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花語 梔子花永恆的愛 江銘輝 五夢網
梅雨季節任誰都不喜歡,可是梔子花卻愛在綿綿細雨中綻開。每當梅雨季節一開始白色的梔子花總是亭亭玉立在雨中由青翠綠葉陪襯著,顯得清新、自然。開花時,即使是幾十公尺的圍牆外面,也可以聞到那陣陣撲鼻的濃郁香味,梔子花全株都有經濟價值,花朵可供庭院觀賞,當它盛開時,被採下晾乾,裝入容器運到茶行烘燻製成包種茶,或運到香水加工廠,提取香精,製作香水。等倒到綠色果實成熟後變成橙黃色時,也被作為黃色顏料或當藥材使用。
《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桅茜千石,亦比千乘之家,言獲利之博也。」這句話是說:如果有梔子花百斗,生活就像王公貴族一樣,是說梔子花賣的價錢很高。可見自古梔子就是名貴的花木之一。梔子花原產於中國華南一帶,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兩湖、四川等地,亦分佈於台灣海拔一千五百公尺的闊葉樹林內,別稱鮮支、木丹、簷蔔、禪友、白蟾花、梔茜等。
古人因梔子花的果實酷似一種叫「卮」的小酒杯(圖)。故取名「梔子」。李時珍說:「卮,酒器也。梔子和它很像,所以用卮命名,一般稱這樹叫「梔子」。」按中國人命名的習慣,以植物而從木邊,故而稱為「梔子」。
圖:梔子花果實和卮的小酒杯
《長物志》中說梔子是「薝蔔清芬、佛家所重。」薝蔔花與禪友皆是梔子花的古稱,頗有佛家色彩。蘇東坡的詠花詩讚美梔子:「六花薝蔔林間佛,九節菖蒲石上仙。」(六瓣的薝蔔花,樹林間的僧佛,九節菖蒲,石頭上的神仙。)
梔子花與佛門有關,大概傳說它來自西域,傳說釋迦牟尼成道時,其背後即有此花。
唐 段成式《酉陽雜俎·木篇》言:梔子花甚香,相傳即西域簷蔔花也。」佛經謂之“薝蔔”,故梔子花常與禪家糾結。明陳淳說:“竹籬新結度濃香,香處盈盈雪色裝,知是異方天竺種,能來詩社攪新腸。”(竹籬笆新種的梔子花飄來陣陣濃濃香味,到處充滿香氣,雪白的顏色,原來它是從天竺過來的珍奇物種,現在來到詩社,激起新的心思)贊梔子花為佛家的禪友。人逢瑣事,易燥易煩,得清香則心靜氣和,而佛家宗旨正叫人虛心下去。宋詩人蔣梅邊詠梔子:“清淨法身如雪瑩,夜來林下現孤芳;對花六月無炎暑,省卻銅匱幾炷香。(清淨潔白的修佛心,像雪一樣明亮透澈,夜間在林下獨自綻開,因為它不怕六月炎熱的天氣,我省下幾個銅錢去買幾根香。)
梔子花台灣叫黃枝花,英文名稱(Gardenia,Common Gardenia,Cape Jasmine,學名Gardenia jasminoides)因它的花香極似某些茉莉花的香味,所以拉丁文種名為jasminodes。其實它的花香有如香草(Vanilla)、茉莉花、及豆蔻的混合香味。而Cape Jasmine這俗名,則是錯以為梔子花原產於南非的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而來的。其實梔子花的原產地是南中國、台灣、日本、及附近的亞熱帶地區。至於原產於南非的品種則是野生梔子花」,非洲原住民用野生梔子花的根來治療各種皮膚病,或用做催嘔劑 (Emetic) 來治發燒 (Fever)。樹根的皮則用來做膽汁過多的催嘔劑及治療膽囊的問題。有些地方則用根及葉子來治梅毒。但廣為人知的英文名字:Gardenia這個名字是紀念美國殖民時代,南卡羅來那州查理斯頓市(Charleston)的一位蘇格蘭醫生,也是自然主義者,亞歷山大加靛(Alexander Garden ,1730-1791)而來。加靛於1791年逝世於倫敦,葬禮就用芳香的梔子花。
梔子花傳說
傳說一:
梔子花是天上七仙女之一,她嚮往人間的美麗,就下凡變為一棵花樹。一位年輕的農民,單身尚未娶妻,生活清苦,在田埂邊看到了這棵小樹,就移回家,對她百般呵護。於是小樹生機盎然,開了許多潔白花朵。為了報答主人的恩情,她白天為主人洗衣做飯,晚間香飄院外。老百姓知道了,從此就家家戶戶都養起了梔子花。字串3
因為梔子花是仙女的化身,女人們個個都戴著她,真是花開遍地,香滿人間。
傳說二:字串1
有位長得嫻淑優雅的清純少女,名叫嘉靛亞(Gardenia),她有個潔癖,就是喜歡白色系的東西,從身上的衣著至居家的一切傢俱,都是使用白色的。她是一位虔誠的基督信徒,經常祈求神,祈求將來能嫁給一位與她同樣清純的夫婿。
在某個冬天的夜裡,有人來敲門,她開門一看,竟是一位穿著白色衣著和長著白色翅膀的天使,天使對他說:「我是純潔的天使,我知道在這世界上有位可以與你匹配的純潔男性,所以特地趕來告訴你。」並從懷裡掏出一粒種子對她說:「這是一顆天國裡才有的花種子,你只要將它種在盆缽裡,每天澆水,第八天它就會發芽,枝葉也會慢慢地茂盛起來,而最重要的是,你必須天天保持身心的純潔,而且要每天吻它一次。」當少女還沒有來得及問清花名時,天使已消失在黑夜裡。
嘉靛亞依照天使的吩咐小心的栽培這顆種子,終於看到它開出純白典雅的花朵。算算日子也已一年了,就在這天夜裡,天使又出現了,女孩高興地述說那朵清香的美麗花朵以及一年來的心得。天使就說:「你真是位聖潔的少女,你將可以得到最清純的男士來與你搭配成雙。」說完,天使的翅膀竟落了下來,變成一位英俊瀟灑的美少年。他們終於配成雙,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純潔典雅漂亮的白色花朵,就是梔子花。這也是其花語 「嫻淑優雅」「純潔幸福」的由來。
傳說三:
一位鄉下農夫,為了想阻擋山坡上的雜草向水田蔓延生長,在山坡與水田間的溝邊種了一排梔子。沒想到幾年後,梔子樹長大,不但達到阻擋雜草目的,而且為寂靜的山村,帶來芬芳和熱鬧。更意外的是每年竟還替他帶來一筆意外之財呢!原來,一位在城裏開藥舖的親戚,偶然前來拜訪,發現了那些梔子花,便要他把成熟的果實採收起來,去皮曬乾後賣給他當作藥材。
梔子花的花語
梔子花的花語是 “堅強,永恆的愛,一生的守候,我們的愛”很美的寄託。大意是因為,此花從冬季開始孕育花苞,直到近夏至才會綻放,含苞期愈長,清芬愈久遠;梔子樹的葉,也是經年在風霜雪雨中翠綠不凋。於是,雖然看似不經意的綻放,也是經歷了長久的努力與堅持。或許梔子花這樣的生長習性更符合這一花語。不僅是愛情的寄予,平淡、持久、溫馨、脫俗的外表下,蘊涵的是美麗、堅韌、醇厚的生命本質。
結論:
在國外,梔子花也很受歡迎,尤其在美國加州洛杉磯附近的嘉靛那 (Gardena)城,不僅花園和苗圃特多,而且處處都遍植著梔子花 (Gardenia)。
梔子花是香花世界的一員,是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株高30公分到3公尺以上不等,枝嫩具微毛,葉片對生,濃綠茂密,表面光亮,並具明顯小托葉,呈橢圓形,全緣。每年四到七月,由莖頂開出白色的花朵,散發濃郁的芳香,每一朵花的壽命僅四至六天。出開使時是白色,之後則變黃色。花謝後,枝下的二至三個芽即抽長,又於先端形成新的花芽,每株陸續可開花20至30天。果實成長橢圓形,有縱稜,初成綠,成熟成橙黃色,可作藥和染料。
野生梔子花的顏色一直保持白色,不會變黃,但普通的梔子花在凋謝前會變成黃色,所以野生梔子花又名白梔子花。結成的果實木質、卵形、二至三吋長、一吋半寬。成熟後極硬,必需用鐵錘敲打才能分裂它。果實可留在枝上數年也不會裂開或掉落,就像掛在枝上的一個個「木蛋」。
梔子花有單瓣、半重瓣反重瓣數種,通常只有單瓣的梔子花才能結果,但果實成熟後卻不綻開,故日本文名為「無口花」。
梔子花也叫「越桃」,唐朝大文學家劉禹錫和令狐綯有一首唱和的詩,就是以吟詠「越桃」為題:「蜀國花已盡,越桃今正開;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
這首詩是說:四川的花已經開完了,梔子花現在才正要開,它的花色潔白只有玉樹可比擬,它的它香味好像從玉皇大帝那邊吹來。
梔子花原產於四川、浙江等地,四川省為蜀國舊地,浙江紹興縣則是春秋時期越國的封地,因而別稱「越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