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  2011-11-28 雷电漫谈

雷电漫谈      江铭辉     五梦网

 

 
1190263日雷电击法国艾菲尔塔(photolib.noaa.gov
 
一、   一次雷电的能量
 
概略计算一次雷电的能量大约相当于十万个100瓦的电灯泡,连续照明1小时的能量,即1万度电。这些庞大的电能瞬间便成光、声、热等的能量,散逸于空中,无法加以利用,真是可惜。
 
二、   雷电的起因
 
雷电是指大气中的强烈放电现象。在夏季的雷天气,经常发生雷电现象象。它发生在二朵之间或一朵云的内部,以及云与大之间的正负电荷的放电,产生的亮光,我们称之闪电,闪电的电流很大,一般能达到几万安培,但是其持续的时间很短,一般只有几十微秒。空气经过放电作用急速地被加热、膨胀,因膨胀再被压缩产生冲击波的声音我们叫雷雷的形成也是瞬间(不超过1秒钟),因此我们在近距离内听到的打雷声音,只听到一声的冲击声,至于我们会感觉打雷声音延续几秒钟,甚至于几分钟,原因是不断的连续火花放电(闪电),及在远距离发生的音波,因受各处空气中密度的不连续面,或反射在山中或云中,所以会听到连续的雷声。因此在远距离响的雷声是轰隆、轰隆的声音。(图1
 
雷电对建筑物和其他设备尤其是电器设备的破坏十分巨大,所以需要安装避雷针避雷器等保护这些建筑和电器设备的安全。
 
二、雷电的分类:
 
按雷电在空气中发生的部位,大概可分为中(云的内部)、云间(二朵云之间)或云地(云和地上)之间的放三大种类。云中放电占闪电的绝大多数,云地之间放电者则是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的主要形式。
 
1.     中(云的内部)放电:
 
0℃时云内的滴变成晶和过冷水滴(达0℃却来不及凝结就落下的水滴)。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同,造成了空气对流,在这些水滴或冰晶摩擦碰撞的过程中产生电荷。云内出现相反电荷,正电荷向带负电荷放电,产生了云内闪电(in-cloud lightning)。风暴的放电就是这种类型。
 
2.     云间放电
 
云间放电很少看到,它在二个或更多完全的积雨云朵正负电荷的放电。
 
3.     云地之间放电
 
 
2:雷雨云带电状况。云层的上部带大量正电,中下部带着大量的负电,最下面的底部有些微的正电。
 
在炎热的夏天,上升气流强盛,积云渐渐升至高空,发展成富有水滴的「积雨云」,云层内的水滴在内部气流的冲击下,形成带电状态,一般是云层的上部带大量正电,中下部带着大量的负电,最下面的底部有些微的正电(图2)。当云层靠近地面时又感应地面,使地面和它的建筑物、树木生了大量的正电。如果这时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很强,它们之间的空气没有足够的绝缘,就会开始放出一道曲折的火花放电,我们叫闪电。闪电刚开始时,先由中下部的的负电和底部的正电开始放电,称为「先导闪电」(3) (step leader),先导闪电并不很光亮,但速度很快。它会前进约 50 公尺,然后暂短的停止,之后再改变方向前进、暂停。这个过程会重复许多次,形成一条曲折的路径,它充满着负电,高速移动的电子会把空气电离化,使这条路径能够导电。当「先导闪电」接近地面时形成了很强的电场,使地面大量的正电荷上升,跟路径中的负电中和,在放电的过程中释放出巨大能量,这便是「回返闪击」(returning stroke) (4)。由于「回返闪击」比「先导闪电」光亮得多,所以我们看见的闪电原来是由地下向天空的放电过程!「回返闪击」才是强光、热能和巨响的源头。当「回返闪击」消失后,在一段极短的时间后,云层会再次发出「先导闪电」;但这一次的「先导闪电」并不会在中途暂停,而且会沿着「回返闪击」所走的路而行。这个过程会重复许几次,甚至几十次。
  
3:由乌云内部的中下层负电和最底部的正电相互作用,产生闪光,叫「先导闪电」。
 
 
4:当「先导闪电」接近地面时,地面大量的正电荷上升,跟路径中的负电中和,释放出巨大能量,这便是「回返闪击」
(本篇参考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的闪电和张启聪先生的雷电的成因。)
 
三、打雷的原因
 
1.     闪电后的雷声
闪电后接着是雷声,这是由于急速放电所产生的高热使空气剧烈膨胀而发出之爆震。通常雷声是非常尖锐的,会使人有非常不舒服的感觉。
2.     与雷电的距离
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闪电以光的速度传给我们,而光在空气中走的速度是很快,差不多一秒钟就走三十万公里(地球的7圈半)。也就是说,我们所见到的闪电,是当它们发生以后的一剎那,即几万分之一秒,就到达我们的眼睛。但是我们听见的电声,它虽然和闪电几乎是同时发生,但传到我们耳朵裹,就会迟一些。这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送的速度每秒钟只有三百三十公尺左右。
 
因此我们可以用看到闪电以后,几秒钟才听到雷声,来测闪电与我们的距离。譬如:一个放电中心如果距离我们只有一公里远,也得在三秒钟以后,我们才会听到,如果有十公里远,就得在三十秒钟以后才能听到!
又如,一次强烈的雷暴,在闪电半秒钟内就听到雷生,闪电就在我们附近二百公尺范围以内,这是很危险的。但是如果听到雷声已在看到闪电之后好几秒钟,那表示放电离我们有好百公尺甚至好几千公尺了,这时我们就比较安全了。
 
四、避雷针
 
1.   避雷针的原理
 
尖锐的物体比钝的物体容易导电或放电快捷。云层带电时,经过直立避雷针的尖端而无声、无息地放电,其效果甚佳。避雷针可安装在各种建筑物和高的烟囱上,其下端必须连接一条粗的导线。并将导线接上金属盘(一般是铜板),将它埋入潮湿的土壤中,。尝闪电击中避雷针时,可安全地将闪电导入将地下,因而保障了建筑物的安全(图5)。
  
 
5:避雷针的装置与原理
 
2.   避雷针的发明
 
现代避雷针是美国科学家班杰明·富兰克林17527月的一个雷雨天中所发明的。当时他是用了一个捕捉雷电的风筝实验作试验。此风筝实验证实了他的推测理论,并发明了避雷针。
 
五、如何避免遭受雷击?
 
外出时如何避免遭受雷击?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避免雷击应当做到:
 
1.在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户内较户外安全。但千万要应避免太靠近室内的壁炉,因为闪电通常会击倒烟囱(房屋的最高部位),进入室内,最后与壁炉物接触。
倘若汽车的顶盖是封闭的,则车内即为一安全避雷场所。当闪电袭击车子时,外围金属构架传导电流,不致危害乘坐人员。现代的金属飞机是非常安全的。即使飞入雷雨之中,被雷电击到时,亦不会发生意外。船只特别是帆船,在海上易被袭击,事实上任何海平面上的突出物,都可能遭受电击,但全金属的轮船则甚安全,因金属为电流构成一条通路。
 
2.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伞),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
 
3.特别要小心的是,遇到雷电时,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下站立;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击危险。
 
4. 别拿手机和雨伞……等等
 
5.         孤立的大树下面或钢架桥梁的一端躲雨,是十分危险的闪电时常沿大树的枝干而下,使在下面躲避的人遭受雷挚,以致因而受伤或死亡。这一类的物体好像一只不良的避雷针。引来大量的电荷而不能疏导到大地,同样的道理在雷雨中携带尖锐的金属物体,或运转机械设备也都不安全。
 
6.         闪电使人受伤的原因是:闪电所生的极度高热,能使空气剧烈膨胀而造成一股压力颇大的爆炸,会把人吹击至数呎之远,以致受伤。电击能使动脉及心脏突然收缩,而四肢的肌肉亦作剧烈的抽搐。假如遭雷击后,尚有一线生命的希望,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以驱使血液从肺部流同心脏,而使之恢复心动。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