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菲爾鐵塔(下) 江銘輝 五夢網
六、艾菲爾的軼事
艾菲爾也傳說一些驚人之事的軼聞,如下:
1. 1891年,巴黎的一位麵包師踩著高蹺走了636級,爬到了鐵塔第一層。
2. 1911年,一位名叫蒙西埃·雷菲爾德的法國裁縫師,穿著自己設計的有彈簧的蝙蝠翅膀形狀的披風,從鐵塔頂端的護牆上往下飛。但不幸的是,他自製的“披風遠征號”在飛行時失控,他在一大批觀眾的面前飛向了死亡的地獄。他以巨大的力量撞在地面上,撞開了一個足足有30釐米深的大洞。事後,醫生檢查了他的身體。醫生說,雷菲爾德也許在撞到地面以前就已因心臟病突發身亡。
3. 1923年6月,一位名叫皮埃爾‧拉布裡克的法國作家從第二層頂端沿著鐵塔騎自行車回到地面。
4. 1926年11月,為了給住在附近的兄弟留個好印象,一位名叫萊昂·科洛的法國人企圖駕飛機穿越兩個塔墩之間的間隔。他幾乎成功了,但在最後時刻,他被太陽光照花了眼。因此,他只好向左轉,接著撞到了一根無線電天線,飛機馬上著火了,萊昂也命喪九泉。
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在盟軍快要從德國人手裡奪回巴黎前,一位美國飛行員做了跟萊昂一樣的一次飛行壯舉,這次他成功了。
6. 作為鐵塔75歲生日慶祝的一部分,一支登山隊攀登上了鐵塔,他們沒有用任何梯子!
7. 1968年,有人將一頭奶牛吊上了塔頂,以此來鼓勵人們多買牛奶、黃油和乳酪之類的乳製品。
8. 每年,鐵塔都要完成一次自己的壯舉“自動升高”。因為在炎熱的夏天,鐵塔會因受熱膨脹而自動升高約17釐米;但在天氣變冷時,鐵塔會自動收縮至正常水準。
七:除了艾菲爾鐵塔外,目前世界的著名建築物
由於現在的科技,日新月異,要造世界最高的建築物,已不是困難的事,圖4是世界上幾個著名的建築物,我分別簡略敘述如下:
1. 哈里發塔(Khalīfa tower)
哈里發塔,原名杜拜塔,是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境內的摩天大樓,為當前世界第一高樓與人工構造物,高度為828 m,樓層總數169層,造價達15億美元。
2. 加拿大國家電視塔(CNTower)
加拿大國家電視塔是一座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的電波塔。英文原名裡的「CN」最初是「Canadian National」首字母縮寫,現在則是「Canada's National」的縮寫,但兩個名稱皆不常使用。塔高553.33米,現為世界上第五高的自立式建築物。
3. 威利斯大厦(Willis Tower)
4. 台北101大樓(TAIPEI 101)
5.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Shanghai World FinancialCenter)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世紀大道100號的一棟摩天大樓,為中國大陸第一高樓、世界第五高樓、世界最高的平頂式大樓,樓高492米,地上101層,開發商為「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由日本森大廈公司主導興建。
6. 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
帝國大廈,是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一棟著名的摩天大樓,位於第五大道350號,西33街與西34街之間,樓名源於紐約州的暱稱「帝國州」,英文原意實際上是「紐約州大廈」或「帝國州大廈」,但由於帝國大廈的譯法已廣泛流傳,故沿用至今。
帝國大廈是美國及紐約市最著名的地標和旅遊景點之一,帝國大廈目前是美國、美洲第3高,世界第15高的摩天大樓,地上102層,樓高381米,於1951年增添的天線高62米,總高443米。
8. 艾菲爾鐵塔
艾菲爾鐵塔,世界著名建築,法國象徵之一,巴黎城市地標之一,巴黎最高建築物,得名於設計師居斯塔夫·艾菲爾,屬於世界建築史上的技術傑作。它於1889年落成,一直保持世界最高建築物,到1930年紐約市開始建305公尺高的克萊斯勒大樓 (Chrysler Building),埃菲爾鐵塔才被超過。
八、巴黎其他著名的觀光地點
巴黎是法國的首都,有名的塞納河流過整個城市.河的右岸上是香榭麗舍大道,羅浮宮、愛麗舍宮及巴黎歌劇院,河的左岸是學生區及蒙馬特區。著名的巴黎聖母院則位於塞納河中的一個小島上。
有關巴黎其他著名的觀光地點如圖5:
圖5:巴黎其他著名的觀光景點
1. 巴黎凱旋門(Arch of Triumph)
2. 愛麗舍宮(The Elysee Palace)
愛麗舍宮(法語:Palais de l'Élysée),亦譯艾麗榭宮,是法國總統的官邸與辦公室所在地,位於巴黎八區。原為艾威爾伯爵于1718年興建的宮殿,拿破崙的皇后約瑟芬亦曾在此宮殿居住,1873年起作為法國總統官邸,並供接待重要外賓,除特定日如歐洲文化資產日外,並不對外開放參觀。2012年10月月28日起,愛麗舍宮花園每月對公眾開放一次。
愛麗舍宮是法國著名的古老建築之一,位於巴黎中心愛麗舍廣場北側。愛麗舍是希臘神話中,靈魂歸去的地方,按異教徒的傳說,這個地方是地獄的一部分,是英雄和有道德的人之靈魂所逗留的地方,稱為“愛麗舍田園”。
3. 巴黎歌劇院(Paris Opera)
加尼葉歌劇院(Opera de Garnier),通常稱為巴黎歌劇院,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的歌劇院。巴黎歌劇院是一座新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由法國建築師查爾斯·加尼葉所設計,被認為是新巴洛克式建築的典範之一。巴黎歌劇院面積11,000平方米,共有2,156個座位,中央的枝形吊燈重量超過6噸,龐大的舞台可以容納多達450位藝術家。建築風格華麗,裝飾著精美的色彩繽紛的大理石橫樑、廊柱和大量的雕像,其中很多是希臘神話中神的肖像。劇院前廳的廊柱間,陳列著很多著名作曲家的半身銅像,如莫扎特和貝多芬。內部有交錯的走廊、樓梯井、休息室和平台供人們在演出間隙進行社交活動。
4. 協和廣場
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in Paris)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是法國最著名廣場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之一。廣場始建於1757年,是根據著名建築師卡布裡埃爾的設計而建造的。因廣場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騎像,1763年曾命名“路易十五廣場”。大革命時期又被改名為“革命廣場”。
5. 羅浮宮(Louvre)
羅浮宮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邊,原是法國的王宮,現在是羅浮宮博物館,擁有藝術收藏達3.5萬件,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
6. 巴黎聖母院 (Notre-Dame de Paris)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特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很多小說,電影,音樂劇都以看到它的大名。例如維克多‧雨果以巴黎聖母院為名所寫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