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岛(上) 江铭辉 五梦网
(本文参考维基百科)
一、复活节岛的简介
图1:复活节岛的巨石像(本图来自维基百科,作者Ian Sewell)
复活节岛(Easter Island)位于太平洋上东南方向的波利尼西亚(Polynesian)群岛,在南纬27度和西经109度交会点附近,面积约163平方公里,人口5761人,现属智利共和国的瓦尔帕莱索地区(图2),它离南美洲的智利大约3000公里,离太平洋上其它的岛屿也很远,所以它是太平洋东南方的一座孤零小岛。复活节岛可说是世界上与世隔绝的岛屿,他们的住民,离其它有人居住的皮特开恩群岛(Pitcairn Islands)距离有2,075 公里。该岛的形状像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组成。岛上因有称为摩艾(moai)的巨石雕像887座,而闻名于世,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些巨大的石人像,则是永远是不解之谜。
图2:复活节岛的位置图
远在公元300年到公元1200年,玻利尼西亚人就住在复活节岛上,并创造了一个繁荣的文化,这可从摩艾的雕像得到证明。然而,生活繁荣,却引进了波利尼西亚老鼠和人口过剩,导致逐渐砍伐森林和破坏自然资源,这引起了拉帕努伊文明的消亡。在1722年欧洲人到达这个岛的时候,人口有2000到3000人。但这之前岛上的人口却曾达到最高点的15,000人,但这2000到3000人,却由于欧洲水手带来的疾病和19世纪60年代秘鲁奴隶的袭击,进一步使岛上的人口,在1877年降到最低的111人。
19世纪末人口再度增加。1864年法国天主教主祭耶劳德(Eugene Eyraud)来到此岛,为在岛上第一个定居的外国人;至1868年,居民信奉基督教,1870年来自大溪地岛的移民开始养羊。
19世纪70年代幸存的拉帕努伊人纷纷搬到塔希提岛,到1877年,岛上人口只剩下了111人,1888年也是复活节这一天,智利政府宣布并吞复活节岛,将岛上大部分土地租给牧羊公司,一直持续到1953年,牧羊使岛上土地更加贫瘠。今天的岛上人口上升到2千多人,但只有5%的学龄儿童讲拉帕努伊语。
1995 年,复活节岛拉帕努伊国家公园(Rapa Nui National Park)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复活节岛的地形
复活节岛呈三角形,三角形的每个角上各有一座火山。南西角是拉诺卡火山(Volcano of Rano Kau)。东边是波衣卡火山(Volcano of Poike),这座火山的斜坡上有岛上最大的巨型石像群。北方角上则是特拉瓦卡火山(Volcano of Tereveca),岛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小火山。火山口周围长满了苔藓和野草。较大的火山口里已经形成了湖泊,湖边长着芦苇。这一切构成复活节岛独特的自然景色(图3)。
图3:复活节岛的位置图
二、复活节岛的发现
复活节岛当地的人称拉帕努伊岛(Rapa Nui),西班牙语叫Isla de Pascua,或依照英语音译为伊斯特岛(Easter Island),Easter是基督复活的节日,因此也叫复活节岛。
复活节岛这个岛的首先发现者,是英国航海家爱德华·戴维斯,在1686年,他奉英国女王之命,驾驶着“孤独者幸福”号三桅巡洋舰前往南太平洋寻找“未知的南方大陆”。当他第一次登上这个小岛时,发现这里一片荒凉,但有许多巨大的石像竖在那里,戴维斯感到十分惊奇,于是他把这个岛称为“悲惨与奇怪的土地”。回国之后声称发现了“未知的南方大陆”,并对岸上的各种情景作了一番夸大其词的描绘,结果吸引了更多的人们前往南太平洋探险。使得这番探险活动中,神秘奇特的复活节岛真正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公元1722年4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也就是4月5日,荷兰西印度公司的探险家雅可布·罗赫芬(Jacob Roggevee)率领的一支舰队再度发现了这个位于南太平洋中的小岛。罗赫芬在航海图上用墨笔记下了此岛的位置,由于发现该岛这一天正好是基督教的复活节,他在旁边记下「复活节岛」,从此「复活节岛」之名为世人所知。1774年,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船长再次找到该岛。1914年开始对复活节岛进行相关的考察和研究活动。但是当今的人类学界多根据当地的语言称此岛为拉帕努伊岛(Rapa Nui),这是1860年代来自大溪地的玻里尼西亚劳工对它的称呼。这个名称颇含神秘色彩,因为直译过来就是“地球的肚脐”。
由于没有文字数据的记载,复活节岛最初的历史已经无法重建。岛上原居民世代流传着一个传说,他们的先人,大酋长霍图·玛图阿(Hotu Matu'a)带着妻子和全家乘坐一、两只独木舟来到该岛。而人类学家对于岛上居民由来的问题也颇有争议,但今日复活节岛上的原住居民却是毫无疑问地是南岛语族玻里尼西亚人的后代,他们说着一种玻里尼西亚语的方言拉「帕努伊语」。
1774年库克船长(James Cook)来到此岛时,带着一名来自大溪地有玻里尼西亚血统随行人员,他可以和当地居民交谈。据推测,拉帕努伊岛居民的祖先们是从西面的马克萨斯(Marguesas)岛乘坐玻里尼西亚特有的独木舟,借着信风自西向东航行,越过数千公里的浩瀚汪洋来到此地。遥远的征途对于以高超的航海技术闻名于世的玻里尼西亚人来说并非是不可能完成任务,当欧洲人只敢在白天沿着海岸线航行的时候,他们已经可以在广阔的南太平洋驰骋纵横了。
无法确知玻里尼西亚人何时抵达该岛,大多数的资料及研究,认为大约在公元300-400年左右,这也就是夏威夷岛最早有人定居的时间。但一些科学家根据当时居民砍伐树林所产生的木炭,进行放射性碳定年法,推测可能迟至公元700-800年。现在也有人推测,拉帕努伊岛出现人类的时间大约在公元1200年左右,这就是该岛森林开始消失的时候。
当玻里尼西亚人定居此岛数百年后,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西方人发现此岛前的一、两个世纪达到了顶峰,约8000人到20000人左右。大酋长霍图·玛图阿的后裔分裂成许多氏族与部落,各自有着自己的领地范围。与此同时,岛内的政治系统与社会阶级开始形成。根据拉帕努伊人的口头传说与早期欧洲航海家的记录。岛民分成「长耳人」与「短耳人」两个阶层,前者有在耳垂上穿孔并戴上耳夹的习惯,他们代表的是社会较高的等级:酋长与祭司。而后者「短耳人」代表着社会较低等级:劳动者。大约在十世纪到十六或十七世纪的岁月里,拉帕努伊人开始修建大量的巨型石像:摩艾(Moai),这些石像与岛民的宗教与祭祀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像这样的石像一共制造近千个,它们每一个都重达几十吨,高数米,是岛民们用玄武岩制成的斧头,对岛上火山喷发形成的凝灰岩与火山岩,加工而成,再用哈兀哈兀树纤维制成的绳索与棕榈树制成的木橇杆运送到全岛各地并竖立起来。在所有的玻里尼西亚民族中,拉帕努伊人也是唯一一个发明文字书写系统的人。氏族中祭司们在木板上镌刻一种独特的象形文字,并称之为朗格朗格(Rongorongo),意为「会说话的木头」。
四、复活节岛居民的悲哀
1888年9月9日,智利政府与复活节岛的居民签署协议,并吞了复活节岛。在之后的一段长时间内,复活节岛被租给牧羊公司放牧。拉帕努伊人被限制在岛上特定资源缺乏的区域内,过着缺乏衣食的生活,任何试图偷窃羊只的人都会被流放到南美大陆。忍无可忍的拉帕努伊人发动了起义,杀掉牧场的羊只,闯入被严禁进入的区域和仓库,但最终起义以失败告终。1916年,来自智利的主教访问了这一地区,并将他看到的拉帕努伊人悲惨的生活境遇曝光,牧场的统治自此终止。1952年,智利海军藉以「国防地缘战略的重要性」开始对复活节岛的军事统治,拉帕努伊人过着和过去被限制的生活一样。直到1956年,海军撤离了复活节岛,并永久解除了对原住居民的限制,拉帕努伊人开始了第一次的民主选举。原有的传统和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重建。自1971年起,岛上每年夏末(一月或二月)都举办一次盛大的塔帕蒂(Tapati)文化节,以纪念拉帕努伊人曾经辉煌和灿烂的过去。新颁布生效的「复活节岛法案(16442)」实施一系列措施刺激发展经济。全岛唯一的机场同时也是美军空军基地的马它维利(Mavateri )国际机场建成后,来自世界各地大量的游客涌入复活节岛观光,外部世界给复活节岛的社会与文化带来重大的改变。今日岛上约60%的居民是拉帕努伊人的后裔,其余的是来自南美大陆欧洲裔的移民。拉帕努伊语在复活节岛的使用也在渐渐减少,受广播与电视的影响,年轻一代的原主居民多以西班牙语作为他们的母语。拉帕努伊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消亡的危机。
在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是岛。而所有岛中最神秘的是地处太平洋的复活节岛。岛上因有巨石雕像而闻名于世,与巨石人像一起流向人世的还有无数不解之谜,比如朗格朗格木板之谜。
这是复活节岛最神奇的谜团之一,朗格朗格的意思是表示“会说话的木板”,当地人称做“科哈乌·朗格朗格”。最先认识此木价值的,是法国修道士厄仁.艾依罗。厄仁在岛上生活了近1年,深知此木就是复活节岛的古老文字。
“朗格朗格”是一种深褐色的浑圆木板,有的像木桨,上面刻满了一行行图案和文字符号。有长翅两头人;有钩喙、大眼、头两侧长角的两足动物;有螺纹、小船、蜥蜴、蛙、鱼、龟等幻想之物和真实之物(图4)。厄仁在世时,这种木板几乎家家有收藏。厄仁不久染上了肺结核病去世了。他死后不久,由于宗教的干涉,“朗格朗格”被一一烧毁,几乎绝迹。由于战乱等原因,岛上已找不到懂这种文字符号的人了。
然而有识之士都认为,“朗戈朗格”文字符号,是揭开复活节岛古文明之谜的钥匙。100多年来世界许多学者为破译它倾注了毕生精力,但一直没有人能破译。
1915年,英国人凯特琳率考古队登岛。听说岛上有位老人懂“朗格朗格”语,她立即前往拜访。老人名叫托棉尼卡,已重病垂危。他不仅能读木板文,而且还会书写,并写了一页交给造访者,符号果真与木板上的一模一样。但老人至死不肯说出其含意。托棉尼卡老人死后40年,智利学者霍赫·西利瓦在老人的孩子彼得罗·帕杰家见到了一本老人传下来的“朗戈朗戈”文字典。征得同意之后,霍赫把讲稿拍了照,但后来胶卷和讲稿却莫名其妙地不知去向。奇怪的是,凯特琳也没来得及发表自己的日记便突然死去。同时,考察到的材料未能发表便不翼而飞。唯一的一页手写文字符号能传到今天,纯属偶然。但托棉尼卡老人临死前写的到底是何意,今天仍然是个谜。目前世界上收藏的朗戈朗戈文木板只有20多块,分别保存在伦敦、柏林、维也纳、华盛顿、火奴鲁鲁、圣地亚哥、彼得堡的博物馆里。
1996年,俄罗斯人类学家、历史学博士伊琳娜·费多罗娃经过30余年的苦心研究,终于揭开了复活节岛“会说话的木板”之谜。伊琳娜是靠直觉和推理取胜的。她先弄清符号画的是什么,然后深入思考,找出它所代表的意思,再寻找恰当的词语。她的公式是:直觉+波利尼西亚语知识+同义词和同义异音词的搜寻。最后又把结果放到另外的木板文中去检验,结果完全相符。据此她编出了字典,利用字典,她可以阅读任何一块木板文。实际上她已经阅读了现存20多块复活节岛木板文字元。朗格朗格文虽然已不再是秘密,但大部分的数据皆已烧毁,所以复活节岛文明的起源,仍然是个谜。
图4:朗格朗格文(本图来自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