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嗎?  2011-04-10 你知道英制度量衡的故事嗎?

你知道英制度量衡的故事嗎?     江銘輝    五夢網

關於長度,重量以及密量大小的各種單位,雖然我們日常生活中早已用慣了,不以為奇,可是很少有人能知道這些單位的來源是怎樣產生的,說起它們的來源,非常有趣。
你可知道一吋的長短,是怎樣規定的?
 
最初,英國人定一個大姆指第一節的長度為1吋。可是姆指有長有短,並長度不一定,當然不能定為標準。
一天英王愛德華二世(1284-1327!在宮中無聊時,拿著很多大麥粒子在玩耍。忽然他把三粒大麥串聯成一直線,大聲叫道:「我規定這三粒麥子的總長為1吋。」君令如山,於是,便決定了1吋的標準長度。
 
1呎又等於多少長?英國人稱呎為Foot(腳)。顧名思義,當可知道1呎便是1腳的長度,不過腳有長短之別(從11吋起至14吋止均有),很難肯定。於是英國人又決定以12吋為1呎的標準長度。
 
很多單位,多採用十進制。為什麼鉛筆以12枝為一打?1呎又等於12吋?一年又等於12個月?這也是有道理的。因為12可以給2、3、4、6數字除盡。而10卻沒有這樣方便。
 
「碼」的來源,也非常有趣。
一天,有人獻一匹很華貴的綢緞給英王亨利一世(1068一1135)英王收到後,非常高興,便拿著仔細欣賞。突然他把綢緞送至鼻尖一嗅,同時把他的左手向左伸直道:「從我的鼻尖起,到我的左手大姆指指尖止,這一段距離,我把它規定為一碼。」這樣碼的標準就這樣被決定了。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