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花語紫茉莉-小心
圖:紫茉莉,花冠漏斗形,花色有白、黃、紅、粉、紫,並有條紋或斑點狀複色,具茉莉香味更覺淡雅。
紫茉莉(圖)別稱 煮飯花、夜飯花、素香、胭脂花、晚香花、粉子頭等。紫茉莉的根和種子有毒。誤食,會有口唇麻木,接著皮膚麻木、疼痛、觸覺遲鈍,並有頭痛、頭昏、耳鳴、聽力減退等現象。它開花的時間是在傍晚,那時在鄉間的人家正好是升火煮飯的時刻,所以有個有趣的外號叫「煮飯花」。從前的女生,在沒有化粧品或指甲油的情形下,就採用它的花瓣汁液來作染指甲的顏料。 將花朵摘下壓榨取汁,可塗抹在嘴唇上,所以又叫做「胭脂花」;種子中富含白色胚乳,乾燥後變成白粉狀,可拿來敷臉,因此又有「白粉花」之名。
紫茉莉雖然屬多年生草本花卉,但常作一年生栽培。主根肥大塊狀,株高約 1米,主莖直立、側枝散生、節部膨大、單葉對生、三角樣卵形。花數朵頂生,萼片呈花瓣狀,花冠漏斗形,邊緣有波狀淺裂,但不分瓣,花色有白、黃、紅、粉、紫,並有條紋或斑點狀複色,具茉莉香味更覺淡雅。果實(圖)卵圓形、黑色、表面斑紋褶皺、外形像個小地雷,故紫茉莉又叫"地雷花"。種子白色、胚乳呈非常細的白粉狀。花期7月至 10月,變種有矮生紫茉莉,株高約30釐米,種子瘦小,其中有一種玫瑰紅色的品種,觀賞價值很高。
圖:紫茉莉果實卵圓形、黑色、表面斑紋褶皺、外形像個小地雷,故又叫"地雷花"
紫茉莉白天花朵像睡著似的縮起來只看到一根根圓柱形的細管,像火柴棒大小。綻開時花朵為五瓣,形同小喇叭,顏色有紫、紅、黃、白、雜等。紫色花最常見,白色花最少見。傍晚時分,一朵朵的小紫花卻接二連三綻開,因此叫做「煮飯花」,因為到了煮晚飯的時間它就會開花。
「煮飯花」真是通俗可是卻很好記的名字,它的正式名稱是紫茉莉,在1661年自華南引進後,再傳到台灣,因為台灣的氣候非常適合它的生長,所以四處都可見到它的蹤跡。
紫茉莉的花語是:
猜忌、成熟美、膽小、怯懦、小心,我想它的花語被稱為小心,與下列傳說有關,該傳說是:
很久以前,嫦娥奔月時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胭脂全掉落在安徽省天柱山。天柱山是一座很有靈氣的地方,於是第二天清晨漫山遍野長滿了胭脂花。這就是胭脂花的來歷。
紫茉莉原產熱帶美洲,屬名 Mirabilis 拉丁語為神奇之意,種名 Jalapa 則是墨西哥的一個城市名稱,因大量產於秘魯,所以有秘魯奇蹟(Marvel of Peru)的美譽。西元 1525 年紫茉莉傳入歐洲,由於總在每天傍晚四點左右開花,而被歐洲人稱為四點鐘(Four O'clock)。紫茉莉因屬夜開性花卉,所以又稱晚粧花或晚香花,日本人則將早上綻開的牽牛花稱為朝顏,將晚上開花的紫茉莉稱為夕顏。紫茉莉花色繁複鮮麗,花姿華豔嬌媚,花香清雅宜人,花朵夜開日閉,最適合栽植於傍晚或夜間乘涼休憩之處,增添生活情趣,也可利用其塊根多年生的特性,種植成為樹樁狀露根式的觀賞盆栽,塊根愈老,愈顯古樸蒼勁,別具神韻。紫茉莉生性強健,栽培容易,生長迅速,終年開花,適合花壇、盆栽或庭園美化,根、葉亦可入藥。
紫茉莉開花時正巧是農村婦女生火煮飯和幫小孩子洗澡的黃昏時分,所以被台灣民眾稱為煮飯花或洗澡花。傳說煮飯花是一個貪玩的小孩玩到黑夜迷了路變成的,它要告訴在野外流連忘返的孩童,看到煮飯花開,表示天色即將變黑,媽媽已經開始煮飯了,必須趕快回家洗澡吃飯。曾有植物學家稱煮飯花是「農業社會的計時器」,每當它開放之際,鄉下的孩子都知道夕陽很快就要下山,天邊將會飛來滿空的紅霞。
閩南語歌手詹雅雯曾唱過一首膾炙人口的《煮飯花》,歌詞為:
「青春有一蕊花,花店都沒在賣,開在阮家門口,相信你曾看過。相思有一蕊花,是我自己種的,開在阮的心內,感情特別放較多。花的笑容你若看有詳細,是一種幼秀的美麗。花的名字你嘛一定聽過,是我溫柔的計畫。送你一蕊煮飯花,是我最細膩的坦白,想欲和你做夥,照顧你的一切。送你一蕊煮飯花,是我最大膽的歹勢,希望你來體會,這句心內的話。」
這首武雄作詞、蕭煌奇作曲的歌謠,不但藉煮飯花抒發對情人的濃情蜜意,也將人們對煮飯花的眷戀表達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