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選  2013-01-09 母爱无止境

母爱无止境    江铭辉   五梦网

 
(本文参考:「财富与快乐」,中华生命协会、生命基金会出版,威廉麦加菲着,李佳东译;「禅言禅语」海洋文化出版)东离子解译,「趣谈寓意百则」允圣行出版社,高天惠编撰)
  
 
图:母爱是天性,母亲照顾儿子无微不至
 
 
世间最伟大的爱就是母爱,母爱就像一场春雨,滋润万物,绵长悠远。它沉浸于万物,充盈于天地。有了母爱,人类才从洪荒苍凉走向文明繁盛,有了母爱,社会才从冷漠严峻走向祥和安康。有了母爱,才有了生命的肇始,历史的延续,力理性的萌动,人性的回归。
语云:「天下父母心。」世人因为迷信科学以为是万能,认为古道的人伦是落伍,凡事以物质为重,视无形、心灵上的母爱为轻,其实母爱才是至高无上的瑰宝。对个人或社会人生之影响既深且巨。
 
母爱无止境
 
美国有一个公园发生火灾,熊熊的火焰烧毁了公园里的所有树木,救火队员无法靠近树林,他们只能在大火熄灭之后,上去看看是否有人受伤。
原本茂密的树林,此时却成了冒着浓烟的废墟。
一位救火队员在一棵树下发现了一只被烧焦的鸟直直地站在那里。他感到很好奇,鸟儿还能站着死去,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于是他就从地上捡起一根木棍,轻轻地拨了拨那只鸟,令他惊奇的是,几只小鸟从这只死去的大鸟翅膀下飞了出来。
救火队员不由得对这只鸟儿肃然起敬,这正是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的力量呀!
他可以想象当大火燃烧起来的时候,鸟妈妈本能地知道有毒的浓烟会向高处升腾。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她带着小鸟飞到大树底下,然后展开自己的翅膀,为小鸟建成了一个天然的保护伞。
大火燃烧着树林,浓烟向上飘去,大树下面相对安全一些。不一会儿,大火烧到了鸟妈妈的身上,她忍受着痛苦,用翅膀紧紧地保护着小鸟,一直到大火熄灭:
鸟妈妈本来可以展翅飞走:找一处安全的栖身之所。但母爱让牠放弃了这样的想法,牠怎么能扔下自己的孩子独自逃离呢,当火苗稍过来灼烧牠的身体时,牠坚定地立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因为牠已经下定决心,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翅膀底下的孩子们。
鸟儿尚且能如此,更何况人类。当面对危险的时候,母亲会本能地保护自己的孩子。孩子是母亲身上的一块肉,无论在任何时候,只要母亲在身边,她就绝对不会扔下自己的孩子不管的。
 
天下父母心
 
在古时,有一位年迈的老妇人,因为体弱多病。又不能工作。她的儿子看她自吃白喝,是一个累赘,就想要遗弃她。
有一天,他狠下心来,背着她往山里走,途中,儿子一路听到背后的老母亲折断树枝的声音。他心中暗想:「一定是母亲怕被遗弃之后,无法自已认路下山,而沿途做记号。他不以为意地继续往更深的山里面走,好不容易到达深山人烟绝迹的地方。将母亲放下来,毫无感情地说:「我们在此分别吧!妳自己照顾自己。」
此时,他的母亲慈祥地对他说:「上山时,我沿途折树枝为你做了记号,你只要顺着记号下山,就不会迷路了。」这位母亲此话一讲完,她的儿子楞住了,许久讲不出话来,最后流着纤悔的眼泪,从大逆不孝的恶行中惊醒过来,赶紧向母亲下跪、纤悔,求其赦罪,又将母亲背回家。从此极为尽心的孝顺她。
语云:「天下父母心。」这是一典型的范例。这一位母亲并不因为孩子要遗弃她而有所怨恨,反而沿途做记号。好让她的孩子不被迷路而能顺利下山,这种无比慈悲的伟大胸怀,连铁汉皆会落泪,顽石也会点头。无怪乎!其逆子当下幡然醒悟,痛改前非。
 
母亲是和活菩萨
 
有一位杀猪的屠夫对母亲作逆不孝,常生气并恶口责骂母亲。但屠夫尽管不孝,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倒还有几分虔诚。
一次,他跟着进香团,到南海普陀山朝拜观世音菩萨。他听说,普陀山的梵音洞常常有菩萨现身,他四处找寻,却不见菩萨的踪影。
屠夫十分失望,心里想:为何无缘见到活菩萨呢?正好路上走来一个老和尚。屠夫上前询问老和尚:「我在梵音洞找寻菩萨现身,从早到晚遍寻无踪,我怎样才能亲见菩萨?
 
老和尚一听:「你要见活菩萨吗?菩萨到你家里去了,你回家就能见到活菩萨。」
屠夫深信不疑,临别再问老和尚:「要如何认得活菩萨的模样呢?
老和尚说:「她的衣服是反穿的,鞋子也是倒过来穿的,你只要看到反穿衣、鞋子左右颠倒的人,就是活观音菩萨。」
屠夫听完老和尚一番指点,非常兴奋,一路赶着回家。
回到家已经三更半夜了,屠夫一心要看到活菩萨,焦急地敲门:「快来开门啦!
 
母亲听到是儿子的声音,因为惧怕儿子的粗暴,急着起床开门,匆忙之间,将衣服穿反了,鞋子也穿左右颠倒了。打开门时,儿子看到母亲的样子:不就是老和尚所说的活菩萨吗?
屠夫终于心有所悟,知道老和尚的用心,原来时时刻刻为儿女含辛茹苦、受尽人间艰苦的母亲就是活菩萨。世间最伟大的爱就是母爱,母爱就像一场春雨,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母亲是个宝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有一姑个风俗:凡是年老体弱的人,都要被赶出家里,丢弃到偏远的荒山野岭里,让他自生自灭,这些被丢弃的人,往后纵使饿死、病死、冷死、或老死者,家里的人,都不再去管他。
 
这个国家有一个大臣,他的母亲己经很老了,按照国家的风俗,早就应该丢弃到荒山野外了,可是这个大臣对他的母亲十分孝顺,不忍心将年迈的母亲丢弃,就在家里挖了一个极深的地窖,在地窖修造了一间密室,将母亲藏在里面,每天送饭送菜。
 
有一天,邻近的强国派大使拿了二条蛇,来到宫殿里,对这个国家的国王说:「你如果能在十天之中,辨别出这两条蛇那条是雌的,那条是雄的?我们的国王就放过你和你的国家,如果十天之后,你不能分辨出来,你和你的国家就会灭亡。」
国王哪里分辨得出来!他惊慌失措,只好召集群臣,商量。让他们辨别这二条蛇究竟哪条是雌的哪条是雄的?,群臣也都分辨不出来。
那位私藏母亲的大臣回到家里,到密室里告诉老母亲早上发生的事情,并说:「有没有辨别雌蛇、雄蛇的方法?」母亲对儿子说:「这很容易啊!把两条蛇一起都放到一块细软的布上,那条躁动翻滚的蛇,是雄蛇,安静不动的蛇,就是雌蛇。」第二天,大臣把这个方法告诉了国王,果然将雄蛇和雌蛇分辨出来了。
 
大使并不放过国王,又向国王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他说:「什么人睡着了却被称为清醒的人?什么人醒着却被称为睡着的人。」国王和群臣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大臣又回家将第二个问题向老母亲请教:「打使这些话是什么意思?」老母亲回答:「那些已解脱悟道的圣僧,他虽睡着,心智却很清醒,那些心境迷惘、贪婪的凡夫俗子他们表面虽然醒着,却像呼呼大睡的人。」大臣把这些话告诉了国王,国王向大使说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大使慨然接受。
 
大使这时又牵来一头大白象,向国王提出了第三个问题:「要怎样才知道这只大象有多重?」国王和群臣商量了很久,想不出称大白象体重的办法。大臣又回家请教老母亲,老母亲说:「将一只船放在水里,把大白象牵到船上,在船身吃水的地方画上一个记号,再把大象牵走,然后往船上搬石块,当船身沉到画着记号的地方时,就不要再搬了。然后,分别称这些石块的重量总和,这就是大象的重量。」大臣把这些话告诉了国王,国王又答出了打大使的第三个问题。
 
这时,大使出了第四个问题,他用汤匙掏起一匙水,向国王提出了问题:「这一汤匙的水比大海的水还要多,可这么说吗?」国王和群臣研究很久,想不出答案。大臣又回家请教老母亲,老母亲说:「这句话很容易解释。如果把这一汤匙的水诚心的拿去供养父母、佛陀、菩萨、出家人、学佛居士、或是生病的人,以这样诚心所获的功德,实时经过千万劫(一劫13亿4千万年)的时间,所获的福报也享受不完,而海水虽多,也不过一个劫就会干涸消失。由此推论,一匙子的水确实比海水多百倍、千倍·、万倍呀!」大臣把这些话告诉了国王,国王又答出了大使的第四个问题。
大使这时拿来一根上下一样租的檀香木棒,向国王提出了第八个问题:「这根木棍哪一端是树头?哪一端是树尾?」国王和群臣都回答不出来。大臣又回家请教老母亲,老母亲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把檀香木扔到水里,沉下水底的一端是树头(根部),向上浮的那端就是树尾。」大臣把这些话告诉了国王,国王又答出了大使的第五个问题。
 
大使牵来两匹高矮、肥瘦都一模一样的白马,向国王提出了第六个问题:「这两匹马,一匹是母马,一匹是它生的小马你,能不能分辨出哪匹是母马?哪匹是小马?」国王和群臣都分辨不出来。大臣又回家请教老母亲,老父亲说:「拿一些顾草喂它们。母马疼爱小马,会把草让给小马吃。」大臣把这些话告诉了国王,国王又答出了大使的第六个问题。
 
大使对国王很满意地说:「想不到你的国内居然有这样聪明的人,今后我会保护你的国家,不让你的国家受到任何外敌的侵犯!」国王听了大使的话,非常高兴,召来那个大臣,说:「你的聪明才智使国家转危为安,我很想知道天神那些问题的答案,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什么人教你的?」大臣回答:「请大王饶恕我的死罪,我才敢说出实情。」国王说:「你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就算是有万死之罪都可以不追究!」于是大臣对国王说:「我有一个年老的母亲,我实在不忍心抛弃他,只好冒犯王法,把他藏在地下的密室里面。大使的那些问题的答案,都是我母亲教我的,我本人没有这样的聪明才智,回答大使的问题。我惟一的希望,就是请大王下达命令,鼓励国人养育年老的父母,以尽子女的孝道!」听了大臣的话,国王在心中称赞大臣的孝心,孝顺他们,赡养他们。
 
百善孝为先,孝为修道进德之本,一切的道德仁义,都是自孝道立基。若不懂得孝道,不知尽孝者,即使有再大的成就都为世人所拓唾弃。
孔子有一天,在路上碰见一位名叫杲鱼的贤人,站在路旁,哭声震天。孔子便问他说:「你不是有丧事吧!为什么哭得这么哀伤呢?
杲鱼擦干泪水,难过的说:「我有三个过错:当年少时只顾读书,稍长为求一官半职而周游列国,把父母亲放在脑后不顾,是第一件过错。好高鹜远,隔绝了事君的机会,是第二件过错。与一好友交情很好,却因一点小事而反目,我也不肯忍耐下来,此为第三件过错。难道没有听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间最大悲痛的事啊!」
孔子听了之后,敢忙告诉在旁的学生说:「同学们,要警惕啊!杲鱼的话可要好好的记住喔!」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