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  2011-11-28 雷電漫談

雷電漫談      江銘輝     五夢網

  

圖1:1902年6月3日雷電擊法國艾菲爾塔(photolib.noaa.gov
 
一、   一次雷電的能量
 
概略計算一次雷電的能量大約相當於十萬個100瓦的電燈泡,連續照明1小時的能量,即1萬度電。這些龐大的電能瞬間便成光、聲、熱等的能量,散逸於空中,無法加以利用,真是可惜。
 
二、   雷電的起因
 
雷電是指大氣中的強烈放電現象。在夏季的雷天氣,經常發生雷電現象象。它發生在二朵之間或一朵雲的內部,以及雲與大之間的正負電荷的放電,產生的亮光,我們稱之閃電,閃電的電流很大,一般能達到幾萬安培,但是其持續的時間很短,一般只有幾十微秒空氣經過放電作用急速地被加熱、膨脹,因膨脹再被壓縮產生衝擊波的聲音我們叫雷。雷的形成也是瞬間(不超過1秒鐘),因此我們在近距離內聽到的打雷聲音,只聽到一聲的衝擊聲,至於我們會感覺打雷聲音延續幾秒鐘,甚至於幾分鐘,原因是不斷的連續火花放電〈閃電〉,及在遠距離發生的音波,因受各處空氣中密度的不連續面,或反射在山中或雲中,所以會聽到連續的雷聲。因此在遠距離響的雷聲,是轟隆、轟隆的聲音。〈圖1)
 
 
二、雷電的分類:
 
 
1.     中(雲的內部)放電:
 
 
2.     雲間放電
 
雲間放電很少看到,它在二個或更多完全的積雨雲朵正負電荷的放電。
 
3.     雲地之間放電
 
   
圖2:雷雨雲帶電狀況。雲層的上部帶大量正電,中下部帶著大量的負電,最下面的底部有些微的正電。
 
在炎熱的夏天,上升氣流強盛,積雲漸漸升至高空,發展成富有水滴的「積雨雲」,雲層內的水滴在內部氣流的衝擊下,形成帶電狀態,一般是雲層的上部帶大量正電,中下部帶著大量的負電,最下面的底部有些微的正電(圖2)。當雲層靠近地面時又感應地面,使地面和它的建築物、樹木生了大量的正電。如果這時雲層和大地之間的電壓很強,它們之間的空氣沒有足夠的絕緣,就會開始放出一道曲折的火花放電,我們叫閃電。閃電剛開始時,先由中下部的的負電和底部的正電開始放電,稱為「先導閃電」(圖3) (step leader),先導閃電並不很光亮,但速度很快。它會前進約 50 公尺,然後暫短的停止,之後再改變方向前進、暫停。這個過程會重覆許多次,形成一條曲折的路徑,它充滿著負電,高速移動的電子會把空氣電離化,使這條路徑能夠導電。當「先導閃電」接近地面時形成了很強的電場,使地面大量的正電荷上升,跟路徑中的負電中和,在放電的過程中釋放出巨大能量,這便是「回返閃擊」(returning stroke) (圖4)。由於「回返閃擊」比「先導閃電」光亮得多,所以我們看見的閃電原來是由地下向天空的放電過程!「回返閃擊」才是強光、熱能和巨響的源頭。當「回返閃擊」消失後,在一段極短的時間後,雲層會再次發出「先導閃電」;但這一次的「先導閃電」並不會在中途暫停,而且會沿著「回返閃擊」所走的路而行。這個過程會重複許幾次,甚至幾十次。
  
圖3:由烏雲內部的中下層負電和最底部的正電相互作用,產生閃光,叫「先導閃電」。
 
 
圖4:當「先導閃電」接近地面時,地面大量的正電荷上升,跟路徑中的負電中和,釋放出巨大能量,這便是「回返閃擊」
(本篇參考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的閃電和張啟聰先生的雷電的成因。)
 
三、打雷的原因
 
1.     閃電後的雷聲
閃電後接著是雷聲,這是由於急速放電所產生的高熱使空氣劇烈膨脹而發出之爆震。通常雷聲是非常尖銳的,會使人有非常不舒服的感覺。
2.     與雷電的距離
實際上,我們所看到的閃電以光的速度傳給我們,而光在空氣中走的速度是很快,差不多一秒鐘就走三十萬公里(地球的7圈半)。也就是說,我們所見到的閃電,是當它們發生以後的一剎那,即幾萬分之一秒,就到達我們的眼睛。但是我們聽見的電聲,它雖然和閃電幾乎是同時發生,但傳到我們耳朵裹,就會遲一些。這是因為聲音在空氣中傳送的速度每秒鐘只有三百三十公尺左右。
 
因此我們可以用看到閃電以後,幾秒鐘才聽到雷聲,來測閃電與我們的距離。譬如:一個放電中心如果距離我們只有一公里遠,也得在三秒鐘以後,我們才會聽到,如果有十公里遠,就得在三十秒鐘以後才能聽到!
又如,一次強烈的雷暴,在閃電半秒鐘內就聽到雷生,閃電就在我們附近二百公尺範圍以內,這是很危險的。但是如果聽到雷聲已在看到閃電之後好幾秒鐘,那表示放電離我們有好百公尺甚至好幾千公尺了,這時我們就比較安全了。
 
四、 避雷針
 
1.   避雷針的原理
 
尖銳的物體比鈍的物體容易導電或放電快捷。雲層帶電時,經過直立避雷針的尖端而無聲、無息地放電,其效果甚佳。避雷針可安裝在各種建築物和高的煙囪上,其下端必須連接一條粗的導線。並將導線接上金屬盤(一般是銅板),將它埋入潮濕的土壤中,。嘗閃電擊中避雷針時,可安全地將閃電導入將地下,因而保障了建築物的安全(圖5)。
  
圖5:避雷針的裝置與原理
 
2.   避雷針的發明
 
 
五、如何避免遭受雷擊?
 
外出時如何避免遭受雷擊?雷電是常見的自然現象避免雷擊應當做到:
 
1.在外出時遇到雷雨天氣,要及時躲避,不要在空曠的野外停留。戶內較戶外安全。但千萬要應避免太靠近室內的壁爐,因為閃電通常會擊倒煙囪(房屋的最高部位),進入室內,最後與壁爐物接觸。
倘若汽車的頂蓋是封閉的,則車內即為一安全避雷場所。當閃電襲擊車子時,外圍金屬構架傳導電流,不致危害乘坐人員。現代的金屬飛機是非常安全的。即使飛入雷雨之中,被雷電擊到時,亦不會發生意外。船隻特別是帆船,在海上易被襲擊,事實上任何海平面上的突出物,都可能遭受電擊,但全金屬的輪船則甚安全,因金屬為電流構成一條通路。
 
2.雷電交加時,如果在空曠的野外無處躲避,應該儘量尋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雙腳併攏、雙臂抱膝、頭部下俯,儘量降低身體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導電的物體(如鐵鍬、金屬杆雨傘),要迅速拋到遠處,千萬不能拿著這些物品在曠野中奔跑,否則會成為雷擊的目標。
 
3.特別要小心的是,遇到雷電時,一定不能到高聳的物體(如旗杆、大樹、煙囪、電杆)下站立;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擊危險。
 
4. 別拿手機和雨傘……等等
 
5.         孤立的大樹下面或鋼架橋樑的一端躲雨,是十分危險的閃電時常沿大樹的枝幹而下,使在下面躲避的人遭受雷摯,以致因而受傷或死亡。這一類的物體好像一隻不良的避雷針。引來大量的電荷而不能疏導到大地,同樣的道理在雷雨中攜帶尖銳的金屬物體,或運轉機械設備也都不安全。
 

閃電使人受傷的原因是:閃電所生的極度高熱,能使空氣劇烈膨脹而造成一股壓力頗大的爆炸,會把人吹擊至數呎之遠,以致受傷。電擊能使動脈及心臟突然收縮,而四肢的肌肉亦作劇烈的抽搐。假如遭雷擊後,尚有一線生命的希望,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以驅使血液從肺部流同心臟,而使之恢復心動。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