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的故事  2011-10-07 四月花語木棉花-珍惜身邊的幸福

四月花語木棉花-珍惜身邊的幸福    江銘輝 五夢網

  
圖1:木棉花又名英雄花、吉貝花、烽火花、斑枝花、攀枝花、紅棉樹及瓊枝花,原產於印度。
 
木棉花簡介
 
木棉花(圖1)又名攀枝花、紅棉樹、英雄花、吉貝花、烽火花、斑枝花及瓊枝花,原產於印度、緬甸、爪哇及南美、非洲一帶,中國在漢朝就已經傳入,唐朝時普遍種植,大多種在西南各省,每年二月的時候,光禿禿的木棉枝幹就開始在枝椏上長出一顆顆的花苞。木棉花的花冠有五瓣,呈現橙黃或橙紅色,到了四月的時候,樹上盛開火紅的木棉花(圖2),因此4月11被定為木棉花的日子。木棉花的開花時間很短,約五月左右,花朵就落盡,光禿禿的,這時夏季來臨了,枝椏又開始長出新葉,也開始結橢圓形的蒴果(蒴果是植物的果實,它由數個子房相合而成,內含許多種子,成熟後,則沿膈膜裂開來,如百合、罌粟、芝麻等的果實。果實成熟後果莢會裂開,裡面的卵圓形黑色的種子連同由果實內的白色棉絮會隨風四散(圖3)此時滿天飛舞的棉絮,好像雪花片片,真是美麗極了!。到了仲夏,樹葉茂盛,但秋天來臨時,葉子開始變黃,凋零,冬天來臨時,樹葉全部掉光了,一直到第二年的二月春天,枝椏才開始長花苞。
  
圖2:盛開火紅的木棉花,只有花朵,沒有樹葉。
  
圖3:木棉花的果實裂開,白色棉絮會隨風四散。
 
木棉為落葉大喬木,高可達25米,莖和主要支幹有短而粗的圓錐形硬刺(圖4),稱為刺瘤,樹皮灰白色。葉互生,有5~7片樹葉組成的掌狀複葉(圖5);樹葉為長圓形或橢圓形,長1O~20釐米,寬5~7釐米,頂端漸尖,樹幹雖然粗大,但木質太軟,早期有它的用途,近期已很少用。花冠有五瓣,橙黃或橙紅色, 花萼黑褐色,革質,雄蕊有好幾個,合成管狀,排成3輪,最外輪集生為5束。
  
圖4:木棉莖和大枝有短而粗的圓錐形硬刺。
  
圖5:木棉葉互生,是掌狀複葉
 
許多城市的市花或國花
 
木棉花源自印度,被廣泛種植於中國華南半島南洋群島、香港及臺灣地區。台灣木棉的種植是17世紀由荷蘭人引進,目前台灣各地栽植十分普遍,筆者上班的地點,台灣電力公司位於台北市羅斯福路,更是沿路二旁種植木棉。許多城市或國家,將它定為市花或國花,早在1931年,木棉花就被定為廣州市的市花。1982年6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再次將木棉花定為市花,更加深了廣州市民對木棉的青睞和尊敬。除了廣州市定為市花外,其他地方定為市花有四川省的攀枝市、廣東省潮州市和台灣的高雄市、台中縣,新竹市。阿根廷更把它當成國花。此外,香港島的金鍾還有一條紅棉道,位於香港公園的紅棉道婚姻注冊處也是香港人結婚的熱門地點。金門縣也把木棉作為縣樹,象徵當地民性堅毅,未來發展前途燦爛。
 
木棉花名稱的由來與傳說
 
1.木棉花的由來
首先我們先談木棉花,為什麼叫木棉呢?講到木棉我們就要說草棉,我們現在所說的棉花就是指草棉,草棉高度比一個成年人矮,通常只有150公分,一年生草本植物,花一般是淡黃色,果實的形狀像桃兒,內有白色的棉絮和黑褐色的種子,白色的棉絮通稱為棉花紡織工業中的原料,黑褐色的種子可以榨油。木棉花非常高大,高達25公尺,當木棉的花朵謝了之後,它也會結出果實,果實內也有棉絮和種子,果實結在大樹上,會在樹上裂開,棉絮高掛在樹上,隨風飄落,所以叫木棉花,但木棉花因為纖維短,無法紡織,織布,只能當棉襖或棉被的填充料。香港的已故流行樂壇泰斗羅文就有一曲《紅棉》,以木棉樹高大魁偉來比喻華人的傲骨。
2.木棉花的傳入中國
木棉最早見載於晉朝葛洪的《西京雜記》,它記載:西漢時,南越王趙佗向漢武帝進貢烽火樹,樹高一丈二尺,一個樹根三個支幹,到晚上燈光照耀下,像火燒一樣火紅,據說此烽火樹就是木棉樹。
 
3. 英雄樹的由來(1)
 
木棉樹屬於速生、強陽性的樹,它總是比周圍的樹群還高,以爭取陽光雨露,木棉這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及鮮豔似火的大紅花,被人譽之為英雄樹、英雄花。最早稱木棉為“英雄”樹的是清人陳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木棉樹濃須大面好英雄,壯氣高大枝葉茂盛。
 
4. 英雄樹的由來(2)
 
從前林則徐麾下的戰將關天培將他使用的一尊大炮,靠緊在一棵巨大的木棉樹旁向侵略者炮轟,後來不幸竟被英國的侵略者擊中了,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那棵木棉雖然受到傷痕,但依然屹立在虎門的江邊。它象徵著中國人是永遠不會被侵略者征服的。從此,後人把木棉譽為不屈不撓的“英雄樹”。
 
4. 英雄樹及吉貝花、瓊枝花的由來
 
木棉花在海南島五指山,有位英雄叫吉貝,他多次率領黎族人民抗禦外敵,屢連戰功,得到人民的愛戴。後因叛徒出賣,被敵人圍困在大山上,身中數箭,仍屹立山巔,身軀化為一株木棉樹,箭翎變為樹枝,鮮血化成殷紅的花朵。後人為紀念他尊稱木棉為英雄樹,把木棉花稱為英雄花。黎族人民為了表示對民族英雄吉貝的懷念與崇敬,每逢男女結婚之日,都要精心種植一株木棉樹。但有人反對此傳說,它們認為吉貝是源自於梵語Karpassa的音譯,此名稱原來是指爪哇木棉Ceiba Pentandra,但到底是源自於梵語或南洋土語Ceiba的音譯,莫衷一是。至於木棉花又叫瓊枝花,瓊枝之名則指木棉於海南(瓊)島生長的樹木因而得名。但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攀枝花、吉貝者,乃是斑枝花、古貝之訛。
 
 
木棉花的功用
 
1.   作觀賞用
 
木棉花大,色橙紅,極為美麗,因此木棉花的第一功用,以今日言,應該是作觀賞用,早期的許多功能,都隨著科學的進步,逐漸被人廢棄。君請看路旁一片火海,雪花飄飄,真是詩情畫意。
 
2.   種子油製成肥皂及機械油
 
 
3.   代替棉花來作棉襖、棉被的填充料
 
 
4.   作火柴、蒸籠
 
本木棉因為生長迅速,所以材質輕軟,但可供作蒸籠、包裝箱之用。但木棉纖維短而細軟,中空度高達86%以上,遠超人工纖維(25%-40%)和其他任何天然材料,不易被水浸濕,且耐壓性強,保暖性強,天然抗菌,不蛀不黴,可填充枕頭、救生衣。亦可作火柴梗、木舟、桶盆等,還是造紙的原料。可息現在火柴已被打火機取代了。
 
5.   作中藥用
 
木棉它的花、皮、根均有藥用價值。將曬幹了的木棉花煮粥或者煲湯,可以解毒清熱驅寒去濕;木棉皮煮水也有清熱、利尿、解毒等功效,對慢性胃炎、胃潰瘍、泄瀉、痢疾等有顯著療效。
 
 
6.   浮力與絕緣作
 
本棉的真正功用.在於浮力與絕緣: 在水中,每四磅不棉織維,可支撐一百磅的重量,木棉又因絕緣性佳,因此可以做成保溫或電器絕緣的覆蓋品。
民國三十年前後,日本人在台東種植了一批吉貝棉,從事有關軍事利用的實驗。吉貝棉的纖維比一般的斑芝棉長,使用範圍更廣。木棉的纖維雖然無法紡紗.但極為耐壓.不易遭水浸濕,適合做成敢生圈的填充物,或作成坐墊.蒲團等,不但舒適溫暖.而且環保沒有污染。
 
木棉花的花語-永恒的愛情與珍惜身邊的幸福
 
1.    談到愛情不逾傳說我以香港許願樹的傳說,來說明,許願樹的故事是描述一對男女,淒涼離折愛情的故事,故事如下:
清末年間,化頭甲西山麓下的一個小村莊裡,有一對深深相愛、青梅竹馬的年輕男女,男的叫阿俊,女的叫鳳兒。阿俊18歲時,要代表村裡去遙遠的南海參加海戰,二人依依不捨,在村頭的木棉樹下私定終身,相約兩人要白頭偕老。
阿俊走後,鳳兒每天都去村頭的木棉樹那裡,在木棉樹上纏一條黃布條,默默地許下一個願望,天天如此,月月如此。
每當村裡的人經過時,都會好奇地問她:「鳳兒,今天又許什麼願了啊?」每次鳳兒只是害羞地笑笑,低頭不語。其實,木棉樹知道,她所有的願望只有一個——心愛的阿俊能夠早日歸來與她白頭偕老。
五年過去了,海戰也結束了,卻依舊沒有阿俊的消息。只是村頭的木棉花上纏滿了黃布條,每年木棉花開的時候,紅色的木棉花和黃色的布條相映顯得格外鮮豔奪目,村裡人久而久之,都習慣並喜歡上了這棵獨特的木棉。然而,在鳳兒眼裡,每多一條黃布條就如在心裡多紮了一針,木棉樹越奪目,她的心就越痛。她最喜歡起風的日子站在木棉樹下,仰頭看著隨風飄揚的黃布條,靜靜地感受著風兒將她的思念捎去給心愛的阿俊。
又過了五年,有關阿俊去向的消息說法各異,有的說他升官後遠走他鄉了,有的說他殘廢了不想連累鳳兒客居他鄉了,有的說他在海戰中犧牲了……村裡的人都勸鳳兒別等了,找戶人家早點嫁了。附近的村鎮也有很多人來提親,鳳兒都執意拒絕了。
在漫長的等待和思念中,美麗善良的鳳兒一天一天地憔悴下去,父母心急又心痛,四處托人為她提親,鳳兒都置之不理,依然是每天去木棉樹下,纏上一條黃布條,默默地許願,默默地流淚……
終於,鳳兒的父母自作主張,把鳳兒許給了鄰村的一戶人家。鳳兒沒有反抗,只是經常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村頭的木棉樹下,兩眼望著遠方……婚禮的前一個晚上,鳳兒穿上了那套父母為她精心準備的讓全村女子都羡慕、嫉妒的禮服,獨自來到了木棉樹下。
婚禮當天,全村人都集合在頭甲山麓下,等待著歡送新娘。然而所有人都驚呆了,村頭的木棉樹上全部纏滿了黃布條,穿著鮮豔婚服的鳳兒靜靜地躺在樹下,眼睛輕輕地閉著,臉帶著笑容,她永遠地睡過去了。當人們正驚訝地看著這一幕時,木棉樹的黃布條忽地騰空而起,沖向天空。這時,村民們看著隨風飛舞的黃布條在空中變成了鳳兒和阿俊,他們牽著手親密地向天際飛去……
從那一天起,頭甲西山麓下的木棉樹多了一個傳說:無論男女,只要將寫有自己願望的黃布條掛在樹上,虔誠地祈禱,他們的願望就會實現。久而久之,人們來到這棵木棉樹下,會把預先準備好的黃布條拋掛在樹上,祈福許願,後來形成了一種習俗。
每年木棉花開時,到從化溫泉旅遊的海內外有心人總要到這株許願樹下拋彩許願,親手掛上黃布條,以期願望成真。
在希臘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如果將自己的心願寫在紙上,裝進透明的玻璃瓶,放入大海。瓶子載著心願飄向遠方,看到的人越多,你心願實現的可能性就越大。後來,人們稱這樣的瓶子叫漂流瓶。
(本段抄自http://baike.baidu.com/view/758405.htm許願樹)
 
2.    其次我們談到,珍惜身邊的幸福,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句話,使我想風行大陸的一個36篇連續劇,劇名是木棉花的春天,這是台灣來的一位知名制片人李鵬先生的制作,他的作品《啞巴新娘》、《真愛一世間情》得到了國內很多觀眾的認同,《木棉花的春天》再次延續了一貫臺灣愛情作品的風格。這部製作為什麼取名叫木棉花的春天,從劇中的內容和歌曲內容,沒有使人看了就立刻知道,但是我們如果將木棉花的花語“ 珍惜身邊的幸福有情人終成眷屬和該劇男主角堅持愛情,相信有情人終成眷屬,就會恍然大悟,原來木棉花的春天代表永恒的愛情,相信有木棉花春天,就會有愛情,也就是相信愛情終會來臨,珍惜身邊的幸福,有情人終成眷屬。
 
註:木棉花的春天大意及主題曲如下:
 
大意:
大企業家的獨生女慕佩蕓與友人出遊遇盜,被農學畢業的年輕茶農葉耀華所救,兩人在躲避匪徒追殺中互生情愫。父親宣稱要把佩蕓嫁給莫立群。莫立群也深愛著佩蕓,但佩蕓堅持要與耀華訂婚,於是立群指使徐志剛在佩蕓訂婚當天製造一場車禍。不料車禍中,連累了搭車去學校看女兒小提琴比賽的鄒平維老師和他的妻子方茹涵。不僅葉母摔成重傷,當時護著葉母的鄒平維傷了腰椎導致下半身癱瘓,方茹涵也被查出患有白血病。
葉耀華與慕佩蕓的訂婚儀式於是被迫取消。耀華為了照顧鄒平維一家而與方茹涵頻繁接觸,莫立群又佈局讓佩蕓誤會耀華和茹涵有曖昧關係。在一次次的誤會下,佩蕓終於嫁給了莫立群,方茹涵在前往教堂向佩蕓解釋誤會的途中病發身亡,鄒平維殉情自殺。耀華的母親也病重去世,耀華帶了鄒平維的女兒鄒筱蝶離開故鄉,努力工作,並培養筱蝶繼續深造小提琴。
十年後,耀華為了改良茶葉的品種帶著筱蝶回到故鄉,也遇見了佩蕓。莫立群誤以為他們還是藕斷絲連,連連毆打佩蕓。佩蕓好友馮採微暗戀莫立群,借此機會挑撥兩人離婚,幫助立群謀奪慕家財產,毒殺了慕母嫁禍給慕天宏,並策劃了車禍欲以除去天宏。不料,天宏的老友郝長壽在這場車禍中身亡,而天宏卻逃過此劫。長大成人的筱蝶愛上耀華,但耀華心裏只有佩蕓而不肯接受筱蝶的感情。採微和立群狼狽為奸。逼瘋了佩蕓,奪得了慕氏企業,並將佩蕓趕出家門。耀華將佩蕓接回家照顧。慕天宏隱姓埋名,為了洗清自己的冤屈,他安排郝長壽的兒子郝聰明進入慕氏企業工作,調查真相。最終,立群和採微的陰謀被揭發,他們自知罪孽深重以自殺贖罪,葉耀華和慕佩蕓有情人終成眷屬。
 
主題曲:
 
雨茫茫、霧茫茫、
盼望花開 花已落、
等候 等候、我在等候
莫讓我癡癡 的空等候!
花下的叮嚀 我從來沒有忘記過!
別說了 別說!別說你不再愛我..
你的痛就是我的痛,你的微笑就是我倆的歡樂!
別說了 別說!別說你要離開我...
我知道因為我知道,你比誰都愛著我!
 
結論(木棉的的功與過)
 
就樹木而言,木棉花可說一個大善人,它身材高大,枝葉茂盛,如果春天、秋天、和冬天,都保持茂盛的樹葉,以它的身材,把鄰近的樹木所需的陽光都遮住了,它們無法吸收正常陽光,因此它把自己的葉子在春、秋、冬全脫了,作個好鄰居,使旁邊的樹木都能吸收到陽光,真是大善人。
 

木棉的棉絮由於纖維不夠長,以往只能用來填充枕頭、棉被,很少用來織布,現代人枕頭、棉被都買現成的,很少人自己再利用木棉絮做枕頭、棉被,同時木棉樹佔用馬路二旁,風吹棉絮飄飄,以前是詩情畫意的景觀,現在是防礙行車安全,且製造滿地的垃圾。因此木棉的棉絮彷彿昨日是朋友現在變成罪人了!真是不可同日而語。不過近來人們又崇尚自然,講究反璞歸真,因此日本大和紡織公司也研發木棉纖維織物,利用木棉加棉花再加些聚酯,做成新產品木棉織物,讓木棉風華再現。有朝一日,也許木棉枕頭再度流行,木棉衣物成爲時尚,到時候路人可能不再抱怨木棉花絮了!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