嘆為觀止。
君士坦丁皇帝始終把他的勝利歸之於耶穌基督,因為他在交戰之前得到一個異象(vision),他看見太陽上面嵌著一個十字架,旁邊寫著:「以此記號,你會得勝。」於是君士坦丁下令全體兵士將十字記號刻在盾牌上,因此而獲得勝利。
儘管有此緣由,但這個凱旋門所雕刻的和圖案和基督徒其實毫無關係,凱旋門上的紀念牌樓、雕像、圖案、浮雕大多是取於更早的紀念碑,其中有些是達西安人(Dacian)被俘者的雕像,拱門內側的浮雕則講述圖拉真皇帝打敗達西安人的故事,都與基督無關。
圖2:競技場表演人與獸戰鬥
圖3:基督烈士的最後祈禱(The Christian Martyrs' Last Prayer, by Jean-Léon Gérôme )
四、羅馬競技場的座位
羅馬競技場是羅馬帝國最大的一個橢圓形角鬥場,它長軸187米,短軸155米,周長527米,中央為表演區,長軸86米,短軸54米,地面鋪上地板,外面圍著層層看臺。看臺約有60排,分為五個區,最下面前排是貴賓(如元老、長官、祭司等)區,第二層供貴族使用,第三區是給富人使用的,第四區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後一區則是給底層婦女使用,全部是站席,共可供50000人觀看。在觀眾席上還有用懸索吊掛的天篷,這是用來遮陽的;而且天篷向中間傾斜,便於通風。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層柱廊的人像控制風帆那樣操控。
五、競技場的建築
競技場的看臺用三層混凝土的筒形堆上,每層80個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環形拱廊(即拱形的走廊),最上層則是50米高的實牆。看臺逐層向後退,形成階梯式坡度。每層的80個拱形成了80個開口,最上面兩層則有80個窗洞,觀眾們入場時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編號,首先找到自己應從哪個底層拱門入場,然後再沿著樓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區域,最後找到自己的位子。整個競技場最多可容納5到7萬人,卻因入場設計周到而不會出現擁堵混亂,這種入場的設計是今天的大型體育場依然沿用。競技場表演區的地底下隱藏著很多洞口和管道,這裡可以儲存道具和牲畜,以及鬥士,表演開始時再將他們吊起到地面上(圖4)。鬥獸場甚至可以利用輸水道引水。西元248年在鬥獸場就曾這樣將水引入表演區,形成一個湖,表演海戰的場面,來慶祝羅馬建成1000年(圖5)。
圖4:羅馬競技場的地面下有地下走道(本圖摘自Stock.XCHNG)
圖5:競技場表演海戰
六、羅馬
根據羅馬神話,羅馬(圖6)的建城日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由一對被母狼餵哺養大的雙胞胎羅穆盧斯(Romulus)和瑞摩斯(Remus)建立的,最初建在景色秀麗的七座山丘之上,因此稱為「七丘之城」。羅穆盧斯和瑞摩斯是戰神瑪爾斯和女祭司雷亞·西爾維亞(Rhea Silvia)的雙胞胎兒子,因此羅馬人有時也自稱是「瑪爾斯之子」。國王阿穆利烏斯怕他們長大成人後推翻自己,令人把剛出生的兄弟倆拋棄在台伯河畔,所幸被一頭母狼用奶餵養才免於一死。兄弟倆後來被牧羊人法斯土路思從帕拉蒂尼山帶回家撫養,長大成人後推翻並處死了阿穆利烏斯,並決定建造一座新城。但是羅穆盧斯和瑞摩斯因為在新城選址問題上起了爭執,最後哥哥羅穆盧斯殺死了弟弟瑞摩斯,成了新城市的最高統治者,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為「羅馬」,並成為第一任國王。羅馬人把這一天作為建城紀念日,至今在羅馬到處都可以見到母狼與這對雙胞胎兄弟的像。
圖6:羅馬位置
七、結論
2007年7月7日,世界新七大奇景名單在葡萄牙里斯本揭曉,義大利的古羅馬鬥獸場和中國的萬里長城、約旦的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約熱內盧基督像、秘魯的馬丘比丘、墨西哥奇琴伊察的卡斯蒂略金字塔、以及印度的泰姬陵並列,成為新世界七大奇景。而此次評選是由全球一億民眾網絡票選評出。
義大利首都羅馬的競技場(Colosseum),已經屹立了2千年,但疑似因為年久失修,加上西元2000年由男星羅素克洛(Russell Crowe)主演的賣座電影《神鬼戰士》(GLADIATOR),讓造訪羅馬競技場的人數逐年增加。短短10年,觀光人數從每年100萬人次暴增至600萬人次,因此競技場不堪負荷。石牆剝落的情形頻傳,競技場曾經3天之內先後2次的石牆剝落,引發義大利環保、文化團體抨擊。義大利環團批評,競技場周邊交通繁忙,附近又有地鐵站,質疑是汽車排放的廢氣,長年侵蝕由石灰巖建造的競技場,加上車輛與地鐵運行時所產生的震動,才會造成競技場石牆剝落。義大利精品集團Tod’s已經斥資美金約3千3百萬元,資助修復競技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