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妹三难新郎官江铭辉五梦网
(本文撷至明朝的三言二拍第十一卷,苏小妹三难新郎,冯梦龙、凌蒙初原著)
图:庭中有花缸一只,满满的贮着一缸水,秦少游走了好几回。
聪明的男孩子做高官,聪明的女孩子不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让女孩子也去参加科举,女孩子不见会输给男孩子。
朱淑真她受父母安排嫁了一个小吏,显然不是她的意中人。这夫婿论才调不如朱淑真并且看不惯她的才华。而朱淑真更不满丈夫的粗鄙。最后忧郁死了。
她写一首诗,说:
鸥鹭鸳鸯作一池,曾知羽翼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鸥、鹭、鸳鸯共同生活在一个池塘,它们的翅膀形状和颜色是不相配的,春神你如果不怜香惜玉,为什么要长出结在一起的二条树枝呢。)
李易安有《伤秋》一篇,调子是《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正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力!雁过也,总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忺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东寻西觅,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凄凉、惨痛、悲戚之情全部涌来,令人难以忍受了。特别是秋季骤热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休息了。饮进几杯清淡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却见秋雁掠过,回想起过去总是非常伤心,好像这些雁子曾经看过它曾经带来书信,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整天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很快到了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状况,怎么一个“愁”字可说完?!)
为何什么我只写这两个嫁错人的女孩子?因为我现在要讲一个聪明的女子,嫁着一个聪明的丈夫,一唱一和,谱出许多有趣的事。这个故事如下:
说出来给文人雅士添增添许多趣闻,夫妻闺房的美谈。
话说四川的眉州,古时称它是蜀郡,又说是嘉州,或眉山。山有蟆颐山、峨眉山,水有岷江、环湖,山川的秀丽,地灵人杰。产生一个著名博学的的学者,姓苏,名洵,字允明,别号老泉。当时的人称为老苏。老苏生下两个孩儿,大苏、小苏。大苏名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小苏名辙,字子由,别号颖滨。二子都有文经武纬的才能,博古通今之学,同科及第,名重朝廷,都做到翰林学士。天下的人称他们兄弟,叫二苏。称他父子,谓之三苏。
这也不在话下。更有一件奇迹,那山明水秀的地方,偏偏灵气聚集在苏家一门。两个儿子聪明没有什么希罕,又生个女儿,名叫小妹,她聪明绝世无双,真是闻一知二,问十答十。因他父兄都是个大才子,早晚所讲的,都是子史经书,所听、所看的目,都是诗词歌赋。古人说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况且小妹天资过人十倍,哪一件事情不知道。十岁随父兄居住在京师,有一株绣球花树,正当春天,花正开的茂盛。有一次苏老泉去赏玩,回到书房,取纸笔题诗,才写得四句,有人通报说:「门前有客人到!」苏老泉放下笔。苏小妹散步到父亲的书房内,看见桌上有诗四句:
天巧玲珑玉一邱,迎眸烂熳总清幽。白云疑向枝间出,明月应从此处留。
(巧夺天工,细致精巧像满山似玉一般,眼前看到的是一片光彩焕发清幽的花朵,我一直疑问,树枝为什么长出一朵一朵的白云,明月应该也留在这里。)
小苏妹看完了,知道这是吟咏绣球花,且认得出来是父亲的笔迹,于是不待思索,续成后四句吟:
瓣瓣折开蝴蝶翅,团团围就水晶球。假饶借得香风送,何羡梅花在陇头。
(将绣球花的花瓣,瓣瓣拆开像蝴蝶的翅膀,这些花瓣,团团围住,就好像水晶球,如果有微风飘送香花,何必羡慕陇山的梅花。
苏小妹题诗依旧放在桌上,慢步回去自己房间。苏老泉送客出门后,又回到书房,刚想讲诗写完,只见八句已完成了,读完后,发现词意俱美。疑是女儿苏小妹之笔,叫来询问,果然是出自苏小妹的手。苏老泉叹道:「可惜是个女子!若是个男儿,可不又是科举中一个有名的人物!」自此愈加珍爱苏小妹,就让她读书,博览群书,不像一般女孩子看待。眼看苏小妹长到一十六岁,苏老泉决定要精心替她选天下的才子,与她相配。一时很难找到。忽然有一天,宰相王安石派人请苏老泉到府与他谈话。王安石,字介甫,刚作官时,很有贤名。但平时常不洗面,不脱衣,身上虱子无数。老泉讨厌他不通人情,将来一定是个奸臣,因此曾作《辨奸论》来讥笑他,王安石怀恨在心里。后来见他的二个儿子大苏、小苏连续考上科举,于是抛弃怨恨重新修好。苏老泉也因王安石作了宰相,恐妨碍二个儿子作官的前途,也曲意求全,交好处。
这天,苏老泉赴王安石的召见,应该谈论今古的事情,议论了当前的时事,于是举酒对饮,不觉喝到爤醉。王安石这时自夸说:「小儿王雱,读书只一遍,便能背诵。」老泉有点酒意答道:「我们家小儿子也不会读两遍!」王安石道:「是老夫失言,不该班门弄斧。」
苏老泉道:「不只小儿只读一遍,就是我的小女也是如此。」王安石大惊道:「只知令郎有大才,却不知有令嫒也是。四川眉山的秀气,都跑到你家了!」苏老泉自悔失言,连忙告退。王安石命家僮取出一卷文字,拿给苏老泉道:「此乃小儿王雱的习作,烦请指点。」苏老泉将它放入袖中,一直说是,就出来。回家睡至半夜,酒醒,想起前事:「不应该自夸女儿的才能。现在王安石将儿子的习作给我,要我指点,一定是求亲的事。这个亲事,我不愿意,又不好意思推辞。」
沉吟到早上,梳洗已毕,取出王雱所作,逐渐看了,真的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不觉动了个爱才之意。心想:
「不知与女儿缘分如何?我如今将这文卷拿给女儿看,看她爱不爱。」遂不说姓名,吩咐丫鬟道:「这卷文字,乃是个少年名士所呈,求我指点。我没有空闲,转送与小姐,教她到批阅完毕时,赶快回话。」丫鬟将文字呈上小姐,传达太老爷吩咐的话。苏小妹拿起朱笔,从头批点,一会儿批完。叹道:「好文字!此必聪明才子所作。但秀气都表现了,华而不实,恐怕不是怀有大志的人。」于是在卷面批:
新奇藻丽,是其所长;含蓄雍容,是其所短。取巍科则有余,享大年则不足。
(文章新奇华丽,是他的长处,但没有含蓄,不够宽容,考上科举应该有,但生命可能不长。)
后来王雱十九岁中了头名状元,未几夭亡。可见小妹知人之明,这是后话。却说苏小妹写罢批语,叫丫鬟将文卷交还给父亲。苏老泉一见大惊:「这批语如何回复给王安石!一定怪怨。」,就无可奈何,污损了卷面,这时王安石的人来到,说:「奉宰相的命令,来取昨日的文卷,见了老爷的面,还有话禀告。」
苏老泉此时,手足无措,只得将卷面割去,重新换过,加上好批语,亲手交给王安石派来的人。这个人道:「宰相还吩咐:贵府小姐曾许人否?倘未许人,相府愿互为婚嫁。」苏老泉道:「相府请亲,老夫岂敢不从。只是小女貌丑,恐不够作妻子的人选。请好言传达,到府上拜访便知道,这并不是我的推持辞。」
这个人领命,回复王安石。王安石看见卷面换了,已有三分不悦。又恐怕苏小姐容貌真的不扬,不中儿子之意,秘密地差人打听。原来苏东坡学士,常与小姐互相嘲戏。东坡是一嘴胡子,小妹嘲吟: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我好几次都找不到你的嘴,忽然听到呼胡须里传来声音,原来嘴巴就在这里。)
小妹额颅凸起,东坡答嘲吟:
未出庭前,额头先到画堂前。
(走了三五步,还没走出庭前,额头已先到画堂的前面了。
小妹又嘲东坡下巴之长吟:
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去年的一滴相思泪,到今天还流不到面颊下边。)
东坡因小妹眼睛有点深陷,又答吟:
几回拭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
(几次擦脸都因为眼睛深陷,无法将眼泪擦干,因此留下汪汪的两道泉水。)
探听的人得到此消息,回报王安石,说:「苏小姐若论容貌,也只是平常。」
王安石遂将姻事搁起不提。然虽如此,却因相府求亲一事,将小妹才名播满了京城。慕名来求者,不计其数。苏老泉都将文字交给与女儿自阅。也有一笔涂到底的,也有批不上两、三句的。就只有一卷,文字做得好。卷面写有姓名,叫做秦观。苏小妹批四句吟:
今日聪明秀才,他年风流学士。可惜二苏同时,不然横行一世。
(今日的聪明秀才,他年的风流学士。可惜和我们家的二苏生在同时后,不然可以横行一世了。)
这批语明说秦观的文才,在大苏、小苏之间,除却二苏,没人及得。苏老泉看了,已知女儿选中了此人。吩咐家里的人:「秦观秀才来时,赶快请他相见。其余的都给我辞去。」
谁知众人呈卷的,都来讨回信,只有秦观却不来。
为什么呢?那秦观秀才字少游,扬州府高邮人。腹饱万言,眼空一切。生平敬服的,只有苏家兄弟,其余的都看不在眼里。今日慕苏小妹之才,虽然也来应征,但又怕损了自己的名誉,不肯与一堆人挤在一起,到处打听消息。
苏老泉见秦观不到,反央人去秦观家里致意,秦少游心中暗喜。又想道:「苏小妹才名得传千里,未曾见面,听说她容貌不扬,额颅凸出,眼睛凹进去,不知是何等鬼脸?因此须见她一面,才能放心。」打听她三月初一日,要在岳庙烧香,趁此机会,改换衣装,看个究竟。正是:
眼见方为真,传闻未必真。
从来大户人家的女眷入庙进香,不是早上,就是夜间。为甚么?早商上则人未来,夜间则人已散。秦少游到三月初一日五更时分,就起来梳洗,打扮个游方的道人模样:头裹青布唐巾,身穿黑布道袍,腰系黄绦,足穿净袜、草履,项上挂一串拇指大的数珠,手中托一个金漆钵盂,清早就到东岳庙前伺候。天色黎明,苏小姐轿子已到。秦少游走开一步,让她的轿子入庙,停在左边的走廊。小妹出轿上殿,秦少游已看见了。虽不是妖娆美丽,却也清雅幽闲,全无俗气。但不知她才能如何?估计她焚香已毕,秦少游就循廊而上,在殿左相遇。秦少游问道:
「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苏小妹应声答道:「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秦少游又问:
「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小妹一头走,一头答应:
「道人的巧言,我半文不施舍。」
秦少游直跟到轿前,又问道:
「小娘子来到庙里高兴一天,为什么遇到我这个宝山就不理呢?」
小妹随口又答:
「疯道人你这样贪痴,哪里是金穴!」
小妹一头说,一头上轿。秦少游转身时,口中喃出一句道:「‘风道人’对‘小娘子’,非常荣幸!」苏小妹上了轿,全不在意。跟随的老仆人,听到了,怪这道人放肆,
正想回头,问个明白,只走廊下走出一个垂发的俊童,对着那道人叫道:「公子来这里更衣。」
那道人便前走,童儿后随。老仆人抓住童儿肩膀,低声问道:「前面是那个人是谁?」童儿道:「是高邮秦少游。」
老仆人便不发一语。回来时,就和老婆说了。这句话就传入苏府内,苏小妹才晓得那化缘的道人是秦少游假妆的,付之一笑,嘱付丫鬟们不要多说。
话分两头,且说秦少游那天将苏校小妹看够了,觉得苏小妹容貌不丑,况且应答如流,其才自不必言。择了吉日,亲往求亲,苏老泉应允。此是二月初旬的事。
秦少游急欲完婚,苏小妹不肯。她中意秦观的文章,必然中选。想到秦少游科举考试快到了,想要新婚,洞房花烛夜,还要等一等,秦少游只好依她。到三月初三,礼部大试时,秦观一举成名,中了进士。到苏府来拜岳父,就禀告完婚的事情。因家里没有亲人,欲就苏府拜堂完婚。
苏老泉笑道:「今日中榜,初登仕途,便是上吉之日,何必另选日子。今晚便在我们家里成亲吧,不是很好吗?」
东坡学士从旁赞成。是夜与小妹双双拜堂,成就了百年姻缘。正是:
聪明女得聪明婿,大登科后小登科。
这天晚上,月明如昼。秦少游在前厅吃完婚宴后,方欲进房,只见房门紧闭,庭中摆着小小一张桌儿,桌上排列纸墨笔砚,三个信封,三个杯子,一个是玉杯,一个是银杯,一个是瓦杯。青衣小ㄚ头站在旁边。秦少游道:「烦请传语给小姐,新郎官已到,何不开门?」
丫鬟道:「奉小姐之命,有三个题目在此,三试俱中,方准进房。题目便是在三个纸封内。」秦少游指着三个杯子道:「这又是甚的意思?」丫鬟道:「那玉杯是盛酒的,那银杯是盛茶的,那瓦杯是盛寡水的。三试俱中,用玉杯喝酒三杯,请进小姐香房。中两试,一试不中,用银杯内的清茶解渴,等明晚再试。中一试,两试不中,用瓦杯喝淡水,罚在外厢读书三个月。」
秦少游微微冷笑道:「别个秀才来应举时,就要知道命题容易,不容易,我曾通过科举考试,千挑万选,不要说三个题目,就是三百个,我也不害怕!」丫鬟道:「我们家小姐不比寻常的考官,用之、乎、者、也应个事而已。她的题目好难哩!第一题,是绝句一首,要新郎也做一首,合了出题之意,方为中试。第二题四句诗,藏着四个古人,猜得一个也不差,方为中试。到第三题,就容易了,只要做个七字对儿,对得好便得饮美酒进香房了。」
秦少游道:「请说第一题。」丫鬟取第一个纸封拆开,请新郎自看。秦少游看时,信封画着精致华丽的一幅花,写诗四句道:
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第一句铜铁投洪冶是说:铜铁投入烘炉中冶炼,就是“化”的意思。第二句缕蚁爬上粉红的墙含有“沿”的意思,“沿”与“缘”相通。第三句阴阳无二义,反过来看阴阳只有一义,那就是“道”。第四句天地宇宙的中间,只有“人”了。四句合起来就是“化缘道人”
秦少游想道:「这个题目,别人一定猜不着。我曾假扮做云游道人,在岳庙化缘,去相那苏小姐。此四句乃含着“化缘道人”四字,明明是嘲笑我。」遂于月下取笔写诗一首于题后吟:
化工何意把春催?
缘到名园花自开。
道是东风原有主,
人人不敢上花台。
(这首诗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分别是「化」、「缘」、「道」、「人」。)
丫鬟见诗完,将第一幅花笺褶做三迭,从窗隙中塞进,高叫道:「新郎交卷,第一场考试完毕。」苏小妹看完诗后,每句顶上第一个字,合乎她“化缘道人”四字的本意,微微而笑。秦少游又开第二封看,也是花笺一幅,题诗四句:
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缝线路中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秦少游见了,略不凝思,一一注明。
第一句是孙权 (因为爷和祖的对应称呼为孙,有权才能有施为,而史实中孙权为东吴奠定天下三分,的确比他的爷、祖强多了,所以是孙权。)
第二句是孔明(因为凿壁是挖孔,偷光夜读书为了照明。)
第三句是子思(因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是离乡的孩子思念母亲的心情。)
第四句是太公望 (老翁就是太公,他整天靠着门,在看,自然是望,因此是太公望。)
丫鬟又从窗隙递进。少游口虽不语,心下想道:「两个题目,眼见都难不倒我,第三题是个对儿,我五六岁时便会对句,应该不会难倒我。」再拆开第三幅花笺,里面出了上对联吟:
闭门推出窗前月。
初看时觉得这道题目很容易,仔细想来,这对出得很巧。若对得平常了,看不出本事。左思右想,不得其对。
听到三更鼓声了,但还想不出来,愈加惊慌。却说苏东坡此时尚未入睡,且来打听妹夫的消息。望见秦少游在庭中团团走着,口里一直吟着“闭门推出窗前月”七个字,右手做推窗之势。
苏东坡想道:「这可能被小妹用这对联难住了,秦少游被困住了!我不解围,谁谁来解围?」心急想帮助他,但也想不出好对联。庭中有花缸一只,满满的贮着一缸清水,少游走了好几回,偶然倚缸看水。东坡望见,触动了他灵机,道:「有了!」他想把下联告诉秦少游,又恐怕苏小妹知到,连累到妹夫的面子,不好看。苏东坡远远站着,咳嗽一声,就地下取小小砖片,投向缸中。那水为砖片所激,溅起水花,扑在少游面上。水中的天光月影,纷纷混乱了。秦少游恍然大悟,遂提笔对吟:
投石冲开水底天。
丫鬟交了第三次的试卷,只听呀的一声,房门大开,内又走出一个侍儿,手捧银壶,将美酒斟于玉盏之内,献上新郎,口称:「才子请满饮三杯,当作赏劳。」
少游此时意气扬扬,连喝三盏,丫鬟拥入香房。这一夜,佳人才子,好不称意。
自此夫妻恩爱,不在话下。
其后小妹先少游而卒,少游思念不置,终身不复娶云。有诗为证:
文章自古说三苏,小妹聪明胜丈夫。
三难新郎真异事,一门秀气世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