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嗎?  2014-01-01 比萨斜塔(下)

比萨斜塔()  江铭辉   五梦网

九、今日的比萨斜塔

 
看样子比萨斜塔的扶正是不可能的,但义国政府也不可能放手不管,让它倾倒。
这座比萨斜塔从1173年建造开始,倾斜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政府部门的投入,对比萨斜塔维护的研究工作有了进展,专家成立委员会评估任何一个可能导致倾斜加剧危险的可能性,并研发阻止继续倾斜及逆转倾斜的方法。
由于倾斜程度过于危险,比萨斜塔曾在19901月停止向游客开放,经过12年的修缮,耗资约2500万美元,斜塔被扶正44厘米,达到了基本上预期的效果。专家认为,只要不出现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经过修复的比萨斜塔,300年内将不会倒塌。
201012月,维修人员历经11年的工作,将比萨斜塔的倾斜角度从原来的5.5修正3.99度。 专家小组还耗费了8年多的时间,将塔身的24424块石头清洗得焕然一新,以迎接络绎不绝的游客。
20131030日,据香港《文汇报》报导,意大利比萨斜塔终于止住倾斜趋势,最新调查发现,该塔的倾斜幅度在2001年至2013年间,减少2.5厘米。而且塔身目前已向北面靠正,估计这趋势仍会持续,直至稳定下来,之后塔身会再开始倾斜,但速度会较以往慢,未来200300年塔身结构都会安全。
 
十、奇迹广场
 
奇迹广场(Square of Miracles3)得名于意大利作家邓南遮Gabriele d'Annunzio的小说 “LArdea roteò nel cielo di Cristo, sul prato dei Miracoli.”这句话充满了诗意,翻译为中文为阿尔代亚(Ardea )旋转了基督的天空,旋转了奇迹的草地。”
  
3奇迹广场(奇迹广场上的宗教建筑群,从左到右分别是洗礼堂、大教堂和比萨斜塔)
 
奇迹广场(Piazza dei Miracoli),又名主教座堂广场,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宗教建筑,它们是大教堂(建于1063-13世纪)、洗礼堂(建于1153-14世纪)、钟楼(即比萨斜塔,建于1173-1350)和墓园(建于1278-15世纪),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
比萨大教堂是罗曼建筑的代表作品,始建于公元12世纪,后被大火焚毁后重新整修并扩建。至今仍能看到整修之后和之前大理石风格有所不同。
 
十一、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和钟摆实验
  
4:伽利略
比萨斜塔伽利略(4)的自由落体实验而声名大噪,另一个也是著名的伽利略钟摆定律,也是在奇迹广场的比萨大教堂发现。
现在将这二个实验解说如下:
 
1. 自由落体实验
 
4:伽利略曾经从比萨斜塔上端同时将两个重量不同的金属球落下,证实了物体降落的速率与重量无关,它们确实同时抵达地面。
 
比萨斜塔最为脍炙人口是伽利略1590年的一天,当着比萨大学全校师生的面前,在比萨斜塔的七层阳台上做了落体实验,证明物体无论轻重,从比萨斜塔的七层阳台上丢下,皆会同时间到达地面(5)。这件事的记载是来自伽利略的学生维维安尼 (Vincenzo Viviani,1622~1703)1654年写的《伽利略生平的历史故事》。
但伽利略、比萨大学和同时代的其他人都没有关于这次实验的记载。对于伽利略是否在比萨斜塔做过自由落体实验,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支持和反对两种不同的看法。
 
 
5伽利略曾经从比萨斜塔上端同时将两个重量不同的金属球落下,证实了物体降落的速率与重量无关,它们确实同时抵达地面。
 
2. 钟摆实验
伽利略在比萨大学念书时,发现了他第一个科学定律:钟摆定理,这个实验的灵感据传来自于观察比萨大教堂中央铜质吊灯的摆动,过程如下:
伽利略一生一直都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在比萨大学时,年个礼拜天都固定到比萨天主教堂望弥撒。1583年的一个星期天,他像往常一样,他穿上体面的长袍,跟着人潮到教堂去。
似乎命中注定,在这个特别的星期天,礼拜仪式是由一位来访的教士王持,应邀讲了一篇非常冗长无聊的演说。没多久,伽利略就感到不耐烦了,眼睛开始在教堂的拱形天花板上来回游荡。这时,他的目光被头顶上一盏来回摆荡的吊灯所吸引;没一会儿功夫,他似乎写这盏吊灯来回摆荡的韵律给催眠了。突然间,一个念头闪过脑际。以前他也曾见过许多摆动中的物体,可是从未发现过其中蕴含的意义。
今天他发现:有时候吊灯摆动的距离较短,有时候则因为风吹的关系,摆动的距离变长。然而,无论距离的长短,吊灯完成一次摆荡所花费的时间却是一标的。
他没有测时器计算摆动实际所需要的时间,伽利略便依照他在大学里做实验时用的方法,以自己的脉搏跳动来测量。
当沉闷的讲道结束时,伽利略对这个发现也有了明确的结论:从一瑞荡到另外一端,每一次摆动来回所花费的时间皆相同:即使因风吹而摆动的幅度或大或小,结果仍是不变。
弥撒终了,伽利略马上冲回他在学校的住所,开始以家中的吊灯做起实验。他在吊灯上以不同长度的线悬挂重物,然后再以他唯一的测时器,自己的脉搏跳动,测量摆动的时间。虽然这种测量法不是十分精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最初的想法是正确的。
伽利略因此发明了钟摆,并公布钟摆的原理:「无论钟摆摆动的幅度大或小,完成一次摆动所需的时间都相等。」
不久利用这个原理一个准时的时钟诞生了。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