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樓台 江銘輝 五夢網
宋朝時范仲淹,他的性情很剛直,而態度非常溫和。當他還是秀才的時候,就把管理國家大事,當作自己的責任。他曾經說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兩句話,自宋至今,廣被流傳,他後來考取進士,在仁宗時擔任過吏部員外郎,又做過杭州的知州。宋朝的俞文豹在《清夜錄》記載一段故事,書中說:
當范仲淹做杭州知州的時侯,城裏的官員、部屬都得到了他的推薦信,調做自己理想的職務。這時有一個叫蘇麟的巡檢人,正在杭州的外縣做巡察。沒有被他注意到。蘇麟非常煩惱,終於想出一種辦法。於是他送給范仲淹一首詩。詩中說:「近水樓台先得月(圖);向陽花木易為春。」范仲淹看到這詩句後不禁莞爾一笑,就按照他的願望,替他寫了一封介紹信。
圖:近水樓台先得月
蘇麟那兩句詩的意思是:靠近水邊的樓台,不必遙望天空的月亮,可就近看到水中映出的明月,花木向著陽光,自然容易得到陽光的照射,像春天來臨,欣欣向榮。因此後人,將「近水樓台」或「近水樓台先得月比」喻為因接近某人或某物而能先得到人、東西或某種利益。例如一個學生,因與老師同住在一幢房子內,接觸的機會多,時時可以向老師請教,使比其他的同學能先得到所要學習的東西,這種情形,便可用「近水樓台」這成語來譬喻了。譬如:他與大美人王小姐是鄰居,在近水樓台下,自然很容易追到王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