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的故事  2013-02-03 九月花語雞冠花 永生

九月花語雞冠花 永生   江銘輝   五夢網

 

圖:

雞冠花的簡介:
鮮麗耀眼的雞冠花,花形如雄雞之冠,傲然怒放,為夏日最神氣的花卉。
原產於印度的雞冠花,希臘叫做燃燒之花,火紅的花色,正如其名。尤其當花壇裡大片種植時,更能顯現「火海」之勢。
原產於印度的雞冠花,在印度被稱為“波羅奢花”,於唐朝時傳入中國。在舊時農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雞冠花常被用來祭祖,中秋節用來拜月。
雞冠花又叫:雞冠、洗手花、雞頭花、雞公花、雞冠頭,古人勝甚至於稱矮種的雞冠花為後庭花。
 
歐美人士推崇雞冠花為 「不凋花」,有 「天國花園裡的寶石二之稱,每每在葬禮上用來點綴飾花以象徵 「永生」。羅馬天主教會在昇天節期間用來裝飾教堂所用的線條雞冠花,則被稱為「修女的教鞭」。
 
雞冠花的花色鮮明瑰麗,常見有深紅、緋紅、紫紅、橙、黃、白或是紅黃鑲嵌等多變的色彩,皆具觀賞價值。雞冠花看似永不凋謝,這是因為小花皆含有乾膜質的花被,而花被的水分含量極低,因此即使乾枯了,不仔細看也不容易一眼看出,再加上其花序外觀形狀能維持長時間不變形,因此如同長時間盛開一般,莫怪其花語為「永生」。
 
宋朝的趙企的《啄雞冠花》寫:「秋光及物眼猶迷,著葉婆娑擬碧雞。精彩十分佯欲動,五更只欠一聲啼。」(秋天的陽光,照到東西,眼睛覺得炫惑,原來雞冠花穿著綠葉,翩翩起舞,模擬著玉雞,還作出十分精彩的騙人動作,只是五更的時候,沒有啼叫一聲
寥寥數語,將雞冠花昂然挺立的形象,寫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雞冠花在唐朝傳入時,別稱雞公花、雞冠海棠。最初以藥草植物的身份被登錄在宋朝的《祐本草》:依病情的不同而以莖葉、花序、種子等分別入藥。
 
宋朝和通判太博梅堯臣的《雞冠花》詩曰:「神農記百卉,五色異甘酸。
乃有秋花實,全如雞幘丹」(神農記百花,有五種顏色,甘酸不同。
於是拿一種秋天的花和種子來作藥,就是雞冠花),雞冠花
自古便是中藥了。
 
雞冠花傳說:
傳說一:
 
雞冠花西洋人叫不凋花,伊索寓言這樣記載:
在花園裡,有一株不凋花種在一株玫瑰花的附近,因此不凋花對玫瑰恭維的說:「玫瑰,妳真的非常可愛,眾神和人們都一致特別的寵愛妳。我羨慕妳的美麗與花香。」
玫瑰回答:「親愛的不凋花,我真正花開的時間只有非常短的季節,就算殘酷的手不來摘取我的花柄,我也是很快就會凋零的,不像你是不朽的藝術品,永遠不會消失,並且永遠盛開,青春永駐。」
 
孟子說:「魚,我喜歡,熊掌,也是我所喜歡;二個不能同時得到,捨棄魚,取得熊掌。生,我想要;義,也是我要;二個不能同時得到,捨棄生而取義。」對於二個都是我所喜歡,但只能取一個的時候,經常使人拿內捏不定,進退維谷,這時只有靠智慧的取捨了。寓言中的美麗與生命,相信都是人所喜歡的,但到底是要作玫瑰花或是不凋花,也是要靠個人智慧的判斷。
 
傳說二:
 
《花史》中有一段明朝皇帝考驗才子解繕機智的故事:「御花園妊紫嫣紅的繁花中,這一天突然開出一朵潔白的雞冠花,在一片瀟光中,這一抹純白顯得格外耀眼輝映。明成祖看了非常開心,命人採來仔細賞玩。剛好幾位文官到來,明太祖將白雞冠花藏起來之後,命詩人們以雞冠花為題做一首詩。才華橫溢的解敬縉不假思索立刻吟到:「雞冠本是胭脂染,」話剛說完,明成祖立刻取出白雞冠花,微笑著看著解縉,想看他如何化解窘境,誰知解縉不慌不忙地接口道:「今日為何淺淡妝?」明成祖說:「你道是為何?」解縉答曰:「只因五更貪報曉,至今卻載滿頭霜。」眾人紛紛讚美他的捷才,這首絕妙的好詩因此廣為流傳。」
 
傳說三:
 
古時候有一隻蜈蚣精變成一個美女,迷惑少男,將他吃了,以利修行。某日,蜈蚣精又迷惑一個少男,一同到少男的家裡,遇到少男家飼養的公難,這是一隻有靈性的公雞,蜈蚣精害怕逃走了。第二天,蜈蚣精又去找那少年,想誘他到深山裡將他吃掉。少年惑於蜈蚣精的美貌,答應和她同行,就在蜈蚣精將把少年吃掉時,少年家中的公雞忽然來到,與蜈蚣精纏鬥,公雞雖終將蜈蚣精啄斃.卻也力竭而死。少年泣之,乃葬公雞於後院中。翌年,院中生出一草花,狀若雞冠,亭亭而立。人稱「雞冠花」。
 
傳說四:
 
從前,在穆校河畔住著一家姓劉的村民,兩位老人和一位姑娘,他們窮苦度日。姑娘叫劉ㄚ頭。有一天因家中無菜吃,劉丫頭去雞冠山採野菜,因近處的山菜都被人們採光了,她哪拿著小籃框,越走越遠,竟迷失了方向。一連在深山裡呆了數日,她餓得沒辦法,只得採野果、野菜充饑。不料因她什麼都吃,喝的河水不清潔,又拉了肚子,一日數次,腹痛難忍。她突然在河邊看見一片紫色的像雞冠的花,她想,反正我也沒救了,採些花吃罷,說不定能得救呢!她採了幾朵紅紫花,用河水洗一洗吃下去,不料真神了!她的肚子不那麼痛了。傍晚她又吃幾朵那紫色花,肚子也不拉了。她感到十分奇怪。她又一連吃了幾天這紫花、拉肚病徹底好了。
很久以前在穆校河的河畔,住有一位姓劉的小女孩。有一天小女孩往雞冠山採摘野菜,她越走越遠結果迷途山中,因她餓得沒有辦法,於是她採摘野果野菜充飢。由於她什麼都吃,喝的河水又不清潔,結果拉起了肚子,腹痛難當。她突然在河邊發現了一種紫色雞冠式的野花,她想,採一些花吃下,或能治好拉肚子。於是她採了一些花吃了下去,果然肚子就不那麼痛了,之後她又連續吃了那紫色的花,結果肚子就不拉了。但因她數天沒有吃飯,已沒有力氣走路了,於是她靠在一棵樹下的草棚內,突然聽到草中傳來響聲,誤以為是野獸來襲,她慌張地鑽進草棚旁的樹洞裡,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近,原來是人的腳步聲,於是她爬出樹洞,鑽出了頭子後就沒有力氣了,她的父親和鄉親抱了她出來。回家後,小女孩休息了數天,精神逐漸好了起來,小女孩向母親說起她在山中,因吃了野果拉肚子,及後吃了紫色的花治好了病的事情。小女孩的母親由於經常拉肚子,聽後,過了數天和丈夫一同上了雞冠山,採了一些連根帶回家中,栽種於家門前。小女孩的母親連續數天使用紫色的花煎湯服用,結果拉肚子的毛病沒有再犯,其後她將那種花能治病的消息告訴給其他人。因雞冠花的花狀似雞冠子,因而起名為雞冠花
 
雞冠花又叫洗手花:
 
北宋時,開封一帶的居民稱雞冠花為「洗手花」,在古書『楓窗小讀』中更有如此介紹:「雞冠花,汴京謂之洗手花。中元節前,兒童唱賣,以供祖先。」為什麼稱為洗手花?據說雞冠花是隨佛教傳入中國,古代祭祖時必備,也用於各種喜慶的祭典,為了提醒人們在祭典前要洗淨雙手,故而稱為“洗手花”。
雞冠花色彩鮮豔豐富,花序姿態千變萬化,莫怪自古以來許多文人雅士為了讚嘆她的婀娜與濃艷,紛紛提筆為其留下美麗的詩句。清朝李漁更稱讚為「五色祥雲」,雞冠花除了入詩入畫及觀賞用外,在民間的祭祀上也佔有重要的地位,如其花語「永生」一般,美麗的姿態可為人們帶來安樂及祥和。
因為雞冠花的「冠」與官同音,所以台灣鄉下每逢拜拜,常將雞冠花插在稻米或米粉等五穀雜糧上,象徵雞冠做為祭品,每年農曆七夕必須祭拜七娘媽,如準備水粉及鏡子外,祭拜用的鮮花多使用雞冠花或千日紅,祭拜完畢後須把鮮花丟到屋頂上,讓七娘媽美美的度過七夕。
舊時北京有在中秋節用雞冠花拜月的習俗,並流傳著一首「雞冠花,滿院開,爺爺喝酒,奶奶······」。的兒歌,深得人們的喜愛。
在清期最為流行。以公雞與雞冠花紋飾相配組成的畫面,意喻“官上加官”,步步高升。祭拜祖先或神明也在神桌上放一束雞冠花和一隻公雞,也表示步步高升、官上加官。
 
後庭花的稱呼
 
杜牧在秦淮河夜泊時,聽到對岸酒家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迷蒙的煙霧、銀色的月光籠罩著寒江、小舟白沙,
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臨近酒家在的地方。
歌女不知道亡國的遺恨,
依然在對岸吟唱《後庭花》。
 
後庭花究竟是泛指栽在後院的諸多花卉,還是專指某一種花呢?北宋蘇轍在《寓居六詠》中有“後庭花草盛,憐汝計興亡”,句後自注:“或說矮雞冠即玉樹後庭花。”這是具體指出後庭花的花名的最早記載。稍後的王灼在《碧雞漫志》中也提到:“吳蜀雞冠花有一種小者或紅、或淺紅、或白、或淺白,世人說是後庭花。”明末陳仁錫說得更具體:“壽星雞冠即矮腳雞冠,有紅、白二色,即後庭花也。因此矮腳雞冠花就是後庭花了。
《後庭花》又叫《玉樹後庭花》,以花作名字的曲子,本來是樂府民歌中一種情歌的曲子。南北朝陳朝最後那個皇帝陳後主陳填上了新詞,詞為: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豔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這句話是:
華麗的殿宇,花木繁盛的花園,面對著高樓殿宇。美人在經刻意打扮,姿色更加豔麗無比,如以傾城。美人們應召見駕時儀態萬千,風情萬種但並不立刻就進殿,在走出帷帳接駕時笑臉相迎。美麗妖嬌的像沾了朝露的花兒一樣美麗,如玉般的樹木光彩閃耀,照著後面的庭院。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花開花衰不過是一時之間的事,並不長久,滿地凋零的花瓣終歸歸於泥土之中寂寂此生。.
《玉樹後庭花》還被稱為“亡國之音”傳說陳滅亡的時候,陳後主正在宮中與愛張麗華玩樂。陳國的王朝滅亡的過程也是此詩在宮中盛行的時候。
 
結論:
 
傳說中國農曆七月的代表花是雞冠花為,花神為陳後主,因為陳後主曾經寫了流傳千古詞藻華麗的玉樹後庭花。雞冠花的花語: 愛美、癡情、不死、永生
因為雞冠花的種子發芽率較高,因此種子一旦落地,往往可在翌年春天於枯死的原株附近萌發新的小苗,常使人誤以為是原本的老株死而復生,因此有「不死」的花語。
雞冠花為一年生草本花卉。株高20至120公分,其性喜陽光,耐貧瘠,怕積水,不耐寒,在高溫乾燥的氣候條件下生長良好,有高性種、矮性種之分。它名稱的由來,是因為它的花形像紅色雞冠,不過這是早期傳統的花朵形狀,現在花園的雞冠花已經有紅、紫、黃、白、橙、雙色等五顏六色的品種,花形也有圓錐形、扁形、穗形、槍形及掃帚形等多種多樣的變化。因此,就更顯得雞冠花的五彩繽紛、多彩多麗了。
如果你用放大鏡仔細地觀察它細小的花朵,還可發現另一個祕密,那就是所有的花的花朵,並不是單純的一朵花,而是由許多細小的花兒組成,構成一朵漂亮的雞冠花,這些小花,都是乾乾的,難怪它的壽命那麼長,一朵花可以開好幾個月,西洋人稱為不凋花,雞冠花平常都用種子來繁殖的,只要把種子散布在任何的土壤中,它都能逐漸生長(圖)。
  
圖:雞冠花的種子
雞冠花在醫療上用處很多,據說,因病狀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花色和種子,至於被稱為野雞冠的青箱,可以用來治療眼睛。

義大利科學家經過長期的觀察研究,已在兩年前提出:“雞冠花和其花籽可提供人體所特別需要的氨基酸。”一些兒童常因食物中缺少氨基酸而導致失明。雞冠花籽的蛋白質含量達73%,籽粒味道象榛子,可炒著吃。籽粒混合小麥製成麵粉,是理想的食品。每天食用100克雞冠花瓣,也有助於補充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