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花語 淩霄 步步豋高 江銘輝 五夢網
圖:
淩霄簡介
柔若的支條,纖細的藤蔓,碧綠色的葉子,紅色的花,花姿優雅的凌霄花原產於中國中部及北部地區,現今各處均可見。凌霄花是中國栽培歷史久遠的園籬植物,別稱紫葳、苕華、凌苕、藤羅花、倒掛金鐘、追羅、墮胎花等。
凌霄花歷代有不同的稱呼,在《小雅,若之華》中,說:「苕之華,其葉青青。苕之華,芸其黃意矣。」這裡的苕華就是凌霄花。《群芳譜》則提出很多凌霄的別稱:「一名紫葳、一名陵華,一名女葳、一名菱華,一名武葳一名瞿陵。凌霄花多生山中,人家園圃亦有栽種。野生者有蔓藤纏繞數尺,攀木而上,爬高數丈。蔓藤間又有氣根像鬍鬚呈竭色。像蜈蚣的腳附在樹上甚堅牢,年長的藤像杯那樣粗,春天生枝,一枝數葉,尖長有齒,深青色。開花一枝千餘朵,大如牽牛花頭,開五瓣。」《格物叢話》更說:「凌霄花,蔓生纏古木而上,赤色有斑點,開時面向下」從各種敘述看來,古人對凌霄可說做了非常詳細的觀察,對其攀附的特性也做了精確的描述。
淩霄的屬名是Campsis radicans,希臘文kampe是彎曲之意,指的是本屬植物有彎曲的雄蕊。
radicans的radicat,發根的意思。是說莖可以長出氣根。至於淩霄的英文是中國喇叭藤(Chinese trumpet vine)或喇叭攀爬花(trumpet-creeper flower),都是直接由花像喇叭或具有攀緣的功能來命名的。
「凌霄」之名來自其很強的攀緣能力,能攀援他木而上數十丈,大有凌雲騰空之勢。花有黃色、紅色或桔紅色,在庭院中、長廊上,搭架幾棚凌霄,在炎熱的夏天,可有一片濃陰,讓人們休憩遊賞。享受著酷暑中的清涼之樂,欣賞著狀若喇叭的秀麗花朵,可謂賞心悅目矣。但應注意,此花有毒,其香不可久聞。《花鏡》曰:「聞太久則傷腦,婦人聞之會墮胎。」,所以此花亦叫墮胎花。
根據《詩經.小雅》的記載,中國人種植凌霄花已有二千年以上的歷史。
歷來文人雅士對它的褒貶不一,白居易以凌霄攀登其他高大樹木而上,諷喻小人借勢得意,但清代李漁卻說它有奮發向上的精神。
白居易借凌霄花諷刺小人趨炎附勢,作詩說: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標,偶然一株樹,遂抽百尺條。托根附樹身,開花寄樹梢,自謂得其勢,無因有動搖。一旦樹摧倒,獨立暫飄飄,疾風從東起。吹折不終朝,朝為拂雲花,暮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
(有一種樹木叫凌霄,它枝葉繁榮,高高在上,它偶然碰到一棵高大樹木,於是生出一百尺的藤條,將根附在這棵樹的身上,也在樹上開花,自己認為得到有利的地位,沒有人可動搖它,但是一但樹木被推倒,它無所依靠,馬上就飄浮不定,強風從東邊吹來,不到一個早上,就把樹吹斷,它可說早上是高到雲宵的花,晚上卻變成地上枯萎的木頭,奉勸要立志要自身自立的人,不要學這種軟弱的樹苗。)
這首詩不但寫出了凌霄的特徵,而且也以物寓意,勸人要自立,不要沒有骨氣隨時得倚賴他人。
我如果愛你,絕不學攀援的淩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舒婷的這句話,使許多人對淩霄花高然聳立的個性為之改觀。
藤花之可敬者,莫若淩霄。然望之如天際真人,卒急不能招致,是可敬亦可恨也。欲得此花,必先蓄奇石古木以待,不則無所依附而不生,生亦不大。予年有幾,能為奇石古木之先輩而蓄之乎?欲有此花,非入深山不可,行當即之,以舒此恨。
這句話是說:藤花必需先準備之中,最可敬佩的是淩霄,它遠遠高掛在天空,看去好像是天上的神仙,再怎樣急也不能馬上摘到,是可敬也是可恨的,想得到此花,必需先準備奇石和古木,慢慢培養,不然它無所依靠,不能生存。縱然能成長,也長不大,我年紀已經老了,不能再對這些喜歡凌霄的前輩準備奇石和古木來培養凌霄,因此想要得道凌霄花的人只有到深山去找,馬上行動,來舒解遺恨。
李漁,他不但沒有諷刺凌霄的依附性,反而大加讚賞凌霄的攀緣能力,讚賞凌霄努力向上、登高不居功的美德。
凌霄的花詩美學
宋朝范浚寫凌霄花,讚美它妝點園的剎那風華,說:
栽松待成陰,種漆擬作器,人皆笑艱拙,往往得後利,君看植凌霄,百尺蔓柔翠,新花鬱煌煌,照日吐妍媚,風霜忽搖落,大木亦凋瘁,視爾託根生,枯莖無殘蔕,先榮疾蕭瑟,物理固難恃,凌霄亟芳華,衰歇亦容易。
(我種下松樹,原希望它早日成蔭,種下漆樹,準備做家具,人們都笑我做笨蛋作事勞累,但我怎麼作,往往事後卻得到好處,請看我種凌霄吧,它有一百尺的柔軟支蔓,綠色樹葉。剛開的花,色彩鮮艷,在太陽照射下,格外嬌艷媚麗。忽然降下風霜,凌霄所依靠的大樹木也凋零了,你看它寄託生存,它的根和莖都枯萎了,也沒有剩餘的花朵,先前開的花很快的就衰落了,事物發展的道理原本就不可靠的,凌霄急切茂盛開花,也迅速衰落。)
傳說宋代杭州西湖藏春塢門前植有兩株古松,每枝松,各有淩霄一枝攀援其上,有一個詩僧名叫「清頌」,經常白天睡在松下。其時,蘇軾當時正任杭州太守,一天,在沒有侍從陪同下,經過這地方,恰好松風吹來,淩霄花朵紛然落下,清頌便指著落花對東坡先生索詞句。東坡略加思索,便以「木蘭花詞」作一首詞:「雙龍對起,白甲蒼髯煙雨裡。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晝夢長。湖風清軟,雙鵲飛來爭噪晚。翠颭紅輕,時墮淩霄百尺英。」
東坡愛和僧人交往,喜歡談禪說法,這首詞既是應和尚的請求而作,其中透露出禪機。詞前有小序,來介紹這種創作背景。
“雙龍對起”,起筆峭拔。兩株古松沖天而起,銅枝鐵幹,屈伸偃仰,如白甲蒼髯的兩條巨龍,張牙舞爪,煙雨中飛騰。詞前兩句寫古松,寫的是想像中的幻景。詞人乍一見古松,即產生龍的聯想,而龍是興風作雨的神物,恍惚中似見雙龍風雨中翻騰。當時已是傍晚,濃蔭遮掩的枝幹,若隱若現,極易使人產生煙雨的錯覺,故此語似奇幻實真切。
“疏影”句寫詞人從幻景中清醒過來。眼見淩霄花的金紅色花朵,掩映一片墨綠蒼翠之間,他仿佛聞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一個和尚,躺濃蔭下的竹床上,正沉睡。意境悠然,引人神往。如此幽靜的環境中,一點聲響都會特別明顯。
蘇東坡接下來寫:從湖上吹來的風,又清又軟;一對喜鵲,飛來樹上,嘰嘰喳喳。此處實乃以動襯靜,喜鵲爭噪並沒有破壞清幽之境,因為人世的紛爭更能顯出佛門的超脫,鳥兒的鳴叫更能顯示境界的幽靜。
最後一句寫景細緻入微,靜妙傳神。只見微風的摩挲之下,青翠的松枝伸展搖動,金紅色的淩霄花兒微微顫動。濃綠的枝葉之中,忽然一點金紅,輕飄飄、慢悠悠地離開枝蔓,緩緩而下,漸落漸近,安然無聲。過了好一會兒,又是一點金紅,緩緩而下。好一個物我兩忘的恬淡世界!讀來隻覺禪意滌胸。
這首詞的突出特點是對立意象的互生共振。首先是古松和淩霄花。前者是陽剛之美,後者是陰柔之美。而淩霄花是描寫的重點,“雙龍對起”的勁健氣勢被“疏影微香”、“湖風清軟”所軟化,作為一種陪襯,統一陰柔之美中。其次是動與靜的對立,“對起”的飛騰激烈的動勢和“疏影微香”、“幽人晝夢”靜態成對比。鵲的“噪”和淩霄花無言的“下”形成對比。就是這種對立的和諧之中,詞人創造出了一種超然物外,虛靜清空的藝術境界。
夏溽暑,高聳入雲的凌霄擋日遮陽,為人們在炎熱的夏天帶來清新涼爽的詩意,落花拂身,益增才子之風采。
凌霄花雖有穿霞透雲的能耐,不過因其枝條柔軟,一旦離開他物,則無法自立。凌霄花用此攀緣的特性而被譏為「勢客」,破後人用來諷刺依勢附權的小人。
宋朝愛國詩人陸游也對凌霄花的攀附權勢也不以為然說:
庭中青松四無鄰, 陵霄百尺依松身, 高花風墮赤玉盞, 老蔓煙濕蒼龍鱗。古來豪傑人少知, 昂霄聳壑寧自期?抱才委地固多矣,今我撫事心傷悲。
(庭院青翠的松樹四周都沒有鄰居,凌霄長長的藤蔓依靠在松樹的身上,高掛的似盞紅色如玉的凌霄花隨風飄落,凌霄的老支幹,纏繞這老松樹,古來的豪傑很少人會記得,不要自以為已經出人頭地,昂首於雲霄之上,聳立於丘豁之上,世界上抱這高超才幹,終身遺憾死了也很多,現在我想起這些事情,心裡就感到悲傷。)
中國數千年歷史,在政壇上歷代皆有不得志或受排擠的文人。這些人仕途坎坷,只得從賦詩明志排遣悠悠歲月;在無法公開抨擊對手的同時,只能使用隱晦的詞句來加以諷喻。於是,以花草為諷刺,就成了詞客們筆下藉喻的對象。自然,春風得意的人,看待萬物亦是一片安寧祥和,處處充滿生機理想。
但對不得意的文人由於自身的遭遇,藉物喻情明志,使得植物平白受此褒貶待遇,實是匹夫無罪,懷璧有罪。從陸游的《凌霄花》中,可看出詞人不同的期許。
凌霄傳說
傳說一:凌霄是孝女變成的
從前有一個老婦人,她丈夫已死,只留下一個女兒,二人生活在一起,她們家裡很窮,只靠她的女兒,每天到深山採些奇花異草,拿到城裡去賣,有一天,少女的母親突然患了重病,家裡又沒有錢聘請醫生看病,少女心裡很擔憂,她到處打聽治療她母親病的方法,結論是只有天上王母娘娘的仙桃,才能解救她的母親。
這少女聽了,心理更加憂愁,想無論如何都找不到仙桃,何況天上有沒有仙桃,還未定數。
有一天,少女又到深山採集奇花異草,她採累了,坐在一棵大樹下休息,這時,她突然想到她母親的病,嚎啕大哭,眼淚潸潸流下。這時這棵大樹突然說話了,大樹說:「小妮子,妳在哭什麼?」,少女說:「我母親得了重病,聽說只有天上的仙桃才能醫治她。」
大樹說:「那沒有問題,我的尖端,就一直伸到天上,妳可以從我的樹幹一直往上爬,就可以到達天上了。」
少女聽了很高興,立刻從大樹的樹幹一直往上爬,果然給她爬到天上,看到一片雲海,碧綠的蒼天,少女心理很高興,她找到蟠桃樹,正要爬上去,去摘時,這時巡邏天界的雷公剛好來到,看到有人偷摘仙桃,勃然大怒,放出強烈的閃電,擊中少女,少女慘叫一聲,從天上掉落在這棵大樹下,這時玉帝也知道了,感念她是個孝女,將她變成一棵攀爬的藤樹,讓她從這棵大樹攀爬到天宮。於是這個少女變成一棵藤樹從纏繞著這棵大樹,一直到天宮,在攀爬時,少女還不忘虛榮,生出嫵媚橘紅的花朵,有山中遊客,偶然發現這奇花,奔相走告,並相約說它高及雲宵是凌霄花。
因為淩霄花是一個少女的化身,它寓意慈母之愛,因此經常與冬青、櫻草放在一起,結成花束贈送給母親,表達對母親的熱愛之情。
傳說二:愛情的故事
相傳,在閩西一個叫龍地的山村裡,住著一戶姓董的財主,他有一個女兒叫淩霄,生得如花似玉,又會吟詩作畫。
女兒大了,董財主和老婆商量給她找個門當戶對的人家,便托親求友四處擇婿。可他們哪裡知道女兒淩霄早巳深深愛上了年輕英俊、勤勞善良的長工柳明全了!善良的淩霄姑娘常常背著爹娘把好吃的東西送給柳明全,還悄悄地為他縫製新衣裳,倆人山盟海誓生死都要在一起。
財主和他老婆知道了。財主怒氣衝天,命令家丁把柳明全毒打一頓後,丟到了荒郊野外。不到天明,柳明全就斷了氣。第二天,襯裡鄉親們把柳明全埋在了村外的小河邊。沒過幾天,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柳明全的墳堆上長出了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柳樹,纏綿細長的柳條,隨風飄動,好像一串串淚珠。
淩霄姑娘因違反家規被董財主監禁起來,她日夜不吃不喝思念著柳明全,沒過幾天,就變得面容憔悴。一天,丫環偷偷告訴淩霄姑娘,柳明全已死去十餘天了。這時,淩霄姑娘像瘋了一樣,沖出家門,跑到了柳明全的墳前,拜了三拜,便猛地一頭撞死在大柳樹上,霎時變成一棵木質藤,藤條圍繞著柳樹幹向上爬,一邊爬一邊長粗,不大一會功夫,就和柳樹長在一起了,枝頭開滿了赤色的花朵。
結論:
世人對淩霄花有褒有貶,因此花語有正面,也有負面,正面是淩霄花!勇敢而美麗的名字。她的不捨不棄、緊緊相依的風格,她的頑強攀援、拼搏向上的精神正是人生愛拼才會贏的真實寫照。
敢與太陽比鮮妍的花,必是血性之花了。她寧願停止生長,也不願匍匐在地,這也是淩霄花的執拗與血性吧。所以在西方,淩霄花的花語是“敬佩、聲譽、步步高升,向上”。
另一方面它的攀緣性許多任認為它的花語應該是:好高鶩遠、妹沒有股氣、愛攀緣附勢的小人。
淩霄攀援著大樹,力爭上游,堅持不懈,勇往直前。在淩霄花也隱含慈母之愛,經常與冬青、櫻草放在一起,結成花束贈送給母親,表達對母親的熱愛之情,正是慈母的愛,與嚴格的教育,讓子女快樂、健康茁壯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