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式及其解 江銘輝 五夢網
什麼是方程式?這是數學敘述的名稱,先看一些日常生活的敘述:
今天是星期天。
我住北京。
7後面的正整數是8。
在上面各敘述中,我們表示 “今天”和“星期天”是同一日期,但不同說法,我住的城市和北京是同一地點,只是說法不同;同樣7後面的正整數和8還是同一個數目,也是說法不同。
這種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說法,可以用等號“=”來表示,例如:
3+5=8;7×4=28;我住的城市=北京市
一個數學敘述或一個方程式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的。
但在包含變數的方程式如:6x-3=7+x之中,我們很難說這個敘述是對的或是錯的,因為我們並不知道x代表是什麼數?
但有些方程式,x的值代入之後,這個方程式就變成“真”,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們叫x為這方程式的解。
有些含變數的方程式可以一眼就看出其解,例如:
3+x=5的解是2。(這個方程式,除用2代入之外,其他值代入上面的方程式,都是假的。)
又如:
(x-1)(x-2)( x+3)=0的解是1、2、-3。
有的方程式不管x用什麼數代入都不可能是真,這時我們說它無解。例如:
2+x=3+x
x無論用什麼數目代入,方程式2+x=3+x都不能成立,因此無解。
又如方程式:x2=4。
如果x只代表自然數,方程式x2=4的解是2,但如果x代表整數,則其解變成+2與-2。
有時方程式不易用觀察找出其解,可以換成一種較易求解的方程式,而有相同的解。
比較下面二個句子:
1. 今天是元月一日
2. 今天是元旦
第一個句子要是對的話,則保證第二個句子也是對的。我們用“若……則……”來表示這種現象,以“→”符號來表示,即若今天是元月一日則今天是元旦。或寫成今天是元月一日→今天是元旦。
反過來說,第二個句子要是對的話,則保證第一個句子也是成立。即可說:若今天是元旦則今天是元月一日。或寫成今天是元旦元月一日→今天是元月一日。
合併上述二個句子,可以用若且唯若(中國大陸稱作當且僅當)或數學符號“↔”來表示。
因此今天是元月一日若且唯若(當且僅當)今天是元旦,可寫成今天是元月一日↔今天是元旦。總之這二句話有等價關係。
如果句子用數學方程式寫出,則稱為等價方程式。
如以x代表星期幾,則1990年元旦是星期幾,可寫成若且唯若(當且僅當) 1990年元旦是星期x,1990年元月一日是星期x,或1990年元旦是星期x↔1990年元月一日是星期x。
二邊式子的x解都相同,但日曆只印元月一日,很少標明元旦二個字,所以如果有人問1990年元旦是星期幾,我們只好先去查1990年元月一日是星期幾,答案是1990年元月一日是星期一。然後再答覆1990年元旦是星期一。
由於等價的方程式有相同的解,因此複雜不易解的方程式可以換成簡單易解的等價方程式,以求其解。
在日常生活中,判斷二個句子是否等價或是要找一個句子的說法,或許不難,但對於複雜的數學方程式,要找一個等價且容易解出的式子,則需要系統的方法,這個系統的方法則需靠熟練的數學技巧。以下是簡單的數學等價例子:
“x=4”這個句子,很明顯只有x是4才能成立,現在看x+1=5,也是x是4時,才成立,因此x=4與x+1=5是等價。
下面的式子都是等價:
x=4↔ x+1=5=4+1
x=4↔ x+2=6=4+2
……
……
x=4↔ x+n=4+n (n是任一數)
從上面敘述知道,在方程式二邊同時加一數就得到另一等價方程式,在二邊同時減一數也一樣,而且同加(減)一數也不一定要固定數,即使是變數也可以。當方程式作代數減化時,不改變其等價式子。
有一個方法,配合自己的數學技巧,可以逐步化成簡單的等價方程式。這種方法叫遞移性。即:
A↔B,B↔C,則C↔A。
先看下面例子:
6x-3=7+x
↔6x-3+3=7+x+3 (二邊加3)
↔6x=10+x(化簡)
↔6x-x=10+x-x(二邊減x)
↔ x=2 (二邊除以5)
得到6x-3=7+x的解是2。
現在我們來解日常生活有關的方程式問題,如下:
一位先生帶著太太和小孩假日出外旅遊,車費共120元,已知小孩的車費是大人的一半,問每個人各花多少車費?
這個問題應該也不難解,不過需引入一種新的抽象步驟,也就是説我們抽象的對象(車費)還不知道。
第一步,先寫下方程式:
(一個大人車費:先生)+(一個大人車費:太太) +(一個小孩車費:孩子)=120元……(1)
每個人的車費都是一個數字,因此可以用變數代表。例如令一個大人車費是x元,則小孩車費是(1/2)x元
於是方程式(1)就是:
x元+x元+(1/2) x元=120元……(2)
現在我們將方程式(2)簡化
x元+x元+(1/2) x元=120元
↔ 2x元+2x元+x元=240元(二邊乘以2)
↔5x=240元(化簡)
↔ x=48元
表示大人車費是48元,小孩車費是2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