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事起源  2011-10-04 世人如何了解古埃及文字

世人如何了解古埃及文字        江銘輝      五夢網

 
羅賽塔石的發現
 
1799年拿破崙在埃及的遠征軍在距離埃及的亞歷山大市48公里尼羅河的支流羅賽塔鎮挖碉堡時,挖出了一塊黑色磨光的石板(圖1),稱為羅塞塔石(Rosetta stone)。羅塞塔石的刻寫時間,是西元前196年,該年僧侶雲集孟斐斯城(Memphis),慶祝12歲的托勒密五世(Ptolemy Ⅴ)駕臨,並以他的名義,用希臘文發布了一道敕令(註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是希臘人托勒密一世建立的)。
  
圖1:西元前196年埃及僧侶為慶祝托勒密五世用希臘文及埃及之通俗體和象形文刻寫的敕令,稱為羅塞塔石。
 
羅塞塔石的石板分成三欄,最下欄是希臘文,中欄是俗體文字(一種由僧侶草體文演變的文字),上欄是古體象形文字。由於希臘文一直流傳下來,借助希臘文使我們從這三段文字記述同一件事中了解古埃及的文字,因而使象形文字和僧侶體文字得以解讀。拿破崙當時就認識到羅賽塔石的重要性,他拓印了許多張羅賽塔石上的文字分送給歐洲的學者研究。當時英、法兩國為爭奪對埃及的宗主權,進行長期的戰爭。1801年,英國戰勝佔領亞歷山大城,法國被迫於1801年放棄埃及,在降約中訂有一條降文要求法國把這塊羅賽塔石送交英國,不久,石碑被運到英國,收藏於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人坎伯里昂(Jean- Francois Champollion)(圖2)於1801年他11歲時,名數學家法國傅立葉(Jean Baptiste Fourier)(圖3)(當時他也追隨拿破崙遠征埃及)拿了一些有象形文的紙草書及石碑的拓文給他看,於是他立志要破解埃及象形文,他一生也全花在這件事上。坎伯里昂原本就有語文方面的才能,他13歲時已會讀三種東方的語言。
  
圖2:坎伯里昂(法國人,1790~1832年)
坎伯里昂自對古代的東方文明感興趣,1822年成功地解讀了古埃及的文字。1827年擔任法國羅浮宮埃及部門主任,1830年當選法國學術院委員。
坎伯里昂自幼對古代的東方文明感興趣,1822年成功地解讀了古埃及的文字。1827年擔任法國羅浮宮埃及部門主任,1830年當選法國學術院委員。
 
 
圖3:傅立葉(法國人,1768~1830年)
法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1798年隨拿破崙遠征埃及,1817年任法國科學院院士,他以“傅立葉級數”成名於世。
 
1822年,坎伯里昂編了一本象形文的字典並且完全解讀了羅賽塔石上的各欄文字。他發現羅賽塔石文字中有一些字母上出現了橢圓形的圖飾框(如圖4),他猜測這類飾圖案是用來標示神或國王的名字。坎伯里昂參照希臘版本,辨識出兩個名字,分別是托勒密(Ptolmys)(圖4)及克麗歐佩脫拉(Cleopatre)。
   
圖4:羅賽塔石有一些字母出現了橢圓形的圖飾框,如圖中白色框內的圖飾。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以為所有的象形符號,都只是「物」的模擬,坎伯里昂指出古埃及象形文字未必如此,他說象形文字每一個圖可表示一個字母。他也發現圖4中,橢圓框內的文字應該從右到左,從上到下閱讀(如圖5)。
  

圖5:橢圓框內的文字應該從右到左,從上到下閱讀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