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花語含羞草害羞 江銘輝 五夢網
圖:
含羞草的花期7月至10月,花色粉紅,頭狀花序呈圓球形,形如絨球。花後結莢果,果實扁圓形。其株高40釐米至60釐米,枝上有刺毛。只有在白天葉子才會綻放,到了傍晚就會慢慢合攏!
含羞草是一種低矮草本或亞灌木植物,生長在陽光充足的草地上,別稱感應草、喝呼草、知羞草、怕羞草、害羞草、夫妻草、見笑草、畏指等,在臺灣普遍叫它作「見笑草」,因為閩南語「見笑」就是害羞的意思。為了儘量多點曬太陽,它白天張開葉子,以進行光合作用,但晚上,為了減少葉面水份的流失它閉合了。
它的英文名字是:害羞的草(Bashfulgrass),或敏感植物(Sensitiveplant),學名叫Minosa pudica。
含羞草原產於南美洲巴西,十九世紀中葉,才由西班牙人保羅·圖倫從聖多明哥帶到歐洲,備受歐洲人珍愛,常被視為女性羞澀和貞潔的象徵。在許多國家如法國、南斯拉夫還有專門的含羞草節。每年的三八婦女節,含羞草被種在精美的小花盆裡作為饋贈女性的禮物。
含羞草傳入中國在清朝,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清乾隆年間,耶穌會的會員湯執中(Pierre d’Incarville)被派遣到中國傳教,皇帝接納他的原因卻並非宗教,而是因為乾隆對鐘錶十分喜愛,而湯先生又恰好是個鐘錶匠。此外,湯先生也是一位植物學家,他將從巴黎帶來的含羞草種子培育成苗,進貢給乾隆皇帝,當乾隆皇帝看到這種奇妙的可自動開合葉片的植物,龍心大悅,便賜准湯先生可自由出入御花園進行植物的採集,因此一些中國特有的植物得以被帶到歐洲。
有一首乾隆十八年(1753年)的禦制《知時草》詩,詩前小序說:
西洋有一種草,是著名的牧師息底斡(是義大利文sensitivo的音譯)帶來,這種草中文叫「知時也」(也就是今天所說的含羞草),他進貢攜帶種子來,經過夏天、秋天而茂盛,京城的西洋諸臣,因此向前觀賞。用手撫摸,它就睡著了,經過一段時間,就醒來,花、葉和觸摸前一樣。這說明含羞草於乾隆時才引進中國,之前中國並不知道有含羞草一事。在臺灣含羞草一詞最早見於《諸羅縣誌》大概在清朝中葉以前傳入。
臺灣府志/有吟含羞草:
萱花自昔可忘憂,小草如何卻解愁?為語世人休怪詫,風情太甚要含羞。
(萱花自古以來可忘憂愁,這小草如何解憂愁?告訴世人不要奇怪訝異,太過多情是要遭到侮辱的。)
山東東昌府知府孫元衡在臺灣任職時,有一首對含羞草的詩,吟:草木多情似有之,葉憎人觸避人嗤;也知指佞曾無補,試問含羞卻為誰!(草木好像也多情,樹葉討厭人家去摸它,躲避人家去笑它,它也知道善辯諂媚是無法補救的,請問含羞草含羞是為了誰?)
含羞草又叫喝呼草,其來源是:
《南越筆記》:「知羞草,葉似豆瓣,人用口向它吹,它的葉子自己就閉合,所以叫含羞草。」它原來種在廣東、廣西,有人將它帶到中原,栽種。秋天開花絨絨成團,大如牽牛花,粉紅嬌嫩,宛似小兒帽上所裝飾的絨球。大約早上葉子開起啟,晚上葉子閉合,但它本細小,高不過數尺。手摸它或吹氣,好像有知覺,大聲呼叫,馬上傾倒。草木沒有知覺,但看到此狀況,實在不可思議。所以叫「喝呼草」,也就是含羞草。
含羞草的傳說:
傳說一:希臘神話
含羞草是最奇異的一種植物。當它被觸時,葉子會合起來,低垂著,好像枯萎了。它似乎有一種「裝死」的本能,就像動物也會裝死,以免成為肉食動物的犧牲品,因為肉食動物不會觸碰死屍。然而,這種敏感的植物有些較強健的同類,碰它們不會發生有問題。它們其中的一種是埃及含羞草,是所謂的「乳香」這種樹脂的來源。
根據希臘傳說,這種敏感的植物本來是少女色菲莎( Cephisa )。她激起了牧神很熱烈的追求,在一番驚死中逃離他。牧神追逐她,把她抱在懷中,但她訴請其他神祇保護她,於是諸神回應她,把她變成含羞草。根據一種古老的說法:這種植物極為敏感,如果一位少女做錯事後經過它身邊,它會合起葉子,好像被觸碰了似的。
傳說二:含羞草為什麼會害羞
當代育寓言作家任斐然先生寫了一編含羞草的故事,非常精彩,他說:
很早很早以前,含羞草並不叫含羞草,而是名為得意草。因為主人常常把它種在一個精緻的花盆裡,然後將花盆放在客廳裡供客人欣賞,含羞草也就因此自我欣賞、自鳴得意起來,所以當時的人們叫它得意草。而它為什麼這樣得意呢?因為它覺得自己葉子青翠,花兒淡雅,是世界上最美的花。
主人覺得它太得意了,就想了一個整治它的主意。於是在有一年的春天,主人把它從客廳中移出來,放到盛開的月季花旁,和月季花一比,含羞草知道自己的花和葉子太難看了,覺得很不好意思。夏天,主人又把它放到盛開的荷花旁,和荷花一比,含羞草看出自己的花和葉子都不像荷花那麼美麗,感到有些羞愧。到了秋天,主人把它放到千姿百態的菊花叢中,和那些菊花一比,含羞草明白自己太差了,真有點兒無地自容的感覺。接著到了冬天,主人又把它放到不怕嚴寒的梅花樹旁,和梅花一比,含羞草更是難過萬分,羞愧得連頭都不敢抬起來了。看到含羞草的這種神態表情,主人碰碰它說:「你還得意嗎?」含羞草把葉子收了起來,彎下身子說:「不,跟別的花相比,我太慚愧了。」
從此,人們一碰得意草,它就羞愧地收起葉子,低下自己的頭。於是,不知從哪天起,人們不再叫它得意草,而是叫它含羞草了。由於含羞草不再自鳴得意,自我欣賞,第二年,主人又把它重新放到了客廳裡。從那以後,含羞草總是默默地呆在客廳裡,再也不自鳴得意了。
有一天,主人對得意草說:「得意草,你現在還自鳴得意嗎?」
得意草羞愧地將葉子收攏,低下了身子,搖了搖頭說:「不,跟別的花草相比,我實在太慚愧了,我應該叫含羞草了。」
從此,人們只要一碰得意草,它就羞愧地收攏葉子,低下頭來。不知從哪一天起,人們不再叫它得意草,而叫它含羞草了。而人們讚賞它的自謙精神,更加喜歡將種在花園裡,供人賞玩。
傳說三:原野小精靈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大草原上有一個害羞的小精靈,她每天都很開心的生活著,有一天她愛上同在原野生活的年青精靈「森」以後,一切都改變了。「森」很喜歡大自然,很喜歡小精靈,他總是輕輕的撫摸著小精靈的頭髮,讓小精靈覺得很溫暖,他們相愛了。一天「森」有事說要去遠方,他走了,叫小精靈等他,從那以後,小精靈就一直等著他,可他一直都沒有回來,小精靈仍然相信他會回來,日子久了,小精靈不再像以前一樣開朗了,更加害羞,她漸漸的沉默了,開始害怕跟外界的接觸,就香消玉殞了,後來原野生了一株敏感、害羞的小草,只要輕輕一碰它就把葉子收起來,人們說它是含羞草!
傳說四:桃花女與妖女
從前有一個英俊的小夥子,經常外出釣魚。有一天,他看見一位老翁坐在河邊,嘴裡自言自語:「小魚莫來大魚到」。說著大魚真的游來。小夥子對老翁說:「您能教我釣魚嗎?」老翁說:「釣魚沒有什麼好學的,看你似很誠實,尚未結婚,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只要你一直沿著這條河岸向前走,會遇到好事的。」,老翁說完,人就不見了。
小夥子很高興,心想,我一定是遇到仙人了,就沿岸一直走去。天黑了,仍然往前走,前面出現一片長滿荷花的大池。池邊一戶人家門開著,點著燈,門前坐著一位少女正在織綢。小夥子走前問道:「請問這是什麼地方,我走迷了路。」織女說:「這是荷花莊,我是荷花女,你走累了,可進來坐下歇歇。」
小夥子坐了一會兒,要走了,荷花女沒有留他,送他出了門口。小夥子回到家,心想這荷花女定是仙女。釣魚老漢說的好事,可能是指這位仙女,要我找她,和她結婚。第二天大早,小夥子又沿河岸走,天黑到了荷花莊,荷花女仍在,態度比昨天親切多了。她叫小夥子脫下破小褂,給他縫補。將衣服補好,送小夥子出門。小夥子回到家已是半夜,坐不住,立不穩,返身又向河邊跑,再到荷花池,見池中一朵大荷花,便呼喚荷花女,果然荷花女踏波而來。她說:「我父不許我和凡人往來,從今以後,我們便不得見面了。」小夥子哭了,哭得很傷心,荷花女安慰說:「只要你真心誠意,我就和你一塊逃走。」
小夥子對天發誓,永不變心,荷花女帶小夥子駕雲來到一座深林裡,有橋直通小屋門口前,他倆過橋進屋,屋內一切陳設齊備,還放著一架織布機。他們在那裡成了親。小夥子天天外出打獵,閒置時間,就游山逛水。荷花女很辛苦,每天除織綢外,還到各山頭栽桑。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荷花女的頭髮,不再那麼光亮了,紅潤的臉也不那麼可人了,小夥子對她說:「妳太勞累了,人變老了,該歇歇吧!」荷花女搖搖頭說:「你看,如果那許多荒山都成了桑林,該多美呀!」
荷花女從頭上拔下一根針交給小夥子說:「這針是寶貝,可制伏猛獸,你要用這寶針,把這一帶被害獸佔領的無人山區,變成百姓的樂園。注意,這寶針千千萬萬不能落到別人手裡。」
一天,小夥子到遠處的野山打獵,發現一個黑漆漆的洞口,覺得很奇怪,進洞一看,一隻老虎撲來,他用荷花女給他的寶針一指,老虎逃跑了。前面是一座大門,推門一看,明燈高照,一位妙齡少女坐在椅子上,她比荷花女漂亮多了,少女迎他也坐下,一同吃菜喝酒,兩人便成了親。三天後,少女說找要出去到親戚家,但怕虎狼傷害。小夥子說:「我有寶針。可戰勝一切猛獸。」說著便把寶針交給少女。誰知那少女是一隻毒蛇變成的妖精,她一走出洞,洞口便緊緊閉上,小夥子被禁在洞內,準備將小夥子餓死。小夥子這時才想起荷花女說的話,懊悔已遲了。荷花女見小夥子不回來,掐指一算,心中明白,原來小夥子已成負心人,不禁眼淚直流。又一想,還是去救他一命吧!她另外還有一件寶物,是開山鑰匙。荷花女到了洞門口,把開山鑰匙一指,洞門大開,把小夥子帶出洞,小夥子感到羞愧不安。荷花女含淚說:「做夢也想不到你是這樣的負心人!」二人正在返回途中,那妖女從後面追來,大喊:「小夥子,回來阿!」荷花女對小夥子說:「你千萬不能回頭看她,只要一回頭,你就沒命了。」妖女還在後面喊:「小夥子,你好好想想,你到哪裡再去找到像我這樣可愛的美人兒?」小夥子一動心,回頭望了一眼。妖女趁他思想動搖的一剎那,把手帕一擺動,便把小夥子化成生長在地上的柔弱小草。荷花女和妖女決鬥後,妖女不敵逃走了。
荷花女凝視著這小草,小草葉片雙雙相合,像是合掌懺悔,旋即含羞地垂下葉柄,表示認錯。荷花女說:「小夥子,你還能知恥,還能認錯。」後來大家叫它“含羞草”,並成為人們喜愛的小草。
傳說五:
很久以前有個叫「含」的窮苦人家孩子,因受不了嫂嫂的虐待。便獨自離家到外面墾荒過日子。他非常勤勞,不到幾年,天上有一位仙女叫「歡」,看到「含」,勤勞誠實,便以身相許,和「含」結婚,小倆口情投意合,「含」篤實勤勞,「歡」靈巧賢慧,日子過得不錯。
可是他們的日子過得越美滿,「含」的嫂子就越嫉妒。想盡方法要弟媳為自己幹活。有一天,嫂子讓「歡」到家裡為她自己織一百丈布。此時「歡」已近分娩,但在親情難卻下,還是去了。「歡」日以繼夜地為嫂子織布,兩天後的晚上,她想自己可能要臨盆了,但因為尚未織完,就向空中招來昔日的仙女姊妹,一會兒工夫,一群仙女便進屋幫她織起布來,天末亮,布已織完了。誰知道這一切都讓嫂嫂看到了,她把夜裡的事加油添醋告訴「含」說,是一群妖女,並說「歡」可能也是妖女,「含」相信了嫂嫂的話,於是便趁妻子熟睡後將她給砍死了。
之後「含」覺得對不起妻子,整天又羞又愧,終於因悲痛過度而死去。後來,「含」的墓上長出了一棵草,被風一吹或被人一摸,葉片,即就閉合了,人們都說這是「含」的化身,葉子閉合是因為
慚愧的原因。
傳說六:驕傲的理髮師
傳說有一個驕傲的理髮師,自認為功力無人可比,因此十分驕傲,同村的理髮師都非常討厭他,想借機修理他。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頭髮長了,他遍找村裡的理髮師,但沒有人願意為這個驕傲的理髮師剪髮,理髮師十分生氣,決定自己剪頭髮,不料剪的歪七扭八醜到不行,還被被村民譏笑,理髮師因害羞抱頭就往外跑,卻不小心跘到了一塊石頭掉到河裡淹死了。不久,在河邊長出了一種草,
葉子像頭髮一樣,整排整整齊齊的十分特別,而且只要用手指頭輕輕一碰,就會馬上害羞的合起垂下來,於是村民認為這即是理髮師所化身的便將他命名為:「含羞草」。
含羞草的功用
觀賞用花
含羞草羽葉纖細秀麗,其葉片一碰即閉合,花多而清秀,楚楚動人,給人以文弱清秀的印象。可栽於庭院牆角,也可盆栽。贈花時,將盆栽輕輕地罩上粉紅色薄紗,紮上粉紅色飾帶花結。如果能再點綴上粉紅色的馬海毛絨球,會更加有趣。
藥用價值
在畜牧業上,誤食含羞草常引起動物疾病。其中最常見的是,耕牛誤食無刺含羞草而引起的中毒病,且一般多發於冬季。耕牛中毒後表現為精神沉鬱,磨牙,喘氣,呼吸困難,出現神經症狀、水腫。此外,由於含羞草碱的緣故,駱駝、馬等食用含羞草會產生脫毛現象。
預報天氣
含羞草是一種能預兆天氣晴雨變化的奇妙植物。如果被觸動的含羞草葉子很快合攏、下垂,之後,需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原態,則說明天氣將豔陽高照,晴空萬里;反之,葉子受觸後收縮緩慢、下垂遲緩,或葉子稍一閉後即張開,則預示著風雨即將來臨。在空氣濕度很大時,葉子的開合速度便慢。所以含羞草葉子開合速度的快慢,間接地反映了空氣中濕度的大小,可以作為天氣預報的參考。
預測地震
含羞草可以預測地震。據土耳其地震學家艾爾江表示,在強烈地震發生的幾小時前,對外界觸覺敏感的含羞草葉會突然萎縮,然後枯萎。在地震多發的日本,科學家研究發現,在正常情況下,含羞草的葉子白天張開,夜晚合閉。如果含羞草葉片出現白天合閉,夜晚張開的反常現象,便是發生地震的先兆。如:1938年1月11日上午7時,含羞草開始張開,但是到了10時,葉子突然全部合閉,果然在13日發生了強烈地震。1976年日本地震俱樂部的成員,曾多次觀察到含羞草葉子出現反常的合閉現象,結果隨後都發生了地震。
含羞草為什麼會閉合和張開:
含羞草它只要被碰觸到葉片,葉子就會立即閉合,並且還會從葉子基部向下傾垂。它的姿態就像是在行禮一樣,所以在日本有著「行禮草」的名稱。含羞草會從莖部長出葉柄,葉柄前端則會分成四枚有如羽毛的葉子,被稱為「羽葉」。每一枚羽葉都長有相對的小羽片,被稱為「羽片」,羽片的數量少則五、六對、多則十對以上,它另有葉枕,是葉片與葉柄連接處,及葉柄與莖幹連接處,有一顯著膨大的關節,內有貯水細胞,有調節葉片方向的作用。(如圖1)
圖1:含羞草的閉合機構
雖然含羞草有「被手一碰觸到葉子就會閉合」的現象,但是這種植物的運動並非如此單純。當手碰到羽葉時,羽葉就會成對地緊緊閉合。接著,這四枚羽葉的所有羽片就會互相緊緊地閉合的,並從葉柄連接著莖部的基部朝下方垂落。
含羞草會在三個部位(主葉枕:莖與葉柄交接處、小葉枕葉柄與羽軸交接處、小葉枕:小羽片與羽軸交接處)引發這些運動。首先,支撐葉柄的部分稱為「主葉枕」,具有膨脹如同氣球一般的部分。這個膨大的部位當中充滿許多水分,因此能夠支撐葉柄朝上。不過,當「碰觸」的刺激一傳送之後,這個部位的水分就會流失。而水分之所以會流失,是由膨大部位的下半部所決定的。只要膨脹的葉枕下半部失去水分,支持葉子朝上的力量也會隨著消失,葉柄就會往下垂。經過20~30分鐘後,下垂的葉柄會再度抬起往上。那是水分又回到原來因「碰觸」而流失水分的膨脹部位的下方,所以這個膨大部位才會又開始膨脹。
雖然一經碰觸,葉子就會閉合的動作顯得有趣又很不可思議,但是更不可思議的地方,其實是刺激的傳送。如果碰觸含羞草上方的葉子,該處葉子就會立即閉合,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下方的葉子也會開始閉合,羽片靠攏,甚至葉柄也隨之下垂。所以,「被碰觸到」的刺激就會從上方葉子通過莖部與葉柄,繼而傳送到下方的葉子。
歷史美人
中國人常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形容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蟬與楊貴妃。「沉魚」用來形容春秋時代的越國美人西施,她是珠一位浣紗的姑娘,清澈的溪水照耀著她美麗絕倫的姿容,水中的遊魚看呆了而忘記遊動,因此沉入水中。
「落雁」是漢朝身負和番大任的王昭君,她原是漢元帝的宮女,元帝為了安撫北方匈奴,於是將王昭君嫁給匈奴呼韓邪單于。以遂和親大計。王昭君在前往北漠途中,彈琵琶以解鄉愁。天上的大雁聽見優美的樂聲、驚見她端莊動人的容顏忘了,飛翔而墜落於地。
「閉月」指的是東漢美女貂蟬,她原是王充的歌妓,初允下嫁呂布,後獻董卓,用以離間董卓與呂布義父子之間的感情,實現攘除奸凶之大計。據說每逢貂蟬在後院拜月祝禱時,就會有雲彩飄來遮住月亮。時人皆曰:「嫦娥貌遜貂蟬,羞愧而藏。」
「羞花」則是指唐玄宗的楊貴妃,她時常仁御花園賞花,眾花卉看見楊貴妃豐容盛髻的豔麗模樣,自慚形穢因而合攏花瓣,不再開放。不過考據考據,其實是楊貴妃在花園中賞花時。無意中碰觸到含羞草,含羞草迅速地卷起了綠葉,唐玄宗因而讚歎暢貴妃具有「羞花之貌」。
這其實是自圓其說的解釋,因為草木、花朵、月亮、小鳥審美的標準應與人類不同,就算人類,今人與古代的審美標準也不同。就與「閉月」的陽貴妃來說,這個解釋更教人覺得莫名其妙,一則含羞草有刺,且只有小葉片才會閉合,花朵是不會閉合,以前在臺灣路邊到處都是,它的葉子被任何人碰到都會合閉,過幾分鐘就會自然張開。御花園是否有種它,不得而知,如果有種,宮娥應該知道含羞草的習性。但據考證,這種花生長在南美州,後移植到歐洲,乾隆時才由傳教士進貢給乾隆皇帝,因此唐朝時是否有此花,是值得懷疑。
結論:
含羞草它的葉子宛如鳥羽,樹株上點綴數朵淡紅色的小花,人們用手一指,它那羽狀小葉便很快閉合,葉柄也慢慢垂下,就象初涉人世的少女,因為純潔和樸實,才那樣扭捏、嬌羞,所以人們都叫它含羞草。它的花像小棉球,但這種小棉球實際上並不是一朵花,而是由許許多多的小花所組成。
含羞草的花語有兩種,一種是害羞,就如羞澀的少女,她是情竇初開的少女;另一種是象徵兒童,每天開心快樂生活。綜合起來它表示一個少女尚未脫去孩童的稚氣,希望每天都能開心的過日子。另一種花語是:敏感。它只要被輕輕一碰就把葉子縮了。有人說含羞草就是世間一個少女,花兒是她的香魂,夜半寧靜時候便她會翩翩起舞抖動搖晃、羞答答,柔嫩弱不經風。
這種花說來是小家碧玉型,但世界的大詩人雪萊,寫了一部「含羞草」的詩,這是雪萊當年把自己的心境以隱晦的方式表達,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對愛的理解和崇拜也是雪萊對愛的渴慕、對愛的信念的態度.。我把第一部敘述如下,作為本篇的結語。
一株含羞草,長在花園裡,青春的風喂它銀色的露滴。它扇形的葉子向日光張起,夜的吻又叫它把葉片關閉。春在美妙的花園歡聲笑語,到處都能感到她愛的蹤跡;花草樹木都從大地的懷裡,在冬眠的迷夢中突然驚起。但是在花園、田野、山裡,沒什麼象含羞草那般呼吸,似中午母鹿渴求愛的甜蜜,因愛的渴望而激動、顫慄。雪蓮花、紫羅蘭歡歡喜喜,悄然鑽出潤濕溫暖的地皮,呼吸裡飽含著泥土的氣息,象歌聲、樂聲融合在一起;銀蓮和鬱金香,亭亭玉立;有水仙,嬌美令人著迷,他凝視著水流深處的自己,終因貪看自己的美而死去。深谷的百合象水中的仙女,它青春而鮮豔,激情洋溢,亭亭如蓋的綠蔭充滿春意,微微顫動的花鈴光彩豔麗。風信子五顏六色噴吐香氣,從花鈴中發出醉人的歌曲,感覺中仿佛是芬芳的氣息,發出輕柔而又濃郁的旋律。玫瑰就象仙女正準備入浴,解開衣衫,胸脯生輝如玉,一層一層勾引入神的空氣,把愛和美的靈魂袒露無遺;修長的百合象酒神的侍女,把月光色的杯盞高高舉起,透過露珠直視慈祥的空際。柔弱的素馨,她展露玉臂,芬芳絕倫,花中香冠第一;這裡奇花異草,來自各地,都繁茂興旺,長在花園裡。闊花瓣的睡蓮,顫顫慄栗,在不平靜的水上半臥半起,溪水跳蕩從她周圍滑過去,發著光,奏著悅耳的音律。小徑為青草和苔蘚所遮閉,幽幽小路在園裡彎彎曲曲,有的地方,嬌陽絲絲縷縷,有的隱在鮮花盛開的林裡。風鈴草和雛菊,花開各地,象神話裡常春花一樣美麗,還有各種小花,爭豔鬥奇,隨著日色西沉也垂下頭去。萬紫千紅的涼亭新鮮愜意,螢火蟲免除了夜露的侵襲。在這未被玷污過的樂園裡,花象嬰兒醒時眼中的歡喜,他只看著母親,含著笑意,喚醒和催眠的都是搖藍曲。它們開放,因天堂的氣息,就象礦燈點燃寶石的瑰麗,每一朵都笑對廣闊的天際,在慈惠的陽光下同享歡喜。所有的花朵,都感到甜蜜,各種花朵瀉來光明和香氣,就象由於愛而親近的情侶,都為彼此的氣氛包裹充溢。含羞草從根到葉都是愛意,它卻沒有愛的果實來供給,接受的越多,愛得越癡迷,需要它時,心會毫不顧慮,會完全獻出它青春的身體。含羞草它沒有花兒的豔麗,它沒有兒花的色彩和香氣。它象愛神一樣地熱情洋溢,它的心,只渴望一種珍奇,它最渴望它所沒有的美麗!輕柔的風展開歡樂的羽翼,它瀉下低沉而悅耳的歌曲;鮮花象星星一樣光芒縷縷,把色彩發送到遙遠的距離。有翅的昆蟲,敏捷而淘氣,象金色的小舟在海上遊弋,滿載著花朵的光彩和香氣,在閃光的綠草上翻飛飄逸;凝露的雲霧象火焰樣燃起,在花間等候太陽升上天際,象精靈在星空間遨遊不已,每一團霧雲,都恍惚迷離,攜帶著芳香,魂醉而神迷;陰暗的中午,蒸發著水汽,科象海水浸過溫暖的大地,音、氣、光都在其中飄移,就象蘆葦叢,移動于小溪。這一切,帶來舒心的甜蜜,為含羞草帶來甜美的歡喜。就這樣,走過白晝的時際,象雲朵飄過了無風的天宇。一當暮色從天空降臨大地,一片安寧中就充滿了愛意,少了光明卻多了愛的樂趣。一當白晝的帷幕漸次卸去,世界就開始深浸在美夢裡。飛禽走獸昆蟲在睡中呼吸,大海,輕輕地彈奏著樂曲,海波,向著海岸輕聲細語,吻在細沙裡留下吻的印記。夜鶯它在半空中唱著歌曲,黑夜越黑它唱得越是美麗,那天籟之曲唱給它的情侶,卻不能溶入含羞草的夢裡。含羞草困極了,滿頭睡意,它蜷縮起來,把眼睛合起,它進入了夢鄉,沉沉睡去。玩累了的孩子就這樣安息,幸福地依偎在夜的懷抱裡。(以上雪萊的詩是劉聰美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