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與軍事  2011-03-13 海倫.凱勒<盲人教育家>

海倫.凱勒<盲人教育家> 江銘輝   五夢網

          

圖1:海倫.凱勒是美國盲人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出生後18個月,因一場大病,造成失聰、失明,靠著後天的努力,使她成為世界級的偉人。
海倫.凱勒(Helen Adams Keller:圖1 )生於西元1881年6月27日美國南部阿拉巴馬州(Alabama)的一個小鎮塔斯刊坎比亞(Tuscumbia)。她的家庭在地方上有很好的事業,也很受當地人的尊重。雖然比起北方的大企業家,她的家庭不能算是大富人家,但不論如何海倫一家過著擁有僕人、園丁、和馬夫服侍的舒適生活。
 
海倫一家擁有一棟寬大、美觀的房子,絢麗的花園,和好幾畝的農地,她的父親叫亞瑟.凱倫(Arthur H. Keller)在南北戰爭時曾是南軍的上尉,母親凱特.亞當斯(Kate Adams)是父親的第二任太太,也是南軍一位准將的女兒,她也許是有軍人的傳統,從小就特別好勝、好強。
 
海倫出生時是一個伶俐、吸引人、非常快樂的嬰兒,出生六個月就能清楚講一些簡單的語言,然而,幸福的日子不長久,就在她19個月時,也就是1882年2月,一場突然神秘的大病(有人說是猩紅熱),使她失去了視力和聽力。她從燦爛華麗的生活陷入黑暗痛苦的世界。
 
全家人抱著希望四處求醫,均無結果。最後聽人推薦去找發明電話的貝爾博士(Alexander Graham Bell),貝爾不但是一位科學家,也是一位致力於聾啞教育的熱心人士。他向海倫伸出溫暖的友誼,為海倫介紹了波士頓帕金斯盲校(Perkins School for the Blind)的米歇爾.阿那格諾斯(Michael Anagnos)校長,並由阿那格諾斯的安排,請一位稱職的老師安娜.蘇利文(Anne Sullivan )來做海倫的家庭教師。
 
1887年3月3日那天,海倫7歲前的第二個月,蘇利文老師帶著帕金斯盲校學生贈送給海倫的禮物<一隻漂亮的洋娃娃>來到海倫的家中。蘇利文老師是帕金斯盲校的高材生,在該校待了6年,她並沒有完成失明,但經常性的失調,影響了雙眼,常會疼痛。她來至一個貧窮的愛爾蘭移民家庭,母親在她8歲時就去世。父親酗酒,後來才進入帕金斯盲校。
 
起初海倫對蘇利文老師非常任性,不合作。但漸漸地,由於蘇利文的伸出友誼之手,二人相處良好。蘇利文開始在海倫的手掌寫上字母,教海倫逐字拼寫(圖2),海倫並將手指放在老師的喉嚨上感覺她的震動來學習「聽話」。至1888年,正好蘇利文來了一年以後,她已知道幾百多個單字,同時可以用點字書寫與閱讀。
  
圖2:蘇利文老師為海倫拼寫單字
1888年5月,海倫在老師和母親陪同下,到波士頓帕金斯盲校學習。
蘇利文與阿那格諾斯之間,常有磨擦,但至1891年,海倫11歲時,關係才正式破裂,這段期間海倫不僅以點字書閱讀幾百部小說、戲劇、和詩,也開始自己寫故事。在安娜的鼓勵下,海倫寄給阿那格諾斯一篇名叫「冰霜國王」(The Frost King)的故事,安娜說那完全是海倫的著作,阿那格諾斯信以為真,就將它登在校友刊物上,但被人發現大部份是抄自一名瑪格麗特.坎比(Margaret Canby.)作家的作品,書名叫「冰霜仙子」(The Frost Fairies),這也許是海倫在多年前有人唸給她聽,她將它打了字,後來忘記,以為是自己的作品,將它寄給阿那格諾斯,此事鬧得流言百出,但無論如何她還是一位聰明絕頂的女孩。
 
之後,於1894年海倫和蘇利文到紐約的賴特.胡默生(Wright-Humason School for the Deaf)學校和賀瑞斯.曼恩聾人學校(Horace Mann School for the Deaf and Hard of Hearing)學習。
1896年海倫·凱勒進入了位於麻薩諸塞州的劍橋女子學校(The Cambridge School young Ladies)就讀。
 
到了1900年,她二十歲,海倫已學會說話,與他人溝通。這年秋天,她進入哈佛大學的拉德克利夫學院(Radcliffe College),藉由蘇利文坐在她的身旁,將教授所說的內容拼寫出來,海倫成為同年級中優秀的學生之一。
在大學裡,除了閱讀、吸收知識外,她必須寫作,她經常對自己的感覺、他人的想法、和世界的情勢,生動寫出,抓住讀者的吸引力和共鳴,這深深感動一位學校的教授,他帶她認識了「淑女家庭新聞」的編輯,這本雜誌是針對受過教育和中產階級的讀者。編輯們立即對海倫的文章感到有興趣。由於他們肯定海倫經歷的吸引性,必定會讓讀者著迷,和得到鼓舞,他們問海倫是否可以分五期寫下她的故事。海倫當然同意,何況他們會付給她一筆很好的稿費。但海倫剛寫作時,發現作一個專業作家並不容易,她需要有人幫忙她收集資料和組織她的思想。一位朋友建議她和約翰.梅西(John Macy)合作,梅西是一位年輕的哈佛大學畢業生,他聰明、幽默、組織力強,而且瞭解出版。在梅西的協助下,海倫的五篇文章很快發表出來,它們是那麼成功,因此梅西和蘇利文都催促她,將它改成一本書。
  
圖3:1904年海倫從拉德克利夫學院畢業時
 
1904年,她於拉德克利夫學院畢業時(圖3),已精通四種語言,並將她在「淑女家庭新聞」發表的有關她以往二十年歲月的五篇文章,寫成一本書,書名為<我一生的故事>並於1902年出版。<我一生的故事>出版後,許多人紛紛詢問海倫如何幫助盲人,海倫因此有興建盲人學校和籌措經費的念頭。
1905年,梅西和蘇利文要結婚了,這可是讓人感到驚訝!認為是上天的巧妙安排,因為蘇利文比梅西大11歲,且二人都把自己完全奉獻給海倫。
畢業後,海倫對盲成人問題開始認真思考,不斷發表有關盲人的論文。並參加社會的活動,1906年,她26歲,由麻薩諸塞州州長的推薦,出任該州盲人教育委員會委員。開始了為盲人服務的社會工作。她每天都接待來訪的盲人,還要回復雪片一樣飛來的信件。後來,她又在全美巡迴演講,為促進實施聾盲人教育計畫和治療計畫而奔波。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這年1月及10月,海倫二次橫越美國,並到加拿大、英國等地宣傳反戰,作演講,皆受到熱烈歡迎。
1916年,蘇利文得到了肺結核,需要找個氣候適宜的地方休息,但是就在她要離開去靜養前,發生海倫戀愛了,以前海倫感覺婚姻不屬於她,現在她有所成就,但有時她煩惱著,不知是否能夠結婚,她知道自己渴望「愛」,也渴望「被愛」。但她有殘障,是否有權力祈求他人「愛她」。
現在有一個人士,宣稱愛她,願意一生陪伴她,這是她的新任秘書「彼得.法崗」(Peter Fagan),他安靜、有能力、謹慎、可靠,而且自己也喜歡他,他們決定結婚,這時海倫已經36歲,,而他才29歲。這時有人通報蘇利文,而蘇利文又通知海倫的母親,正如海倫所料,她的母親強烈反對,並將她嚴格監管,二人終於無法結婚。此後海倫一生仍然懷念彼得.法崗。她形容他們的關係:「一個快樂的小島,周圍是黑色的水流。」
1918年,海倫與蘇利文來到好萊塢拍一部有關海倫生活的電影,名叫「釋放」,雖然獲得評論界好評,可是賣座不佳。
到了1921年,美國終於成立了盲人基金會民間組織,海倫是這個組織的領導人之一,她一直為加強基金會的工作而努力。
1924年一個剛成立的美國盲人基金會主席,米蓋爾少校 (Moses Charles Migel),向海倫提出一個建議:作為世界級的著名盲人婦女的她,能否協助他們籌募基金?當然海倫一口答應了。接下來的30年,海倫活躍地參與基金會,也做了數百場的演講,在數不清的宴會上演講,參加遍佈美國的基金籌募會,與許多政治領袖、教會領袖和成名人士握手。她扮演著盲人大使的角色,來消除幾世紀以來人們對盲人的誤解和偏見,同時基金會也視她為國家的資產,妥善照顧她。
1946年海倫任美國全球盲人基金會國際關係顧問,並開始周遊世界,共訪問35個國家。她盡力爭取在世界各地興建盲人學校,並常去醫院探望病人,與他們分享她的經歷,以給予他們生存意志。她同時亦為貧民及黑人爭取權益,以及提倡世界和平。
 
海倫從童年時起,每一任美國總統都邀請她到白宮做客,她榮獲過美國總統親自頒發的自由獎,並被譽為美國的高級公民。1959年,聯合國在全球發起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海倫·凱勒運動,以資助世界各地的聾盲兒童。1960年,描寫她成長經歷的劇本《奇跡的創造者》獲普利茲獎Pulitzer Prize,並被拍成電影。同年,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在海倫八十歲生日那天,宣佈頒發國際海倫·凱勒獎金,以獎勵那些為盲人公共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人。
 
海倫.凱勒在1968年她88歲時,平靜地逝世於家中,死後她被安葬於華盛頓的美國國家教堂,這是對她偉大的成就和地位,也是20世紀初最受敬意和愛戴女性的尊重。她曾:「只要我在呼吸,我將永遠為殘障者服務。」這是何等偉大。
 
她在繁忙的工作中,始終沒有放下手中的筆,先後完成了12部著作和許多的論文,它們包括:1902年的「我的一生」(The Story of My Life);1908年的「我生活的世界」(The World I Live In);1913年的「走出黑暗」(Out of the Dark);1927年的「我的宗教」(My religion),該書在1994年被改寫為「我黑暗中的明光」(Light in My Darkness);1955年的「老師」(Teacher)。海倫的最後一部作品是《老師》,她曾為這本書搜集了20年的筆記和信件,而這一切和四分之三的文稿卻都在一場火災中燒毀,連同它們一起燒掉的還有布萊葉文圖書室、各國贈送的精巧工藝禮品。如果換一個人也許心灰意冷,可海倫痛定思痛,更加堅定了完成它的決心,她不聲不響地坐到了打字機前,開始了又一次艱難的跋涉。10年之後,海倫完成了書稿。她很欣慰,這本書是獻給蘇利文老師的一份厚禮,老師安妮也為此而感到無比驕傲。
除了對盲人、聾啞人士付出偉大貢獻外,在政治上,海倫加入了美國社會黨(Socialist Party of America)和國際產業工人協會IWW(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一個女權主義者、世界和平主義者,自從大學起,海倫便積極涉入政治,參與社會主義政黨,並於1920年代鼓吹婦女投票與參政權、主張女性認識性傳染疾病,並且是個終生不輟的反戰與反種族歧視者。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