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幣驅逐良幣 江銘輝 五夢網
一、格雷欣法則
劣幣驅逐良幣本來是貨幣學上的理論也是所謂的格雷欣法則(Gresham's Law):當品質低劣的硬幣在市面流通時,品質優良硬幣,便由市面上消聲匿跡。
劣幣驅逐良幣大都是由政府造成的,譬如政府同時發行兩種面值相同的硬幣,同時流通於市面,若甲種貨幣含銀量較乙種高,一般群眾必定收藏甲種硬幣,而使用乙種硬幣,因而造成交易市場,僅有乙種硬幣流通,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格雷欣是十六世紀的英國商人,曾經出任財務大臣和伊莉莎白一世的財政顧問,創立倫敦交易所。在1558年,他寫給女王的一封財政建議信中,開頭的第一句話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現在人對劣幣驅逐良幣的詮釋是指當壞人或劣物充斥社會或市場上時,好人及優良物品會逐漸消失,這一點孔子早已看穿,孔子說他喜歡狂狷的人,而不喜歡鄉願的人,但是社會上大部分的人喜歡鄉願,因此充滿鄉願的人,因為鄉願是好好先生得到喜多人的喜歡,而狂狷的人到處碰壁,不受人歡迎,就越來越少,甚至在地方上消失,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關於劣幣驅逐良幣,臺灣也有實質的例子,早期臺灣一角的硬幣是銅作的很大硬幣(如圖1左邊),後來又發行小一號非銅制的硬幣(如圖1右邊),很多人就把一角銅制的硬幣收藏起來甚至拿來熔解製成銅器,而使用非銅制的硬幣,市面上流通的都是這種硬幣。
圖1:台灣早期發行的1角硬幣
二、劣幣驅逐良幣是政府的政策造成
劣幣驅逐良幣一般是政府的政策造成的比較多,政府同時發行等值的二種硬幣,在社會上,口腹蜜劍的好好先生也比誠實口直的狂狷人受到人歡迎。其他方面,如產品要達到劣幣驅逐良幣則要看社會大眾的智慧,譬如某產品雖然品質比較差,但是沒有差多少,且價錢便宜很多,還是可以占到優勢,達到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但如果品質實在差很多,雖然價錢便宜,大家認為不值得買,結果沒有達到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果,反而自己消失。
三、劣幣驅逐良幣是靠不正當手法得來
除了上述二個例子之外,底下二個例子說明劣幣驅逐良幣是靠不正當手法風行,方法如下:
1.有兩位麵包師傅.他們在城市的繁華地段各選了一家店鋪,一個在東,一個在西,自產自銷麵包。一位師傅賣的麵包使用高級麵粉、真實材料、蔗糖和天然香料,作出來的麵包鬆軟香甜,餡料又多又可口,價格也十分合理,對於顧客童叟無欺;另一位師傅做的麵包使用劣等麵粉、糖精、人工相料,作出來的麵包從外觀和吃的口感和前面師傅所作的麵包不相上下,但第二個師傅因為偷工減料,所以成本恨低不,他的價錢卻比第一位師傅低1/3。對於顧客來說,因不知道底細,所以會選擇第二家的麵包。久而久之,第一個師父就競爭不過第二個師父而倒閉。
2.自從政府規定錢幣有一定價值後,這個現象就產生了,早期古羅馬發行金幣,人們習慣拿到金幣後,就把金幣切一角,再拿出去買東西,或收到二個金幣時,將比較完整的金幣留下來,再將不完整的金幣拿出去買東西,久而久之市面上的金幣都是殘缺不全,沒有一個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