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尊王攘夷〉 江銘輝 五夢網
(圖1):管仲(Guan Jone,中國人,?~西元前645年 )重數主義
管仲(圖1)生年不詳,卒於西元前645年,中國春秋時代齊國穎上人,名夷吳,字仲。由鮑叔牙推荐,齊桓公任命為宰相,提倡生產,任用賢能,提倡尊王攘夷,使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的第一位霸主,讓中國免於被戎狄所統治,齊桓公尊稱他為仲父。著<管子>一書,該書系後人採集管仲言論及行事著作而成。書中有戰國政治思想家、陰陽家、法家、儒家、道家、及秦漢兵家、理財家思想。原著共有24卷, 86篇,現在遺失10篇,僅存76篇。內容包羅萬象涵蓋道家、名家、法家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曆數、輿地、經濟、農業等知識。管子一書保存古代許多數學成果,在中國數學史的研究有重要參考價值,它與另一本中國古代工藝方面的科學著述<考工記>恰恰都出現在齊國,這說明齊國在當時確實是一個數學發達、學術繁榮的國家。造成此一學術繁榮景象,完全與管仲重視數學在社會生活的實質際應用有關,並以統治者(管仲與齊桓公)提倡和推動的結果,管仲的重數思想,在中國科學發展史上,有其不可忽視的地位。
一、 管仲的生平
管仲,中國春秋時代(圖2)齊國潁上人,名夷吳,字仲。父親叫<管莊>,是齊國的大夫。少年時,立下大志,成為文武全才的人。因此一面熟讀詩經,一面學習駕車和射箭。可惜,後來家道沒落,生活窮困,開始去經商。
在經商時,他結交一位好朋友<鮑叔牙>。兩人一齊作生意,要是賺了錢,他總是多分一點,鮑叔牙也因為知道管仲家裏窮,又有老母須奉養,所以從來不和他計較。後來又一起當兵作戰,作戰時,管仲往往躲在後面,等打戰勝時,又跑在前頭,眾人笑他貪生怕死,又喜邀功。鮑叔牙瞭解管仲的苦心,向他們解說:「不是管仲膽小,而是家有老母親,需奉養」。管仲聽了,感歎的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
兩人後來又認識了召忽,並一起做了齊僖公的臣子。僖公有三子,老大叫諸兒,老二叫公子糾,老三叫公子小白。僖公命管仲、召忽做公子糾的老師,鮑叔牙作公子小白的老師。
圖2:春秋時代形勢圖
僖公死後,諸兒當國君,號<襄公>。齊襄公為人荒淫無道,百姓叫苦連天。鮑叔牙見這種混亂局面,就帶小白跑到筥國避難,不久,<公孫無知>設計殺死齊襄公,齊國大亂,管仲和召忽急忙護送公子糾投奔到魯國。
隔年,公孫無知又被殺死。在魯國的公子糾和在莒國的公子小白,都搶先回自己的國家,奪取王位。
公子糾的母親是魯國人。魯國當時的國君是魯莊公,他一直等待著機會,扶持公子糾做齊國國君,得知<公孫無知>被殺的消息,一方面命曹沫當大將,護送公子糾回齊國。另一方面,依管仲的計策由管仲帶兵去莒國通往齊國的道路,埋伏狙擊公子小白,以免小白搶先一步回齊國。
此時,公子小白也得知公孫無知被殺的消息,立刻與鮑叔牙趕回齊國。當管仲來到即墨(莒國和齊國邊界)時,公子小白的軍隊已經過去好久。再追了三十多里路,兩軍在乾時(山東博興縣南)相遇,頓時展開了大戰。管仲在戰鬥中十分機智勇敢,射中公子小白腰間的銅環,小白假裝被射死,應聲倒下,騙了管仲。
管仲信以為小白被射死,便派人到魯國報信。魯莊公得到了這個消息,以為再沒有人和公子糾爭位了。就從容進軍,而公子小白這時卻連夜趕到齊國首都。等到公子糾到齊國的首都,公子小白早已即位,號為齊桓公,後來作為「春秋五霸」的第一位霸子。
齊桓公做了國君,以後公子糾被殺,召忽自殺,管仲卻沒有死,忍辱被關在監牢裏。這時齊桓公因鮑叔牙的功勞很大,準備請他做宰相,鮑叔牙卻向桓公進言道:「君王如果只想治理齊國,有我鮑叔牙就夠了;如果想稱霸天下,那就非得靠管仲不可。」於是齊桓公就接受了鮑叔牙的建議,重用管仲,鮑叔牙也甘心接受管仲的領導,自己屈居下位,一點也不嫉妒。
自從管仲當了齊國宰相後,就開始展開抱負,整理貨幣,測定田賦,任用賢能。"又因為齊國濱海,有漁、鹽之利,管仲就利用這點,通貨積財,富國強兵。他的理論是:「倉庫裝滿了,人民才會注重禮節,衣食不短缺,人民才會有榮譽感,才知道廉恥。國家一定要有良好的制度,政治才會上軌道。禮義廉恥,好比國家的四根支柱,要是支柱倒了,國家就要滅亡。」所以管仲的政令都十分簡單而容易實行,使老百姓樂於接受,一切制度的取捨,也都以民心為主,結果齊國因而富強。管仲的對外政策,是「尊王攘夷」,尊王就是擁護中央,尊重周天子的地位,使諸侯在精神上有所依賴,不致興起無謂的爭端。攘夷就是征伐外族夷、狄,聯合諸侯們共同抵禦夷、狄的侵略,使山戎、北狄外來民族不至於威脅華夏民族。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文治武功都達到頂點。桓公稱他為「仲父」。歷來批評管仲的人很多,有好有壞,孔子卻說了幾句公平的話:「假使沒有管仲,我們也許早就被夷狄征服,變成披著左肩、散髮的野人了。」
二、 管仲的軼事
有關管仲的生平軼事,散見中國史籍,流傳不絕,例如:
(I)臨終遺言
這事件記載於呂氏春秋的<先識覽>,事情如下:
管仲有病,齊桓公前往探望,問:「您的病非常嚴重,不久人世,不知有何事要交待?」。管仲答道:「齊國邊緣地區流傳一句諺語:臣子活時,知無不言;臨終時.也不應該將話藏在心中,如今我將離君主而去,還有什麼可值得您問的呢?」桓公堅持說:「請不要推辭,將治國方法盡量告訴我。」於是,管仲說道:「希望君主今後速離易牙、豎刁、常之巫和衛公子啟方四人。」桓公聽了,道:「易牙為讓我快活,把他的兒子給烹了,給我吃,這樣一心為著君主的臣子,有什麼可懷疑的呢?」管仲回答:「愛護自己的兒子,是人之常情。易牙對自已的兒子都這麼殘忍,對您這個君主會有什麼愛護之情嗎?」
桓公又說:「豎刁為了侍奉我,自宮使自己成為閹人,這樣忠心耿耿的侍臣,應該沒有什麼可懷疑的吧? 」管仲答覆:「人沒有不愛護自已的身子,豎刁對自己的身子都這樣的殘忍,您還指望他會對你會如何好?」
桓公提到常之巫,說道:「常之巫對人的生死判斷十分正確,能為我解說各種疑難雜症,這種人也會引起您的懷疑嗎?」管仲答:「人的生和死,是由命運決定的,至於生病,那是沒有強身所致。君主不能知命守本,卻反依賴常之巫來維護您的健康,他就會利用這一點,無所不為。」
桓公又提到衛公子啟方,說:「衛公子啟方侍奉我有十五年。他連父親去世時,都沒歸國。對這樣的人,您還會有懷疑?」管仲又反駁說:「人都熱愛自己的父親,然而衛公子對他父親卻如此殘忍,又會對您仁慈到哪裡去?」
桓公覺得管仲說得很有道理。於是他在管仲死後,把四個人都趕走,但不過三年,卻又將四人全都召回來。又過了一年,桓公生了大病,易牙、豎刁、常之巫果然如管仲所預見的那樣,相約作亂,把桓公堵在宮門之內,活活地將他餓死。而那先前父亡都未歸的衛公子這時不顧桓公死活,帶了千餘人逃奔衛國去了。桓公臨死時哀歎道:「若死後有知,我將用何面目去見仲父管仲呢?」
(II)老馬識途
這故事是出於韓非子<說林上>,故事如下:
管仲、濕朋隨從齊桓公前往討伐孤竹國,出發的時節是景色秀麗,風光明媚的三月小陽春,但是班師回國的時候,卻是瑞雪紛飛,臘梅盛開的隆冬時節,來時道路已全被大雪覆蓋,白茫茫的一片,大軍在茫茫無邊,莫辨東西裹迷了路。這時管仲提出一個好主意:「老馬是智慧的動物 現在應該讓他來帶路。」於是挑了幾匹老馬走在前面,大軍在後尾隨,終於踏上了歸路。又有一天,大隊人馬來到了荒山野嶺,幾天都找不到一點水喝 ,乒士們渴得嗓子冒煙走不動路,濕朋說: 螞蟻冬天居住在向陽坡,夏天居住在背陰坡,螞蟻窩總是築在水源上面的,於是。兵士們奮力挖掘 果然在螞蟻窩下面的土層裹挖出水來。
(III)管`鮑之交
<列子 · 力命>:「管仲嘗嘆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此世稱管鮑善交者。」今日因此我們對知己好友稱為管`鮑之交。
管仲非常感激鮑叔牙對他的恩惠與知音,常常對人說:「當年我和鮑叔牙一起做買賣,總是自己多分一點錢,鮑叔牙並不認為我貪財,知道我要養家。我們二人在一起,我常愛出主意訂計畫,卻總是失敗,鮑叔從不說我蠢,他知道我只是時運不好。我曾三度被君上所驅逐,鮑叔並不以為這是因為我無能,反而認為是我生不逢辰。打仗時,我常常躲在後面,鮑叔也不認為我怕死,知道我還要侍奉老母。公子糾失敗,召忽自殺,我卻甘心忍受階下囚的侮辱,鮑叔也不以為我無恥,知道我有大志,不肯在功名未顯的時候輕易犧牲。真是,生我的是父母,最了解我的卻是鮑叔啊!」管仲和鮑叔牙相知這麼深,所以一直到今天我們對知已好友,仍稱為「管鮑之交」。
(IV)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管仲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管子·經言>如此記述:一年之計,莫如樹谷(種植穀物);十年之計,莫如樹木(果樹);終身之計,莫如樹人;ㄧ樹一獲,谷也;一樹十獲,果樹;一樹百獲,人才。
(V)以經濟收服鄰國
桓公問管子 :「代國有什麼特產?」,管子說:「代國的特產是狐白的皮,可派人高價收購。」,接著又說:「這種做裘衣的高貴狐腋下白色毛皮,順應陰陽變化,六個月才出現一次,您用高價收購,代國人將忽略它的難得性,一味追求它的高價,紛紛去尋取。這樣齊國不發一錢,就使代國百姓放棄本業,紛紛入山獵狐。離枝國聽到,一定會入侵代國的北部,一但離枝國入侵,代國必定歸順齊國。」於是桓公派人拿錢去代國高價求購狐白的皮。代國國君聽到這消息,非常高興對丞相說:「代國所以比離枝國弱,就是缺少金錢,今日齊國用金錢高價收購吾國狐白的皮,這是代國福音。你馬上命令全國百姓全力去弄狐白的皮,來換齊國錢幣,我也可用這些錢,來招服離枝國的百姓。」於是代國百姓都放下本業,入山獵狐。但過兩年,一無所獲。人民愈窮,國力愈弱。離枝國見此境況,準備入侵代國。代國國君得知,大為震驚。率領軍隊鎮守。離枝國佔了代國北部,代君只好自願歸服齊國。如此齊國不發一兵、一錢,只派使者往來三年,代國就歸順了。
三、 管子著作
有一本書,名叫管子,專講治國的道理,相傳係托管仲的大名所作,這本書一般咸信是戰國時齊國稷下學宮各學派作品的匯總,有人稱為稷下叢書。總之,該書系后人采集管仲言論行事而成,內容龐雜,書中有戰國政治思想家、陰陽家、戰國法家、秦漢兵家、戰國儒家、戰國中期以後道家的著作及漢代理財學家的著作。西漢末年,劉向整理圖書將<管子>定為86篇,後佚失10篇,謹存76篇,這就是日前流傳的<管子>。全書分為八類:<經言>9篇;<外言>8篇;<內言>7篇;<短語>17篇;<區言>5篇;<雜篇>10篇;<管子解>4篇;<管子輕重> I6篇。其中<經言>的”牧民”、形勢”、”權修”、”乘馬”等篇保存了管仲的遺說,反映上管子的思想;"大匡"、"中匡"、"小匡"是關于管子遺事的記述。劉歆"七略"將管子錄為法家,<漢書.藝文志>則錄在道家。張岱年先生認為法家思想為"管子"的主導思想。"管子"一書的版本有清朝戴塑的"管子校正;近人郭沫若等的"管子集校"。
四、 治理齊國
管仲拜相之時,雄心勃勃,準備幹一番事業。他改革齊國政治、軍事。最重要的政策是:「以內政作為軍令基礎」,就是把生產編制和軍事編制統一起來。他把全國編成二十一個鄉,其中六個鄉的百姓專門從事工商,可以不當兵,其餘十五鄉的百姓平時從事農業,戰時要當兵。管仲規定這十五鄉的行政編制是:五家為一軌,每軌設一個「軌長」。十軌為一里,每里設一個「里有司」。四里為一連,每連設一個「連長」。十連為一鄉,每鄉設一個「鄉良人」。軍隊的編制也和內政取得一致,規定每家須出兵一人,五家為一軌,五人為一伍,由「軌長」率領。依此類推,這十五鄉一起出兵,組成了三軍。由齊桓公統率一軍,其餘二軍分別由上卿國子、高子各統率一軍。管仲用這種內政和軍事合一的編制方法,把全國百姓嚴密地組織起來。這樣,十五鄉的農民,平時種田幹活,戰爭時就可以立刻應徵從軍,有「寓兵於農」的意義。管仲還用嚴謹的法治精神,革新齊國的政治。並提醒齊桓公,對於政事不可獨斷專行,要多聽百姓的意見。百姓所需要的,就趕快去辨;百姓所討厭的,就立刻停止。管仲主張用人唯才,運用群體的力量與智慧來治理國家。齊桓公起初還不大相信這個道理,管仲就對他說:「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不把一些有才幹的人請來襄助國家,國家是不會昌盛的,比如一根木柴不能建成大廈,一滴水不能變成大海」。齊國經過管仲施行新政以後,不到幾年工夫,國家兵足糧實,人們安居樂業。
五、尊王攘夷
(I)「尊王攘夷」策略
齊國經過管仲改革後,國力開始富強,齊桓公便想對外用兵,來擴大勢力,創建霸權。但管仲反對他說:「想靠戰爭稱霸是不行的,現在比齊國強盛的諸侯還很多,比如南面的楚國,西面的秦國和晉國,我們未必能夠打勝他們。」齊桓公聽了就問:「那麼,用什麼方法才能做諸侯的領袖呢?」,管仲答道:「周王室雖然衰落,到底是天下共主,只要能奉他的命令,就能把各國諸侯會合起來,一起訂立盟約,保衛中原,抵禦外族,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點.即使不做霸主,別人也承認齊國是領袖」。齊桓公覺得管仲的話很有道理,便不再用兵,並接受管仲的「尊王攘夷」策略。
(II)北杏盟會
這候正巧宋國內亂,齊桓公根據管仲的意見,在周天子那裡獲得平定宋國內亂的聖命。周莊王十五年,齊桓公邀請宋、魯、陳、蔡、衛、鄭、曹、邾等八國,在北杏(山東省東阿縣北)開會,共同平定宋國內亂,並定訂宋國的君位。齊桓公一心想趁這次會合諸侯的機會,就建立起領袖地位;但此時齊國,威望不高,通知八國諸侯來開會,結果只來四個。雖然這樣,會議還是開得很成功,共同訂立了盟約,一致決定扶助周王室,抵禦外族,扶助弱小和協助有困難的諸侯。這次會議還推定了齊國做首領,一起去打不聽周天子命令,不參加會議的魯、衛、曹、鄭等四國。宋國參加這次會盟的是公子卿,他雖然也訂立了盟約,但心中一直不服。因為那時,宋國是公爵,齊國是侯爵,論地位,宋國比齊國高,現在反由齊國領導,定了宋國的君位。公子卿很不甘心,不等會開完就走了。
(III)柯城結盟
齊桓公獲知宋公子逃會,非常惱怒,就要興兵去討伐。管仲說:「魯國離我們很近,卻不來參加會議,應該出兵先打魯國。若能夠服魯國,宋國就不用愁了。」於是,齊桓公親率大軍,伐魯。魯莊公得到這個消息時,齊國的大軍隊已到魯國的邊城。魯莊公召集大臣們商量對策,當時有兩派主張:一派主張出兵抵禦,佔少數;另一派認為這次齊國興兵伐魯,應該是魯國不尊重周王天子命令的過錯,贊成講和。這一派的首領是施伯和曹沫,魯莊公起初還搖擺不定,最後聽從了這曹沫一派的意見,寫信請齊國先退兵,他隨後就來會盟。周莊王十五年的冬天,齊桓公就請魯莊公到柯城(山東省阿縣)結盟。盟約訂立的儀式,是在隆重的氣氛中進行。齊國特別為這次結盟,修築了一個七層的盟壇,壇上每個窗口都站滿了壯士,執著黃旗把守,壇下也到處站滿了齊國的兵馬,結盟的儀式規定,只有兩國的國君和大將才能上壇簽訂盟約,雙方的隨從人員只能站在壇下。這一次,隨齊桓公上壇的是管仲;隨魯莊公上壇的是大將曹沫。在兩國國君在簡單的交談以後,齊國的大臣就捧著裝有牛血的銅盤,請齊、魯兩國君「歃血為盟」。(這是中國古代一種鄭重的會盟儀式,雙方蘸點牛血,搽在嘴上,表示對天發誓的意思。)正在這個時候,魯國的大將曹沫,突然從袍下拔出一支短劍,一手舉劍,一手拉著齊桓公的袖,就像要把他刺死似的,管仲本來站在齊桓公的身後,看到這一緊張的情景,趕快用身體遮住齊桓公,問曹抹這是什麼意思?曹沫說:「齊國屢次欺負魯國,霸佔了我們汶陽的地方;你們要是真心結盟,應該先退還這塊土地」管仲接著很大方地回答他「齊國可以和魯國以汶水為界!」當時齊桓公雖然很不願意,但在曹沫的短劍威脅下,也只好答應歸還魯國的土地。曹沫這時才收起寶劍,接過銅盤,請齊桓公和魯莊公歃血。結盟儀式完畢以後,齊國許多大臣都不服氣,要求齊桓公乘機殺死魯莊公和曹沫。齊桓公本來就後悔,聽了大臣們的話,也有這個意思。管仲知道了,便說:「我們既然答應了人家就要實踐諾言。做霸主應該以仁義為先,不可以因小失大。我們有了汶陽的土地,天下的人都會不信服;沒有汶陽約土地,天下的人反會稱贊我們的信義。」管仲一席話,把齊桓公提醒了。於是,他當天就把汶陽的土地交給魯國。魯國經過這次會盟以後,很佩服齊國。別的一些諸侯看到齊國這種作為,也都心悅誠服。衛國、曹國按著也遣使至齊國,要求訂立盟約。齊國的威信因此提高了,它已在精神上征服了其他各國。
(IV)安定北方
周惠王十三年,在北方的燕國(今河北大興縣)突然遭受到山戎的侵略,燕國抵抗不住,就派使臣到齊國求援。齊桓公猶豫不決,管仲說:「齊國是霸主,首先要遵守盟約,援助有困難的諸侯,也只有打敗北方的山戎,才能專心討伐南方楚國。」桓公接受管仲意見,就親自率領軍去救燕國。因為上下齊心,軍民合一,又聯合了燕國和無終國的軍隊,很快地打敗了山戎,並且把他們驅逐到弧竹國(河北省盧龍縣到內蒙古朝陽縣地方),救了燕國。周惠王十五年居住在北方的狄族,又突然侵入邢國(河北省邢臺縣)。這時,管仲又告誡齊桓公不可以袖手旁觀,如果齊國不救邢國,就會失去霸主的威望。這番話增強齊桓公驅逐北狄、安定邢國的決心。北狄原是烏合之眾,聽到齊國大軍出動,擄掠一陣,就跑了。這一次,齊國雖然暫時解除了邢國的危急,但卻沒有根本削弱北狄的力量。周惠王十六年,北狄經過一年的休養,又向衛國進兵。衛國的國君衛懿公,在亂軍中被北狄殺死。後來齊桓公憑著霸主的地位,立了公子燬做衛國的國君,這是歷史上有名的衛文公。他是一個賢明的國君,為了恢復戰爭的創傷,他和老百姓一起工作,重新建設他的家園,逐漸將衛國安定下來。齊桓公倚重管仲,抵禦了山戎、北狄的侵入,救了燕國、衛國和邢國,不但阻止了山戎、北狄的南侵,保衛了中原地區的生產和文化,而也更加強了中國北邊的屏障。這幾件事情,得到了列國諸侯的擁護。北方的局勢安定了,解除了後顧之憂。
(V)召陵之盟
在江漢流域的楚國,勢力逐漸強大。當時中原的人稱它為荊蠻的楚國,是一個好戰的國家,在西周時,一直就不服周天子的命令,齊桓公正在研究伐楚的辦法時。正巧楚國向鄭國進攻,鄭國抵擋不住,要求齊國出兵解困;管仲認為討伐楚國的時機成熟了,應該聯合其他國家去進攻楚國。周惠王二十一年的春天,齊桓公率領了中原齊、宋、魯、陳、衛、鄭、許、曹等八個國家的聯軍,浩浩蕩蕩地南征楚國。八國的兵馬首先攻下了鄰近楚國的蔡國,按著大軍就向楚國境內進發。楚國雖然勢力雄厚,楚成王也是一個有野心的國君,但看到八國的千軍萬馬,不可一世,也著實有些害怕,就派了使臣(屈完)前來探聲虛實。齊桓公派管仲和他會見。屈完先問管仲道:「齊國在北,楚國在南,各不干,為什麼齊王現在卻帶領大軍犯楚」,管仲答道:「楚國和齊國都是周朝王室封的,齊國還接受周天子一道命令,就是征討不服從周王朝的諸侯。楚國為什麼多年來不向天朝進貢? 還有,當年周昭王南巡,到底是怎樣死的?」屈完回嘴:「沒有向周天子進貢,是我們的過失,說到昭王南巡,他是在漢水淹死的,當時漢水還不屬楚國,你們要問,只好去問漢水了。」管仲看到屈完態度強硬,知道楚國不會輕易屈服,就下令繼續向前進兵。到了離漢水不遠的徑山(今河南新鄭境內),將大軍駐紮下來,與漢水對岸的楚兵遙遙相對。雙方的軍隊,都不敢主動作戰,一直對峙了數月。楚成王本想趁聯軍渡漢水的時候再迎頭襲擊,但過了一個季節,還不見齊國的動靜。他知道管仲精通兵法,猜想聯軍按兵不動,一定有什麼陰謀,心中有些膽怯。便和大臣們商量的結果,決定再派屈完向齊國求和。屈完前來求和,正中了管仲的下懷。他本來也不想引起戰爭,免得民不聊生。為了表示接受楚國的求和,便依屈完的要求,命令大軍退到召陵(河南鄒縣)。齊桓公也趁這機會,想誇耀中原聯軍的實力,就邀請了屈完同他一起乘著戰車,檢閱各路兵馬。這時候,正是夏天,赤日當空,天氣炎熱,但八國兵馬仍軍容嚴肅且精神飽滿,排列著整齊隊型一直延續了好幾十里路。齊桓公指著這些軍隊自誇道:「用這樣的兵馬來打戰,一定攻無不勝;用這種兵馬來攻城,一定無堅不摧!」屈完聽了,回答說:「你如果使用道義安撫諸侯,使用恩德愛護百姓,邢末,天下都會尊重你,要是使用武力,那末,楚國的城,相當結實,又有漢水做天然的屏障,即使你再多點兵力,也是徒然的!」屈完的一番大道理,使齊桓公沒話好說。他雖然自討沒趣,但也使他進一步體會管仲「尊王攘夷」的策略,對於他霸業的重要性。在召陵地方,齊國與楚國訂立了盟約,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召陵之盟」。齊國的霸業在「召陵之盟」,達到了頂點。雖然在以後的十幾年中,齊桓公又召集了幾次會盟,但他的作用已經不像過去那樣顯著了。周襄王元年,齊桓公又召集各國諸侯在葵丘(河南考城縣東)會盟,重申各國間的盟誓。管仲也在這次會上,說明當時人工水利需要各國合作,還號召各國不可屯積穀米,應該互助共濟,互通有無。雖然在這次盟會上,各國諸侯都表示服從齊國的「尊王攘夷」的號召,和各國間的盟誓,但等到周襄王七年的夏天,管仲死後,齊國的霸業也隨著貴族的內訌,政治的腐敗,漸趨衰落了。宋國、晉國等國家,都代之而起,想繼承齊國的霸業。管仲治理齊國一共有四十一年,他的「尊王攘夷」政策,團結了各國的諸侯,減少了列國間的戰爭,阻止了北方和南方外族的侵入,保衛了中原地區。
五、 社會福利
管仲非常重視,社會福利,他說:「獨身的男子稱為鰥,獨身的女子稱為寡,年老無子稱為獨,君王對那些子弟服兵役戰死者的父母也視為獨,國家負責安葬死者,葬於國家公墓,如死者是獨生子,國家還給死者一匹馬所能耕種的田地,君王每到年終,都要巡視各地,看到百姓中,勞力相同,房舍整齊,是好百姓,是努工作的農民,賜給肉乾二十條,酒一石,對那些勞力充足,卻游手好閒,年紀老的,責罵他,壯年的派去戌守邊疆,對於百姓中,沒有立身本錢的人,就貸款和賜予土地,這樣國家就百廢俱興,沒有號好逸惡勞,和農時沒有工作。」
六、重數主義
與希臘柏拉圖重視數學,中國古時候也非常注重數學,並把它列入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之一,為古代六種才藝,是貴族必學技能。管仲尤其重視,他是先秦時期法家的先區者,但他的那個<法>概念裡面,卻包含著數與量。他從法的哲學思想,歸納七條基本法則,稱為七法,即:則、象、法、化、決塞、心術、計數。所謂「則」是法則、「象」是形象、「法」是標準、制度、「化」是教化、「決塞」是開放與堵塞、「心術」是思想的方法、而「計數」當然是指計算和數學。管仲把「計數」列入在他的「七法」,明確地把數學看作他法治理論的一部分。他認為這七條法則缺一不可,其中「計數」更是成就大事不可或缺方法。他說:「不明計數而欲舉大事,猶無舟楫而欲經於水險」,又說:「舉事必成,不知計數不可。」此外他也把也「數」看成判斷君主是「聖君」或「失君」,<任法>篇:聖君依賴法而不靠認知,依靠數而不靠說明,依靠公而不靠私,依靠大原則而不靠小拘泥,這樣就會輕鬆統治天下。失君則不這樣,因為他捨棄法而靠自已認知,所以人民捨棄作事而喜空譽;因為捨去數而靠說明,所以人民捨去腳踏實地而喜歡空論;因為捨去公而講私,所以人民背法妄行;因為捨去大原則而拘泥小節,所以上面操心,百姓迷惑,而國家治理不好。
七、 計量經濟數學
<管子>後19篇<亡三篇>是一組稱為<輕重>的經濟學論著,在中國經濟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稷下學者皆以數字討論經濟,開計量數學之先河。例如:<輕重二·乘馬數>篇,管子講到農業勞動力的人口與供養人口,會因政策不同而改變,他說:「有一人耕種,養五人;一人耕種,養四人;人耕種,養三人;人耕種,養二人」,這是一種比例的敘述方式。
在<地員>篇中分析土壤達九十種,僅丘陵山地即有十四種,他說:「土地有高下,水有深淺,各有其位」提出依地層深度對土質分類的方法,一施為七尺,一直講到二十施。
在<輕重丁>篇,記錄了桓公與管仲為瞭解富商放款及貧民受高利貸剝削的情況,進行全國性普查,分派寧戚、鮑叔牙、賓胥無、濕朋,四位大臣分別齊國向東西南北四方調查放貸情況,借貸有幾家。鮑叔牙奔西,回報說:「西方百姓是依濟水,背靠黃河,居住草叢地區,他們靠捕漁、打獵、和砍柴為生,那裡放高利貸者,最多有上千鍾糧,少者有六、七百鍾,他們貸出一鍾的利息也是一鍾。而借貸的貧民有九百家」,寧戚、賓胥無、濕朋也分別相報,管仲說:「想不到,我國老百姓在齊國一君王統治下,卻分別遭受東西南北四五位屬地的領主高利貸剝削,如何才能使國家不貧窮,軍隊不困弱?」桓公問:「有甚麼解決辦法?」,管仲說:「只有政府介入,才能解決。請下令:貢獻物品要有精美美錦的布匹。這樣」
八、世界上最先進的計數方法(十進位制與九九乘法口訣)
在先秦的時候,齊國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百家爭鳴、學術討論的中心。齊國國都西門外的"稷下學宮",實際上是一個匯集人才的學術的研究所。許多著名的學者在此著書立說、傳播知識,為治國平天下提供各種各樣的方案。稷下的學者名重天下,各國諸侯對他們爭相敬而禮之。如鄒衍到魏國,梁惠王親自到郊外迎接;到燕國,燕昭王拜他為師。亞聖孟子也曾再此講學,而集諸子之大成的荀子,則長期在此講學,擔任學術領袖<祭酒>。其他著名學者還有淳于髡、慎到、環淵、接子、田駢等稷下先生,至於只在此議論而不求名位者更多達數千人。經過稷下洗禮的學者,個個都是身價百倍。然而要追根究底,造成人才聚集於此、開百花齊放的先鋒,實當推崇至齊桓公、管仲了,當時齊桓公和管仲為了稱霸,因此招納天下英才,引來一位東野鄉下人,開此學術繁榮的先驅。這事記載在漢朝人韓嬰的<韓詩外傳>,故事的發生是這樣:
齊桓公任用管仲進行改革,使國力富強,成為春秋的第一位霸主。他為了表現自己廣集賢士的決心,在宮廷前燃起明亮的火炬,準備日夜接待各地前來晉見的人才。但是,不知什麼原因,火炬燒了整整一年,都沒有人上門求見。有一天京城東郊來了一個鄉下人要求接見,聲稱自己具備念九九算術口訣的才能。齊桓公覺得很可笑,派傳令官告訴他:「九九算術乃是末流小技,也配拿來見寡人嗎?」 鄉下人回答:「我聽說宮前火炬燃了一年也沒有人上門,這是因為國君是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各地人才都自以為比不上,所以就不敢登門了。我的小九九口訣的確是微不足道的小技術,但國君能以禮待我,還怕那些有真才實學的能人不來嗎?泰山所以大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江海所以深是因為它積聚起每一條小溪流。《詩經》中說過,古代的英明君王有事都去請教砍柴打草的農夫,只有這樣才能集思廣益。」桓公聽罷連連點頭,立即以隆重的禮節接待了這個鄉下人。果然不出一月,四方賢人都紛紛前來了。
東野鄉下人以九九之術成為春秋戰國諸子學術活動的先驅者,有其必然性,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進位制的國家,配合春秋戰國時廣泛使用「籌」作為計算工具,算術運算已經成熟。所謂「籌」就是一般粗細、一般長短的小竹棍或小木棍(也有用骨質或金屬制成),又稱為算籌(圖3)。
圖3:西漢算籌
中國甚至於將它應用於調兵遣將,軍事謀略方面,例如: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夫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子房就是張良。
由於那時沒有紙張,古代中國數學家就用它們擺成不同行列進行計算。使用算籌進行計算叫「籌算」。
這種籌算計數的方法與現行通用的十進位制計數法完全一致。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計數和計算方法,因此雖然此時的希臘在幾何學方面執世界牛耳,但算學方面中國還是領先同時期的世界各國。「籌算」的乘、除都要用乘法口訣,它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在中國籌算能力非常受重視,加上管仲提倡的重視計數的社會術活動的引導,開創數學繁榮。事實上<管子>是世界上記載最早並保存最多之九九口訣,例如<管子· 地員篇>就有下列七條:
七八五十六;七七四十九;六七四十二;五七三十五;
四七二十八;三七二十一;二七十四
九、 記載並保存最早分數運算
分數的概念起源於分割,拉丁文是fractione,是分割斷裂的意思,中世紀英文稱分數為“破碎數”。中文“分數”的“分”字也是分開的意思,它由八與刀組成,八表是分離,刀表是將整體分離的手段。也就是將整體分割後,對部分的表示。像整數概念的形成,人們最初只認識幾個孤立的分數,如1/2;1/3;1/4等,並沒有統一的表示符號。世界上最古老又完整的分數表示符號首見於埃及,但是只是單位分數,即除了2/3外,其餘的分數的分子皆為1。例如:1/7+ 1/4+ 1/28表示3/7;1/24+1/58+1/232表示2/29……等等。用這種單位分數表示方法,在運算、數目的大小認知及書寫都非常不方便,埃及人的數學無法進步到顛峰境界,或許與這“單位分數”的表示有關。這種表示方法還傳到希臘及歐洲,影響歐洲數學,難怪數學史家說:「歐洲人長期專注於單位分數是文化上的一種偏見,它像羅馬記數法一樣嚴重的延遲了數學的進展」,最先建立起完整分數概念及運算方法是中國,這是中國對世界數學的一項傑出貢獻。遠在春秋時候就建立起分數概念及運算方法,在<管子·海王>篇記載齊桓公與管仲討論國家稅收計畫,管仲主張征收鹽稅,因為人人必需吃鹽,他說:「終月大男食鹽五升少半(5 1/3)(註1),大女食鹽三升少半(3 1/3),吾子(即青少年)食鹽二升少半(2 1/3),此是大概數目,……令鹽之重,升加分疆(0.5/10)釜五十也(註2)升加一疆(1/10)釜一百也,升加二疆(2/10)釜二百也。」這就是分數的概念。至於乘冪與分數運算方面,大約西元前六世紀以前,中國人就已懂得了音調與弦長的定量關係,它是聞名的“三分損益法”這是中國古代物理學史中最早用數學公式總結的一條物理規律,方法是:從一個被認定為基音的弦或從管出發,把它分成三等分,再去掉一分(損一)或加上一分(益一),以此確定另一音的弦長。在數學上,就是乘以2/3(損一)或乘以4/3(益一)。依此類推,計算12次,就可得到比基音高一倍或低一倍(即高八度或低八度),這方法首見於管子<地員篇>論音律,他說凡將起五音(宮、商、角、徵、羽;相當於現代的do、 re、 mi、 sol、la),先立一而三,四開以九九(這是講音律時應用了34=81,四開便是四次冪,九九是八十一),接著又說:「把“宮”音管長度“三分而益之以一”為百有八,得“徵” 音管長度」。便是最早的分數運算,它使用“三分損益法”定音律,即81×4/3 = 108。因此管子一書已具備分數及分數計算。
註1:半、少半、大半
在中國通常稱1/2為半,1/3和2/3分別稱 “ 少半” 和 “大半 ”。
註2:齊國以四升為豆,五豆為區,五區為釜,故百升為釜。
這是文字性的分數及運算敘述,大約在戰國時代末期,中國的數學家就開始把分數及其運算利用算籌表示,中國數學家開始把分數概念建立在兩數相除的基礎上,把分數看成是兩數相除,如28/3即與現在的分數記法概念,大致相當。不同之處只是中間缺少一條分數線。但是這不是區別的本質, 事實上,不管是哪個分數都可用此方法表示,是假分數,如用就可表示為帶分數,與現代數學表示不同的是中國式的帶分數的整數部分在分數上面,而不是左邊。由於把分數建立在兩數相除,因此分數的一切運算,都可由此獲得解決。現在已知最有系統的記述分數概念及運算法則的書籍是西元前一世紀的<九章算術>,書中已有通分、約分、以及分數四則運算等所有近代法則。
埃及的分數論後來經希臘傳入阿拉伯,在西元九世紀阿拉伯著名數學家阿爾·花拉子密(圖4)<Mohammed ibn Musa Al-khowarzmi, 780~850>的重要著作<算術>的拉丁譯本手稿中,把分數分為兩種:一種是“能讀出來”;另一種是“不能讀出來”, “能讀出來”是指單分數,它能通過阿拉伯語的對應整數讀出;“不能讀出來”是普通分數,這很名顯受埃及單分數的影響。花拉子密的著作亦有中國古代籌算分數記法,但一般阿拉伯數學家仍沿用單分數表示法。
圖4:阿爾–花拉子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