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好黄仔禄嫂 江铭辉 五梦网
图:黄仔禄以一抵三,保护新庄富商
昔日台北艋舺的三宝是:第一好,张得宝,第二好,黄仔禄嫂,第三好,马笑哥。这三宝影响社会甚巨,到现在台湾还流传这三句谚语。
张德宝是艋舺首富张秉鹏的商号。十七岁只身来到艋舺,从事海上贸易,终于成为艋舺地区的首富;马笑哥,本名王则振,于清朝嘉庆年间,跟随其父王宗河从晋江县移民而来,创立王益兴船头行,其家族对艋舺的开发,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德行,名著艋舺。黄仔禄嫂,当然指的是黄仔禄的太太,太太名盖丈夫,她的成就便可想而知,是一位女中豪杰了。
据老一辈的人说:黄仔禄,原籍是福建省泉州晋江县人,在清朝道光年间出生于台湾北部的艋舺。当时艋舺是一个水陆码头,尤其和大陆间的航运,非常的繁荣。故商贾巨富们都爱聚集到这儿来,一时便形成一个台湾物产外销的大港口。
黄仔禄生于清朝嘉庆庚辰廿五年(1820年)五月七日,他的父亲黄姜生是从晋江县的潘湖移民到艋舺,他自幼即生长在这繁华的都市裹。虽然生得耳聪目明,孔武有力,但游手好闲,喜欢与人斗狠。
在这个繁荣的大港口,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些暴发户来。他们在白天想尽办法拼命赚钱,有时还为了一点小小的利润,绞尽脑汁赚取不义之财。夜晚这些富商们,则设法轻松一番,调剂一下心情。满足一下个人的欲望。
富商们既有此需求,社会自然就有人为他们提供一切服务,在当年,离龙山寺不远处,就有一些香榭酒楼,专门供应一些大老爷来找新鲜找刺激。
道光咸丰年间,艋舺街上形形色色,令人目不暇给,除茶楼、酒馆之外的另一特种营业,应运而生。每当黄昏一到临,这儿就管弦不断,笙歌达旦。所谓「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正是这儿的写照。
有一天晚上,有一个住在淡水厅(即今新北市新庄区)的富商,大概也是钱赚多了,没有地方好花,这便乘兴渡过了淡水河来到了艋舺,专程到这里拈花惹草,销魂、销魂。
大富商,在识途老马的带路下,来到这位大富商属意的一家「销魂馆」。为的是那家馆里,有一位不少富商垂爱的红牌妓女,她的姿色非常的出众,接待顾客总有她的一手。不卑不亢,能刚能柔,故堕在她温柔乡的人,多如过江之鲫,要是谁跟她喝上一两次酒,还不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那是绝无仅有。
这一来,这位名妓便红遍了台北,因之为她争风吃醋的人,真是太多了,那时有三个流氓,被另一个富商雇为打手,这位富商为这位红牌酒女争风吃醋,他非想把这位新庄富商揍个半死不可。
鸨母一听到这个阴谋,便慌张起来,深怕挡了将来的财路。因为三个杀人不眨眼的流氓,早已埋伏在江子翠(艋舺往新庄的途中)。守候新庄富商寻芳以后,回家的半路上,杀他一个措手不及,俾能一举消灭情敌。而进一步独占这位酒国名花。
可是,鸨母却不这么想,她为的是生意经,又怕闹出人命事件来,于是暗中去吩咐那个没有正当职业在妓院当保镳的黄仔禄,借重他平日孔武有力和争勇斗狠的个性,要他严密的保护这位富商平安回到新庄去。
就这样,新庄富商在销魂馆中,尽情的吃花酒。吃到了半夜,终于兴尽归去。鸨母当即唤来黄仔禄,要他陪同这位有钱的大爷,渡过淡水河回新庄去。
当他们快到江子翠时,三个被人买通的流氓。忽然从两旁的草丛中窜出来,挥动拳头,想当场把那位富商揍个半死。黄仔禄身为保镳,奉命保护这位富商的安全,那敢怠慢?当即挺身出来并还击,以他那魁梧的身躯,加上敏捷的身手,只三拳两脚便把对方三人揍得落荒而逃。敌人败退,这位大富商便有惊无险的平安返回新庄,立刻酬谢黄仔禄一百两银子,作为他保驾的报酬。
黄仔禄自从平白赚得这一百两银子后。便思前想后的,要好好的去利用一番,因为一百两银子不是一个小数目,且也得来不易。
经过多方调查的结果,得知有一位颇要好的黄姓乡亲,作樟脑油出口和福杉进口生意,他从台北三峡、大溪、新店等地砍伐樟树,制成樟脑油后,运至福州,然后采购福杉回台湾卖。据称,当时的台湾巡抚刘铭传修筑铁路所需的枕木,都是由黄仔禄负责供应。由于对朝廷的支持,黄仔禄获得朝廷的诰封,由奉政大夫累封至正二品资政大夫。
当然,黄仔禄的收入还不止于此,他还在妓院及赌馆当保镳或收取保护费等等,所以,仅仅三、五年工夫,黄仔禄就成为地方上的一个小财主了。
碰巧那时艋舺有一家制造樟脑油的加工厂,因薪水发不出,老板无法控制工人,不想做下去了。黄仔禄听到有这一回事,就抽出部分成本,来接办这家樟脑工厂。
首先,他把工人的欠薪发清了,工人们就乖乖地服从地的命令,此后黄仔禄和他的太太便好好的经营,几年下来,这个樟脑工厂也替他赚了不少的钱。
以钱赚钱是比较容易的,所以不久黄仔禄又开拓一项事业,那就是在今日万华的环河南路新建了一座大厦,叫万顺料馆,承办木材加工的业务,一时生意兴隆。在当时的艋舺一带,发生任何纠纷,只要黄仔禄一句话便可顺利解决。
可惜得很,正当黄仔禄飞黄腾达的时候,他竟在同治丙寅五年(1866年)四月廿七日,不幸竟染病死了,享年47岁。
黄仔禄过世后,儿女的年纪还小,不足以担当继承事业,勉为其难地改由他妻子“黄仔禄嫂”接班,好在她正当年青力壮,精力旺盛之年,做起事来身手矫捷,也有一副创业的雄心,故打从黄仔禄嫂接办樟脑工厂和料馆以来,即萧规曹随,办起事来也颇称得心应手。
对于管理工人,她更能做得工人心服口服。她提拔有能力的员工,让他们分级管理工厂,使生产有序,而自己则时常巡视监督,每次上山伐木、运输,她都亲自前往指挥,并能优厚属下,因此所雇员工都对她赞赏有加,同心协力,万顺料馆的规模与生意往来,竟比黄仔禄在世时更加兴旺。她亲自登山越岭,遴选精材,蒸煮而成的樟脑,俱属上品,销售之广,遍及中外。黄家的产业越来越庞大。艋舺旧时有三大码头,黄家拥有大溪口第一水门边的第一码头。多年的用心经营终使黄家成为艋舺数一数二的大富豪,雄视一方。
据说当时她手下有十八名工头,个个精明能干,人称为「十八王爷」。
黄仔禄嫂是个了不起的企业人材,是个女中的豪杰。她的精神毅力,超过她的丈夫。加以她的得力干部「十八王爷」,有半数在山地,有半敷在工厂。从高山伐木运材到平地。从平地输料到工厂,从工厂加工到出货,都是有条不紊地,一切制度化,黄仔禄嫂只要运筹帷幄,她的「十八王爷」便将工厂经营好好的,因此她经营当时台湾独特的樟脑油质量精良,自然而然地,每年便赚了大钱。
后来,黄仔禄嫂更热心公益,救济贫民。当时的黄氏宗祠,据说都是由她一人所捐建的。
黄仔禄嫂一直到日本人占据台湾以后于1900年才去世,她和她丈夫所留下的樟脑事业,后来被日本收归公营以后,便趋没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