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選  2013-01-07 時間的特性

時間的特性     江銘輝    五夢網

 
(本文參考財富與快樂,中華生命協會、生命基金會出版,威廉麥加菲著,李佳東譯;趣味數學故事,江西教育出版社,王永建著)
  
 
圖: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像(戴維·馬丁(David Martin)於1767創作)
 
 
時間是全世界最公平的,每一個人出生的時候,他都擁有上帝賜給他的時間,然後一分一秒的過去,直到死亡。就因為每個人都擁有時間,所以它往往為人們所忽略,現在我將時間特性,歸納如下,希望大家愛惜光陰,成大功、立大業。
 
一、             時間是最原始的財富
 
當一個人呱呱落地,來到人間,他第一個得到的財富,不是金銀珠寶,不館他生在貴族世家或貧窮人家,他都擁有上帝賜給他的時間。
 
瑞士是世界上第一個實行電子戶籍卡的國家。只要有嬰兒降生,醫院就會立刻用電腦網路查看他是這個國家的第幾位成員,然後,這個孩子就擁有了自己的戶籍卡,在這個戶籍卡上標明了他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家庭地址等資訊。瑞士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每一個初生的孩子都需在財產這欄,填寫他的財富,因為瑞士認為孩子降臨到這個世上,就是一筆偉大的財富。
 
一次,一個電腦駭客入侵了瑞士的戶籍網路,他希望為在瑞士註冊一個虛擬的兒子。在填寫財產這一欄時,他隨便敲了一個數「五萬瑞士法郎」。
當填完了一切表格的時候,他滿意極了。但他沒有想到,自認為天衣無縫的行動,在第二天就被發現了。
奇怪的是,發現這個可疑虛擬的孩子的,並不是瑞士的戶籍管理人員,而是一位家庭主婦。
那位婦女在網際網路上為自己新出生的女兒註冊時,發現排在她前面的那個孩子的個人財產上,寫的是五萬瑞士法郎,這引起了她的懷疑,因為所有的瑞士人在自己的孩子個人財產這一欄上,寫的都是「時間」。瑞土人認為,「時間」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對於一個嬰兒來說,生命是他最重要的。一個生命降臨到這個世界上,在以後的日子裡,他要走過數十年的時間,而時間是他最初帶來的,也就是他最初的財富。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他的生命也在一點一點地減少,財富也就隨之減少了。
有的人用一生的時間追求權力和金錢,但是到最後當他們不再年輕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時問就是他最大的財富,擁有一切的時候,卻發現自己變窮了,因為時間不會再回來,他失去了最初的財富。
 
二、             把握現在
 
「退休以後,要怎麼過日子。實在令人茫無頭緒。」聽到這種話。真教人無限感慨,這也未免太浪費人生了吧!
其實「活著」就是人生最高的目標。」早晨-睜開眼睛;「哇!天亮了!一定要好好把握今天,加油喲!」如果對「活著」這件事。不再有任何感動的話,那麼人生就顯得太乏味,苦澀了。
 
人生也好,工作也好,都有潮起潮落的時候,釣魚峙遇到退潮,焦心苦候多時也釣不到魚,遇到漲潮時,釣竿隨便一拋,魚兒就輕易上鉤。
俗語說:「哪天想做哪天就是吉日。」凡事想做就立刻著手進行,千萬不要猶疑不定。如果錯過今天,很可能會失去一個成功的機會。
青春一去不再回,金縷衣可以用金錢買到,但是青春一去不不再回,即使是老年人,也應該努力保持青春時候的衝勁。
有一對兄弟出去爬山,回家的時候,發現電梯壞了,他們背著一大包的行李,都累壞了,可是現在沒什麼可以選擇性,只能爬樓梯上去。如果他們家住得低一點,也就沒有後來的故事了,然而偏偏不巧的是,他們家住在第八十層。
 
於是,他們就背著一大包行李開始往上爬。到了二十樓的時候。他們覺得累了,哥哥說:「我們背著這麼重的包包爬樓梯,實在是太笨了,為什麼不把包包放在這裡,等電梯修好的時候再來拿呢?反正這裡不會有人來,東西放在這裡是不會丟的。」於是他們卸下了沉重的包袱,這下感覺輕鬆多了!他們抖擻精神繼續往上爬。
到了四十樓,兩個人都沒有力氣了,他們互相埋怨對方。
不知不覺就到了六十樓,兄弟倆連吵架的力氣都沒有了。
 
眼看就要成功了,怎麼能放棄呢?兩個人靠著本能的信念,一直堅持到了八十樓!但是到家門口的時候,兄弟倆才發現,他們把鑰匙留在二十樓的包包裡了。
故事就是故事,但這難道不像人生嗎?
二十歲之前,我們背負著父母親、老師的期望,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包袱,艱難地向前走。
二十歲之後,我們開始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鬥,但夢想的實現總是伴隨著挫折。在不斷受挫與不斷奮鬥中,我們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二十年。
到了四十歲,我們開始變得現實,對於取得的一切都感到不滿意,於是整天生活在抱怨中。
 
到了六十歲,發現人生已所剩不多,於是告訴自己,不要再抱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於是默默地走完自己的餘年。到了生命的盡頭,才想起自己還有什麼事還沒完成,原來,我們的夢想還留在二十歲,還沒有來得及完成。
 
三、             你死後,時間可以完成許多你未完成的事
 
有人說,我死後二腿一伸,一了百了,其實這大錯特錯了,一個年輕人自殺,在陽間的父母多麼傷心,即使是你老了死去,時間也可為你完成你為完成的心願。諾貝爾成立的諾貝爾獎金,至今仍為人們津津樂道不說,下面是一則美國的政治家富蘭克林的遺囑,可作為你年老,立遺囑的參考。
 
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是美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同時亦是慈善家;更是傑出的外交家發明家。他是美國革命時重要的領導人之一,參與了多項重要文件的草擬,並曾出任美國法國大使,成功取得法國支持美國獨立。富蘭克林曾經進行多項關於的實驗,並且發明了避雷針。他還發明了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富蘭克林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美國著名政治家富蘭克林在他的遺囑中,對自己的遺產作了具體的安排,其中談到:
「1000英磅贈給波士頓的居民。·……-把這筆錢按5%的利率借出。過了100年,這筆錢增加到131000英磅。……那時用100000英磅來建造一所公共建築物,剩下的31000英磅繼續生息。在第二個100年尾,這筆錢增加到4061000英磅,其中的1061000英磅還是由波士頓的居民支配,而其餘的3000000英磅讓麻塞諸塞州的公眾管理。」
當然率率有時比5%高,有時比5%低,但以過去的水準應該平均有5%罷!從這段遺囑中,我們可以看出富蘭克林為民著想的精神是非常可嘉的。剛開始,富蘭克林不過只拿區區一千英磅的贈款,就要安排將來百萬英磅的用場,這種設想是可能的嗎?讓我們來具體的計算一下。
 
設第100年尾應有錢為X100,則:
X100 =l000× (l+5%)100
=1000 × 1.05100
    =131800英磅
這時用100000英磅來建造一所公共建築物,剩下的31000英磅繼續生息。
 
第二個100年尾(第一個100年尾到第200年尾)的本利和為
 
X20031000× (l+5%)100
=4087000(英磅)
 
可見,兩次計算結果與佛蘭克林遺囑中所講的資料,基本上是一致的。看來,富蘭克林的遺囑並非想當然,也不是一般地估計,而是經過精密的計算斟酌的。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