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嗎?  2013-11-22 万圣夜由来

 万圣夜由来     江铭辉    五梦网

 
(本文参考维基百科和好读出版社郑金明编着的「世界节日的故事」)
  
 1:万圣节之夜
 
一、前言
 
中国有鬼节,外国当然也有鬼节,中国鬼节是农历七月,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打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烟火,从七月一日鬼门打开到七月三十日鬼门关关闭这段日子里,阴间的无主孤魂都会涌到阳间,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举行盛大的中元普渡。

 

 
在西方,公历十一月一日是万圣节,它的前夕即十月三十一日的晚上,称为万圣节之夜(英文叫Halloween,也称为The eve of All Saint Day)是西方传统的节日,也是他们所谓的鬼节。
一般进入十月之后,欧美国家的许多百货公司及超级市场,都陈列出许多万圣节的商品,主要是以孩童为对象,因为万圣节是小朋友们最期待与盼望的节日。在小孩子的眼中,它是个充满神秘色彩与趣味的节日。夜幕来临之际,小朋友们已迫不及待穿上各种奇特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恐怖面具,手上提着杰克南瓜灯笼(2),装备齐全后,准备挨家挨户的要糖果去。
  
2:小朋友们手上提着杰克南瓜灯笼,挨家挨户的要糖果去。
 
二、万圣节的由来
 
万圣节其实不是基督徒的节日,要追寻其根源,就是回到公元前三百年的北欧、西欧及英伦一带的克尔特(Celts)人,他们信奉一种神秘的原始宗教,供奉死神Saman,而十月三十一日是他们的新年除夕,在他们的观念中,这一天是生存与死亡相交的日子,他们的祭司德鲁伊特(Druids),便把这天称为「死节」,拜祭死神,招唤邪灵及在年内死人的灵魂。据说死神这一天会让鬼魂回到人间亲朋好友人的家中,藉此获得一点温暖与慰藉,若是活人不好好祭杞他们,鬼魂将会捉弄人们,使人们遭受厄运。所以塞尔特人每到十月三十一日这天要隆重的祭拜死神与鬼魂。
 
祭司德鲁伊特的作法,叫人充满恐惧,引至疾病、毁坏和死亡,从而操纵克尔特人的生命。
 
德鲁伊特祭司在每年十月卅一日,会挨家挨户索取各种珍奇的东西和实物,用来供奉死神,和供自己享用。据说:德鲁伊特祭司会拿着一个大白萝卜,把里面挖空,在外皮上刻上人的面孔代表邪灵,并对邪灵施咒,如此巫师相信这邪灵已被他们所控制,能够帮助他们。之后,他们在大白萝卜里头点燃蜡蠋,在晚上会拿着这种灯笼(jack-0-lanterns)逐户叩门。如果村民拒绝给予食物,他们会咒诅这一家,使这家庭在一年内有人死亡,这种风俗流传到今天,便是孩子登门索取糖果,不然就会咒诅人家,这就是trick-or-treat的由来(请客否则就捣蛋)。至于拿着白萝卜的灯笼当这风俗在十八、十九世纪传到美国,白萝卜并不普遍,便用南瓜代替。有些人把南瓜灯笼放在门前或窗前,用作驱赶游魂野鬼。
  
3:孩子登门索取糖果,不然就会咒诅人家。这就是trick-or-treat的由来。
 
除此之外,塞尔特人害怕十月三十一日这一天外出会遇到鬼魂,当不得已要出门时,就会戴上面具,乔装成鬼的同类,希望鬼怪不会来加害自己。同时,也会借着神圣的火燃烧,让火焰招来善鬼,驱赶恶魔,并祈求保护。
 
所以死节的起源跟基督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一如以往,死节是属于魔鬼的。
 
三、万圣节是由罗马教皇所订定的
 
所以我们说:万圣节虽然具有悠久传统的西方节日,且根据文献记载,这个节日是由罗马教皇所订定的,天主教会为了纪念圣者、殉道者,于是在公元610年由教皇圣博义四世(Pope St. Boniface IV )订每年十一月一日为万圣节,罗马教会并在公元835年订此日为教会第一级的大祭日,然而从以上的叙述,我们知道这个节日是渊源自克尔特(Celts)人。现在我们将它的来龙去脉详述如下:
 
基督教传至北欧、西欧及英国后,教会无法消除塞尔特人长久流传下来的异教风俗,只有把这种风俗神圣化,于是天主教会便将十一月一日订为纪念圣者、殉道者的万圣节,以记念为教会殉道的圣徒们。如此,十月三十一日便成为万圣节的前夕,教会容许信徒们在十月三十一日守节,因为十一月一日是圣日。后来万圣节也称为All Hallows Day
四、Halloween的由来
Hallows是「神圣」的意思, Evening后来缩减为eveeeneve「前夕」的意思,eenevenjng的缩写,意即「夜晚」,All HallowsEvening便简称为今天的Halloween,所以十月三十一日Halloween就是「万圣节前夕」或是「万圣节之夜」。
Hallows是,Evening后来缩减为eveeeneve「前夕」的意思,eenevenjng的缩写,意即「夜晚」,All HallowsEvening便简称为今天的Halloween,所以十月三十一日Halloween就是「万圣节前夕」或是「万圣节之夜」。
 
万圣节之夜具有古老的异教徒节日传统,同时又作为基督教的圣日的前夕,在欧洲广为流传。十五世纪以后,欧洲开始移民美洲,万圣节也在美洲开始流传,如今日的美国与加拿大就相当流行,而随着时光的演变,万圣节渐渐脱去了原先的宗教和迷信色彩,成为人们制造幽默、娱乐与趣味的节日。
 
五、万圣节之夜的讨糖游戏与杰克灯笼
 
前面我们已讨论过圣节之夜的讨糖游戏与杰克灯笼,渊源自克尔特(Celts)祭司德鲁伊特(Druids)。底下我们再详细讨论,「不给糖就捣蛋的讨糖游戏和杰克南瓜灯笼是万圣节的节日特色,万圣节之夜,这一天欧美的小朋友常常化妆成各式各样的人物,手提着杰克南瓜灯笼挨家挨户的要糖。这是「trick-or-treat的由来。」的由来,一个说法是源自塞尔特人十月三十一日「死节」时,祭司向村落人民索取食物的典故(上面已叙述了)。另一个说法则说是源自爱尔兰古老习俗,这个习俗其实与塞尔特人的「死节」习俗相当类似,据说古老的爱尔兰异教徒相信万圣节的前夕,鬼怪妖灵会群集到人间的村落住家附近,村民这时要提供祭品献祭他们,不然他们将会恶整所有村民。所以这一天夜晚,村民们会在屋前、屋后摆上献祭的水果或其他食物,喂饱这些鬼怪妖灵,希望他们不要危害人们、牲畜或作物。献祭结束后,
有些村民便化妆成他们所认为的妖灵鬼怪模样,游走到村外,藉由这样的仪式,引导妖灵鬼怪离开村落,避免灾祸。
 
另一个讨糖游戏由来的说法是,这游戏起源于要亡魂饼干的习俗、所谓的亡魂饼干就是将烤好的饼干祭祀过世的亡者。后来,基督教教会鼓励贫穷的人民,在收获的季节里,逐门逐户地乞求食物,乞得到食物,这些穷人则要为施舍他们的家庭的亡者祈祷,以感谢他们的恩典。而穷人们对那些吝啬不给食物的人家,通常会以恶作剧的方式作为报复,或是诅咒他们下一年会厄运缠身。这也是不给糖就诅咒的由来。
至于而小朋友手提的杰克南瓜灯笼为什么要取名为「杰克」呢?,前面在德鲁伊特祭司时,我们只讲到白萝卜,并没有谈到杰克,但为什么与杰克有关,这有二种说法。
传说爱尔兰有一个名叫斯丁奇杰克(Stingy Jack )的男子,有一天邀请恶魔,因为喝完后没付账,他就说服恶魔变成六便士来付酒钱,可是杰克并没有拿这六便士去付钱,立刻将它放在口袋,并将它和一条十字架项链放在一起,将恶魔镇住,让它不能变回原形。恶魔相当痛苦,后来恶魔答应杰克一整年都不吓他,杰克才放魔鬼出来。第二年的万圣节恶魔又出现了,它又答应不会来骚扰杰克一年,可是一年还没过完,杰克就去世了。死后,天堂不收他,因为他非常吝啬;地狱也不留他,因为他戏弄恶魔。无处可归的他,最后只好不停的走着,并提着白萝卜,里面放着魔鬼给他的蜡烛来照亮路面,找一个地方来休息,并且一直留在人间,来吓人。后来爱尔兰人就用马铃薯或是大白萝卜做成灯笼,在1840年代随着新移民来到美洲大陆,他们发现比白萝卜更好的材料,那就是南瓜;因此现在所看到的杰克灯通常是南瓜做的了。
另一个传说爱尔兰的民间传说,据说有一个名叫斯丁奇杰克(Stingy Jack) 的酒鬼,曾经设计将撒旦骗上树,并在树干上刻了一个十字架,让撒旦不敢下来,结果魔鬼和他达成协议,保证从此不再前来骚扰,才得以脱身(因为撒旦和魔鬼还有恶魔最害怕的就是十字架)。杰克J在死后,天堂和地狱都拒绝他进入。魔鬼给了他一小块灰烬,让他寻找一个适当的地方来休息,他便将这小块灰烬放在一个打了许多洞的白萝卜当中,好让它烧久一点。后来苏格兰人便模仿他,挖空大头菜,放入蜡烛。爱尔兰人则是用马铃薯或是大头菜;英格兰则用甜菜。后来移民到了美国发现一个更好用的材料「南瓜」。因此现在的杰克灯大都用南瓜做了。
这便是小朋友Halloween为何要提杰克南瓜灯笼的传说故事,其实杰克南瓜灯笼,一开始也不是用南瓜做的,故事中杰克的灯笼,便是以萝卜做的。在欧洲,Halloween的灯笼一开始是以萝卜、马铃薯或甜菜为材料,挖空并在里面点燃蜡烛,形成灯笼。这个节日传到北美洲后,由于萝卜、马铃薯和甜菜很少有,因此便以常见的南瓜来制作杰克灯笼。
 
六、万圣节之夜是属于小朋友的节日
现在欧美国家,万圣节在今日较不为人们所重视,反而万圣节的前夕「」万圣节之夜Halloween受到小朋友与年轻人的欢迎,Halloween也成为一个属于小朋友的节日。这一天小朋友会化妆成各种人物,提个杰克南瓜灯笼,挨家挨户进行不给?就捣蛋的讨糖游戏。这时许多家庭会准备好许多糖果,等待这些小鬼头的到来。如果哪家在小朋友们叩门后拿不出糖果者,门上便会被贴上「吝啬鬼」的纸条。而许多小区及居家周围,都会为了Halloween布置许多鬼脸南瓜灯笼、骷髅头、稻草人、墓碑与扫把等道具,作为增添节日娱乐气氛之用。而且据说要布置的相当温馨,不能布置的太过恐怖,不然会遭受杜区相关单位的制止,媒体也会将其曝光,让公众指责这样的过错。而欧美社会对Hallloween的节日活动,也一直作正面的引导,如要求大人教育孩子们不做恐吓性的恶作剧,也要求大人陪小孩一起出门,如果大人没空,也要教导小朋友只许去门口有节日布置并点了灯的人家,否则不去打扰。另外讨糖的过程中,必须只能在大门口等待,不许进屋,讨回来的糖果也要大人检查后才能食用。对于给糖的人家,也要求不能给自己制作的食品与末包装的食品。Hallloween虽不是国定假日,但学校这一天一般都会举办游乐晚会,小朋友与家人之间也会寄万圣节卡片。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