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的故事(完)媽祖的神蹟 江銘輝 五夢網
海上守護神
媽祖一生在大海上救急扶危,升天後仍穿梭在驚濤駭浪中,拯救漁舟商船;她立志不嫁,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慈悲為懷的心腸使她獲得眾民的敬拜與愛戴,出海的船隻遇到海相凶險,只要呼喊媽祖聖名,她便會馬上前來馳援。
作為民間神祈的媽祖,護航海神,自宋經元、明、清等幾代傳播迄今已曆千年以上。奉祀媽祖的宮廟,在台灣及中國沿海各省、市,例如潮州、莆田、汕頭、泉州、漳州、雷州、湛江、海南等都有媽祖廟。隨著元、明、清之間航海的日益發達,也隨著華人的移居,媽祖的神威遍及全球,其中包括日本、東南亞、加拿大、美國乃至法國巴黎、丹麥、南美的巴西等。
媽祖稱號
媽祖由於時代的變遷,與國家政治的需要,加上神蹟顯赫,救人無數,而有不同的稱號。如神女、巫女,並先後被冊封為順濟、夫人、妃、天妃與天后。
其傳說故事與稱號較具代表性的有:
神 女:
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有商人遇颱風,呼「神女」搭救,得到幫助。回鄉後於莆田寧江聖墩拓建神廟,重塑金身。
巫 女:
宋高宗紹興二十年(1150),莆田狀元黃公度應李富邀遊白湖順濟廟,詩中已表示媽祖當時為海神。
順 濟:
宋徽宗宣合四年(1122),大臣路允迪出使高麗,遇風,得朱衣女相助,信徒告知是湄洲神女。乃奏請徽宗皇帝詔賜「順濟」廟額,是媽祖第一次受朝廷封號。
夫 人:
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溫台剿寇有功,封「靈惠昭應崇善福利夫人」。
妃:
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救旱大功,晉爵加封為「靈惠妃」。首次從「夫人」晉爵「妃」。
天 妃: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以庇護漕運有功封「護國明著天妃」。最長的封號為元天曆二年(1329)以護漕大功加封,並遣官致祭天下各廟。封號共22字。「護國輔聖庇民顯祐廣濟靈感助順福惠徽烈明著天妃」
天 後:
清聖祖康熙廿三年(1684)汪揖出使琉球,獲得神明幫助,皇帝詔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首先出現「天后」二字。
天上聖母:
清世宗雍正四年(1726),以救皇宮大火,敕封「天上聖母」。後又因護航運、滅賊寇,而在「天上聖母」詞上加封字句,以示尊重。
媽祖神蹟
舉凡民間所信奉的神祇,大多有相關的神異傳說與神蹟,而民間普遍信仰的媽祖,當然也不例外,這些傳說與神蹟故事,透過民間口耳相傳,其與信仰力量成正比,不但間接加強了民眾對媽祖的信賴,也經由歷來的不斷孳演,豐富了民間生活內容。媽祖的傳說,為民眾所津津樂道;而媽祖救苦救難的種種神蹟,更加深其靈驗性,媽祖信仰成為民眾心靈各種需求的絕佳依靠,其信仰自然日漸普遍。
有關媽祖的神蹟有數千種,茲列舉一、二如下:
1.大道公與媽祖婆的戀情
媽祖與保生大帝大道公均為宋代人,二神均為福建人氏,一在泉州同安一在興化湄洲,兩地相去不遠且雙方均未婚即昇天,因此民間盛傳大道公與媽祖婆的羅曼史。
民間傳說大道公與媽祖婆原係一對戀人,當大道公迎娶的花轎抵達媽祖家中之時,媽祖見母羊生產之痛苦狀,萌生悔意,毅然退婚;大道公無故被拋棄,心有不甘,於是每當媽祖婆誕辰遶境時,就施法降雨意圖淋下媽祖臉上的脂粉,媽祖也不甘示弱,每逢保生大帝出巡時,即施法颳風吹落大道公頭上的帽子。因此民間有「大道公風,媽祖婆雨」的諺語,意謂大道公誕辰(農曆三月十五日)都會颳風,媽祖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就會下雨,顯示二人鬥法。
2.第一次冊封「順濟」
宋朝宣和五年,路允迪和李富兩人,奉了宋徽宗皇帝的命令,到現在的韓國作親善訪問,他倆率領三百餘人,分乘八艘大船,由天津出般,但出海不入,就遇見了強烈的颶風,路、李率領的八艘大船,一艘一艘的沉毀,眼看只剩自己所乘的一艘了,路允迪情急萬分,跪在船頭,祈禱海上神祇保佑。當他祈禱完畢,只見天上霞光閃耀,一位女神冷領著一位大眼和一位長耳朵的男菩薩,到船上來替他們司帆掌舵,使這條船平安地渡過了驚濤駭浪。後來有人告訴他,那是媽祖率同千里眼、順風耳來相救。於是路允迪回朝的時候,就把這次遇救的情形奏知皇帝。宋徽宗為了酬謝神恩,便命人至湄州建了一座媽祖廟,同時還親手寫了「順濟」兩個字,鐫匾掛在廟門上。這是媽祖頭一次所得到的追封。
3. 冊封「靈惠昭應夫人」
宋高宗紹興二六年,泉州海邊,海盜為患,州中兵備薄弱,無力綏靖,沿海居民,飽受其害。這天風平浪靜,海盜們又向海邊村莊劫奪,村民沒辦法,只好祈求媽祖庇佑。村民禱告甫畢,霎時狂風大作,煙霧彌空,海水澎湃,浪濤洶湧,千里眼、順風耳,在半空中往來馳騁,把海盜殺得狼狽不堪,死傷過半,海盜只好潰去。村民把受傷的海盜,一個一個的抬到岸上,用繩子捆了,解往州中請賞。泉州大守,聽了村民的報告,便將媽祖的神跡呈報朝廷,宋高宗便下詔,封媽祖為「靈惠昭應夫人」。
4. 冊封「靈惠昭應崇福善利夫人」
宋孝忠淳熙十年,溫州和台州的海寇非常猖獗。官兵往征,累累失利。這年,福建都」巡檢羌特立,奉命前往征討。抵達戰地時,但見賊船列陣以待,密密麻麻昀,多出官方船隻數倍,官兵大驚失色,羌特立見部卒有怯敵之情。不敢交鋒,站在船頭,向空中禱告道:
「媽祖在上,弟子羌特立奉旨征寇,因賊多勢壯,官兵怯敵,請媽祖神威暗助,平此海寇,安斯黎庶。」禱畢,但見媽祖領著千里眼、順風耳,自空而降步在賊船上往來廝殺。海寇見狀大驚,倉皇掛帆而逃,羌特立一見,揮兵直追,趕殺一陣,斬獲甚豐。且將賊首擒住,大勝而返。羌特立不敢奪神之功,以為己功。乃將實情奏知聖上。宋孝宗又派特使至湄州,加封媽祖為「靈惠昭應崇福善利夫人」。
5. 冊封為天妃
明朝永樂元年,太監鄭和出使南洋群島諸國,船至南中國海時,碰到強烈颱風,巨浪排空,船將沉沒,鄭和向空禱告道:
「弟子鄭和奉旨出使南洋,今遇烈風h,並非愛惜生命,是恐怕無法完成使命罷了。乞求媽祖相救。」禱完,見媽祖自天而降,立於船頭上空,手拉船纜,使鄭和的船平安地突破風圈,完成了宣揚德威的使命。鄭和返國之後,奏明永樂皇帝,永樂皇帝便派他至湄州重修媽祖廟宇,冊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
6. 冊封為天上聖母
清朝康熙二十三年,將軍侯施琅率領海師往湄州,行至烏坵,船被大風刮至大海,夜色茫茫,海天不分,不辨東西南北,船與船間不能相見,亦無法聯絡。船上官兵正在驚皇失措之時,但見海上亮起一盞明晃晃的燈光。施琅的船便朝著燈光駛去,至第二天早上,所有的船都到達湄州,一艘也沒飄失。施琅下船的時侯,見媚州海面並沒燈塔,甚覺奇怪,乃向附近居民打聽。才知是媽祖顯聖,施琅感激之餘,於回京之日,奏請皇帝修廟酬恩,以彰神功。康熙皇帝准其所奏,並派施琅持詔前往,封媽祖為「護國底民靈妙昭應仁慈天后」,到了清世宗雍正四年(1726),媽祖又顯靈拯救皇宮的大火,被敕封「天上聖母」。
7.媽祖接炸彈
媽祖本是海上之神,但台灣人太信奉祂,因此搖身一變成為萬能的神明,在二次大戰時,美國出動B-29轟炸機,無時無刻轟炸台灣,筆者小時候,到處看到防空洞,就是為避免美軍的風轟炸。當時美軍所丟下的炸彈,像下雨一樣,連媽祖都於心不忍,出來接炸彈,使台灣幸免於難。媽祖接美軍炸彈的故事在台灣廣泛流傳,至於接炸彈的方式則有:將炸彈撥到外海、以及接住炸彈不使爆炸、及直接落在地上不爆炸三種說法。
其一:靠近沿海地區,媽祖直接用裙將炸彈撥開,將炸彈擺到海上。
其二:媽祖接住炸彈,使炸彈沒有引爆,或直接爆在自己身上,拯救民眾生命。
其三:媽祖直接使用法術將炸彈直接落地,不爆炸,致使地面上許多的未爆炸彈。
8. 起死回生
董振雄是台灣大甲鎮人,今年七十歲,跟大甲媽遶境進香四十年如一日,被譽為「媽祖博士」。
在大甲媽祖起駕前病情突好轉,與媽祖約好走完全程,沿路拍照記錄點滴,讓眾人稱奇。的董振雄,今年(西元2012年)二月下旬不慎摔倒,撞到頭部昏迷,當天就住進加護病房,住了一個多月,不少人以為他今年會缺席,卻奇蹟般的在起駕前痊癒,全程走完。他說「我跟媽祖約好了」,不能爽約。他那嚴重住加護病房的顱內出血,奇蹟式的,在大甲媽祖起駕前幾天突然病情好轉。董振雄堅持今年還要參加大甲媽遶境進香,家人極力反對,不過董振雄說「跟媽祖約好了」,不能爽約。但身體還是有點虛,他的妻子非常擔心,只好陪董振雄跟著媽祖走完全程。董振雄相當低調,他認為這都是大甲媽祖庇佑,「董爸」照往例,背著相機一路記錄遶境全程,不放過任何細節,認識他的人,一路驚喜跟他打招呼,文史工作者老師父說「董爸真像進香隊伍中的驚嘆號」。董振雄家族在大甲鎮瀾宮前開金飾店,他一生為大甲媽祖服務不遺餘力。早年奔走,促成大甲媽回湄洲謁祖,此後年年成行。大甲鎮瀾宮改建,他走遍全省找建材,從門板到石材,件件有傳奇故事,他也津津樂道。他走訪大陸各地,蒐尋媽祖文物,家中擺滿多年來蒐集的媽祖各式各樣的文物、紀念品,「能想到的,幾乎都有了」。(本段取自聯合報╱記者陳秋雲、田兆緯/台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