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 袁了凡着 江铭辉 五梦网
第一篇 立命之学(三、发誓行善三千件)
图3:我相信云谷禅师的话,因此将以前的过错在佛的前面全部表白忏悔。并发誓作三千件善事。
三、发誓行善三千件
云谷禅师又问:「孔老先生算你的终身命运如何?」
我就详细真实的告诉他。云谷禅师说:「你自己认为应该得到功名吗?应该有儿子吗?」
我回想过去所作所为,想了很久才说:「我不该有,因为考上科举的人,大多有福相,而我福份很少,又不能聚集功德,累积善事,使福份变大。加以不能担任烦重的任务,心地又小,不能宽容别人,有时也许才能智慧超过别人,但内心率直,作事一板一眼,说话不谨慎,又胡言乱语,这些都是无福相的人,怎么会考上科举,当官呢!」
我接着说:「俗语说,肮脏的土地,会长满各类的生物,清澈的水,经常看不到鱼。我喜欢干净,成了癖好,这是应该没有孩子的第一个原因。和气能滋养万物,我喜欢发怒,这是应该没有孩子的第二个原因。爱是成长繁衍不停的基础,刻薄是无生育的根本,我爱惜自己的名节,不能牺牲自己去救助别人,这是应该没有孩子的第三个原因。还有喜欢啰啰嗦嗦不停讲些无意义的话,消耗元气,这是应该没有孩子的第四个原因。还有喜爱喝酒,消耗精气,这是应该没有孩子的第五个原因。喜欢整夜长坐,不知保持元气、培养精神,这是应该没有孩子的第六个原因。其它过失和毛病还很多,无法详细说出。
云谷禅师听了说:「难道只有科举考试如此吗?世界上,享受千金财富的人,一定是注定享有千金财富的人,享百金财富的人,一定是注定享有百金财富的人,应该要饿死的,一定是注定要饿死的人,上天只不过是按照他的福份去对待他。上天哪里有增加丝毫的意思。」
「就拿生孩子来说,有作一百代功德的人,一定可传一百代的子孙,有十代功德的人,一定可传十代的子孙,有三代、二代功德的人,一定可传三代、二代的子孙。」至于那些无后代的人是他的功德极薄的缘故。
云谷禅师接下去说:「既然你今天能说出自己种种的缺点,就将不会考中科举与没有儿子的命运,尽量改掉,一定要积功德、一定要包容、一定要和气相爱、一定要爱惜自己的精神。从前的一切一切,就好像昨日就死了,此后的一切一切,好像今天刚刚生出来,能做到这样,就是你身体再生出一个「义理道德。」
云谷又说:「血肉的身体,尚且有一定的命运,“义理道德”难道不能感动上天吗?太甲篇说:「上天降给你的灾祸,或许可以躲开;而自己作的罪恶,就要受到报应。」诗经也说:「人应常常反省自己所作所为,永远合乎天道。自已要追求更多的福份。」孔老先生算你,不会考取科举,没有儿子,这是上天的处罚,还可改变。只要你增加德行,全力去作善事,广积阴德,这是自己所做的福,怎么会享受不到呢?」
易经告诉那些仁心宽厚的人要往「吉」的方向走,躲避灾祸。如果命运是一定的,不能改变,那么为什么可以往「吉」的方向走,灾祸为什么可躲避?易经第一章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时时刻刻作善事,广积功德,除了自己本身有福外,还有多于的福,留给子孙。你是否相信吗?」
我相信云谷禅师的这些话,向他跪拜接受教导。因此将以前的过错在佛的前面全部表白忏悔。先求自己科举考试能过关,写了一篇很慎重的「文章」向佛禀告,表示自己真心,并发誓作三千件善事,以报天地及祖宗养育的恩典。
云谷禅师拿出一本记录功与过的格子簿,给我看,今后所作的事情,每日逐渐登记,若作善事,则增加一件,作恶事,减少一件。并教我持念「准提咒」,希望我所求的功名能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