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花语栀子花永恒的爱 江铭辉 五梦网
梅雨季节任谁都不喜欢,可是栀子花却爱在绵绵细雨中绽开。每当梅雨季节一开始白色的栀子花总是亭亭玉立在雨中由青翠绿叶陪衬着,显得清新、自然。开花时,即使是几十公尺的围墙外面,也可以闻到那阵阵扑鼻的浓郁香味,栀子花全株都有经济价值,花朵可供庭院观赏,当它盛开时,被采下晾干,装入容器运到茶行烘熏制成包种茶,或运到香水加工厂,提取香精,制作香水。等倒到绿色果实成熟后变成橙黄色时,也被作为黄色颜料或当药材使用。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桅茜千石,亦比千乘之家,言获利之博也。」这句话是说:如果有栀子花百斗,生活就像王公贵族一样,是说栀子花卖的价钱很高。可见自古栀子就是名贵的花木之一。栀子花原产于中国华南一带,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两湖、四川等地,亦分布于台湾海拔一千五百公尺的阔叶树林内,别称鲜支、木丹、檐卜、禅友、白蟾花、栀茜等。
古人因栀子花的果实酷似一种叫「卮」的小酒杯(图)。故取名「栀子」。李时珍说:「卮,酒器也。栀子和它很像,所以用卮命名,一般称这树叫「栀子」。」按中国人命名的习惯,以植物而从木边,故而称为「栀子」。
图:栀子花果实和卮的小酒杯
《长物志》中说栀子是「薝卜清芬、佛家所重。」薝卜花与禅友皆是栀子花的古称,颇有佛家色彩。苏东坡的咏花诗赞美栀子:「六花薝卜林间佛,九节菖蒲石上仙。」(六瓣的薝卜花,树林间的僧佛,九节菖蒲,石头上的神仙。)
栀子花与佛门有关,大概传说它来自西域,传说释迦牟尼成道时,其背后即有此花。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言:栀子花甚香,相传即西域檐卜花也。」佛经谓之“薝卜”,故栀子花常与禅家纠结。明陈淳说:“竹篱新结度浓香,香处盈盈雪色装,知是异方天竺种,能来诗社搅新肠。”(竹篱笆新种的栀子花飘来阵阵浓浓香味,到处充满香气,雪白的颜色,原来它是从天竺过来的珍奇物种,现在来到诗社,激起新的心思)赞栀子花为佛家的禅友。人逢琐事,易燥易烦,得清香则心静气和,而佛家宗旨正叫人虚心下去。宋诗人蒋梅边咏栀子:“清净法身如雪莹,夜来林下现孤芳;对花六月无炎暑,省却铜匮几炷香。(清净洁白的修佛心,像雪一样明亮透澈,夜间在林下独自绽开,因为它不怕六月炎热的天气,我省下几个铜钱去买几根香。)
栀子花台湾叫黄枝花,英文名称(Gardenia,Common Gardenia,Cape Jasmine,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因它的花香极似某些茉莉花的香味,所以拉丁文种名为jasminodes。其实它的花香有如香草(Vanilla)、茉莉花、及豆蔻的混合香味。而Cape Jasmine这俗名,则是错以为栀子花原产于南非的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而来的。其实栀子花的原产地是南中国、台湾、日本、及附近的亚热带地区。至于原产于南非的品种则是野生栀子花」,非洲原住民用野生栀子花的根来治疗各种皮肤病,或用做催呕剂 (Emetic) 来治发烧 (Fever)。树根的皮则用来做胆汁过多的催呕剂及治疗胆囊的问题。有些地方则用根及叶子来治梅毒。但广为人知的英文名字:Gardenia这个名字是纪念美国殖民时代,南卡罗来那州查尔斯顿市(Charleston)的一位苏格兰医生,也是自然主义者,亚历山大加靛(Alexander Garden ,1730-1791)而来。加靛于1791年逝世于伦敦,葬礼就用芳香的栀子花。
栀子花传说
传说一:
栀子花是天上七仙女之一,她向往人间的美丽,就下凡变为一棵花树。一位年轻的农民,单身尚未娶妻,生活清苦,在田埂边看到了这棵小树,就移回家,对她百般呵护。于是小树生机盎然,开了许多洁白花朵。为了报答主人的恩情,她白天为主人洗衣做饭,晚间香飘院外。老百姓知道了,从此就家家户户都养起了栀子花。字符串3
因为栀子花是仙女的化身,女人们个个都戴着她,真是花开遍地,香满人间。
传说二:字符串1
有位长得娴淑优雅的清纯少女,名叫嘉靛亚(Gardenia),她有个洁癖,就是喜欢白色系的东西,从身上的衣着至居家的一切家具,都是使用白色的。她是一位虔诚的基督信徒,经常祈求神,祈求将来能嫁给一位与她同样清纯的夫婿。
在某个冬天的夜里,有人来敲门,她开门一看,竟是一位穿着白色衣着和长着白色翅膀的天使,天使对他说:「我是纯洁的天使,我知道在这世界上有位可以与你匹配的纯洁男性,所以特地赶来告诉你。」并从怀里掏出一粒种子对她说:「这是一颗天国里才有的花种子,你只要将它种在盆钵里,每天浇水,第八天它就会发芽,枝叶也会慢慢地茂盛起来,而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天天保持身心的纯洁,而且要每天吻它一次。」当少女还没有来得及问清花名时,天使已消失在黑夜里。
嘉靛亚依照天使的吩咐小心的栽培这颗种子,终于看到它开出纯白典雅的花朵。算算日子也已一年了,就在这天夜里,天使又出现了,女孩高兴地述说那朵清香的美丽花朵以及一年来的心得。天使就说:「你真是位圣洁的少女,你将可以得到最清纯的男士来与你搭配成双。」说完,天使的翅膀竟落了下来,变成一位英俊潇洒的美少年。他们终于配成双,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这纯洁典雅漂亮的白色花朵,就是栀子花。这也是其花语「娴淑优雅」「纯洁幸福」的由来。
传说三:
一位乡下农夫,为了想阻挡山坡上的杂草向水田蔓延生长,在山坡与水田间的沟边种了一排栀子。没想到几年后,栀子树长大,不但达到阻挡杂草目的,而且为寂静的山村,带来芬芳和热闹。更意外的是每年竟还替他带来一笔意外之财呢!原来,一位在城里开药铺的亲戚,偶然前来拜访,发现了那些栀子花,便要他把成熟的果实采收起来,去皮晒干后卖给他当作药材。
栀子花的花语
栀子花的花语是“坚强,永恒的爱,一生的守候,我们的爱”很美的寄托。大意是因为,此花从冬季开始孕育花苞,直到近夏至才会绽放,含苞期愈长,清芬愈久远;栀子树的叶,也是经年在风霜雪雨中翠绿不凋。于是,虽然看似不经意的绽放,也是经历了长久的努力与坚持。或许栀子花这样的生长习性更符合这一花语。不仅是爱情的寄予,平淡、持久、温馨、脱俗的外表下,蕴涵的是美丽、坚韧、醇厚的生命本质。
结论:
在国外,栀子花也很受欢迎,尤其在美国加州洛杉矶附近的嘉靛那 (Gardena)城,不仅花园和苗圃特多,而且处处都遍植着栀子花 (Gardenia)。
栀子花是香花世界的一员,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0公分到3公尺以上不等,枝嫩具微毛,叶片对生,浓绿茂密,表面光亮,并具明显小托叶,呈椭圆形,全缘。每年四到七月,由茎顶开出白色的花朵,散发浓郁的芳香,每一朵花的寿命仅四至六天。出开使时是白色,之后则变黄色。花谢后,枝下的二至三个芽即抽长,又于先端形成新的花芽,每株陆续可开花20至30天。果实成长椭圆形,有纵棱,初成绿,成熟成橙黄色,可作药和染料。
野生栀子花的颜色一直保持白色,不会变黄,但普通的栀子花在凋谢前会变成黄色,所以野生栀子花又名白栀子花。结成的果实木质、卵形、二至三吋长、一吋半宽。成熟后极硬,必需用铁锤敲打才能分裂它。果实可留在枝上数年也不会裂开或掉落,就像挂在枝上的一个个「木蛋」。
栀子花有单瓣、半重瓣反重瓣数种,通常只有单瓣的栀子花才能结果,但果实成熟后却不绽开,故日本文名为「无口花」。
栀子花也叫「越桃」,唐朝大文学家刘禹锡和令狐绹有一首唱和的诗,就是以吟咏「越桃」为题:「蜀国花已尽,越桃今正开;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
这首诗是说:四川的花已经开完了,栀子花现在才正要开,它的花色洁白只有玉树可比拟,它的它香味好像从玉皇大帝那边吹来。
栀子花原产于四川、浙江等地,四川省为蜀国旧地,浙江绍兴县则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封地,因而别称「越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