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中文對巨大數字的稱呼 江銘輝 五夢網
一、英文巨大數字的稱呼
目前為止,世界上數字最大的名稱,是英文的古高爾(googol),它是10100,夠大了。
隨著文明的進化,人類對於數字的要求愈來愈大,早期原始人打獵時,大概十根手指頭,就夠了。現在的人類動不動就是千、萬、億,甚至兆、百兆、千兆。事實上我們在小孩子時,無法認知巨大的數,也用不著它,但是隨著年齡的成長,需要的數字越來越大。人類早期對於巨大的數並不需要,但經過長久的歷史發展,人類才使用到十的高次幕的數。
在原始的,古希伯來文的舊約中,發現最大的數字沒有超過一萬,比這個敦更大的數是用較小的數組合起來的。在英文中亦復如此,例如:千 (thousand),並將萬稱作10 thousand,百萬叫100 thousand,之後,人類再多花了兩千年的時間才發明了百萬 (million)這個更大的單字,它是意大利人在13世紀的發明,意思是:"巨大的一千",靠組合的方法造出了更大的數:千萬(ten million),億(hundred million) 。億)。十億(billion)這個字直到17世紀初期才被採用在英文字彙中,但也是像裝飾品一樣可有可無。實際上是在20世紀,科學上及經濟學上發生了巨大數字的成長,才使billion這個字變得重耍。
billion(十億)之後是什麼數字?這是人們經常問的問題。假如有人知道它的答案是trillion(兆),問題仍然看而來,trillion(兆)之後呢?
讓我們用一般的力法來研究這個問題。10的某些乘幕都附有特別的名稱。前幾個是這樣的:
l01= ten (十)
102= hundred(百)
103= thousand (千)
106 = million (百萬)
109 = billion (十億)
1012 = trillion (兆)
我們要談的就是這些數字以後的數。每隔三次方就有一個名稱。
如1015,1018等乘幕的名稱。底下記載是韋伯國際字典 (Websler)所載的名稱(表1)。
從billion (十億)開始字首是從拉丁字得來的,依次代表2、3、4、……、20的10的幾次方再加上 "illion "字尾:
將拉丁字首所表示的數字乘以3,所得的乘積再加3,所得的結果就是10次方的正確名稱。
例如:
quintillion =1018;(3×5)+3= 18
decillion =1033;(3×10)+3=33
vigintillion=1063;(3×20)+3=63
乘冪
|
數字名稱
|
拉丁字頭
|
拉丁字頭的數字
|
中文名稱
|
109
|
billion
|
bi
|
2
|
十億
|
1012
|
trillion
|
tri
|
3
|
兆
|
1015
|
quadrillion
|
quater
|
4
|
千兆
|
1018
|
quintillion
|
quintus
|
5
|
百京
|
1021
|
sextillion
|
sex
|
6
|
十垓
|
1024
|
septillion
|
xeptem
|
7
|
秭
|
1027
|
octillion
|
octo
|
8
|
千秭
|
1030
|
nonillion
|
novem
|
9
|
百穰
|
1033
|
decillion
|
decem
|
10
|
十溝
|
1036
|
undecillion
|
undecim
|
11
|
澗
|
1039
|
duodecillion
|
duodecim
|
12
|
千澗
|
1042
|
tredcillion
|
tredecim
|
13
|
百正
|
1045
|
quattuordecillion
|
quattuordecim
|
14
|
十載
|
1048
|
quindecillion
|
quindecim
|
15
|
萬載
|
1051
|
sexdecillion
|
sexdecim
|
16
|
|
1054
|
septendecillion lion
|
septendecim
|
17
|
|
1057
|
octodecillion
|
octodecim
|
18
|
|
1060
|
novemdecillion
|
novemdecim
|
19
|
|
1063
|
vigintillion
|
viginti
|
20
|
|
表1:巨大英文名稱
為什麼英文字典只記到vigintillion就沒有了呢?因為我們總不能無限記下 去啊!而且vigintillion(1063)的數字已夠龐大足以處理任何日常生活上及科學上所產生的數字。
至目前為止,英文數字最大的是古高爾(googol),它是10
100,這是在
1938年美國數學家愛德華·卡斯納(Edward Kasner)九歲的姪兒
米爾頓·西羅蒂(Milton Sirotta) 所創造出來的。 Kasner和Newman在他們合著的“數學想像力”一書中,介紹這個名詞。
10100= one googol
10googol= one googolplex
1958年秋天,國際度量衡會議在巴黎召開,採用下列字首做為標準來代表極大的倍數:
倍數
|
字首
|
簡寫
|
10
|
deka
|
dk
|
102
|
hecto(百)
|
h
|
103
|
kilo(千)
|
k
|
106
|
mega(百萬)
|
M
|
109
|
giga(億)
|
G
|
1012
|
tera(兆)
|
T
|
表2:巨大倍數的標造字首
二、中文巨大數字的稱呼
1.中國古代計法
我們經常聽到「千載難逢」,「千載難逢」到底有多久,我們將在這裡,作一番說明。
右三焉。十等者,億、兆、京、垓、秭、穰、正、載。三等者謂上、中、下也。其下數者十十變之,若言十萬曰億,十億曰兆。十兆日京;中數者萬萬變之,若言萬萬日憶,,萬萬億曰兆,萬萬兆自京;上數者數窮則變,若言萬萬曰億,億億曰兆,兆兆曰京也。下數淺短,計數則不盡,上數宏廓,世不可用,故其傳業,惟有中數耳。」
又據數理經蘊記載,以四位為一節,係以萬變,非以萬萬變,即萬萬為億,萬億為兆,萬兆為京是也。與徐岳所記又不同。由是言之,以億兆等所記之數不免有不確實之弊。民國二十年六月教育部通令在記數名詞末確定之前,將算學中有疑問之億、兆等字暫時取消,所有萬以上之數目;即在萬以上冠上數字如十萬、百萬、千萬.萬萬、十萬萬、百萬……等。
唯此種記法諸多不便,現在大多數人的記法為:
個(100)、十(101)、百(102)、千(103)、萬(104)、億(108)、兆(1012)、京(1016)、垓(1020)、秭(1024)、穰(1028)、溝(1032)、澗(1036)、正(1040)、載(1044)、萬載(1048)
2.日本及中國部份人士的算法
這種算法依中國計數的方式,是每進四位引進一個新單位的名稱,如 一、十、百、千、 萬、十萬、百萬 、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兆 、十兆、百兆、千兆,如此兆以後的單位是什麼?這個問題,在日本德川時代初期出版的吉田光由所著塵劫記,記載「兆」以後的各單位名稱如下:
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極、恒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議、無量大數。
其中的恆河沙,是指像印度的恆河的沙的數量那麼大的數,從此可知比『載』更大的單位的名稱都是因為佛教傳來才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