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 袁了凡 江銘輝 五夢網
「了凡四訓」序文
「了凡四訓」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袁了凡原名黃,字坤儀,出生在江蘇省蘇州府的吳江縣,原本命中注定沒有孩子、享年53歲、官做到縣長。但他喜歡做善事,並且信仰佛教,因積極修福德而改變了無子的命運、且高中進士、官位追贈到「尚寶司少卿」,享壽74歲。因為他是一個大善人,所以大家都尊重他,稱他「了凡」先生。
這本書的名字「了凡四訓」,了凡的「凡」字,不是指佛、菩薩、羅漢這些聖人,而是平常的凡人。「了」的意思有二種,它是指了解或了結,也就是明白或完結的意思。因此「了凡」有二種解釋:
一、 明白作平凡人的道理,僅作平凡人是不夠的,應該要做最上等的人,就是說凡是平常人所動那些不好的念頭,要漸漸消除,所以稱作「了凡」。
二、 結束凡人的生活,超越凡人,作凡人所無法作到的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時時救濟眾人,超脫凡俗。
四訓是四種教訓,也就是本書所講的四篇文章:即,第一篇:立命之學,第二篇:改過之法,第三篇:積善之方,第四篇:謙德之效。
了凡四訓 翻譯
第一篇 立命之學(一、命運天注定)
圖1:我在慈雲寺時,碰到一位老人,留著修長的鬍鬚,相貌非凡,看起來清高脫俗宛如神仙,我恭敬向他作禮。
一、命運天注定
我幼年的時後,父親就去世了,母親要我放棄學業,不要參加科舉考試。改學醫術,她說學醫除了賺錢、養活自己外,還可以救濟世人。並且如果精通醫術一門,還可以揚名於世,也是你父親生前的心願。
後來我在慈雲寺時,碰到一位老人,留著修長的鬍鬚,相貌非凡,看起來清高脫俗宛如神仙,我恭敬向他作禮(圖1)。這位老人向我說:「你有作官的命,明年就可以中秀才,為何不讀書呢?」我就把原因告訴他。並請問老人的姓名,住在哪裡?
老人說:「我姓孔,雲南人。曾得到宋朝命理師邵康節《皇極經世書》的真傳,命中註定該傳給你。」
於是我就帶他回到家裏,並將情形告訴了母親。母親說:「好好的招待他!」並且說:「這位先生既然精通命理,就請他替你推算推算,試試看,究竟靈不靈。」結果孔先生所推算的,雖然是很小的事情,但是都非常的靈驗。
於是我動了讀書的念頭,去和表哥沈稱商量,表哥說:「郁海谷先生在在沈友夫家裏開館,收學生,我送你去他那裏寄宿讀書,非常方便。」我於是由表兄介紹拜郁海谷先生為師。
孔老先生替我推算我的命數說:「你未考取秀才前,去縣裡考童生得第十四名;府考應考得第七十一名,省的提學大人考試得第九名。(註:經縣考、府考、提學考三種考試通過,才有取得秀才的資格)」到明年,果然三種考試的名次完全相符孔老先生的推算。
於是我又請他替我推算終身的吉凶。他說:「那一年考取第幾名,可以補廩膳生,開始領公家發的米,那一年可當貢生(可到京城的國家學服府讀書),當上貢生後,某一年,又當選為四川省一個縣的知縣,在任上三年半,便該辭職回鄉。到五十三歲那年的八月十四日丑時,在家中去世,可惜命中沒有兒子。」我將這些話一一記錄,並謹慎記住。
從此以後,凡是碰到考試,所考名次先後,都不出孔老先生的推算所料。惟獨算我的廩米,領到九十一石五斗,方才出貢。那知我吃到七十多石米時,屠提學大人〔相當於教育廳長〕就批准我補貢生。我私下懷疑孔老先生的推算。
後來果然被另外一位代理的楊提學大人駁回,不准我補貢生。
直到西元1567年(明穆宗隆慶元年),殷秋溟提學大人,看到我在考場中的沒有補上貢生的考試卷。嘆息的說:「這本卷子所做的五篇論文,如同給皇帝的奏本。像這樣有大學問的讀書人,怎可讓他埋沒到老呢?」於是交代當地的縣政府,呈文,正式升補貢職。經過幾翻波折後,總計所領之廩食,確是九十一石五斗。
從此我更相信:「升官或離職,快慢都由天的安排,有一定的時間,對人生的一切都看得很淡,無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