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說與神話  2011-07-20 前世今生(故事19)李通判與承澤裕親王

前世今生(故事19)李通判與承澤裕親王 江銘輝 五夢網

  
圖:李通判每天對二個小孩講課,從不中斷。
 
前言
 
本篇所以引人注目的是主人翁「李通判」,除了記憶前世的過程外,同時他過去所學的知識並沒有忘記,因此他四歲時,寫的文章比成年人還好。
 
這件事記載在清朝康熙的河南項城縣縣令鈕琇所著的《觚剩》正文·卷五·豫觚的李通判。鈕琇、字玉樵,江蘇吳江人。康熙十一年被選撥為貢生。後在吳江縣充當教習,在康熙十六年被派到河南項城縣做縣令,為官清廉,深得上司器重。
 
《觚剩》
 
《觚剩》是鈕琇的代表作。為何叫“觚剩”呢?觚是一種容器用來飲酒,類似今天的細頸花瓶。孔子在《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觚不觚,觚哉!觚哉!暗指政事,故後人又稱“觚”為史事,“觚剩”就是余史,因此,鈕琇搜集一些專門記錄遺聞軼事成冊稱作《觚剩》。
 
《觚剩(續編)》正文·卷五·豫觚 李通判 的原文
 
李通判者,山西汾州人。其前世為鄉學究,年逾五旬,閑居晝臥,夢二卒持帖到門云:“吾府延君教授,請速往。”挾之上馬,不移時,至一府第,如達官家。青衣者引之入,重闥煥麗,曲檻紆回,最后書室三楹。坐頃,兩公子出拜,錦衣玉貌,皆執弟子禮,日夕講課不輟。書室外院地逼廳事,時聞傳呼鞭笞之聲,特不見主人為怪,且不曉是何官秩,請于二子。二子曰:“家君即出見先生矣。”未幾,主人果出,冠帶殊偉,晤語間禮意款洽。學究因言:“晚輩承乏幕下,久且閱歲,不無故園之思。”主人微曬曰:“君至此,已不可歸。然自后當有佳處,幸勿復多言。”學究凄然不樂,竟忘其身在冥府也。一日主人開宴,邀學究共席。辭以寒素,不宜與先輩抗禮。強之乃行。廳事設有四筵,掃徑良久,一僧肩輿而至,極騶從之盛,曰“大和尚。又一僧至如前,曰“二和尚”。直據南面兩筵。學究、主人依次列坐。主人與二僧語,學究皆不解。肴果亦并非人間物。酒半,忽見一梯懸于堂檐,二僧出躡之,冉冉而去。主人促學究從而上,攀援甚苦,倏然墮地,則已托生本州李氏矣。襁褓中能語如成人,但冥府有勿言之約,不敢道前世事。生四歲握筆為制義,評騭其父文,可否悉當。后登崇禎一榜,順治初通判揚州。天兵南下,出迎裕王,王手掖之,如舊相識,曰:“當時事猶能記憶耶?”一笑馳去。潛窺裕王狀貌,即所見二和尚也。而大和尚未知出世為何如人。
 
李通判的白話譯文
 
清代初年,有位李通判,是山西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他的前世是鄉里私塾中教書老師,年紀已超過五十歲,悠閒自在的生活著,有一天,白天睡午覺,夢見有二個官差,拿著帖子上門說:「我們官府的長官邀請您前去教書,請趕快前往。」就被他們抓上馬帶走了。沒有多久,到了一個官府的住宅,好像是顯赫官員的家。有青衣者帶他進了,經過一道一道華麗彩色的門,無數彎彎曲曲的雕欄,最後來到有三個房間的書房。才剛坐下來,二位小孩子,出來向老師拜禮。他們都穿著華麗的衣服,像貌俊秀如玉,都以學生對老師的禮節侍候,他每天講課,從不中斷(圖)。這間書房的外院靠近衙門的廳堂,有時會傳來鞭子抽打罪人的聲音。就是沒見到這兒的主人,也不知道主人的官階。向兩位小孩請問,兩位小孩說:「家父馬上就會和你見面。」
 
不多時主人果然來了,他所戴的帽子,所繫的腰帶,都非常華麗,與常人不同,洽談時非常誠懇禮貌。這位老師因此說:「我很榮幸的作你的屬下,已經很久,並超過一年,難免會想到老家。」主人微笑的說:「你到這裡,已經不能回去了,但是往後如果有好的地方要投胎,我會給你安排,希望你不要再提起。」
 
這位老師聽了非常傷心,竟然忘記自己是在陰間地府。有一天,主人擺宴請客,也邀請這位老師,參加宴席。他說自己地位微小,不能和高官,平起平座。
再三邀請,才勉強出席,在衙門的廳堂擺設四桌宴席,把庭院的小路打掃乾淨,歡迎客人的到來,過了很久。看見有一輛轎子抬著一位和尚而來,其隨從甚多,顯的很尊貴的樣子,主人稱他為“大和尚”。過了一會兒又有轎子抬來一位和尚,主人稱他為“二和尚”。他們直接坐在面向南方的二個座位。然後主人與老師,按照事先排好的座位作下。
 
他們吃的水果、菜餚,都不是人間的東西。席間主人與大和尚、二和尚說了很多話,他也聽不懂。酒宴吃到一半的時候,忽然看見一架梯子掛在廳堂的屋簷,大和尚、二和尚與主人告別後,便登梯冉冉而上。這時主人也催促這位老師趕快登梯。他登梯後非常用力的往上突然掉了下來,等他再睜開眼睛一看,原來自己已經投胎轉世了,成了山西汾州一戶李姓人家的新生嬰兒。
 
他記得前世的事,因此一出生,就可以說話,但因為在陰間時曾有過出生後不得隨意說話的約定。於是他不敢說出前世的事。四歲時,他便持筆寫八股文,如同他父親所寫的文章。明崇禎年間考中科舉,被委任到揚州當通判。
 
後來,改朝換代,清兵下揚州,李通判作為歸順清朝的前明官員,恭迎清朝王爺、大官進城。這時清朝方面的一位王爺,承澤裕親王突然將他攙扶起來,好像舊相識一樣,笑著對他說:「當時之事你還有記憶嗎?」說完就笑一笑,離去了。
 
李通判偷偷觀看,這位承澤裕親王原來就是在陰間見過的“二和尚”呀,雖然衣冠變了,但音容笑貌沒變。此時李通判才知道:原來二和尚已經轉生當了清朝的王爺,而且擁有轉生前的記憶,只是不知“大和尚”現在轉生作何人。
 
 
註:

承澤裕親王,名叫愛新覺羅•碩塞,是清太宗皇太極的第五個兒子。他年紀輕輕就戰功顯赫,是清朝議政王之一,而且是大清開國八大鐵帽子王之一,還是八大鐵帽子王中唯一的文武全才。他的繪畫作品《奇峰飛瀑圖》等曾被著名畫家高士奇、宋小濂等人讚不絕口。他能有這麼大的功績,也許真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擁有前世記憶的原因吧!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