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馬為什麼都是雄的產子? 江銘輝 五夢網
圖1:繁殖季節的雌海馬與雄海馬(左邊雌海馬、右邊雄海馬)
圖2:雌海馬將卵存放在雄海馬的育兒袋(上圖左邊雌海馬、右邊雄海馬,下圖雄海馬)
在海底裡,尤其是淺海部份,顯得分外熱鬧。那裡有勝過陸地森林草原的海底植物,有形形色色的各種各樣的動物嬉游其間。有紅、白珊瑚,像庭園裡的花木;附生在岩礁間的紅、白、綠海葵,如同陸地的花草。這種碧水瑩瑩、色彩繽紛,人們把它比作「水晶宮」,是十分恰當的。
生活在水晶宮裡最奇怪的角色要算是海馬了。同時因為它體格不大(一般體長有10~30公分),頭形似馬,故稱它為「海馬」。海馬尾部很長,由多節組成,並能靈活屈伸,用尾彈跳。背部靠近尾巴有一面像錦扇,經常搖動著維持平衡。動作優美活潑。
海馬不僅相貌特殊,繁殖第二代也很特別。每年到了五、六月,繁殖季節到來時,雄海馬的體側腹壁向體中央線上發生皺摺,慢慢地合成寬大的「育兒袋」。雌海馬就將卵存放在雄海馬的育兒袋裡孵化(雌海馬無育兒袋)。海馬的卵總數在百粒上下,就在育兒袋裡進行胚胎發育。這期間,育兒袋供應胚胎發育的營養。大約經過四、五十天左右,幼海馬發育完成,雄海馬即開始分婉了。將小海馬排出體外。排出體外的小海馬其身長僅有九釐米大小而已。
海馬的繁殖行為為什麼這樣的特別呢?主要由於它們是淺海底部的老住戶。淺海情況是很複雜而且兇險,尤其是到了春夏兩季,各種海生動物都要由深海或遠洋涸游到淺海裡來,進行著一年一度的配偶和繁殖。因此,一向寂靜的淺海區,這時就分外熱鬧起來了,同時弱肉強食的「異種之間的鬥毆」,也就特別火熱起來了。這時不僅成年動物會大批遭到傷亡,就是幼小動物也難逃脫敵害的魔掌,尤其剛產下的大批的卵子,簡直成為一般動物互相爭食的佳羹了。例如一次產卵竟達千萬粒的鱈魚,真正能變成幼魚的卵不到百分之一。因此,動物的保種、鬥毆,也就一代比一代加強了。像大嘴鯰魚,便將產下的卵,全部含在口腔以內。鮫魟之類,就在卵子外面附上多刺的膠質外衣。
海馬既是淺海的老住戶,對保卵適應當然比其他動物更要巧妙些。牠們不僅由卵生演進到類似真正胎生的地步,同時,為不使一顆卵也遭到損失,雌海馬便將卵子產在雄海馬的「育兒袋」裡,這樣,使體質脆弱的小海馬,再也不怕被其他動物傷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