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花語玉簪花 冰清玉潔 江銘輝 五夢網
圖:
玉簪花簡介
玉簪花是中國的原生花卉,別稱玉泡花、白鶴仙、白玉醫、玉春棒、季女等,屬名 Hosta plantaginea Aschers, 英文叫:tuberose 或 jade hairpin,jade hairpin翻成中文是“玉髮針”,它可能是直接由“玉簪花”翻譯的。至於tuberose叫晚香玉,因為它是晚上開的花。人們喜愛栽植於庭院蔽蔭處,或植於盆景點綴廳堂。
每年的夏至秋季,它的花莖從葉叢中抽出,每個花梗能開出十餘朵香花,花姿清麗飄逸、花色潔白如玉,散發著醉人的幽香,越晚越令人陶醉,這正是玉簪花的特徵。宋朝韓琦的詠玉簪,敘述了玉簪不與春花爭艷的特性,他吟:「春早凡花百種榮,秋芳能得幾多名,仙家八月靈葩發,不與尋常俗艷爭。」
(在早春有好幾百平凡的花開著,秋天的花與它們相比能得第幾名,仙家希望八月能開神奇的花朵,因此不和世俗的花朵爭豔麗。)
元朝學者虞集亦如此描寫著玉簪的生態,他吟:「翠葉長莚出露叢,素華高潔倚微風。方田種得新秋玉,萬斛濃香屬老翁。」
(青翠的樹葉,不斷蔓延,露出在草叢,純白的花朵,高尚純潔的氣質,隨著微風吹動,花圃新種玉簪花,盛大濃郁的香味,都由我老人家來享受。)
王安石的詠玉簪花,吟:「昨夜花神出蕊宮,綠雲裊裊不禁風。妝成試照池邊影,只恐搔頭落水中。」
(昨夜花神出了仙宮,綠雲迴繞,輕盈柔弱禁不住風吹。打扮後,嘗試在池邊照看影子,只是恐怕髮簪掉落到井水中。)
相傳漢武帝曾摘玉簪花為其寵妃李夫人做為搔頭之用,一時官人競相仿效,此後玉簪花成為千百年來女性的髮鬢裝飾物。玉簪花與茉莉一樣。這種有香味的裝飾物,是專為女性而生的女兒花。明、清婦女將之插在髮間,因其色知白玉。形態如簪,故而得名。
花詩美學
清朝詩人劉灝詠認為玉簪花是仙女貪杯引起,醉臥在浮動的彩雲所造成的,他吟:「素娥昔日宴仙家,醉裡從他寶髻斜。 遺下玉簪無覓處,如今化作一支花。」
(嫦娥從前參加王母娘娘的宴會,在酒醉中,從她髮簪的斜側掉了一隻玉簪,沒有找到,如今便成一朵花。)
(參加王母娘娘家的酒宴完畢後,嬌柔的仙女乘上紫雲的車子,但頭上的玉簪卻掉落在地上,變成江南第一花。)
玉簪花,芳香沁人、花姿嬌柔雅潔。大有「鄙芙蓉之多態,笑蘭蕙之無香」之勢,
明朝田藝蘅的玉簪花賦說它,青翠的葉,色美如玉,形肖像簪,山梔呼花為它感到慚愧,水仙花嫉妒它,池塘的蓮花,跟它在同行也要讓步,它獨持雅潔,壓倒眾花芳,鄙視芙蓉之花樣太多,笑蕙蘭不香,當百花之凋零,它獨自在秋風中綻開。
在中國的神話故事裡。另有一個關於玉簪花由來的述說,說法是:仙界有一位美麗又善良的仙子,這一天在天上忽然聽到陣陣優美的歌聲,於是撥開雲端往下看,原來是人間的端午節,男女老少穿著美麗的衣裳,爭看龍舟競賽,人們競相唱歌跳舞,其樂融融。
仙子看得很開心,一不小心把頭上戴的玉簪掉落人間,由於落在地上的玉簪已經沾染凡間的塵氣。無法再取回,仙女為了感謝人間的百姓與她分享快法再取回,於是把玉簪變成美麗的花卉,送給人間作為禮物。但是因為怕玉帝責罰,所以只敢讓花在夜間綻放。這種形似玉簪的花兒,於是成了婦女們最佳的髮飾。
「雪魄冰姿俗不侵,阿誰移植小窗陰。若非月姊黃金釧,難買天孫白玉簪。」
(晶白的靈魂,冰的外貌,一般的東西無法侵犯它,何人將它移植在小窗的陰影下,不是嫦娥仙子的黃金鐲子,很難買到織女頭上的白玉簪。)
但一般的詩人還是傾向說是仙女,參加王母娘娘的宴會造成的,我們且看王安石的詠玉簪花,他吟:
瑤池仙子宴流霞,醉裹遺簪幻作花,萬斛濃山,隨風吹落到君家。
(瑤池的仙女在宴會後,駕著彩雲,她喝醉酒,不小心把頭髮上的髮簪弄丟了,變成花。滿山遍野濃郁的麝香香味,隨風落到您的家。)
清朝戲曲作家孔尚任也吟:
江皋誰墜玉,零亂古苔斑。露冷胎才,香幽院未關。只宜君子佩,不上美人寰。
(江邊的高地是誰丟掉的玉,生出那麼多的玉簪花,零亂的玉簪花葉子,日子一久,生出枯焦的斑痕。它夜間沾上露水,花苞才綻開,香氣幽遠,庭院門未關,這花只適合有道德的人士佩帶,不能夠插在美女的頭髮上。)
七月花神 玉簪花 李夫人
中國十二月的花神,七月的花是玉簪花,花神是李夫人
李夫人,漢武帝後期最寵愛的夫人。宮廷樂師李延年精通音律,頗得武帝歡心,一日在漢武帝面前作歌說:「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武帝聞之不禁歎息說:「世間哪有你所唱的那種佳人?」平陽公主在一邊揣摩得知歌中寓意,趁勢說:「延年的小妹,就是一位傾國傾城的絕世佳人。」武帝心中一動,立召李氏入宮納其為妃。由此李氏寵冠後宮,號為李夫人。
李夫人,美麗嫵媚,能個善舞,深得武帝的寵愛,後來李夫人病重,至死都不肯讓武帝見她一面,保持住武帝心中她的美好形象,死後宗室得以繼享安泰富貴。
李夫人死後,武帝非常悲傷,時時想念李夫人,這時有個方士自稱能夠招來李夫人的魂魄,與武帝見面,武帝喜出望外,連忙命人將那方士,召入宮。
一個月黑的夜晚,方士張燈點燭,擺上香案、牲禮好酒,並搭了一個帷幔,請武帝在帷幔外等候,方士再三叮嚀武帝不可靠近帷幔以免法術不靈。
過一會兒,武帝隱約看到帷幔內出現一個美女,長得很像李夫人,由於距離太遠,武帝無法看清楚,可是方士有完言在先,武帝無法靠近看清楚,令武帝十分懊惱,對李夫人更加依戀、悲傷,於是武帝脫口說:「眼前看到的不是李夫人嗎?明明看到妳站在那兒也看著我,為什麼又姍姍來遲,不肯靠近我呢?」「姍姍來遲」後來演變成一個成語,表示來得晚。
李夫人為什麼是玉簪花的花神,相傳漢武帝曾摘玉簪花為其寵妃李夫人做為搔頭之用,一時官人競相仿效,此後玉簪花成為千百年來女性的髮鬢裝飾物。玉簪花與茉莉一樣。這種有香味的裝飾物,是專為女性而生的女兒花。明、清婦女將之插在髮間,因其色知白玉。形態如簪,故而得名。後來人們不用玉簪花,將花改於是一時間長安玉價貴數倍。
為什麼上官婉兒是玉簪花的花神:
傳說有一次,武則天、婉兒及武則天的“愛人”張昌宗、張易之一起飲宴。說二張是經過全國選美挑出來的美男子,武則天稱贊張昌宗是“蓮花似六郎”,婉兒聽了不禁多看了張昌宗、張易之幾眼,武則天瞧見婉兒的這種神情當場大怒,拔下一枚玉簪就擲向婉兒,正中婉兒天目穴,婉兒不敢怒不敢言,眉間落下了個傷疤,婉兒就剪了玉簪花貼住,後來反而成為宮中的一種時髦打扮,有的宮妃眉間沒有傷痕,也貼上個花。
這就是上官婉兒是玉簪花的花神的由來。
玉簪花的傳說
傳說一:仙女愛上了一位吹笛子的少年
從前有一位仙女愛上了一位吹笛子的少年。她帶他到天宮約會,並送給他一個玉簪,一方面當作信物,二方面有了這個玉簪,帶在身上,那少年就可飛到天上。可是,那吹笛子的少年把玉簪弄丟了,沒有了玉簪,他就不能到天宮去與那位仙女相見,那位仙女左等右等,那笛子的少年就是不來找她。待那少年找到玉簪後來找那位仙女的時候,她已經走了。那少年一氣之下,就將玉簪丟在荒山野外後來,那支玉簪就變成了濃鬱飄香的玉簪花。
傳說二:牧羊女變成玉簪花
傳說在很久以前,江南有座玉峰山,山下有個美麗善良的牧羊女叫玉兒。一天,玉兒姑娘在山上放羊,突然遇到一隻凶惡無比的豺狼要撲向羊群。正在這危急的時刻,青年獵手王強趕到了。他勇敢地與豺狼搏鬥,終於擊敗了豺狼,保護了羊群。玉兒感激王強的及時相救,更喜歡他的正直勇敢。她親手摘了一朵白玉似的鮮花送給他。王強也十分愛慕美麗純潔的玉兒,深情地將這朵白花兒插到姑娘的烏黑的髮上。從此二人真摯相愛,沉浸在幸福之中。
誰知玉峰山下有一惡棍,他横行鄉里,無惡不作。特别是只要姑娘漂亮,他想辦法弄到手。當他聽說玉兒的美貌之後,更是饞涎欲滴。正在他想歪主意,把玉兒弄到手的時候,玉兒得知此事,為了免除其他女子,受到傷害,那天晚上,她主動走進了惡棍家。她假意要與惡棍共同飲酒慶賀,卻在惡棍得意忘形、疏忽的時候,偷偷取下王強親手給她插在頭上的那朵白花,將事前已藏入劇毒的白花泡進酒里,與惡棍同飲了那杯毒酒。惡棍當即死了,我們美麗的玉兒姑娘也氣絕身亡。
王強得知玉兒姑娘隻身去惡棍家,知道玉兒必凶多吉少。但等他身背弓箭,趕到惡棍家時,已晚了一步,玉兒已死去了。勇敢剛強的青年獵人,此刻卻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痛,他後悔自己晚到一步,未能再次保護玉兒,悲傷的淚水滾滾而流。他把玉兒埋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眼淚哭幹了,但玉兒已死,不再復活了。
不久以後,在玉兒死的墳墓,長出了一種潔白如玉、花蕾猶如髮簪的花。這花的葉兒特别大,顏色特别的嬌瑩碧綠。那綠葉襯托着潔白無瑕的花朵,特别的雅致動人。人們看了都說:「花朵兒就是玉兒變的,它潔白無瑕又美麗動人,因爲王強親手給戴到玉兒頭上的,所以它長得像個簪子,它要永遠潔白如玉,永遠戴在玉曾經將一朵白花插在玉兒頭上。」,此外那花還在夜晚佔綻放,發出濃郁的香味。
傳說三:玉簪花是催產草
玉簪花又名「催生草」,具有催生的功效。十分靈驗。相傳紂王有個妃子喜愛白花,白花之中最愛是玉簪花。一年,這個妃子後來懷孕了,臨產前一天,發生難產,孩子生不下來,生命危急。皇宮裡的人都非常著急,但誰也沒有辦法,這個妃子知道自己性命難保,命人將親手所植的玉簪花取來,欲與之告別。王妃見玉簪花潔白晶瑩、清香四溢。不禁潸然淚下。對花訣別,說:「爾潔白如玉、芳美無瑕,與吾終日相伴,非常親切,吾今將去,今作訣別。此後將沒有機會再相處。」王妃將玉簪花摘下。取之嗅聞。忽覺一陣腹痛。不久之後即順利產下一名嬰兒。紂土大喜。曰:「此莫非催生車也!」爾後民間凡遇難產,即用玉蟹花催生,呼之為「催生草」。
傳說四:玉簪花是王母娘娘的女兒
相傳王母娘娘對女兒的管教非常嚴,小女兒性格剛烈,自小喜歡自由,嚮往人世間無拘無束的生活。一次,她趁赴瑤池為母后祝壽之機,她想乘機下凡到人間走一遭。不想王母娘娘早就看透她的心事,使她脫不了身。她便將頭上的白玉簪子拔下,對它說:「你代我到人間去吧。」一年後,在玉簪落下的地方長出了象玉簪一樣的花,散發出清淡幽雅的香味。人們喜歡它花形的脫俗,稱它為“江南第一花”。
結論:
玉簪花有一首打油詩說:「王母娘娘瑤池會,眾位仙女喝酒醉,頭髮簪子掉人間,落地生花叫玉簪。」這是說玉簪花是天上仙女的頭髮簪子落下人間化成的。
玉簪花的花語是:恬靜,寬和,因為它純潔如玉,如同蓮花,生泥土而不染,所以花語又叫高雅純潔、脫俗、冰清玉潔。
送玉簪花一般是:在對方受到不應該的打擊時、對朋友表示讚賞、送女友以示讚美。
玉簪花代表的精神:“總是把陽光讓給別人”、“不必像嬰兒般的呵護”、“來去清清白白,留下的是芳香”。
為什麼玉簪花會有這麼多的好評呢?一因其色潔白,名曰“白萼”。二因其形如鶴如仙,稱之“白鶴仙”。
每當春天來臨,柔碧的莖葉長出新芽,夏天從葉叢中抽生出串串的白色花序,就像乳白色的玉簪聚插在碧綠枝頭。玉簪的葉兒特別寬大碧綠,花朵潔白無瑕,花蕾猶如發簪,花朵形似喇叭。
玉簪花全株均可入藥,花入藥具有利濕、調經止帶之功,根入藥具有清熱消腫、解毒止痛之功,葉能解毒消腫。
“臨風玉一簪,含情待何人,合情不自展,未展情更真。” 這句話是讚美玉簪說:它是迎風吹著潔白的玉簪花,含情脈脈是等待何人,它情感和諧不隨便綻開,沒有綻開時,它的情意更真實。
把玉簪玉樹臨風的芳姿艷色描寫得生動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