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花语蜀葵花梦、真乘诚的爱 江铭辉 五梦网
图:
蜀葵别名:一丈红、熟季花、梅雨葵、端午锦、蜀季花、棋盘花、麻秆花、戎葵、吴葵、胡葵、花葵、立葵、舌其花、菺,属名:Althaea rosea Cav.即: Alcea rosea
英文名字:Hollyhock。
自古以来,蜀葵即是一种评价极高的花卉。例如皇宫和富家庭花园中,如果没有种植这种花,就显现不出它的富丽堂皇;而种植蜀葵的地方以庭园的角落、大墙的前面为主,或种植于篱边成为屏障,最能让高大的艳丽的蜀葵花朵显现十足的气派。
蜀葵的属名Althaea,源自于希腊文的Althino一字,为「治疗」之意,可见早期的蜀葵是被当作药草种植的;种名rosea,则是形容它的姿色像蔷薇、玫瑰般可爱。
古希腊人使用蜀葵的根来治疗炎症,消化不良,腹泻,耳痛,牙痛。在普林尼的著作中也提到的药用价值蜀葵。
古代罗马人用的水果和花,蜀葵蜀葵种,在许多烹饪食谱。蜀葵也被用在中国传统医学。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语言花,蜀葵的丰产和野心的含义,白蜀葵说是代表了女性的野心。
在欧美地区,人们称蜀葵为Hollyhock; holly即「神圣」之意,hock则为安格鲁撒克逊语,「葵」的意思。相传巴基斯坦开有许多美丽的野生蜀葵,十字军东征时将它带回欧洲,当时不知它的芳名为何?仅以其花形类似「锦葵」,而名之为「神圣的葵花」。
至于蜀葵的中文名字「一丈红」、「立葵」、「舌其花」、「胡葵」、「戎葵」和「吴葵」等别名,这些名称,大部分都是形容其外形或说明其来源。
此外,蜀葵盛开于梅雨季节,梅雨初期由茎基部绽放花朵,沿着直立的茎杆逐渐往上,开到茎的顶端(图1),梅雨正好结束,故又有「梅雨葵」的雅称。而在中国北方,蜀葵通常盛开于端午节前,因此又称为「端午锦」。
蜀葵花因高超过一丈(古代一尺约30几公分)五尺栏杆遮不尽,尚留一半给人看到。因此称「一丈红」。
图1:梅雨初期绽放花朵,沿着直立的茎杆逐渐往上,开到茎的顶端。
至于「蜀葵」之名的由来,众说纷云。一说此花最早盛产于云南、四川。四川简称「蜀」故名之。一说蜀葵古名戎葵,「蜀」和「戎」均为「大」的意思,此物高大约丈余,故名之,与「戎狄」、「巴蜀」则不相干。
蜀葵花一株直通通的树,茎上没几公分差距就一个大花,由下开到上,全部都是花,直达一层楼的高度当朵盛开时「繁花成林」、「花茎丛林」,简直像「梦」一样。
花诗美学
暑气渐升的仲夏,蜀葵吐芳绽艳,层层渲染着大地色彩,给人们最高的视觉享受。唐朝的陈标曾经赋诗赞美,吟:
眼前无奈蜀葵何,浅紫身宏数百窠。
能供牡丹争几许,得人嫌处只缘多
这诗的翻译是:眼前那些蜀葵我非常喜欢,但说起来真令人感到无可奈何啊!它有浅紫色的、深红色的数百棵,但是在世人心中,它能跟牡丹争多少吗?它得到人家讨厌比较多罢。
诗人徐夤亦将蜀葵比拟仪容柔美的西汉美人卓文君,他吟:
剑门南面树,移向会仙亭。锦水饶花艳。岷山带叶青。文君惭婉娩。神女让娉婷。烂熳红兼紫。飘香入绣扃。
这诗的翻译是:
四川剑门县南边有一棵蜀葵树,它被移到会仙亭,锦江绕着娇艳的蜀葵花,岷山呈现绿油油的树叶,它的美丽,连西汉美女卓文君也羞愧得花容失色,岷山神女也自叹不如它的娇艳,它开得光彩艳丽,又是紫色,又是红色。飘出来的香味飘进美丽花绘的门窗。
「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
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酤酒钱;请君有钱向酒家,
君不见茙葵花。
翻译如下:
昨日有一朵花开,今天也有一朵花开,今日的花开得正娇艳,但昨日的花已凋零了,人生不能永远青春少年,不要贪惜床头的买酒钱,奉劝你有钱就要去酒店买酒,你不看见蜀葵,朝开夕落,就是和活生生的例子吗?
这是唐朝岑参的《蜀葵花歌》诗人慨叹君王昏庸。政治腐化,罢黜忠良。宠信吝佞臣把弄朝政政。令有志之士,壮志难酬。正如花开易老,青春不长少;期盼遇到明君,一展报国长才。
岑参的《蜀葵花歌》有人说是指一种朝开暮落的花,黄蜀葵,也叫秋葵,它是黄色的,是文人所说的“昨日黄花”。
娟秀的花姿,缤纷繁复的色彩,令许许多多的骚人墨客。径相为蜀葵留下歌咏的诗句。深紫色的花虽然不多见,但是明朝才子蒋忠并不这样认为,它认为「墨花」不是异兆,他吟:
密叶护繁英,花开夏已深。莫言颜色异,还是向阳心。
它的翻译是:
密密的树叶保护着繁盛的花朵,它花开时,夏天已经过很久了,不要说它颜色与其他花不同,它还有一颗喜欢太阳的心。
清朝诗人,吕兆麒赞美蜀葵吟:
昔向燕台见,今来蜀道逢。熏风一相引,艳色几回浓。
翠干抽筠直,朱华剪彩重。倾阳曾有愿,莫认木芙蓉。
翻译如下:
从前燕昭王的黄金台相见,今天来到四川的道路相逢,一但温柔的和风来引导,就开了好几次浓艳的花,花茎长得像竹子那样直,红花像红绸的颜色那样浓厚,它曾经向太阳许愿,但不要把它当成木芙蓉花。
蜀葵花传说:
传说一:日本人不识蜀葵
据《西墅杂记》记载,明代宪宗成化甲午年间(公元1474年),日本使者来到中国,看到栏干前的蜀葵花,但不认识,问了才知道,于是遂题诗吟:「花如木槿花相似,叶比芙蓉叶一般。五尺栏杆遮不尽,尚留一半与人看」。
蜀葵伸过五尺(约1公尺办)栏杆,尚有一半在外,它足有十尺高。因此蜀葵别名一丈红,就由此而来。古时候,人们除认为在端阳节食用黄豆芽、黄鱼、黄鳝、黄瓜和饮用雄黄酒祛病强身外,还在家中的瓶中插蜀葵,石榴、蒲蓬等物,用以驱鬼、避邪。据说,取蜀葵的叶片研汁,用布抹在竹纸上,稍干后用石压平,就成了葵笺。唐代许远曾制此笺分赠白居易、元稹、彼此作诗唱和。传说此种纸色绿而光滑,可惜现今无人有此雅兴制作这种纸了。
传说二:蜀客
古时侯有一个名叫王其祥的读书人,生平很喜欢和花草为伍,而在百花之中,他又特别钟爱蜀葵花。
有一天,他在百花竞放的花园里赏花,由于太疲倦,不知不觉中竟睡着了。在酣睡中,他忽然梦见了一个青衣人引导他去游山玩水,并且带他去看众花仙子的歌舞表演。歌声悦耳、舞姿撩人,实在使人陶醉。可是,当他从百花的芬芳和美妙舞姿中惊醒过来时,却发现只是南柯一梦,根本就没有青衣人或者什么百花仙子。
眼前只有一阵阵凉风吹动着蜀葵花,向他轻轻的点头致意而已。于是,他在带伤感的心情,为自己取个别名叫「蜀客」,以纪念这段奇异的梦境。
传说三:蜀葵花精
从前在四川乐山市有一个书生,叫柳永才,家中好几代都喜欢蜀葵,到了他这一代更是喜欢不得了,只要听见哪里有名种的蜀葵,它就千里跋涉,去欣赏,并且搜购。有一天他听说成都出现名贵的蜀葵花,他非常心动,立刻前往搜购,到了成都,他采购了那一种名贵的蜀葵花。在回乐山的半途中,他碰见二个女人,一老一少,这时天忽然下起小雨,柳书生就主动把伞借给那二个女人,自己淋着小雨,柳书生是个翩翩少年,那年轻女孩子是亭亭玉立,姿态妩媚的美女,柳生就和二个女人聊天,年纪比较大的妇人说:「我姓逵,请问你从哪里来。」柳永才说他是乐山市人,因喜欢蜀葵,到成都收购蜀葵。妇人说她对蜀葵也很内行。于是二人就聊起蜀葵来,这老妇讲得头头是道,比柳永才知道还要多很多,柳永才非常高兴问道:「妳们要道哪儿?」
妇人说:「我们二个是姑姑、侄女。因在成都住久了,想换一个地方住、住。」
柳永才听了很高兴说:「我的家的房子虽然简陋,但还可以住,要是妳们不嫌弃的话,可以到我家住。」
到了柳生家,他住北边,南边有三间废弃的简陋房子,周围有一遍土地,北边种了一大堆蜀葵,南边妹妹没有种任何植物。
妇人姑侄就住在南边的屋子,她每天到北北边,替柳生种蜀葵,柳生每天叫她们过去吃饭,有一天老妇人说:「您家并没有钱,我们天天受你招待,不好意思,为长远打算,我想卖蜀葵花,赚点外快。」
柳生起初不肯,他说:「我家虽穷,也是风雅的人,怎么可以将观赏的花,当成赚钱的工具。」但后来禁不起妇人要求,免强同意。
于是妇人就在南边的空地种起葵花,不久蜀葵花开,只听见「逵」家人庭若市,热闹非凡,来买花的人很多。
柳生去南边的花园一看,发现园里种了许多密密麻麻的蜀葵,都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柳生看了,也想要那些奇异的蜀葵,就去敲门,柳生进入屋内,妇人就端出酒菜请他。
柳生称机问:「贵侄女那么漂亮,为什么还不结婚?」
老妇人说:「我的侄女叫奎英,现在时候未到,等要出嫁时,自然会告诉你。」
后来「奎家」的蜀葵愈卖愈好,赚了很多钱,柳生也跟著作,两家都赚了很多钱,改善生活。有一天奎姓妇人送给柳生一封信,说:「现在两家生活已改善,你未娶,侄女未家,是两人秦晋之好的最佳时机。」于是柳生找了一个媒婆,来提亲,选了一个良辰美景,结婚了。
结婚那天,柳生搬出平日私藏的美酒,劝奎英也喝些,逵英本来不会喝酒,那天晚上也喝了很多。
婚礼后,逵英说她头有点晕,想出去屋外走走,就走出去屋外,走到屋外,逵应居然化成一棵蜀葵。这时柳生也跟在后面,才知道逵英是个蜀葵花精,这时逵英的姑姑也出来了,说:「你害死我的侄女了。」
柳生虽然不害怕,但心中还是惦记着逵英,他把这棵蜀葵当他的未婚妻看待,每天细心的灌溉,到了快到端午节时,开始生出蜀葵花,到了端午节花长到蜀葵树的顶端,共有十几朵,嗅一嗅,还有酒的香味。
结论:
在花语录里,蜀葵代表「单纯」和「平安」、「丰收」、「单纯」、「真诚的爱」、「热烈的恋爱」尤其是白色和浅色的花朵,好像在诉说一切都是「真」和「纯」的。
蜀葵另有花语是:「梦」,它是“生日花”“梦之花”因为:
自古以来,基督教里就有将圣人与特定花朵连结在一起的习惯,这因循于教会在纪念圣人时,常以盛开的花朵点缀祭坛所致。而在中世纪的天主教修道院内,更是有如园艺中心般的种植着各式各样的花朵,久而久之,教会便将366天的圣人分别和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花历。当时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欧地区,而南欧属地中海型气候,极适合栽种花草。蜀葵是属于锦葵科锦葵属的植物,是被选来祭祀圣斯塔法诺的花朵。他在巴勒斯坦向众人讲解耶稣遭杀害的经过时,被犹太人以乱石击死。后来他托梦告诉主教,人们才找到他的遗骨。因此蜀葵的花语是“梦”。人们称之为“生日花”,“梦之花”。
蜀葵属锦葵科,本为根坚如木的宿根草,经不断改良后,现在的品种多已变成一年生草花。茎直立,呈圆柱状,无分枝或少分枝,可达2至3公尺,茎皮可采纤维代替麻绳,又有「麻杆花」之称。叶互生,圆心形,具五至七浅裂,锯齿缘,表面粗糙皱缩,自基部逐渐变小,整株成塔状,茎叶均密生短刺毛。花朵大小与木槿略同,自主茎下方叶腋逐渐向上绽开,呈总状花序,除观赏外,亦可供酒类或饮料着色用。花型有单瓣、半重瓣和重瓣之分,花瓣边缘常呈波浪或齿裂状,花色除了红、黄、白、粉红、深红、紫红外,还有复色。盛开时如锦似霞,艳丽夺目。
仪态万千的蜀葵.,虽然单花生命不长,但整个花期却长达二至三个月。一般秋季播种者,冬至早春开花;冬至早春播种者,春至夏季开花。惟蜀葵植株大,适合花坛或大型盆栽,种植时请加立支柱,否则在多台风的台湾,再真、再纯的花也显不出美感来。
在月令里,有人说:人说农历七月的当令花是蜀葵,但蜀葵别名端午锦,显然是端午时候应景的花,不是七月的花,且农历七月是秋天,因此有人说当令的花是秋葵,因为秋葵又名黄蜀葵,所以很多人都把它和蜀葵混为一谈。其实,黄蜀葵和蜀葵虽然都是云南、四川一带原产的锦葵科花卉。可是彼此并不同「属」,充其量只不过具有堂兄弟的关系而已。何况黄蜀葵的花只黄色一种,并且它在夏末秋初开放的时侯,通常都是朝开幕落的,生命非常短暂。和花色繁多蜀葵,可说完全不一样。
秋葵,是一种朝开暮落的花,文人所说的“昨日黄花”七月蜀葵应该是黄蜀葵的花神,相传是红颜薄命的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由于李夫人早逝,短暂而又绚丽的生命宛如秋葵一般,人们就以她如昨日的黄花,英年早逝,所以称她为七月蜀葵的花神了。她的故事如下:
宫廷乐师李延年精通音律,颇得武帝欢心,一日在汉武帝面前作歌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闻之不禁叹息说:「世间哪有你所唱的那种佳人?」平阳公主在一边揣摩得知歌中寓意,趁势说:「延年的小妹,就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武帝心中一动,立召李氏入宫纳其为妃。由此李氏宠冠后宫,号为李夫人。
李夫人,美丽妩媚,能个善舞,深得武帝的宠爱,后来李夫人病重,至死都不肯让武帝见她一面,保持住武帝心中她的美好形象,死后宗室得以继享安泰富贵。
李夫人死后,武帝非常悲伤,时时想念李夫人,这时有个方士自称能够招来李夫人的魂魄,与武帝见面,武帝喜出望外,连忙命人将那方士,召入宫。
一个月黑的夜晚,方士张灯点烛,摆上香案、牲礼好酒,并搭了一个帷幔,请武帝在帷幔外等候,方士再三叮咛武帝不可靠近帷幔以免法术不灵。
过一会儿,武帝隐约看到帷幔内出现一个美女,长得很像李夫人,由于距离太远,武帝无法看清楚,可是方士有完言在先,武帝无法靠近看清楚,令武帝十分懊恼,对李夫人更加依恋、悲伤,于是武帝脱口说:「眼前看到的不是李夫人吗?明明看到妳站在那儿也看着我,为什么又姗姗来迟,不肯靠近我呢?」「姗姗来迟」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表示来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