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 袁了凡(简体) 江铭辉 五梦网
「了凡四训」序文
「了凡四训」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袁了凡原名黄,字坤仪,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府的吴江县,原本命中注定没有孩子、享年53岁、官做到县长。但他喜欢做善事,并且信仰佛教,因积极修福德而改变了无子的命运、且高中进士、官位追赠到「尚宝司少卿」,享寿74岁。因为他是一个大善人,所以大家都尊重他,称他「了凡」先生。
这本书的名字「了凡四训」,了凡的「凡」字,不是指佛、菩萨、罗汉这些圣人,而是平常的凡人。「了」的意思有二种,它是指了解或了结,也就是明白或完结的意思。因此「了凡」有二种解释:
一、 明白作平凡人的道理,仅作平凡人是不够的,应该要做最上等的人,就是说凡是平常人所动那些不好的念头,要渐渐消除,所以称作「了凡」。
二、 结束凡人的生活,超越凡人,作凡人所无法作到的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时救济众人,超脱凡俗。
四训是四种教训,也就是本书所讲的四篇文章:即,第一篇:立命之学,第二篇:改过之法,第三篇:积善之方,第四篇:谦德之效。
了凡四训 翻译
第一篇 立命之学(一、命运天注定)
图1:我在慈云寺时,碰到一位老人,留着修长的胡须,相貌非凡,看起来清高脱俗宛如神仙,我恭敬向他作礼。
一、命运天注定
我幼年的时后,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要我放弃学业,不要参加科举考试。改学医术,她说学医除了赚钱、养活自己外,还可以救济世人。并且如果精通医术一门,还可以扬名于世,也是你父亲生前的心愿。
后来我在慈云寺时,碰到一位老人,留着修长的胡须,相貌非凡,看起来清高脱俗宛如神仙,我恭敬向他作礼(图1)。这位老人向我说:「你有作官的命,明年就可以中秀才,为何不读书呢?」我就把原因告诉他。并请问老人的姓名,住在哪里?
老人说:「我姓孔,云南人。曾得到宋朝命理师邵康节《皇极经世书》的真传,命中注定该传给你。」
于是我就带他回到家里,并将情形告诉了母亲。母亲说:「好好的招待他!」并且说:「这位先生既然精通命理,就请他替你推算推算,试试看,究竟灵不灵。」结果孔先生所推算的,虽然是很小的事情,但是都非常的灵验。
于是我动了读书的念头,去和表哥沈称商量,表哥说:「郁海谷先生在在沈友夫家里开馆,收学生,我送你去他那里寄宿读书,非常方便。」我于是由表兄介绍拜郁海谷先生为师。
孔老先生替我推算我的命数说:「你未考取秀才前,去县里考童生得第十四名;府考应考得第七十一名,省的提学大人考试得第九名。(注:经县考、府考、提学考三种考试通过,才有取得秀才的资格)」到明年,果然三种考试的名次完全相符孔老先生的推算。
于是我又请他替我推算终身的吉凶。他说:「那一年考取第几名,可以补廪膳生,开始领公家发的米,那一年可当贡生(可到京城的国家学服府读书),当上贡生后,某一年,又当选为四川省一个县的知县,在任上三年半,便该辞职回乡。到五十三岁那年的八月十四日丑时,在家中去世,可惜命中没有儿子。」我将这些话一一记录,并谨慎记住。
从此以后,凡是碰到考试,所考名次先后,都不出孔老先生的推算所料。惟独算我的廪米,领到九十一石五斗,方才出贡。那知我吃到七十多石米时,屠提学大人〔相当于教育厅长〕就批准我补贡生。我私下怀疑孔老先生的推算。
后来果然被另外一位代理的杨提学大人驳回,不准我补贡生。
直到公元1567年(明穆宗隆庆元年),殷秋溟提学大人,看到我在考场中的没有补上贡生的考试卷。叹息的说:「这本卷子所做的五篇论文,如同给皇帝的奏本。像这样有大学问的读书人,怎可让他埋没到老呢?」于是交代当地的县政府,呈文,正式升补贡职。经过几翻波折后,总计所领之廪食,确是九十一石五斗。
从此我更相信:「升官或离职,快慢都由天的安排,有一定的时间,对人生的一切都看得很淡,无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