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的故事(三)媽祖的成年 江銘輝 五夢網
化草救商
媽祖在21歲時,湄洲嶼西邊有個出入湄洲的要衝叫門夾(就是今天的文甲),有一次,一個秋高氣爽,萬里無雲的天氣,一艘商船剛出航不久,突然在附近海上遭到巨風襲擊,觸礁,海水湧進船艙,即將沉沒,村民見狂巨浪,不敢前去營救。
在這緊急時刻,媽祖信手在腳下找了幾根小草,扔進大海,一根根的小草變成一排排大杉木,漂到附近即將沉沒的商船旁邊,這些大杉木似乎有吸引力,輕輕的依附在船邊,船上的人紛紛攀爬到杉木上,等所有的人都爬上杉木後,商船就沉沒了。不一會兒,風平浪息,村民連忙出航救人,商船人們相慶大難不死,都以為是蒼天相助。待到上岸回頭一看,發現剛才攀附的好幾根大杉木不知去向,一問鄉人,才知道是媽祖的神奇法術救了他們。
莆田大旱
媽祖二十三歲時,莆田發生大旱災,五穀不收,草木枯死。緊跟而來的就是饒荒。縣令是一個愛民如子,人溺己溺的清官,眼見生靈塗炭,心中實在很着急,久聞林默娘法力無邊,心想請她出來求雨,但是如果命令屬下去請,恐怕對她不尊敬,於是乃決定親身前往請託,第二天,縣令齋戒休浴,帶了一群隨從,浩浩蕩蕩的前來林家。林愿聽到縣令來訪,急忙整理衣冠前去迎接,剛到門口,縣令已經下轎,林愿乃趨前一步作揖道:
「不知父母大人駕到,有失迎接,失敬!失敬!」
「豈敢!豈敢!都巡官近來可好?」縣令作揖回禮。
「托福!托福!」林愿說完,忙將縣令請入客座坐下,獻上茗茶,復拱手問道:「不知父母大人光臨,有何見教?」
「下官失德,致令治邑苦旱。蒸民流離失所,日夜思維,寢食難安。久聞令嬡神異,特來請託,望神姑施法,祈降甘露,解救眾生,不知都巡官肯讓令媛前去否?」縣令說完,一雙期待的眼睛直瞪著林愿。
「只恐小女無能,有負大人祈望。」林愿說著,隨叫僕人阿福去請小姐出來。
不一會默娘出來,見過父親問道:
「爸爸呼喚女兒,有何吩咐?」
「縣尹大爺叫妳去求雨,快去拜見。」林愿說著,向縣令做了個手勢。
默娘過去,向縣令跪跪拜說:
「大人在上,民女默娘叩見。」說著,正要叩頭,縣令急忙攔住道:
「神姑請起,下官不敢受此大禮。」
默娘起來,站立一旁。縣令又把來意說了一遍,徵詢默娘的同意。默娘見縣令體國憂民,謙恭禮下,當下滿口答應。縣令見默娘答允,高興答道:
「救旱如救火,既蒙金諾,請神姑收拾一下,即刻同下官前往。」
「沒有甚麼可收拾的,此刻應可動身。」默娘說完,轉過身來對父親道:
「爸!我同縣大人去了。」
「求完雨後,快點同來。」林愿囑咐道。默娘答聲知道。縣令站起來,向林愿雙手作拱道:
「下官告辭了!」林愿也不挽留,站起來,送縣令送到門口,長揖而別。
默娘坐上轎子,跟縣令向莆田縣衙門出發,到了城門邊,只見道路兩旁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當中擺著神案,燭炬清輝,香煙縹渺,縣令喝聲「停轎」,隨即跨出自己的轎子,來到默娘轎旁道:
「本縣百姓在此設下香案,迎接神姑,可否將轎簾掀起,讓他們瞻仰!瞻仰?」
「父老們既然如此錯敬,民女就出來與他們見見。」默娘說完,便掀轎簾,姍姍的向香案走去。
香案旁站了幾十位老者,看見默娘走過來,一齊拱手說:
「我們等在這裡歡迎神姑的到臨,蒙神姑的慈悲,光臨搭救,我等在此叩謝。」說完,一齊跪了下去,旁邊的民眾也一起跪下,呼聲雷動。
默娘被這場面激動得熱淚盈眶,連忙搶上兩步,跪在老者面前,將他們扶起道:
「諸位父老如此錯愛,小女子如何敢當?」說完,又向二旁的人揮手道:
「諸位父老兄弟、姊妹們,不要行此大禮,統統請起。」
「多謝神姑!」群眾起來,又是一片呼聲。
十幾位老者又過去參見縣令,縣令慰勉了幾句,並告知他們,明日辰時在縣府門前廣場上祈雨,要他們帶同全縣的善男信女前來膜拜,長老們領諾退下,縣尹又請默娘上轎,隨後與默娘打道回衙門,到了縣衙門,家人迎接縣令,縣令的女兒,與默娘年齡差不多,兩人性情相投,一見如故,當晚就共榻而眠。
次日辰時,默娘同縣令來到廣場上,見廣場上站滿了人,個個手執清香。默娘來到案前,焚香點燭,膜拜一回,然後合掌當胸,長跪案前,嘴裏喃喃禱告,縣令及全邑善男信女都跪在那裹,紋風不動,合掌祈求,由辰時跪至午時,在午時開始,但見疾風陣陣,黑雲滾滾,雷電交加,大雨滂沱,雨足足下了一個時辰,平地水深尺餘,方才雲收雨散。大家雖然淋得像落湯雞一樣,但都還跪在那裏,笑顏逐開,精神抖擻,亳無倦容,默娘緩緩站起,向眾人大聲道:
「諸位父老、兄弟、姊妹們,你們的虔誠,已得到玉帝的憐憫,特命龍王佈雨,現在旱象全消,你們以後可繼續耕耘,自可安居樂業,今後更要行善信佛,才能得到上天垂念,賜爾百福。」說完又對縣令道:「托大人仁德,及諸父老的善心誠意,民女此行,幸不辱命,今雨水已足,民女就此告別。」
默娘說完,正想離去,縣令連忙攔阻道:「神姑大功告成,邑民得解乾涸之厄,正應盤桓數日,使下官聊報大恩於萬一。況全邑民眾也必有一番心意,以酬大德,何故急忙離去,且倉促間,來不及備轎,如何成行?」
「此是上天的仁慈,大人的德政,諸父老的誠意所致,民女何敢居功,況且父母在家懸念,斷不敢久留,至於轎子,不勞費心,民女就此回去了!」說畢,默娘身子早已昇空,踏在一朵祥雲上,冉冉而去。
降伏千里眼、順風耳
默娘駕雲經過一個山頭,突然被一陣哭聲驚住,往下一看,只見山路上五、六人抬著一乘轎,哭聲就從轎中傳出,乃將乘雲降落,向轎前的一位道士問道:
「道長,請問轎中何人?抬往何處?為何哭得如此悲傷?」
「轎中是張家姑娘,抬去祭神。」那道士說著,一對小眼睛瞪著默娘。
「祭神那裏用得著女人,一定是妖怪。」默娘還沒說完,道士就攔說:「姑娘可不能亂講,得罪了那兩位尊神,馬上就有大禍臨身,不信,妳問問這位許員外!」說著,用手指看那位五十開外的男人。許員外接口道:
「姑娘,真的這二位大仙,力大無窮,法力無邊,發起怒來,地震山搖,飛沙走石,確實驚人。」
「你們把那獻祭的少女送回去,我替你們求那二位大仙,免了這種祭禮。」
許員外聽默娘說放了張家姑娘回家,連忙搖手道:
「不行!不行!去年因為村裡的少女逃走一空,沒有獻祭。祂一怒下山,把敝村的房屋,莊稼不知毀了多少?」
「你們把張家姑娘送回去,我代她去獻祭。」默娘斬釘截鐵的說。
許員外聽這陌生姑娘願替張姑娘獻祭,心裏也很願意,一來默娘長得比張姑娘漂亮,二來省得張姑娘一路啼啼哭哭,吵得人心煩。當下立刻答應,放張姑娘出來,把轎騰出來給默娘坐。張姑娘出轎後,朝默娘便拜。默娘把她扶起,叫她仍坐原轎回去,自己同許員外諸人一起用走路前去。茅山道士帶領許員外、默娘諸人在弩灣灣曲曲的山路上走了約一個時辰方來到一個山洞門口,茅山道士向洞內叫道:「敬請二位大仙收祭品。」
一陣怪異聲音過後,出來兩個似人非人的怪物,毛髮茸茸,一個生著牛般的大眼睛,一個長著驢樣的大耳朵。兩人一見默娘,笑得合不攏嘴說:
「今年的祭品最好了!」說著,要來拉默娘的手。默娘將手一收,身體一閃,喝道:
「何方怪物,膽敢無禮!」
兩怪聽到喝聲,不由一怔,那牛眼的把胸脯一挺道:
「我是大名鼎鼎的千里眼。」
「我是天下聞名的順風耳。」驢耳的也拍胸脯說。
「千里眼、順風耳,我勸你倆棄邪歸正,不要再為非作歹,遭到天譴。」默娘莊重的說。
千里眼見默娘想遊說自己,不覺大怒喝道:「少廢話!跟我一起進洞去。」說著又伸手來抓默娘。
默娘將手一甩,千里眼一個踉蹌,被摔十幾步,頭碰在一塊巨石上,碰得二眼火星直冒。
順風耳一看,怒不可遏,一掌向默娘打去。默娘將身一閃,吧的一聲,這掌正打在千里眼的臉上。
千里眼被甩在石上,摔了一跤,剛站起來又挨了這記耳光,於是火上加油,大吼一聲道:
「瞎眼賊,你竟敢打起老子來了!」也一拳向順風耳打去。
兩人你一拳我一掌,直打得難分難解。茅山道士及許員外諸人看得目瞪口呆,搖頭吐舌,遠遠的躲在一旁。默眼看千里眼、順風耳打夠了,才將手一指,喝聲:
「停!」
兩妖應聲而止。默娘道:
「你倆可肯改惡從善嗎?」
兩妖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肯答應。默娘看他們猶豫不決,便伸手向巨石一指喝聲:
「起!」那塊數千斤的巨石,直飛在半空中,在二人頭上盤旋。
兩妖見了,嚇得魂不附體,連忙跪地求饒。默娘道:
「只要你們改惡從善,重新做人。我就饒了你們,並且把你們收在身邊,一同替天行道,扶善除惡。」
兩妖大喜,連忙叩頭不止。默娘乃用隱身法將兩妖身形隱去,囑咐聽其呼喚,隨呼隨至。兩妖叩謝而去。
解除水患
到了媽祖二十六歲時,福建與浙江兩省,從春天開始就每天下雨不停,暴雨洪水將作物和房子都沖毀流失,人們無居無食,苦不堪言,當時當地官員上奏朝廷,皇帝下旨就地祈雨,但祈求毫無改觀。於是地方的父母官前來拜求媽祖拯救黎民,慈悲的媽祖告訴父母官說:「這是因為上天要懲罰人間的惡事,所以天降災禍。就由我來代替萬民對天謝罪,以求原諒。」說完便焚香燒符、對天默禱,傾刻間平地忽起一陣狂風掃開了烏黑的濃雲,天空竟然放晴了,據說在此同時,有一條龍自水中翻滾騰起,乘雲而去,大概玉帝聽到了媽祖的禱詞,原諒百姓,召喚神龍回天庭吧!。那一年百姓還獲得了好收成,人們感激媽祖,省官於是向朝廷爲媽祖請功並准得到褒獎。
以蓆當帆
湄州百姓,靠海為生,不管經商、打漁、都要在驚濤駭浪中出沒,當他們遇難,危急萬分的時侯,他們總是呼喚「神姑林默娘」,默娘每次都能在千鈞一髮的時候,使他們轉危為安,有一次狂風暴雨時,近海發現無數的魚群,湄州漁民們都知道是捕魚的好時機,每家大小男女都在整理漁具,準備出海打漁。但是要出海時才發現船帆破了,船隻不能航行,默娘勸他們不要出海。但他們都不肯聽從,異口同聲的說:
「我們不能眼睜睜的,看看游到近海的魚群散去,這是我們一年的衣食呢。」
默娘知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既然大家堅持要出航捕魚,於是媽祖對漁民說:「你們就起船吧!。」隨即叫人將草席掛在桅杆上用作船帆。掛在桅杆的草蓆比真正的帆還好用,於是船開上海面,乘風破浪,飛馳捕魚去了,滿載而歸。
鐵馬渡江
相傳媽祖26歲時,有一天,媽祖要渡海,可是沒有船隻,這時候,媽祖見旁邊屋簷前懸掛一隻巴掌大小鐵製的小馬,於是靈機一動,取之將它丟在海中,小鐵馬,變成一般大小的鐵馬,媽祖坐在上面,揮鞭策馬,鐵馬在海上奔奔跑迎風而去,待人上了對岸,忽然之間,鐵馬又恢復原形,旁邊的人無不驚歎“神姑”的神通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