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币驱逐良币 江铭辉 五梦网
一、格雷欣法则
劣币驱逐良币本来是货币学上的理论也是所谓的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当质量低劣的硬币在市面流通时,质量优良硬币,便由市面上消声匿迹。
劣币驱逐良币大都是由政府造成的,譬如政府同时发行两种面值相同的硬币,同时流通于市面,若甲种货币含银量较乙种高,一般群众必定收藏甲种硬币,而使用乙种硬币,因而造成交易市场,仅有乙种硬币流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格雷欣是十六世纪的英国商人,曾经出任财务大臣和伊丽莎白一世的财政顾问,创立伦敦交易所。在1558年,他写给女王的一封财政建议信中,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现在人对劣币驱逐良币的诠释是指当坏人或劣物充斥社会或市场上时,好人及优良物品会逐渐消失,这一点孔子早已看穿,孔子说他喜欢狂狷的人,而不喜欢乡愿的人,但是社会上大部分的人喜欢乡愿,因此充满乡愿的人,因为乡愿是好好先生得到喜多人的喜欢,而狂狷的人到处碰壁,不受人欢迎,就越来越少,甚至在地方上消失,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关于劣币驱逐良币,台湾也有实质的例子,早期台湾一角的硬币是铜作的很大硬币(如图1左边),后来又发行小一号非铜制的硬币(如图1右边),很多人就把一角铜制的硬币收藏起来甚至拿来熔解制成铜器,而使用非铜制的硬币,市面上流通的都是这种硬币。
图1:台湾早期发行的1角硬币
二、劣币驱逐良币是政府的政策造成
劣币驱逐良币一般是政府的政策造成的比较多,政府同时发行等值的二种硬币,在社会上,口腹蜜剑的好好先生也比诚实口直的狂狷人受到人欢迎。其他方面,如产品要达到劣币驱逐良币则要看社会大众的智能,譬如某产品虽然质量比较差,但是没有差多少,且价钱便宜很多,还是可以占到优势,达到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但如果质量实在差很多,虽然价钱便宜,大家认为不值得买,结果没有达到劣币驱逐良币的效果,反而自己消失。
三、劣币驱逐良币是靠不正当手法得来
除了上述二个例子之外,底下二个例子说明劣币驱逐良币是靠不正当手法风行,方法如下:
1.有两位面包师傅.他们在城市的繁华地段各选了一家店铺,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自产自销面包。一位师傅卖的面包使用高级面粉、真实材料、蔗糖和天然香料,作出来的面包松软香甜,馅料又多又可口,价格也十分合理,对于顾客童叟无欺;另一位师傅做的面包使用劣等面粉、糖精、人工相料,作出来的面包从外观和吃的口感和前面师傅所作的面包不相上下,但第二个师傅因为偷工减料,所以成本恨低不,他的价钱却比第一位师傅低1/3。对于顾客来说,因不知道底细,所以会选择第二家的面包。久而久之,第一个师父就竞争不过第二个师父而倒闭。
2.自从政府规定钱币有一定价值后,这个现象就产生了,早期古罗马发行金币,人们习惯拿到金币后,就把金币切一角,再拿出去买东西,或收到二个金币时,将比较完整的金币留下来,再将不完整的金币拿出去买东西,久而久之市面上的金币都是残缺不全,没有一个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