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  2011-03-24 阿弗加德罗<阿弗加德罗定律>

阿弗加德罗<阿弗加德罗定律>    江铭辉   五梦网

  
 
1:阿弗加德罗物理学家,本来念法律的,后来改念数学及物理,发现阿弗加德罗定律。
 
阿弗加德罗(Amedeo Avogadro:图1)本来念法律的,后来改念数学及物理。1820年成为皇家学院物理教授,教书之外,他也参与国家财政、气象、度量衡等实务,非常忙碌。他从来没有追求过荣誉,一生只过朴素及研究生活。
 
阿弗加德罗在公元1776年8月9日生于意大利杜林(Turin),父亲是著名律师,他克绍箕裘也跟着学法律。16岁那年,拿到法学学士,再过4年拿到法学博士,开始执业当律师。再过3年他对律师失去兴趣,开始学物理、数学和化学。1803年,他27岁,将有关电流的第一篇论文投到杜林科学院。1809年受聘为意大利韦塞利(Vercelli)高中的物理老师,继续物理、和化学研究。在韦塞利时他发表了一篇文章叫「阿弗加德罗假说」,即今日的阿弗加德罗定律。1811年7月14日刊登在物理期刊(Journal de Phyigue)。
1820年,阿弗加德罗被任命为杜林大学的数学物理教授,他此时开始研究电学、比热、物质的热膨胀性质等物理原理。1837年到1841年发表物理学著作「Fisica de’ corpi ponderabili」4册。
 
18世纪,道尔顿(John Dalton)发表著名的「原子说」(即:1. 原子是元素里面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最小单位;2. 原子是所有物价被分割后,仍然保有化学特性的最小粒子。),原子说虽然成功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定比定律」及「倍比定律」,所以受到广泛肯定。但它却不能解释1808年给吕萨克(J.L. Gay-Lussac)发现的「气体反应定律」(即:气体和气体反应时,所有反应的气体和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单纯的整数)。
 
正因为「原子说」所向披靡,即使遭遇上述的重大挫折,人们也不想去修正它。因此虽然给吕萨克发现了「原子说」无法解释的现象,但道尔顿只是轻描淡写说是实验的误差。在道尔顿的脑海中,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都是由一个原子构成。一个氢原子(H)和氮原子(N)结成氨(NH);一个氢原子(H)和一个氧原子(O)结合成水(HO)。但给吕萨克看到的不是这样,他很仔细的做氢气和氧气结合变成水的实验。发现二份氢气和一份氧气变成二份水蒸气。三者的体积比是:2比1比2,而不是:1比1比1。其它气体的结合诸如:氢气和氮气结成氨气也被发现道尔顿的想法需修正。但到此地步,道尔顿仍不为所动。
 
为解释道尔顿的「原子说」与「给吕萨克实验」之间的矛盾。阿弗加德罗于1811年提出谓「阿弗加德罗假说」论文,刊载于物理期刊(Journal de Phyigue)。在这假说,他提出两个假定:1.气体是由分子所构成的;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有相同的分子数。阿弗加德罗根据其假说,完全证明给吕萨克的实验是证确的。并可说明氢气和氧气是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所组成。而水(H2O)是由两个氢原子的氢分子(H2)和两个氧原子的氧分子(O2)化合而成,而不是一个氢原子(H)和一个氧原子(O)结合成水(HO)。即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为:2 H2 + O2 → H2O(图2),完全说明为何二体积的氢气和一体积的氧气,反应后会变成二体积的水蒸气。阿弗加德罗在物理期刊刊载后并没有激起丝毫的回响,终于沉寂大海。他就这样平淡的继续教著书,而这篇论文也只有两位学生引用过,且都是读物理的。
 
 
图2水(H2O)是由两个氢原子的氢分子(H2)和两个氧原子的氧分子(O2)化合而成。
 
阿弗加德罗在杜林大学,一待就是二十年,退休的时候已届74岁。这位一辈子死守在家乡的教授,除教书、作研究外,也办几个事务所,处理有关度量衡及统计的事务,在当地非常活跃。1856年,寿终正寝,享年80岁。死讯,只有散见一些科学杂志,并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也没有什么哀悼性文章。
 
就在阿弗加德罗死后第四年,也就是说他的「假说」提出的第49年,1860年9月3日来至世界各地的140名化学家,参加的著名化学家有:凯库勒、杜马、霍夫曼、门德列夫等,全聚集在德国的喀斯鲁(Karlsruhe),就原子和分子的问题,热烈讨论三天。席间年仅34岁的卡尼札罗(Stanislao Cannizzaro),这位来自西西里岛的化学激进份子,当众发表一篇鼓吹阿弗加德罗主张的论文,但这些大师并不理会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仔,继续展开无谓又冗长的辩论,但是仍未能得到统一的结果,最后以「这是科学上的问题,不能勉强一致」作为大会的结论。卡尼札罗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会后,他把两年前发表的论文(化学哲理教程提要)的小册子发给与会人士,希望它能开花结果。该论文对阿弗加德罗的观点,不仅说词正确,且极尽说服力。正如梅耶(Lothar Julius Meyer)所说:「我突然觉得蔽眼的云雾散开了,……我之所以能澄清一些问题,都拜这篇论文之赐。」
 
阿弗加德罗发表时,它原只是「假说」,后来由实验证实,使它由「假说」变成「定律」。根据阿弗加德罗定律,一摩尔(在一气压、温度摄氏零度下22.4公升体积)的气体内有6.02×1023个气体份子,人们为纪念他,将 6.02×1023称作阿弗加德罗常数,以NA表示。不仅气体,凡是一摩尔的物质都有6.023×1023分子。
 
阿弗加德罗和道尔顿都是勤奋、谦虚、和不计名利的科学家。他虽然是律师世家,最初也学法律,并当了律师,但自然科学才是他兴趣的所在。他死后,杜林市民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特命名一条大街,叫阿弗加德罗大街,而他任教的杜林大学为纪念他也放置一座阿弗加德罗半身像。(图3)
 
3:杜林大学的阿弗加德罗半身像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