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家  2010-04-06 舒伯特(歌曲之王)简体

 

舒伯特(歌曲之王)简体   江铭辉五梦网
  
圖1: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奥地利,1797 01 31~1828 11 19
 
 
从五岁开始,舒伯特就随父亲开始学习,六岁时进入他父亲的学校上课,他的音乐也从那时开始。父亲教导他小提琴的基础,当他七岁时,接受教堂乐队长--麦可.霍尔泽(Michael Holzer)的教诲,学习钢琴、风琴、作曲理论。可是霍尔泽所知有限,似乎没有教他什么。
1808年10月1日,舒伯特11岁时,由于在皇家教堂儿童合唱团,担任高音部的歌手,也兼任小提琴的演奏,因此进入皇家会学校就读。半工半读,一面学习音乐、一面当歌手,日子过得满却惬意,在那里舒伯特接触了莫扎特的序曲和交响曲,不断大量接触各种各样的曲谱,以及经常去歌剧院听歌剧,为他的后来的音乐造诣打下坚实的基础。
 
1812年,母亲因患伤寒去世,第二年,父亲再婚。这时舒伯特已到十六岁,开始进入青春期,声音转变了,不能担任合唱团高音部的歌手,无奈之下,只好退学回家,在父亲的学校,暂时当任老师。之后,他前往安东尼奥.萨里耶利(Antonio Salieri),接受正规的作曲的课程三年,而安东尼奥.萨里耶利是当时最有名的歌剧作曲家。
 
 
  
2:舒伯特在施班家演奏情况,舒伯特旁边是施班
如果说1815年是舒伯特创作丰富的一年,那么1816年却是他命运转折的一年。他为歌德诗歌魔王的谱曲,好友施班(Spaun)(图3)惊叹不已。几周后,一个家境殷实的朋友修伯(Franz von Schober),因为曾经在施班的家里听过舒伯特的歌曲,前来拜访。他提出让舒伯特辞去学校的差事,并资助他安心进行音乐创作。这个建议可谓雪中送炭。因为舒伯特刚刚申请卢布尔雅那宫廷乐师未果,正为压抑的教职闷闷不乐。他父亲很快同意了他的决定,很快在四月末他搬到了修伯家寄宿。舒伯特曾经为了补贴家用试图教授音乐,但很快放弃,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创作中。他后来说:「我整天都在写,每当我完成一部,马上开始下一部。」仅1815年一年,舒伯特就写了144首歌曲,其中10月的一天就写了8首歌曲。除歌曲外,他还创作了1部交响曲,2部弥撒曲和其它作品。这些名曲都很优美,其中如:「野玫瑰」、「牧人之叹」、「美丽的磨坊少女」、「菩提树」等等。「野玫瑰」,歌曲的由来,来自一个温馨的故事。有一日舒伯特在步行回家的路上(图3),舒伯特在一旧货店的门口看见一位穿着破旧的小孩手持一本书及一件旧衣服欲出售,舒伯特见状起了同情心,虽自己生活上并不富裕,却将身上所有的钱与小孩交换了那本书,接过来一看是德国作家哥德的诗集,随手一番就看到了「野玫瑰」这首诗,他非常喜欢立刻为它谱曲。
  
3:舒伯特在回家路上
1817年,他认识了伟大的歌唱家- -福格尔(Johann Michael Voge),以后福氏成为舒伯特音乐最有力的支持者。1818年夏天,担任匈牙利贵族埃斯特哈兹伯爵(Count Johann Esterhazy)家的音乐教师,前往赛勒斯(Zselis)的别墅,11月始回维也纳。但因不愿意回父亲的学校教书,被父亲责骂,因此投靠朋友修伯家里。从此开始寄居朋友家里的流浪生活。
1819年春天舒伯特搬到麦鲁霍尔家,1821初春,结束了和麦鲁霍尔的二年同居生活,再度同去修伯家寄居,以「魔王」为作品的第一次开始出版。九月,与修伯一起去圣彼尔登。1822年开始作「未完成交响曲」,并以作品第十号变奏曲,去拜访贝多芬。1823年夏天与福格一起前往奥地利北部旅行,演奏,九月中旬同到稚也纳,居住于罗帚父亲家,被推荐为格拉弦音乐协会的名誉曾员。不幸的是舒伯特被感染梅毒,这在当时是不治之症。当年秋天舒伯特入院治疗,有所好转,但次年年初他精神也受到重创,在一封信中他写到:「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最可怜的人」。此后,舒伯特虽患了大病,但病中他仍继续作「美丽的磨坊少女」歌曲。
1824年五月起第二次当埃斯特哈兹家的音乐教师,往赛勒斯。五月再度和福格尔起,以维也纳为起点,往奥地利北部地区旅行。十月,送福格儿尔去意大利后,独自同到维也纳。1826年,因宫廷歌剧团缺乏副指挥,于是舒伯特提出申请,但不幸被驳回。1827年2月,辛特拉(Anton Schindle)将许多舒伯特的作品介绍给病床上的贝多芬。3月26日,贝多芬去世,舒伯特心中十分悲伤。6月,他被推荐为维也纳爱乐协会的干部会员,9月2日,因格拉夫人邀请,离开稚也纳去格拉兹。9月20日,回到稚也纳。
   
1829年3月26日间演奏会发表自己作品,9月1日离开修伯家,移居于哥哥菲狄
南(Ferdinand Schubert)家。
 
10月初旬与哥哥一起去艾森市(Eienstadt)参观海登的坟墓。11月3病情愈重,他不得不再躺在床上。11月4日曾经免强向塞赫德(Simon Schter )学习对位法,这是他最后一次的上课。11月16日经诊断为伤寒。11月19日下午3时逝世。享年31岁。11月21日埋葬于威灵(Wahring)墓地,在贝多芬坟墓旁边不原远的地方。
 
由于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比较贫困,在他的一些作品里也常常反映出苦闷和压抑的情绪,尽管这样,他还是满怀热情地创作了大量的歌颂民族解放斗争的优秀作品。长期的困苦生活,使舒伯特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但生计没有想象那么糟。因为,舒伯特仅管一无所有,且辞掉了教职,也没有演出收入。没有出版商对他的作品感兴趣。但他仗义朋友们经常无所求的接济他。有个给他提供住处,有的提供乐器。他们一起出去吃饭,碰上谁带钱谁就付钱。据说他有十几个外号。最有特点的一个是「谁买单?」当大伙儿吃完饭后,碰到第一件事是「谁买单?」。舒伯特的另一个外号是「小蘑菇」。因为他只有1米57公分,又是个小胖子。 
 
后人笔下的舒伯特通常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天才,他的作品虽然当时未能得到广大观众的重视。但事实上,确是的伟大作品。造成这个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自己并未如莫扎特和贝多芬那样积极主动地设法在公众场合展现自己。直到1827年才在朋友们的劝说下开了个人音乐会,而且取得巨大成功。
尽管英年早逝,但舒伯特对当时音乐的许多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与贝多芬被音乐界称为德语国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他不但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传统,并在其基础上开创了歌曲音乐的先河,从而奠定了他浪漫主义音乐鼻祖的地位,并为后来的作曲家如门德尔松舒曼所生计对于舒伯特来说也不是问题。毫无疑问,舒伯特当时一无所有,他辞掉了教职,却也没有演出收入。而且那时没有出版商对他的作品感兴趣。但是他的仗义朋友们经常无所求的接济他。有个给他提供住处,有的提供乐器。他们一起出去吃饭,碰上谁带钱谁就付钱。舒伯特是聚会的明星,但一贫如洗。据说他有十几个外号。最有特点的一个是「什么能耐?」,更通俗一些就是「他买单?」当一个新人被介绍给舒伯特认识时,他经常这样问。舒伯特的另一个外号是「小蘑菇」。因为他只有1米57,又是个小胖子。发扬光大。在十九世纪他以艺术歌曲的创始人闻名于世,而在二十世纪他在器乐的贡献也逐渐被人们认可。
 
 
后记(以下数据取自「世界大音乐家」,天同出版社,乔佩着)
 1. 舒伯特死后,家中一贫如洗,萧条万分.几个朋友将他的遗物情理一遍,列成了清单拍卖,可怜全部的东西如:礼服、领带、手套、枕头、鞋子…等,总共也下过六十三个弗洛林,约新台币一百数多元,这区区之数,还不够他死前的医药费及埋葬费的五分之一,无奈之下,只好由他的穷朋友张罗了一番,始得下葬。他的全部谱稿,仅仅只值十个弗洛林,被收赃家买去了,但在他死后98(1927)年,一首他死前数月写的六页半歌曲原稿,就值到150英傍。这款相当舒氏死时的三十六百余弗洛林。
 
 
2.未完成交响乐
舒伯特动手写这首交响业乐是在他死前六年(1822年),不幸的是他只写了两个乐章和第三乐章的九个小节便停了下来,一直到舒氏去世,这首名曲仍未完成,后人谁也不知他为什么不写完。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谜,因为在此之前,他还写了第七交响曲--「罗萨蒙德」等许多作品。原谱在舒氏死后被弃置了卅七年,直到乔治格洛夫(George Glove)在舒氏的旧书堆里发见这曲的原稿,而于1865年12月17日,首次在维也纳公演时,才赞为这曲为音乐界的奇构,一跃成为世人最欣爱的交响乐之一。
 
1928年,舒伯特逝世的百周年时,美国的一个音乐团体,曾妙想以重赏向音乐界征求为其补充完成这首交响曲,(按一般习惯交响柴为四个乐章,或五六乐章),但最后始终无人敢于问津,费立浦.海尔即说:「我们应感谢舒氏没有写完它,因为它己经表现了他要表现的一切」。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